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邱振中:楷書形成前筆法的變遷

同樣都是玩手機,我卻用手機學書畫知識,每天7分鐘,碎片時間自我充電!

商代甲骨

楷書形成前筆法的變遷

——邱振中

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時期陶器上書寫、刻劃的符號,無疑是漢字的濫觴,但它們只是一些樸素的、粗糙的線的組合,還談不到筆法。

周原出土甲骨卜辭

商代甲骨與陶片上保留有書寫的字跡,點畫肯定,點畫輪廓的變化很有規律。他們可能不是用垂直提按的方法,而是用擺動的方法寫出來的:手持毛筆,以筆桿的某一點為軸心,手腕一擺動,便可划出這種線條。用提按法要達到這種力度和變化的均勻,十分困難。對先民們來說,幾乎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也許這無法從考古學上找到證據,但是我們作了一次有意味的實驗。我們教兩組五歲的小孩分別用擺動法和提按法划出上述線條。前者練習一小時,線條基本符合要求,後者練習三天,每天一小時,仍然遠遠達不到前者的水平。實驗的結果當然不足以為我們的全部論據,但他至少揭示了筆法自然選擇的某些規律。

這種「擺動」,當然包含筆毫的上下運動,但它同後來所運用的「提按」卻有根本的區別。它包含有轉動的因素。它同後來使轉筆的形成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書同文

從戰國中期的侯馬盟書中(公元前386年),可以明顯地看出這種筆法的發展:線條更為豐滿、挺拔,粗細變化更為強烈。——這是擺動的筆法被誇張的結果。我們還可以為這一筆法的強化和普遍運用提出一點有意義的證據:盟書中幾乎所有筆畫都帶有程度不等的弧度。——這是由於腕關節和筆桿軸點有一定距離,而且高度又不一致,擺動時容易出現的現象。甲骨文中彎折的筆畫都分為兩筆,但這裡卻連起來書寫,同時,這些弧形線條往往包含幾度由粗至細、由細至粗的變化,如「宮」、「亟」、「其」、「守」等字,不能設想這是書寫時費力地反覆提按所得來,它只能是沿弧形軌跡擺動的結果。這便是絞轉的雛形。

楚簡

仰天湖楚簡、信陽楚簡都具有同樣的特點。

青銅器上的銘文,因為經過鑄造,筆意喪失較多,但是不少點畫仍然與簡書、盟書十分相似。部分平直、方整的字跡,在墨跡中難以找到印證,只能認為這是在莊重嚴肅的場合運用的一種特殊筆法(以平動為主)。後代銘刻書體與通行的分離,正導源於此。青銅器銘文中一類字體,直接導致了秦代篆書的書寫風格。

侯馬盟書

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等長期被當作秦代的代表書體,但是它們無法令人滿意地解釋戰國書體到漢代隸書筆法的變化。秦簡的出土打開了我們的眼界。她與戰國簡書相比,結構簡化了,可以明顯地看出向漢代隸書演化的痕迹,但是大部分點畫都保持了盟書與戰國簡書的筆法。

書同文

可以做這樣的推測,秦代統一文字,統一的僅僅是字體結構,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等可能作為標準字體的意義,但不是當時的代表性書體。「書同文」,可能與我們今天刪除異體、公布簡化字的意義大致相同,對於筆法的演變,並無重要意義。秦篆在漢代迅速中落,「等線體」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影響,便為明證。

用筆習慣是可能改變的,這種改變同字體的改變確實存在某種聯繫,但不是指這種人為規定的字體的改變,而是指那種由社會境遇的改變引起的,蘊藏在形式內部的緩慢而不可抗拒的變化。

秦簡

這種變化逼近了。

秦律簡預示著漢代隸書的誕生。

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大部分線條的筆法與侯馬盟書極為相似,只有少數筆畫被誇張。這些誇張的筆畫固定、發展的,成為隸書的主要特徵。

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

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

太初三年簡(公元前102年),撇捺已經具有明顯的挑腳,橫畫亦出現顯著的波折。這些筆畫形態富有變化,說明運筆已漸趨複雜。

太初以後,波拂(此字疑為「折」之誤)明顯的簡書不勝枚舉。如天鳳元年簡、元康四年簡、五鳳元年簡等等。

從這些竹木簡中?eBC?可以看出隸書趨於成熟的過程?%B?也可以看出運筆軌跡從簡單弧形變化為波浪形的過程。

為什%4??點畫形狀會出現這種變化呢??eAF?然其中包含有審美的因素,但?%B?不是主要的原因。波狀筆畫的出現,是「擺動」筆法發展的必然結果。毛筆沿弧形軌跡擺動,即帶有旋轉成分,當手肘朝某一方?%y0?旋轉後,總有回復原位置的趨勢,如果接著朝另一個方向迴轉,正符合手肘的生理構造,同時也只有這樣,才便於接續下一點畫的書寫,於是,運筆軌跡便由簡單弧線逐漸變為兩段方向相反而互相吻接的圓弧。轉筆的發展促成了隸書典型筆畫的出現。

武威醫簡

波狀點畫是隸書最重要的特徵。

從《居延漢簡甲編》所收2500餘枚木簡來看,點畫軌跡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波狀曲線(~);

第二類為簡單弧線;

第三類為平直線。

第三類點畫數量很少,仔細觀察他們的運筆軌跡,大部分點畫仍然隱約見出微妙的波折變化。

第二類點畫又包括兩種情況:

其一,為波狀點畫的省略。各字的捺腳,圓渾的起端筆觸中,已經壓縮進了波狀點畫的第一段弧線。

其二,保留了盟書弧形擺動的筆法。在向章草和今草深化的過程中,這一部分簡書促使轉筆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居延簡、勿威醫簡等,留下了向章草深化的痕迹。其它木簡中已變為彎折的筆畫,此處仍然保持弧形,因此轉筆的運用比前一類簡書更為頻繁。

晉 陸機《平復帖》

《平復帖》是章草的代表作。它與居延簡保持親密的血緣聯繫,只是《平復帖》中點畫的連續性大大增強。如「口」形,漢簡中用三筆,《平復帖》用兩筆。帖中還有不少字,把許多點畫連為一筆,顯示了用筆技巧的長足進步。點畫連續,意味著筆鋒運動軌跡的彎折增加。絞轉能很好地適應這種頻繁的彎折。反之,頻繁的彎折又促使絞轉獲得了充分的發展。①

《初月帖》,

東晉,在王羲之《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發展為今草,同時絞轉筆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如《初月帖》,假使我們不把作品中的點畫當作線,而是當作各種形狀的塊面來觀察,便可以發現這些塊面形狀都比較複雜。塊面的邊線是一些複雜的曲線和折線的組合。曲線遒美流轉,折線勁健挺拔。同時,點畫具有強烈的雕塑感,墨色似乎有從點畫邊線往外溢出的趨勢,沉著而飽滿。這種豐富性、立體感都得之於筆毫錐面的頻頻變動。作品每一點畫都像是飄揚在空中的綢帶,它的不同側面交迭著,扭結著,同時呈現在我們眼前。它彷彿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體,它產生了體積。這一段側面暗示著另一段側面佔有的空間。——這便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晉人筆法」。它是絞轉所產生的碩果。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喪亂貼》、《孔侍中帖》等,同《初月帖》一樣,都是這一時期書法藝術的傑作。

《十七帖》

據此,我們可以確定判斷筆畫是否運用絞轉的標誌。不同的筆法,形成點畫不同形狀的邊廓:平行邊廓,為平動所產生;大致對樂的漸變邊廓,為擺動或提按所致;而非對稱的曲線邊廓,則是絞轉才能產生的特殊效果。

如《初月貼》中「遣」、「慰」、「過」、「道」、「報」,《頻有哀禍貼》中「頻」、「禍」、「悲」、「切」、「增」、「感」等字,可作為絞轉筆法的範例。這些字跡邊廓變化的豐富、微妙,為後世作品所無法企及。後來人們想用「中鋒」來追躡晉人的筆法,卻不知由於絞轉的結果,鋒端並不隨著點畫走向簡單地移動,它時而左,時而右,時而處於點畫之中,時而又移至點畫邊廓。因此,這種筆法既不能稱之為「中鋒」,也不能稱之為「側鋒」,如果強以名之,或許可稱之為「複合鋒」。這正是點畫邊廓產生豐富變化的原因。

《頻有哀禍貼》

上述考察似乎越過了本章所確定的邊界。東晉時楷書已經成立,不過,它剛從其它書體中獨立出來,還來不及產生重要的影響,當時筆法的主流仍然是繼承隸書、草書而來,而這一筆法體系的最高成就,無疑以王羲之為代表,所以我們把討論的下限延伸到東晉。

從上面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筆法發展的一條清晰線索。從直線擺動到弧形擺動,從簡單擺動到連續擺動,從絞轉的成立到絞轉的熟練運用;從陶片文字到侯馬盟書,從秦律簡到居延漢簡,從武威醫簡到《平復貼》、《初月貼》,——其間雖然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但筆法遞嬗的痕迹卻是如此清晰。沒有哪個時代的筆法能離開前代筆法的影響,也沒有哪個時代的筆法不在前代筆法的基礎上有所增損。這是一個毫不間斷的過程。曾經被人們認為神秘莫測的筆法,一開始便處在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

楷書形成前——或者更準確的說,楷書的影響擴大到整個書法領域之前——的筆法史,主要是絞轉筆法形成並發展的歷史。

【注釋】

①與此同時,折卑鄙也得到普遍的應用。漢簡中方折的筆畫往往分作兩筆書寫,這種方法對力求快捷的章草很不方便。章草在線條有折點出現時椅要求連寫,由此促進了折筆的運用。絞轉實質上是連續不斷變動筆毫所使用的追面,折筆實質上是將使用筆毫錐面從一側變換至相對的一側。同樣是錐面的變換,不過前者連續,後者跳躍而已。這種類似,使他們很好的統一在這一時期的草書中,同時也為以後草書的發展定下了轉折並用的基調。折筆的運用,調整、豐富了使轉的行筆節奏。


推薦閱讀:

《共產黨宣言》的歷史邏輯——在時間軸線和社會變遷的橫縱坐標上思考
東北少數民族變遷史,曾經五次南下中原,契丹民族消失去了那?
明太宗朱棣緣何變為明成祖,談談因大禮議無辜躺槍的朱棣廟號變遷
朋友的變遷
建國60年的民間服飾變遷

TAG:變遷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