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考不過女生」,所以要「拯救男孩」?
相關新聞高考成績也有性別差異 男生考不過女生?
湘子,愛滑板,愛撞球,一無所知的理論癖
今天凌晨看到一篇報道,有些話不吐不快。
該報道原載於中國教育報(全文鏈接)。標題是這樣的:
文章大意是,華東師範大學兩位教授發現,近年高考中男生和女生在考試成績、錄取率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的成績逐漸超過了男生,表現出「女強男弱」的態勢。他們認為,高考成績上的性別差異體現了男女兩性的認知差異。在接下來的教育改革中,應該考慮這種差異,在試題設置等方面進行平衡。
我摘取一些報道原文:
進入 21 世紀以來,我國女生通過高考成為普通高校學生的比例持續攀升。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 年為 40%,2007 年達到 53%,2013 年則達到 55%。龐維國:以前大學錄取的新生里,男生比女生多,這個問題還不太突出。進入以新世紀以來,女生表現比男生好,引起人們的反思。我們從高考成績角度關注男生和女生的性別差異,是基於一種基本的判斷:不同的性別理應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教育中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女強男弱,固然有社會發展的外部原因,也可能存在個體發育、認知、腦神經等內部原因,研究者要找出其中的規律,進而為教育決策提供建議,避免因不當的教育行為而製造高考成績性別差異。邵志芳: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上,除了女博士生僅占 36.93%不足半數之外,女碩士占 51.65%,女性本專科生達到 52.12%。但在基礎教育層面,女生總人數卻少於男生,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 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 47%。這樣,一正一反,中小學階段男生多而專科、本科、碩士階段女生多,凸顯了「女強男弱」的局面。學術界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展開研究,總體得出了較為普遍的結論,男女成績差異表現出相對穩定的一致性。女生語文和英語兩科成績較好,而男生在數學上的優勢在逐漸消解。此外,男生和女生在不同領域和認知目標上也存在顯著差異。總體而言,女生的優勢體現在言語、知覺和計算能力等方面,男生的優勢體現在科學、機械推理和空間能力等方面。性別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兩性擅長的學科確實不同,如果考試沒有體現出這種差異、解析度低,那麼勢必會造成相當多考生對未來學習的不適應;如果性別差異過大、解析度高,在統一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必然難以保證錄取的公平性。所以,性別平衡與學科適應性,是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監控時應當考慮的因素,在這方面需要加強實證研究。
看到這個報道,我不禁想對兩位老師的研究提出一些問題:
第一,「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能夠說明什麼?事實上,這一比例只是一個粗率,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兩位老師在文章中也提到,它與男女學生的人數比例有關;如果女學生的數量本來就高於男生,那麼在錄取比例中女生偏高也是很自然的。雖然文中說「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 49.98%」,但這一數字顯然忽略了普通高中、重點高中的性別比差異,而重點高中的學生更容易考上好的大學。其次,這一比例忽略了不同大學之間錄取率的差異:清北、985、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和專科,這些不同類型的大學錄取學生的男女比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清北錄取的男生多,而二本三本錄取的女生多,我們能說「女生比男生表現好」么?所以,單純憑藉女性在錄取比例中超過 50%,並不能說明存在「女強男弱」。
第二,文中提到「女博士僅占 36.93%」,但用的語氣令人匪夷所思。什麼叫「除了」?女性在高層次教育中仍舊處在弱勢地位的事實,就被一句「除了」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事實上,我認為,PhD 和 PostDoc (知乎日報註:博士和博士後)中女性比例仍然明顯低於男性,恰恰反映了男女兩性在教育中的不平等。按照該研究的邏輯,男女兩性有受教育平等的權利,那麼女性為什麼在剛剛開始高等教育時人數略多於男性,到後期卻遠遠地少了?這是該研究沒有考慮到的。
第三,「女生語文和英語好,男生數學好」固然是綜合國內很多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但這一結論同時充滿著刻板印象。在根據這一現象作出對「認知能力」的差異判斷時,兩位老師似乎忽略了:這種差異到底是先天的認知能力不同,還是社會建構的結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有一句著名的話——「女人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後天變成的」。一個女孩,也許小時候喜歡數學,但家長、老師、同學都對她說「女生學不好數學」,漸漸地她可能確實就不認為自己能夠學好數學,最後就確實學不好數學了。當然,我並非要否認先天認知差異的存在,我要強調的是社會建構可能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差異。如果我們的教育造成了男女的這種差異,然後又回過頭來說「你看,因為你太強了,所以我們要打壓你」,這豈不是太無恥了?
第四,「男女需要在錄取比例上相等」本來就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歸根結底我們需要的是「公平」,不是「絕對相等」。假設男女錄取比例相等了,那就是「公平」了么?「女生表現比男生好,引起我們的反思」的背後,是不是暗含著「男生一定比女生強,所以女生表現怎麼能比男生好」的預設?
第五,「受教育」最後將體現在職場(例如收入水平)上。兩位老師的研究只看到女性入學比例高於男性,但在她們大學畢業後,是否能在未來職業發展中也超過男性?事實上,這一問題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用人單位招人時或明或暗地不招女性、女性在職場中面臨透明天花板,這些事情都是很多人親身經歷過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僅有一個比例略微的高過男性,就能說「女強男弱」嗎?恐怕是不行的。
---
報道中提到了作家孫雲曉的《拯救男孩》。我找到這位作家的博客,看了看他自己說的《拯救男孩》的中心思想:
不要把男孩暫時落後的特點當成缺點 應試教育是男孩成長危機中最為兇猛的殺手 「護根」還是「拔根」等於說是捍衛童年還是摧殘童年
可是我有一點不明白:這些話,放在女孩身上,好像也都說得通啊?「不要把女孩數學不好的特點當成缺點」「應試教育是女孩成長危機中最為兇猛的殺手」「女孩也要有快樂的童年」,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啊?那麼,為什麼單單拎出「男孩」來拯救呢?我禁不住懷著著最大惡意揣測,也許孫先生認為男孩需要比女孩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
其實對於兒童文學作品本不必太過較真,但孫先生自己說「《拯救男孩》不是一般性的文學作品或教育作品的寫作,而是科學研究性質的探索」,這樣的話也請他接受我作為一個淺陋無知的社會學學生的質疑。
---
最後放一點統計數據吧:
性別不平等仍然是一個相當巨大和長期的問題。作為一個女性,我並不認為自己「弱勢」;但作為一個社會學的學生,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某些媒體——睜開眼睛來看看,這種真實存在的不平等問題。
p.s.龐維國、邵志芳兩位老師的文章題為《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這篇文章是一個綜述,文章本身比記者報道還是要中性一些,但恕我直言,其用作分析素材的研究本身的質量,也是頗令人懷疑的。
---
拙文在 24h 內獲得了不少的贊同,這實在是我這個小透明意料之外的。對上文的內容做一點說明:
其一,本文是當天看到新聞報道後一時氣憤所作,寫作最初的原因是同學一句「社會上仍然有那麼多性別不平等狀況存在,學者關注的竟然是這個」。因此,我並未把此文定位於嚴謹客觀的純學術批判文章,事實上大家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我在文章里摻了很多個人感情。本文的標題也是如此。我更願意把標題取成《對龐維國、邵志芳老師高考成績性別差異研究的一些疑問》,但是那樣的標題在傳播上大概是不成功的。
其二,本文要批判(中性)的對象有三:一是這樣寫報道的媒體;二是兩位老師的研究;三是孫雲曉先生提出的「拯救男孩」。我直接感到憤怒的是媒體,發出這樣帶有性別歧視色彩的報道而不自知,在結束對兩位老師的採訪後甚至宣稱「女生表現好是因為女老師偏愛女生」,記者要麼是愚蠢,要麼是想炒作;對於兩位老師的研究,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它只是一篇基於國內研究的綜述,而國內的這些研究其實並不靠譜。文中的一至五點(刨開感情傾向後)就是我對這些研究以及兩位老師研究動機的一些質疑;但總的來說,他們的文章比新聞報道的要中性一些。對於作家孫雲曉先生,首先我承認實證研究中「男孩危機」的存在,但某些人打著科學研究的名號,把自己的書包裝為「所有有男孩的家庭必讀」,我個人表示對其動機的懷疑。所以,對這三個批判的對象,請大家分開來看。
其三,我寫這篇文章,也許有些人認為我也只是在女權大旗下乾嚎幾聲,並沒有實際的用處罷了。但我認為,縱使「發現問題」並不等於「解決問題」,但問題被發現之後,總要有人去說,才能讓更多人意識到,解決的那一天才可能更早一些。
再次感謝各位的批評。
查看知乎原文推薦閱讀:
※這表情,贏了比賽,失去了全校的男生
※男生最喜歡女生這幾款髮型!
※那個考上985大學的男生,後來怎麼樣了?
※20幾歲的男生如何打扮的精緻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