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呂洞賓百字銘心得|修行問題與日記

讀呂洞賓百字銘心得
不還

能起疑勇者

  • 加關注
  • 發消息
  • 我所靜修的山中陋居,在陝西終南山的子午峪中。子午峪里的金仙觀,是道家全真教的一個道場。全真教的信仰,是釋、儒、道,三教合一。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道觀雖說是新建的,但它的確是有淵源的,古時有一位姓金的韓國道士,曾在這裡修行過,最後也仙逝在了這裡,有一座摩崖石刻為證。這座石刻後來被人私自鑿起,最後又被長安博物館收藏,就在大學城政法學院對面,盛世商都的旁邊。在長安博物館展廳後邊的草坪上,這塊摩崖石刻靜靜地佇立在那兒,很少有人去關注它了。我不知道這位韓國道士是否真的修鍊成仙,但我覺得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了一個信念,堅持到了最後。就這一點讓我欽佩。我皈依了佛門,是因為我認為佛家大乘普渡眾生的理念,比道家只求自我解脫的宗旨,更加徹底,更加偉大。但佛家之人也切不可輕視道家。道家洎老子以來,不但在對宇宙和生命本質的探索上,有著驚人的成就,就是在具體修鍊的方法上,也有著許多至為寶貴的經驗,我們不能不學習。除老子莊子以外,我最崇拜的另一位道家人物,就要算呂純陽了,他的證道歌百字銘,也是我修行當中最重要的指導。《呂純陽百字銘》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於高處立在平處 向直處行結上等緣做中等人享下等福
    離線不還

    能起疑勇者

  • 加關注
  • 發消息
  • 回想起許多年前,在中國掀起過一陣氣功熱,那時我也學過氣功。現在看起來,當時的許多東西都是錯誤的。但說起來我也得感謝氣功,因為正是它把我逐漸引入了佛門。我這人總愛尋根問底,要讓我能真正相信一個東西,我必須要明白它的道理,弄不清它的道理,我是不會信的。所以,由於要學氣功,我得先弄清道家是怎麼回事,於是我讀老子,莊子,周易等等,甚至八字、風水、祝由科、梅花易、鐵板算術、麻衣相法、奇門遁甲、大衍之術、開元星相、紫微丹術……只要是能找到的書,無所不讀。讀了個雲山霧罩,還是不得要領。最後有一天逛街時,無意中看到了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出版的南懷瑾先生的一套書,《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譯》、《楞伽大義今譯》、《圓覺經略說》,一讀之下,頓開茅塞,從此一頭扎入佛教經典,正如在楞嚴大義一書的開頭所說:「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從此走上佛學的道路。學佛之後,我不學氣功了,因為我知道,當前所有的所謂大氣功師,都是在誤人子弟。什麼意守丹田,什麼意念引導大周天小周天的旋轉,全都是錯的。反過來,用佛家的思想再回過頭來印證道家思想,我也這才發現了道家中真正好的、精華的東西。呂純陽有句詩:「自從一見黃龍後,始知從前錯用心」,我要改這句詩為:「自從一遇南師後,始知從前錯用心」。道家的確有著許多精闢的思想,但有一點,自老莊之後,越往後發展,讀道家的書就越感困難,既便是有一些真正修鍊有成的道家人物,他也不願意將自己的經驗輕易示人,所以故意把書寫得艱澀難懂,同一件事物他能給你造出幾十個名詞,把你讀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所以有些人說老莊的書不好懂,其實老莊的書太平實了,就是直接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悟,沒有一點故弄玄虛的玩弄文辭名相。所以在道家的眾神仙中我也喜歡呂純陽,就是因為他也很平實,他的證道歌百字銘,將自己修行的全過程,他的所感所悟,全部實證經驗,都合盤托出地告訴了我們,沒有一點隱藏和故弄玄虛。而且,雖然他是道家神仙人物,但他的修行理念和方法,和佛家的如出一轍。我猜想,他的百字銘,一定是寫在「自從一見黃龍後」吧。黃龍是呂純陽同時代的一位佛教法師。
    於高處立在平處 向直處行結上等緣做中等人享下等福
    離線不還

    能起疑勇者

  • 加關注
  • 發消息
  • 「養氣忘言守」,你看,開篇第一句,呂神仙就否認了後世所謂的氣功師們的守竅說。意守丹田是不對的,要忘言、忘守。既不能有第六意識的活動,不能有雜念妄想,也不能死守在一個穴竅上。言,語言思維活動;守,意守丹田等守竅方法。真正的養氣,這兩樣都要摒棄。「降心為不為」,老實說,直到目前為止,我的修行還一直徘徊在這個「為不為」的階段上。每一個修行人最大的困難,就是難以切斷思維流,《金剛經》這部般若大經的起緣,就是大弟子須菩提向釋迦佛提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怎麼樣才能使這個擾亂的心安住下來,怎麼樣才能降伏住這個瀑流般永不停息的心呢?這就是每一個修行人,無論道家佛家,所都要面對的第一個大難關。所以,這時候我們拚命掙扎,和自己苦苦鬥爭,就是想要努力不去胡思亂想。念佛號也好,念咒子也好,打坐也好,這都是在「為」;無非就是要達到這一個目的,就是讓心靜止下來,達到「無為」。有時候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控制住了自己的心,沒有雜念了,很靜,心如止水。但這個靜止,這個「不為」,依然是「為」出來的,那種要控制住自己的心的一絲細微得不易覺察的意志力,正是在「為」,而不是真正的「無為」。但雖然不是真正的無為,但每一個佛家與道家的修行人,都必須經過這一「為不為」的階段,才能最後達到降伏其心的目的。明白了這一點,再回過頭來看呂神仙百字銘的第一句,我們就更明確了,言,語言思維,那就是大為、亂為,是我們降伏其心的對象;守,守竅,和念佛念咒一樣,是方法,也是在「為」,是在以一念代萬念,以小為代大為。何況守竅這種方法,比起念佛念咒等其它方法來,缺陷更多,容易出問題。我在早先學氣功時,就遇到過這樣一位「大師」,他都有氣功學會頒發的證書的,就是說,他已是被正式認可的氣功師,允許上崗給病人治病的,可見不是一般人物。據說他能用眼睛透視人的內臟,能直接看到你得了什麼病,然後發功,氣到病除。我懷著萬分崇敬的心找到了他,想拜他為師。他對我講了他學氣功的經過,說,原先他重病在身,久治不愈,最後才煉了氣功,不料氣功競如此神奇,不但他的病全好了,還出現了特異功能。那好吧,我就請他為我發功診病。他的手剛往我的身上一搭,我的心就頓時發怵了。怎麼著?原來他的雙手冰涼!當時是在晚冬初春的時節,我們一般稍微有一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健康人的身體,是冬曖夏涼的,身體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自我調節,這叫陰陽平衡;大多女性氣血兩虛,陰陽不和,就會出現夏天皮膚髮燙,冬天四肢冰涼的現象,我就是如此。但他是一個大男人,手比我的還冰,這不是明顯的陽氣已衰的信號嗎?他還給我瞧病,我真怕他將病氣傳導給我,嚇得我趕緊撒丫子走人。這件事給我一個教訓,那就是氣功的守竅術和引導術,往往會給人以假象,使人出幻覺,以為這兒通了,那兒放光了的,大小周天全打通了等等,其實都是自欺欺人,是自己的意念造出的幻覺。所以我們要感謝呂洞賓,他不象其他仙道人物一樣,保守自己的修鍊秘密,故意不將真經傳授給後人,盡弄一些守竅引導、汞升鉛降等等東西來糊弄後人,輕者誤人子弟,重者奪人性命。呂神仙非常誠懇地告訴我們,一開始修行,要忘言,要忘守,而你為達到無為境界所做的一切功行,都仍然是有為的,它們雖然是修行中的必經之路,但都不是徹底的和最終的,千萬不要認錯了。
    於高處立在平處 向直處行結上等緣做中等人享下等福
    離線不還

    能起疑勇者

  • 加關注
  • 發消息
  •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這兩句的意思差不多,宗祖、真常,指得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你叫它是本體也好,佛性也好,真心也好,自性也好,反正就是它,禪宗祖師們怕我們執著於名相,所以又乾脆叫它為「這個」,叫「本來面目」,但如果你不去通過修行悟出它的實質,那麼「這個」和「本來面目」又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可執著的名相。我們很多修行人最容易誤解的一點就是,他們總以為找個清凈之處盤腿打坐,這就叫修行,有許多道內朋友都對我說過幾乎同樣的話:「我一直堅持修行,每天都打坐兩個小時。」「我今天坐得好極了,心裡特別安靜。」其實,打坐不是修行,只是一種助道的方法。我們的心難以安靜下來,打坐可以幫助我們快一點安靜下來。而真正的修行,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和《瑜珈師地論》所教授的那些全部過程,從如法皈依開始,修厭離心,再到發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戒定慧三學等等,從下士道、中士道、直至上士道,初禪二禪三禪一直上去到四禪,從初果羅漢須陀垣到四果阿羅漢,然後從初地菩薩直到十地菩薩,一級一級地修上去,直至最後成佛,這整個的過程,才叫修行。成佛絕不是靠打坐坐出來的。在這兩句詩里,走神仙路線的呂祖,他的目標雖不是成佛,境界稍微低一些,但依然道出了一個正確的修行理念,就是真要想修行成功,絕不能只靠打坐,而是要在一整天的行住坐卧的活動中,都不離修行,都要「知宗祖」,要「不迷」。我們打坐時就是坐得再安靜,一下坐,「哎呀,這頓飯太好吃了,真香呀!」心被物轉,認己為物,把這團肉身的物質當成了自己,因此也就將感官的享受認作了我所,迷了。「我就是不喜歡那個人,他太自私了!」我相、分別心都出來了,應物就迷。所以,如果是這樣,打坐坐得再好,也不叫修行。只可惜許多人的所謂修行,包括我自己,都是這樣的,所以才總也進步不了。我去年在山上,打坐時心境很好,很寧靜,自認為坐得不錯,但只要一下坐,比如上山砍柴去了,就把修行的事忘了,眼睛望著美麗的風景,心沉浸在了其中,樂而忘返。這是什麼,這就叫「認物為己」,還是應物就迷。禪宗祖師們說,修行,要二六時中,盡在覺中。古代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個小時,那一天就是十二個時辰,二六時中,就是十二個時辰。一個真修行人,就是要在二六時中,無論在做什麼,吃飯也好,走路也好,睡覺也好,接人待物也好,時時刻刻地警覺著,不讓自己的心,隨外境而轉,始終都要體悟著自己那個生命本體的存在,既不能認物為己,也不能認己為物。這就叫動靜知宗祖和應物要不迷。
    於高處立在平處 向直處行結上等緣做中等人享下等福
    離線不還

    能起疑勇者

  • 加關注
  • 發消息
  •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前邊講得是理,現在講事,講功夫,功夫是從理中來的,理錯了,就談不到功夫。只要做到了上面說的,二六時中,時時刻刻覺悟不迷,那麼就會「性自住」。什麼叫性自住?就是須菩提所問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而釋迦佛所回答的「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只要你二六時中始終警覺不迷失,你的心自然而然地就會安住下來,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雜念和妄想了。心安住下來了,妄想不生了,身體中的內氣,也就自然而然地會向內收斂,各歸其位,不會再亂竄散逸,你用不著去煉什麼氣功,什麼吐納,去做什麼意念引導,就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功效。丹,這裡講得是內丹,不是後世道家用鉛汞等礦物質所煉的那種丹,內丹其實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要是有一個具體的東西的話,那就成了腫瘤了。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後,會出現海底(會陰部)發熱的感覺,生命力增強,這就是丹。我在打坐過程中,一再出現過足底湧泉穴發熱的感覺,這雖然還不是丹,但也是好的現象,致少說明下肢血液的循還得到了改善。而我從前一到冬天就會四肢冰涼,今年在山上又沒有曖氣,又遇見了連續二十天的大雪,可並沒有發生以往那種畏寒怕冷的現象。壺中配坎離,壺,是道家對身體主幹部分的專有名詞,因為身體主幹裡面盛裝著五藏六腑,所以很形象地稱它為壺。坎離,是易經中的坎卦和離卦,代表水火,也就是陰陽,壺中配坎離就是,體內的陰陽自動達成平衡。在這一段里,呂祖再一次明確地告訴我們,從心的安住,到氣的和暢,再到內丹的煉成,最後全身陰陽平衡,達到健康無疾,這一切,都不是用第六意識去死守和引導出來的,而是在無為的定境中,自然而然的逐步發生的。昨晚睡不著,就乾脆起身打坐,剛一入坐,立刻就有一股氣機自雙足發動,又沿雙腿氤氳而上,到達命門,停住了,命門部位脹脹的,這股氣機不斷地在此氤氳翻騰。自去年上山以來,多有這種感覺,後來消失了,昨晚又起。我知道,命門這個地方是一大關卡,不易通過的,要有耐心,切不可急於求成而用意念去引導它,要萬緣放下,把它也放下,順其自然。這就叫「性住氣自回」。
    於高處立在平處 向直處行結上等緣做中等人享下等福
    離線不還

    能起疑勇者

  • 加關注
  • 發消息
  •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這些都講得是功夫中的境界。只要繼續堅持禪定的修行,體內的陰陽二氣反反覆復地此消彼長,不斷平衡,任督二脈就會被打通,當督脈打通的一剎那,據很多過來人稱,會自己聽到頭腦中百會穴處,象炸雷般地一聲巨響,然後就會看到好象白色霧氣一樣的東西往頭頂上升,清澈的鼻水和甘甜的口水會大量湧出,這些都是督脈打通的外部特徵。須彌,佛教中有聖地叫須彌山,這裡呂祖是引用了佛教術語來比喻人身體上最高的地方,即頭部。任督二脈的交匯點,上在頭頂百會穴,下在會陰海底處。氣機運行的路線,是首先沿著背部的督脈上升,過命門、夾脊等穴竅,最後到達百會穴,這些都是難以通過的穴位,但最難通過的穴位,還要數百會,所以道家書中把打通百會穴,叫破牢關。牢關一旦衝破,身體前方任脈的通暢就幾乎是瞬間的事。當然,這些都不是我自己的經驗,是從書上看來的,我自己連命門處這個下牢關,還沒突破呢。「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平時我們打坐時,舌尖輕輕抵住上頜,久之就會有口水發生,要將口水輕輕咽下,對身體有益。前邊說過,當督脈打通之後會湧出大量甘甜的口水,這時就更要咽下,可不能當唾沫吐掉,那樣就太可惜了,因為這就是道家書中所謂的能使人長生不老的甘露,所以又叫長生酒。當然,人不可能長生不老,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而已。逍遙誰得知,這時,你自己會感到身體百骸無比的和暢輕清,心情無比的喜悅快樂,這種身心兩方面都逍遙自在的感覺,如魚飲水,冷曖自知,別人是無法體會到的。到了這個境界之後,你就能聽到宇宙中的天簌之音,對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它們的來龍去脈,神而通之,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和宇宙天地相往來,完全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只要你能完全按照這二十句的百字銘來進行修鍊,那就一定能成道飛升做神仙了。到此,道家的修行就已經完成了,因為道家修鍊的目的,就是長生不老,飛升成仙。而對於佛家來說,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也就是到達了梅子法師的詩偈中所說的「百盡竿頭需進步」之處了。道家成仙的境境,比之於佛家三果羅漢阿那含的境界,猶之不及。因為佛家的三果羅漢阿那含,翻譯成中文,又叫做不還果,也就是我們大家經常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再回來參與六道輪迴了,徹底了脫了生死。而既使修成了神仙果,還在六道輪迴之中,神仙的生命形式結束後,還會墮落回人道、鬼道、或畜牲道中來,神仙也是有生有死的。佛教中的小乘雖然也是了脫了生死的,但小乘只顧自己解脫,不去普渡眾生,所以釋迦佛罵退出大乘法會的那些小乘僧眾為「焦芽敗種」。更何況神仙道離佛教的小乘果位,還有一大截的距離呢。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我們許多修行的人,就連道家和佛教小乘的境界還沒達到,就整天自吹自擂說自己走得是大乘路線,請問,你自己尚不能解脫,對何為道,何為佛,都一竅不通,你拿什麼去普渡眾生?在具體修行的過程中,不但佛家小乘,就連道家,都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方法,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學習,千萬不可貢高我慢,輕視十方。這也是我寫出了讀呂純陽百字銘後的心得體會的原因

    推薦閱讀:

    葉海林:對香港「佔中」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八個問題告訴你,群經之首的《易經》,講的到底是什麼!
    離婚前先想三個問題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方位問題!~台灣六愚
    問題身材遮醜穿衣大全都在這啦,拿走不謝!

    TAG:日記 | 修行 | 心得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