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印加帝國遺址) 查理五世與弗朗索瓦一世講和的《康布雷條約》簽訂之後,法國的盟友佛羅倫薩共和國拒不承認,繼續與帝國為敵。 佛羅倫薩共和國原來由美第奇家族統治,而美第奇家族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盟友,1527年,佛羅倫薩爆發起事,美第奇家族的統治被推翻,佛羅倫薩共和國也由哈布斯堡的盟邦變為法國的盟邦,儘管在1529年法國與哈布斯堡講和之後,佛羅倫薩共和國仍然頑固地反對哈布斯堡。 美第奇家族前面已經做過介紹,是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名門望族、大財閥,美第奇銀行是歐洲最興旺的銀行之一。美第奇家族以金融業為基礎,逐步涉足政治,這個家族產生了三位教皇和不少主教、貴族,聽命於皇帝查理五世的教皇克來門七世,即出身於美第奇家族。 查理五世於1530年加冕為皇帝之後,立即著手解決這個頑強反抗的佛羅倫薩共和國,8月,強悍的西班牙軍隊輕而易舉地擊敗佛羅倫薩軍隊,佔領了佛羅倫薩共和國。美第奇家族很快得以復辟,教皇克來門七世的私生子、十九歲的亞歷山德羅·德·美第奇,被皇帝查理五世與教皇克來門七世封為佛羅倫薩公爵,亞歷山德羅的母親是為美第奇家族服務的一位黑人女僕。 後來,佛羅倫薩成為托斯卡納大公國,兩個世紀後,最終併入哈布斯堡帝國,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收服了佛羅倫薩共和國之後,查理五世終於可以稍稍喘口氣了,整個基督教歐洲暫時太平無事,不過,查理五世暫時休整之餘,仍然對奧斯曼帝國保持著警惕,現在,他只有這一個敵手了。這時的奧斯曼帝國在偉大的蘇丹蘇來曼一世的統治下國力強盛,橫跨歐、亞、非,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與橫跨歐、美、亞的哈布斯堡帝國並駕齊驅。奧斯曼帝國的行政管理在當時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他們還擁有讓歐洲許多國家羨慕的收支平衡,奧斯曼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火力充足,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查理五世一直懷有擊敗異教徒的宗教熱情和使命感。 在對奧斯曼帝國保持警惕的同時,查理五世也沒有忘了新大陸,他授命他的部下、西班牙騎士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 1531年,已經56歲的皮薩羅帶領一支一百到兩百人的隊伍從巴拿馬起航,南下進攻人口約為六百萬的印加帝國。 皮薩羅幼年生活貧苦,沒有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青年時,他定居西班牙的美洲領土巴拿馬,成為一個養牛的粗野村夫,辛辛苦苦放牛喂牛,但生活仍然沒多大改善。皮薩羅不甘心過這樣的生活,於是,糾集了一些人,自巴拿馬南下,深入印加帝國境內,探查虛實。 印第安人的印加帝國位於今秘魯一帶,於十五世紀初開始崛起,不斷征服其他印第安部落,版圖逐步擴大到包括整個南美洲的西部。印加人信奉太陽神,建有不少太陽神廟,而印加帝國亦以黃金之國著稱。 當西班牙人開始覬覦印加帝國的領土時,恰逢印加帝國的兩位君主繼承人瓦斯卡爾與阿塔瓦爾帕爭奪王位,而爆發血腥內戰,最終阿塔瓦爾帕奪得王位。 在初步探查了印加帝國之後,皮薩羅回到西班牙本土,向王國政府報告了探查印加帝國虛實的情況,查理五世授權他出征印加帝國,皮薩羅領命,再回到美洲,組織軍隊,正式入侵印加帝國。皮薩羅的軍隊包括一百七十人、二十餘匹馬、一門炮,迅速向印加帝國進發。印加王阿塔瓦爾帕雖擁有四萬多軍隊,但受白神傳說的影響,對西班牙人的進軍縮手縮腳,不敢放手抵抗。美洲的皮薩羅西班牙部隊雖是一支偏師,與歐洲的主力部隊無法相提並論,但與裝備落後的印加軍隊相比,仍然具有極大的優勢,並且,他們還有不少其他印第安部落的協助,雙方一經交手,西班牙人即大獲全勝。皮薩羅於1532年11月到達秘魯北部的卡哈馬卡,他使用詐術,擺下鴻門宴,邀請印加王阿塔瓦爾帕赴宴,趁機將其生擒。 印加王阿塔瓦爾帕為獲得自由,也擔心與他爭位的兄長瓦斯卡爾可能對他的王位造成威脅,於是許諾向皮薩羅支付巨額贖金,答應以黃金填滿囚禁自己的房間,並用白銀填滿其他兩間屋子,以此贖身。皮薩羅同意了阿塔瓦爾帕的請求,印加人為了營救國王,收集了足夠的金銀,給西班牙人送去,果然將黃金堆滿了一間屋子,將白銀堆滿了另兩間屋子,看到這樣多的金銀,西班牙人欣喜若狂。但是,老奸巨猾的皮薩羅沒有被沖昏頭腦,他知道,如果放虎歸山,再想征服印加帝國就困難了,兵不厭詐,他不僅沒有釋放印加王,反而將其殺害,以絕後患。 殺掉印加王之後,1534年,皮薩羅進而征服了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從而徹底征服了印加帝國,這片地區此後被稱為新卡斯提亞,西班牙王國的美洲領土又大大擴張了,皮薩羅被任命為新卡斯提亞總督。 1535年,皮薩羅認為庫斯科離海太遠,且藏於深山之中,於是他開始修建沿海的利馬城,作為秘魯的首府。 1538年,由於分贓問題,皮薩羅率領的軍隊發生內亂,皮薩羅雖然鎮壓了叛亂,但在1541年6月26日,六十六歲的老總督皮薩羅被殘餘的叛亂分子刺殺。此時西班牙人在秘魯的統治已經非常穩固,秘魯繼續西班牙化。 科爾特斯率六百人的部隊征服了人口五百萬的阿茲特克帝國,皮薩羅率一百七十人的部隊征服了人口約六百萬的印加帝國,西班牙人連續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其眾寡懸殊的勝利,只有後來的俄羅斯人可以與之相比。 西班牙帝國與俄羅斯帝國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版圖最大時,西班牙帝國,304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帝國,2240萬平方公里,這兩個帝國,都是以小部隊擊敗落後民族,短期內就奪得了大片領土。 自西班牙王國吞併了阿茲特克帝國與印加帝國之後,其美洲領土每年都向西班牙本土運送大批黃金白銀,平均每年運送黃金近三千公斤,白銀三萬多公斤,這些黃金白銀對於長期借債度日的查理五世無疑是雪中送炭,皇帝連年興兵作戰,軍費消耗巨大,新大陸的收益大大緩解了皇帝的財政狀況。美洲領土真金白銀的長期支持,使得查理五世用兵打仗更加底氣十足。 西班牙美洲的廣大領土,從北美洲延伸到南美洲,1546年之後,墨西哥與秘魯分別開採了更大的銀礦,更多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向西班牙王室。 查理五世的西班牙王國,征服了美洲大部,對後世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天主教在歐洲的地盤已經所剩無幾,而面積近兩千一百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六億的拉丁美洲則成為天主教的主力,(下圖)當今世界最大的三個天主教國家都在拉丁美洲,分別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整個拉丁美洲都是天主教的世界,連當今教皇弗朗西斯科也出自南美,他是阿根廷人,這令全體阿根廷人民頗為自豪。
天主教的分裂及新教的產生,始於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派是新教中的重要派別,而隨後又產生了新教的另一重要派別,加爾文派。 在帝國太平無事之時,已從帝國獨立出去的瑞士聯邦,在其國內爆發了宗教戰爭。 當年,瑞士山民起事,推翻了地主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的統治,並且把他們趕到了奧地利,此後,瑞士人在歐洲四處征戰,最終,瑞士人先後敗於法國與哈布斯堡,退回國內,從此把注意力集中於內部事務。在瑞士,人文主義思想有較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普遍渴望改革。要求進一步獨立自主,經濟上擺脫羅馬教廷的剝削。蘇黎世大教堂的神父茨溫利,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以蘇黎世州為中心,領導瑞士東北各州展開了宗教改革活動。
茨溫利Ulrich Zwingli於1484年元旦出生於瑞士聯邦聖加侖州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父親是村裡的村長,他家境寬裕,自小就受到良好教育,長大後,他先後在維也納和巴賽爾的大學求學,學習神學。1506年,他二十二歲時,在巴塞爾大學獲得神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成為神父。在此期間,他幾次作為教皇國軍隊的隨軍神父,參加了義大利戰爭。 他學習希臘文、希伯來文,潛心研究《聖經》,深受宗教改革先賢揚·胡斯等人的影響。 1516年,茨溫利結識了尼德蘭哲學家、歐洲人文主義運動代表人物伊拉斯謨,並成為其忠實門徒。 1519年元旦,茨溫利擔任蘇黎世大教堂的神父,這一年,蘇黎世州黑死病流行,茨溫利身為神父,前往探視患者,因此染病,幾乎喪命,他懇求上帝助他痊癒,並立誓把一生奉獻給上帝。病癒後,茨溫利放棄了教廷的俸祿,單純以神父的身份,開始進行宗教改革活動。 天主教會的腐敗與弊端,使得歐洲各國的有識之士前赴後繼,挺身而出,竭力推行改革,茨溫利在蘇黎世州進行宗教改革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和市議會的熱烈響應。1523年,茨溫利提出《六十七條論綱》,點燃了瑞士宗教改革之火,他在宗教會議上與天主教神職人員進行教義辯論,大得群眾擁護,辯論結果,與會者大部分贊成廢除彌撒。隨後的幾年間,追隨著蘇黎世州的改革步伐,巴塞爾、伯爾尼、聖加倫等許多州都進行了宗教改革,瑞士聯邦的大部分州都改奉新教。 1525年與1529年,茨溫利先後同宗教改革激進派、及相對穩健的馬丁·路德派分道揚鑣,要求極端民主的激進派成立了「再洗禮派」,參加了閔採爾的農民戰爭,茨溫利旗幟鮮明地反對農民戰爭;至於馬丁·路德,茨溫利則認為他還需要進一步改革。 茨溫利的神學思想與馬丁·路德並不同源,他的思想主要來自伊拉斯謨人文主義的影響以及他自己對《聖經》的認識。 瑞士聯邦南部的天主教各州,在天主教主要陣地奧地利的援助下,於1529年,向瑞士聯邦北部的新教各州發動了進攻,力圖撲滅新教的改革。此時,茨溫利已經與馬丁·路德決裂,得不到路德派的支持,茨溫利遂率領瑞士北部新教各州的軍隊,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艱難迎戰得到奧地利援助的南部天主教各州的軍隊。1531年10月11日,茨溫利在戰鬥中犧牲。為了宗教改革事業,為了實現社會公義,為了理想,茨溫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後人為茨溫利塑造了紀念雕像,他的雕像,一手持《聖經》,一手持長劍,這代表他一生信奉基督教信仰,並且是一個行動派,以實際行動追求社會公義。茨溫利的理想是「政教合一」,為了打擊腐敗的天主教會,他甚至企圖聯繫法國,對抗天主教最大的世俗後台神聖羅馬帝國,只是因為法國屢遭挫敗,完全不是帝國的對手,這個設想才告擱置。 茨溫利犧牲後,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移至日內瓦州,茨溫利的思想和事業為後來的宗教改革家加爾文所繼承,最終形成了新教中的一大派別——加爾文派。在當時來說,加爾文派與路德派並駕齊驅,但從後來的影響看,加爾文派的影響更大,路德派的影響主要在歐洲,而加爾文派的一支為清教徒,一個多世紀後,1620年9月,「五月花號」輪船載著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屬離開歐洲,駛向北美大陸,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航行,在北美登陸,從此定居下來,此為美國歷史的開端。 (29,未完待續) 雜貨鋪東家按:馬丁路德派、加爾文宗、聖公會號稱新教三大派,新教由於牧師詮釋聖經的不同派生出了一千多個支派,有一些邪教如大衛末日教也號稱新教派別。天主教和東正教由於聖經解釋權在教廷,一直較為統一。 加爾文宗,革命精神最為徹底,不屈不撓,林肯即為此派,很有撞了南牆亦不回頭的固執勁兒,1964年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新教各大派皆與天主教廷和解,唯獨加爾文宗不肯。 而英國聖公會,由於都鐸王朝亨利八世想與阿拉貢公主離婚教宗不批准,將英國國教改為新教,但保留了大量天主教傳統,也受到加爾文宗的敵視。 清教徒為英王改教歡呼雀躍,紛紛公開活動並批評亨利只為權宜之計改信新教並非真心,旋即遭到鎮壓。之後他們來到荷蘭這個徹底的新教國家(順便說一下荷蘭和比利時是同一民族,因比利時信奉天主教而分為兩國),過了幾年快活日子。但眼看荷蘭與西班牙的三十年和平條約將滿,荷蘭將面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威脅,於是這幫人的主體乘坐五月花號來到北美洲,這幫人就是美國主體建國者。 故美國只出過一個天主教總統肯尼迪。
推薦閱讀:
※倭寇:大明王朝時代的謊言
※一朝一帝王,數數一世而亡的王朝有哪些呢?
※王朝
※大漢王朝是中國最強大的王朝嗎?
※盤點歷史上國號為夏的王朝
TAG:王朝 | 哈布斯堡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