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稿件 | 亞里士多德學習筆記

作者:Sam

授權哲思學意發布

個人原創投稿郵箱:tougao@izhexue.wang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據說17歲就跟隨柏拉圖學習,直到老師逝世後方才離開。隨後創立「逍遙學派」(因其喜歡邊散步邊講學)及對老師柏拉圖的思想進行批判,嚴肅且不留情面。眾人指責他不尊師恩後他拋下這句留在歷史長河的話。

老師柏拉圖被批判的思想里,理念世界觀是首先當沖的。如我在介紹柏拉圖文章里所說,他認為世界上每一種事物背後都存在著它的理念,所以同時存在著兩個世界,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是有缺陷的。為此他打了個流傳千古的比方,把理念世界比作洞穴外的太陽、草地和牛羊,洞穴里的動物道具則是現實世界,用火光映照下留在牆上的影子則是模仿現實世界的藝術作品,是最為低級的存在,給奴隸們看的。亞里士多德受這種教育成長的,但獨立思考多年後意識到理念論的荒謬,像這種在其中浸入良久,長期反思後的批判往往是非常深刻的。亞里士多德表示:當我們說起一種事物背後的理念時,這個理念的意識是我們觀察個體事物後的抽象提煉,是和客觀事物分不開的,現實事物和他的理念是不能分開而互相獨立。如果分開會造成兩種荒唐的情況:

1 當我們研究某種事物時,除了研究它在現實世界的實體,還得研究它在理念世界的實體。這個不是事倍功半嗎?把世界的個體存在極度複雜化,讓人類在研究學問上進步的空間小的可憐。

2 打比方說蘇格拉底是一個具有理性特徵的人,那麼蘇格拉底這個個體上,就同時存在著兩種理念實體,乃人的理念實體和理性的理念實體。也就是說蘇格拉底既要模仿人的理念,也要模仿理性的理念,在客觀存在的個案中,造成現實和理念數量都不對等的荒唐。


用羅素在《西方哲學史》的話說,柏拉圖是熱情的,而亞里士多德是審慎的。後者用嚴謹的態度構建了從未有過的龐大的學問體系。

亞里士多德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學問總共分三大類:1 理論哲學2 實踐哲學3 藝術

理論哲學也分第一哲學和第二哲學,第一哲學也是他所命名的形而上學 Metaphysics。為何排第一位呢?因為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即是在問事情怎麼樣之前先問該事物是什麼,即對事物的存在,這個巴門尼德式的存在的本身的研究。可稱為存在論,後人也稱其為本體論Ontology,第二哲學則為物理學、天文學和動植物學等自然科學。

實踐哲學則為倫理學政治學以及心理學,藝術則為文學詩歌。像如今屬於藝術範疇里的繪畫雕塑,在希臘古典時期是為低賤的技藝,是奴隸的工作,登不了學問的殿堂。

亞里士多德不光在前人的地基上搭建了自己的哲學大樓並分好房間,連房間里的內容也是他填充的,除了形而上範疇里,後人對於他和柏拉圖的分歧還有爭議和探討,在其他領域亞氏無一成為絕對權威。統治西方一千餘年,在文藝復興後,人類每一次重大的進步都是推翻了亞氏的某種觀點,難怪給我們灌輸科學發展觀地教科書上都是「亞里士多德錯了、又錯了、又錯了」的文字。

在這篇文章里,我將重點講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也就是他的第一哲學,再簡單聊聊他對倫理學的看法。


「存在是什麼?」是體現亞里士多德思想高度的發問,在他之前的哲學家從來沒有問過這個問題,巴門尼德說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德謨克利特說原子和虛空是存在的,柏拉圖說現實和理念同時存在。他們都把「存在」當作直覺理解下的概念默認接受了,從未追求存在本身是什麼?亞里士多德石破天驚的提問把人類的思考拉高一個維度。

亞里士多德老師的老師在追求學問時喜歡用下定義的方法,這點亞式也學到了,他更為一個下定義的好手。「人是理性的動物」就是其經典的定義,這樣「種+屬差」的辦法是屬於形式邏輯範疇內,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思考方法論。「種」是為其要下定義的事物找一個更大的範圍,比如人與動物。「屬差」則是在這個範圍內,此類事物與其它的不同之處。乃為理性,是雞馬牛羊所沒有的。但問題來了,存在這個概念無比廣闊,在第一步找到它所處的更大的範圍這一階段就遇上了麻煩,有什麼比存在還大呢?既然宏觀的方式做不到,亞式就採用微觀的觀察/分析/分類的方式去一步步摸索存在的定義。

亞里士多德表示存在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偶然的屬性,稱為偶性。還有一種是必然的屬性。當我們說這個人是白色的,這是一種偶性觀察。因為如果他跑到海邊,就可以晒黑。他具備了變黑的可能性。世界上絕大多數日常事物都呈現出偶性的存在,也就是說當它們發生變化時,並不影響事物的本身。例如誠實的人變欺詐,並不影響他還是一個人。而必然的屬性則更為重要,因為當具有必然屬性的特徵,其事物則有,如果沒有必然屬性的特徵,則事物就沒有。所以必然的屬性是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據。而必然的本質,據亞里士多德觀察,為十個範疇:

實體、性質、數量、關係、時間、主動、被動、狀態等,拿數量來打比方,比如當我們可以說一個人有1米高,2米高。但如果一個人沒有身高這個量級,說明這個人不存在。這些範疇都為存在所必須具有的,其中實體則最重要最基礎,如果說一個東西為一個東西,那它就是一個實體,否則就不是一個東西。實體的範圍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具象的、抽象的,只要是存在的,就無所不包。所以亞里士多德極度謹慎的將形而上的研究推進到了對於實體的研究。他提出了三個問題:1 實體是什麼?2 構成此類實體的原因是什麼?3 實體是如何生成的?

這三個問題非常重要,亞里士多德對於任何一個問題的解答都引出了影響深遠的觀點,我們逐一來分析。

1實體是什麼?

亞氏還是一而貫之的思考方式,先問是什麼,再問怎麼樣?這裡他採用他最為擅長的邏輯方法,用語言結構的角度將其剖析,他說實體是一個不訴說任何主體,也不依附任何主體的東西,如具體一個人和具體一匹馬。什麼意思?不訴說主體的意思就是不去充當任何主體的謂語。也就是說實體恆為主語,比如「蘇格拉底是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是去訴說蘇格拉底這個「具體的人」。

這個解答何其高明!它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理念說的批判一脈相承,我們對於事物的概括形成的普遍認識是基於一個又一個的具體的東西,共相(一般的和普遍的)並不獨立存在,這個認知順序不能搞錯。不依存於主體是什麼意思呢?是說亞氏的實體是有獨立存在性的,是具體的、個別的,它和柏拉圖為理念為抽象的實體截然相反。獨立性是亞氏的實體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沒有屬性,也就是說沒有與之相反的東西,冷是熱的反面,少是多的反面,但某個人則沒有反面。第三個特點是沒有程度的差異,我們不能說某個人比另外一個人更加是個人。第四個特點是變中之不變,這個特點就穿透了赫拉克里特的變化觀和巴門尼德的不變觀,為什麼?前面講到依存於實體的其它必然性範疇,例如量級和狀態,一個人可以從1米5長到1米6,可以從白到黑。但這個人作為實體來看,是不變的。亞里士多德無時不刻都體現著他大一統的高等智慧。

2構成此類實體的原因是什麼?

亞氏的四因說就誕生在此,一個實體之為一個實體有四個原因,舉個通俗的日常經驗的例子,我家客廳的茶几之所以存在有四個原因。(1)質料因:茶几是由金屬支架和玻璃製品合成的,但質料並不是唯物的角度,後面我們將具體分析到。(2)形式因:茶几的高矮,支架的粗細,玻璃的厚薄是由製造廠商的設計師設計的。(3)動力因:茶几之所以在我家客廳的中心是因為我從某個位置搬過來的。(4)目的因:我搬茶几過來的目的是用來擱水杯和電視遙控器的。

亞氏之後又將它進行歸納,2、3、4的原因都可以歸結到2,也就是形式(form)

那麼實體構成的原因就分兩大部分 1質料 2 形式亞里士多德表示因為形式由於更能代表一個實體的個別性,因此形式比質料更有實在性。這個價值判斷表現出和柏拉圖類似的地方,也為後面表達他的倫理學打下基礎。我們可以看出亞氏的這個判斷跟他說實體的第三個特點:也就是沒有程度的差異這方面是有點自相矛盾的。這位偉大的集大成者,在連接統一各類先哲思想時,也有多處地方出現了這樣的生硬,這是美中不足的一點,也是他在用嚴謹的態度探究世界的同時內心難以擺脫希臘人的傳統價值判斷而「不得不」留下的思想脈絡的小小間隙。可謂「方法易變,價值觀難改」啊!

3實體是如何生成的?

這是一個難點問題,更是重點問題。亞里士多德在這個問題上留下來了他的運動觀,也真正拼接先哲不同的思考道路。如前面所說,實體是由質料和形式所構成,這個觀察是靜態,然而這個世界是內在驅動的,是不變中永恆的變,所以質料和形式並不是絕對概念,而是相對的。質料對一切比它低級的事物來說相當於形式,而形式對於比它高的事物來說相當於質料。對於嬰兒來說,青少年是形式,而對於成年人來說,青少年就是質料。因此世界絕大多數事物都是互為質料和形式,如果把世界比作一根桿,那麼它的兩端就是低到不能再低的,不能成為任何事物的形式的「純質料」以及高到不能再高的,不能成為任何事物的「純形式」。

上篇文章講到亞里士多德的成就在於統一了德謨克列特的原子論和柏拉圖的理念世界,是的,這個奇妙又偉大的工作最後咔嚓完成的一步來了,亞里士多德把原子,也就是構成世界的最小微粒放到了「純質料」的地方,而把柏拉圖理念世界重最高的善,放到亞氏世界的「純形式」里,當然,亞里士多德稱之為上帝,上帝作為純形式,是一切事物的目的和方向,這也是著名的上帝為第一推動力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推動力屬於內在驅動力,不能理解為上帝和世界互相獨立開來,用20世紀美國哲學家杜蘭特評價亞里士多德的上帝的話來說:

上帝沒有創造世界,但他推動了世界,而且,他不是一種機械的力量,而是驅動世上一切活動的原動力。

學到這裡,再次感嘆希臘哲學的精彩和偉大,這段學習歷程是我迄今最美妙的智力探索旅程。


亞里士多德最為史上最重要的百科全書式人物,他的任何一個領域的成就都是驚人的,因我對希臘哲學的學習,重點在於形而上學和倫理學,所以對於他邏輯學和自然科學裡的成就不作介紹了,現在來聊聊他對人生的看法:

亞里士多德認為生存的目的在於追求幸福,而幸福與否在於是否發揮了其最大的特點,這裡亞氏不僅僅針對人來講,舉例,一個笛子的最大幸福是被最會吹笛的人使用,因為這樣發揮了自身最大特點,而人,他認為,最大特點在於理性,所以幸福的人應該過的是一種沉思的人生,也就是哲學家的人生(看來哲學家都是自戀的,柏拉圖認為哲學家應該當王,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家最幸福)

除了理性,對於人來說,道德也是通過幸福的必經之路,因為他說人是政治動物,而一個政體是需要道德來維繫的,對於道德,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是「中庸」。他表示,要獲得美德就必須走中間道路,兩頭都是極端和缺陷,比如勇敢在怯懦和魯莽之間,大方在吝嗇和奢侈之間,志向在懶散和貪婪之間,謙虛在自卑和驕傲之間,友誼在奉承和爭鬥之間。這個中間地帶也不是絕對的,而是一種恰到好處,一種變數,隨著各種情況、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美德只有思想成熟、處事靈活的人才能獲得,美德也是一種藝術修養,是需要訓練才能長進的,我們不是由於有了美德才行動,而是不斷行動和調整而獲得美德,反覆的行動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因此優秀不是一次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也是經典的亞氏名言。

因在走科學發展道路的我們看來,亞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學的成就上早就被牛頓們推翻,再而他的著作也不如柏拉圖華麗且通俗,但若是跟上他思維的步伐,你會驚嘆一項偉大的工作是如何用嚴謹審慎的態度一點一點的建構起來,統籌、分類、演繹、歸納無一不是人類至高智力的體現,這也就只有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大亞里士多德才能做到。


推薦閱讀:

《未來簡史》讀書筆記(上)
本聖法師閱藏筆記3:佛說師子素馱王斷肉經(白話略解)
《聶隱娘》拉片筆記
徐偉剛2007年八字高級面授筆記
宋子京筆記

TAG:學習 | 筆記 | 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