「海淘爆款」凸顯中國製造短板

郝鳳霞 石建勛

警惕「跨境消費」由一次性消費向長期代購轉變

近年來,國人利用節假日出國掃貨熱潮不退,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國商務部此前宣布,中國遊客2015年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繼續保持世界主要旅遊消費群體稱號。據《中國日報》報道,2015年中國消費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費總計1168億美元。這筆消費佔據了全球高端產品消費總量的46%。中國旅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6春節旅遊報告顯示,春節期間赴海外的中國人達到創新高的600萬人,如果以人均海外消費1.5萬元計算,預計中國遊客出境花費將達到900億元。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地區、美國、阿聯酋、澳大利亞、歐洲成為新年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海外購物目的地。

更嚴重的是:「跨境消費」正由一次性消費向長期代購轉變。近年來海外代購發展迅速,許多國內消費者通過導遊代購、互聯網代購、朋友代購等途徑將「跨境消費」轉變為長期消費行為。一般而言,海外代購的中介費用占商品價格10%左右,但海外代購商品價格仍然只有國內價格的70%-80%,對消費者仍具有很強吸引力。在海外商家、代購中介和國內消費者三贏背後,是我國海關稅收的大量流失。

需要指出的是,購買力大量外流帶來的不僅是國內產品市場的流失,更是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流失。尤其是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內需增長不僅僅要依靠國內消費部分,還需要增加本可以回到國內的境外消費部分。據測算,如果能夠引導境外消費迴流50%,那麼就會帶動國內消費增長一個百分點。

我們對國人海外購物潮有三點基本看法:一是對國人海外購物潮要有開放包容的態度。在全球化開放的大市場下,中國人有更多的機會出國旅遊購物,有更多選擇物美價廉的機會,毋庸指責、毋庸擔心、無需限制。目前出現的赴境外購物熱潮,一方面有其發展階段的必然性,按照世界標準,一個國家的國民平均年收入達到1000美元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奢侈品的消費群體。這些消費群體,隨著國內消費環境改善,國內製造業產品質量改進,將會慢慢迴流,不會再對國外的產品趨之若鶩;二是中國企業要從國人海外購物潮看到商機,倒逼企業加快創新、加快產品升級換代速度,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三是中國政府要從國人海外購物潮中看到我國在產業結構和產業政策、消費結構和消費政策、市場體系、信用體系、產品質量體系等諸多方面發生的變化和存在的不足,加快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

「消費升級」落後於「產業升級」,是購買力外流的根本原因

同類產品國內外較大的差價是驅使人們出國購物的關鍵原因之一。

商務部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消費品,海內外的差價為:內地市場比香港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有消費需求的人自然會選擇到國外購物。導致一些同類產品的價格高於國外主要是三個原因:其一,國內高昂的進口關稅和其他各種稅費導致同款產品國內外價差巨大。其二,國外產品在進入國內流通環節和商業環節後,高昂的過路費和店鋪租金構成了進口產品的重要成本之一。其三,國外品牌商對華實行的歧視性定價政策造成同款產品差價過大。

同類產品的出口和內銷標準差異與質量保證的可信度促使大量遊客在旅遊的同時毫不吝惜地血拚。

產品質量差異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產品質量標準上存在出口和內銷「兩張皮」。此外,中國的很多行業標準在執行政策時都存在「外銷嚴內銷寬」、「外銷高內銷低」的現象。其二,產品實際質量與標稱質量存在「兩張皮」,即「說一套做一套」導致的誠信缺失。雖然我國是「世界工廠」、「世界製造中心」,但由於一些地方政府和執法部門長期以來唯GDP至上,產品質量執法不到位,對制假販假和假冒偽劣產品打擊不力,對有些甚至是默許和容忍造假,導致整個市場環境誠信嚴重缺失,致使國人對國內產品的質量保證體系缺乏信任。而且,隨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物價不斷提升,許多「中國製造」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但品質和品牌形象卻未同步提升,進一步造成中國製造產品「性價比」下降。

技術創新不足導致的產品差異使一些中高收入消費群體尋求從國外市場獲得滿足。

國人出國所購商品許多產地是中國,但「中國製造」的只是外殼、部分低檔零部件和組裝。多年來,「中國製造」熱衷於模仿、抄襲和仿製,熱衷於打價格戰,而忽略了技術創新與創造,導致近年來部分中國產品競爭力下降,如日本企業生產的採用了納米水離子技術的吹風機,耐磨性是普通鋼60倍的陶瓷菜刀,杯膽超鏡面電解加工不容易附著污垢的保溫杯等,這些以人為本的設計和高端製造技術決定的產品品質,往往使人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

「消費升級」落後於「產業升級」,是我國購買力外流的根本原因。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居民的「消費升級」現象愈發明顯,而我國傳統零售業和製造業發展狀況卻無法滿足居民的「消費升級」要求。由此,「消費升級」與「出國旅遊」兩股力量疊加,就催生出了頗為壯觀的海外購物潮。當前,我國高端零售業發展滯後,引領消費迴流乏力,而以免稅店為代表的國內高端零售業對於吸引「高端購買力」迴流也尚未起到應有作用。

解決購買力外流問題,要從供需兩方面著手

從長期來看,我們對國人境外購物潮既要有一顆平常心,也要從中看到我們的差距和不足,不能無所作為,可採取的對策有:

首先,建議適當降低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其他環節的商品流通環節費用。適當降低一些國外優質產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關稅,這樣短期內可能會對國內的品牌有一定的衝擊,但是從長遠來看,只有充分的競爭,才能夠使國內外的消費品品質達到一致。而且,減稅表面上看是減少了一些稅收,但卻能讓更多的人把錢花在國內,這對刺激消費、拉動內需都具有顯著增效。同時,進一步降低商品流通領域的各種稅費,儘可能降低國內商品流通和旅遊交通的成本。此外,還要鼓勵流通環節和渠道多樣化、鼓勵網購、鼓勵工廠直營等,發展少流通、低成本的直營渠道,從而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額外的「枷鎖」拿掉。

其次,加快產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步伐,加強商品質量標準的制定、執行和執法,塑造企業產品品牌,重建消費者對國內產品的信任。加快制定整體提升中國產品質量水平的戰略規劃和行動綱領、路線圖,儘快改變目前國內產品質量標準內銷和外銷、實際質量與標稱質量「兩張皮」的現象。在加快完善質量法律體系、消費者保護維權體系的同時,工商部門、質量監督部門、葯監局等政府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制假售假企業,營造更加誠信的商業環境和信用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培育消費者信心等。

第三,進一步推動市場主導的企業技術創新和質量競爭,培育優質產品產生的土壤,培育優秀企業,保護優質產品。如何培育優質產品產生的土壤?如何激發大企業的創新動力?如何迅速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根本問題。只有企業不斷地創新,才能不斷地向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和創新產品,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這是解決國人海外購物潮的根本。

第四,建議在上海自貿區等四個自貿區內、機場免稅店等擴大保稅和免稅商品銷售範圍。短期內,可以緩解國人赴境外採購潮的壓力,減少世界對中國人「有錢任性」、「土豪」等不良印象,減少香港「水客」對香港市民生活的影響,也有利於在自貿區內「先行先試」營造嚴格的商品質量監督和信用環境,繁榮自貿區經濟,同時積累市場管理和產品質量監管的成熟經驗。

第五,增加市內免稅店,以及增加群眾購買意願較強的消費品進口。允許出境國內旅客在市內免稅店購物的政策已在美、韓、日等大多數國家實行,尤其是韓國,市內免稅店是其免稅業態的最大組成部分。未來中國的免稅政策應同時向國人開放,多元推進免稅業務,比如可以在國內出境遊客居多的主要商業城市發展市內免稅店,滿足國人「消費升級」需求。

第六,加強對民族工業的扶持,培育「精品消費」品牌。民族品牌的品質提升是消費之本,也是消費真正回籠的「壓艙石」。日韓的免稅店中除了銷售一線品牌,還包括國內口碑好的特色商品。我們要以培育中國自己的商品品種、品質、品牌作為主要的努力方向,對標國外的同類產品找差距找方向,採取切實有效的產業政策、消費政策和法制保障,積極培育和扶植中國的企業創建品牌、提高品質、增加品種,來不斷滿足群眾的消費需求。

總之,解決購買力外流問題主要從供需兩方面著手。在供給方面,要完善制度供給,著力提升商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加強品質監管和市場監管,加強培育和扶持中國「精品消費」品牌;在需求方面,要加快推進國內商貿流通企業稅費的減免、降低流通環節的直接稅收和間接稅負,從而降低終端售價。

(作者分別為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副教授,同濟大學國家社科決策諮詢點首席專家、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

附圖:韓國明洞已成為中國遊客的掃貨「聖地」


推薦閱讀:

組圖:獨家巨獻!中國海軍現役護衛艦全集結!
全球化有利於Vs不利於發展中國家
北京奧運會上的中國金牌  (三)
中國盆景的感悟、創新、超越
中國財經報網

TAG:中國 | 中國製造 | 海淘 | 爆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