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會丟掉他的帝國?
一個人獲勝,很大的程度上,要看他的對手是誰。楚漢相爭,劉邦贏得了天下,卻常被視為流氓;他的對手,項羽,卻成為史上最有名的悲劇英雄,贏盡了口碑。
果真如此么?
這一系列在《當代》雜誌上連載,評價不錯。也希望分享給我的微信讀者,得到更多認可。
一
不得不說,在戰爭時期,屠城是家常便飯。項羽尤為喜歡。在史記中記載的就有: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項羽屠襄城。同一年,劉邦、項羽屠城陽。兩年後,項羽屠咸陽:「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又屠齊地:「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
以前的貴族既有輕生死、重道義的優點,也有不把人命當命的壞毛病。可笑的是,當項羽得意忘形之後,連錢貨女人都貪圖,連最後的貴族氣都丟掉了。
劉邦也並不見得有多良善,除了與項羽一同屠城陽之外,秦二世三年,他也屠了穎陽,又引水灌廢丘;在打敗項羽後,劉邦還打算引天下兵屠魯,但後來出於別的打算放棄了,魯國也投降了。而在劉邦立國之後,還發生了劉賈屠城父;樊噲屠胡陵、煮棗、廢丘;周殷屠六邑;周勃屠馬邑;柴武屠參合;欒布灌趙城邯鄲;周勃屠渾都(存疑)。以上的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在秦末戰爭當中,將軍們真不把屠城看成一回事,更不把人命看成一回事。脾氣暴躁些的,殺人就殺得眼紅一點,如項羽、樊噲;性格正常的,像劉邦,就挑幾個城市來殺。
有了項羽這種極度暴虐的貨色作為對比,劉邦這種暴虐程度一般的,也成了大善人了。
歷史久遠,加之在以前的人的意識當中,命遠不像今天那麼貴重,一個「屠」字,實在難以曲盡其中的濃濃的血腥味。屍體枕籍,河水為之斷流,到處都是熊熊燃燒的烈火,漫山遍野的哭喊和尖叫,空氣中瀰漫著焦炭的煙火氣和烤肉的腥膻,滿地都是血漿,遍地都是被踩得黏乎乎的腳印,士兵們殺完人了,拿著斫得卷了刃的砍刀在嘟嘟囔囔,嫌剛才那把老骨頭太硬了……每一次屠城,其實都差不多,在啟動了開戰模式,沾了血之後,殺一個和殺一百個,在這些人眼裡都沒有區別了(除了可以砍下頭顱當軍功之外)。——然而,一轉眼,這些士兵,說不定就成了降卒。他們的命別人也不會認真對待。項羽坑殺的二十萬降卒,二十萬精壯男子,竟然全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滅頂之災;從開始到斷氣,一定需要好幾個時辰,那些拿著鍬鏟埋別人的士兵,難道就不覺悚然,不覺兔死狐悲?
(電影《王的盛宴》中的項羽。吳彥祖飾。)
現在常常說起現代戰爭因為有了先進的武器,所以格外殘酷,需要反思現代武器帶來的傷害。我倒不這麼認為,殘酷的從來都是人心。歷史上曾運用在戰爭中的殺傷力最大的武器是原子彈,但兩次原子彈爆炸的直接死亡人數加起來不超過二十萬。沒錯,是極其殘酷,不過,項羽一次就坑了二十萬人;早幾十年,秦將白起也是一次就坑殺了趙國降卒四十萬人(數字有可能誇大),光是他的軍隊在戰爭中就斬首近90萬眾。用著原始的冷兵器殺起人來雖然麻煩,可威力比原子彈還有過之無不及。沒有任何武器的殺傷力能夠與人心的殘忍相比擬。
實際上,在後來的歷史發展當中,每逢戰亂,屠城(包括灌城、坑卒)仍然像一個可怕的傳統一樣,斷斷續續地維持著。有人認為項羽坑殺降卒是怕倒戈,很有合理性,這我完全難以同意。秦漢時期的大屠殺有很多並非基於軍事戰略方面的考慮,而是僅僅是情緒的宣洩、貪慾的滿足等等。
項羽最後的敗亡,與他喜歡殺降、喜歡屠城是絕對有關係的。不要忘了,後來的驍將李廣至死不得封侯,他自己最後總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殺了八百降卒,是以不祥。
比較起來,劉邦在入關之前,眾多城邑望風而降,得到了善待,也成了劉邦不斷吸納將領,打了勝仗的基礎。
(《鴻門宴》中的項羽。馮紹峰飾)
二
現在很難找到更多的資料和數據來分析劉邦、項羽的軍隊構成了。不過,項羽家世代是名將,據推測他的手中,應該有不少較為精良的職業軍人;而劉邦,最初的三千人里,都是各地臨時招徠過來的,有遊俠、有群盜、有普通農民、有底層小吏。在其後的戰爭中,又不斷有新的起義隊伍加入劉邦。實際上,這樣雜蕪的隊伍是最難領導的。起義隊伍往往是暴力組織,尤其在許多起義者都是底層農民的時候,更為可怕,他們一無所有,同時也沒有廉恥道德觀;他們只有飢餓,同時還有飢餓帶來的狂躁和仇恨;起義者不關心主義,搶劫和殺人往往是他們的目的和興趣所在。二百多年後,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就充分暴露出「義軍」的真實面目。腐敗的政府要的是你的錢;而那些激動的搶掠者,不僅要你的錢,還要你的命。
在這片土地上,只要你剝削得不是太狠,留給百姓最後一口飯吃,他就會忘記自己的權利和利益,會時時為著統治者著想;可一旦統治者殘暴貪瀆得超過限度,讓底層百姓一無所有了,那種既不惜自己的命更不管別人的命的兇殘和嗜血就會被釋放出來,陷入非理性的互害叢林當中。
難得的是,在一路凱旋高歌的征伐中,劉邦藉助他手下的那些名將們,居然成功地管束了手下的義軍。
劉邦入咸陽,就很能說明問題。秦王子嬰投降了,大家都說應該殺掉,劉邦說:「懷王派我來,就是因為我比較寬容,我不能讓他失望。而且人家已經投降了,殺之不祥。」雖然一看到秦宮裡的珍寶和美女,這個沒見過世面的劉三很是心動,但他還是聽從樊噲、張良的勸諫,一概不碰,還軍霸上,又讓蕭何把秦丞相府的圖籍文書全部收起來。不要財寶,不要美女,不要地盤,只要各種戶籍資料、法律文告、財政報表、稅收賬薄、地圖和內府書籍——這些都是秦帝國賴以施政和維持統治的圖籍。看得出來,這時候的劉邦,已經在做當皇帝的準備了。同時,還為了安撫百姓,他給秦暴政下的咸陽人「約法三章」,連百姓勞軍他都不要,怕麻煩老百姓。
劉邦真的天生就是這樣的人嗎?當然不是。亞父范增就對說項羽說:沛公這個人,向來貪財好色,這次入關,『珍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小。』又說劉邦有天子氣,讓項羽趕緊殺了他。范增是看得很準的。劉邦為了長遠目標,及時地摒棄了身上的土氣和痞氣,也拋掉了不切實際的遊俠夢。
(《鴻門宴》中的項羽與虞姬。虞姬由劉亦菲飾。)
而項羽,就差得太遠了。他坐進了咸陽,沒幾天就屠咸陽城,殺掉了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然後,把珍寶都搶過來,把美女們帶著一起往東走。其實,即便項羽再殘暴,他要決心當領袖,民眾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坐了江山那麼個三兩年,天下叫萬歲的聲音就會十分真誠了,誰要趕走他,說不定老百姓就跟叛黨拚命。可項羽有準備當領袖嗎?有準備收拾天下了嗎?沒有。他明顯無心戀戰,無心駐紮,充當的是搶一票就走的強盜,搶完之後殺人放火,毀屍滅跡。「秦民失望」,不僅是對其殘酷本性的失望,也是對其不願好好統治,不願充當他們的舵手和領主的一種失望。
項羽比起劉邦門弟高貴得多吧,見多識廣吧?瞧這點出息!更荒唐的是,韓生勸項羽,可以把以伯(霸)為首都定下來,項羽一想,秦的宮室都被我燒掉了,算了,還是別在這裡呆了;我現在富貴了,有能耐了,應該回老家楚地去顯擺顯擺了,便說了一句名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而且,在項羽的理想中,他並無意於大一統,而是建立了不少於18個的小國,它們是一個聯合體,他是其中的楚國的王,是這個聯合體的盟主。這不違反了歷史潮流了嗎?
這就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本來與項羽實力懸殊的劉邦,經過咸陽事件後,從道義上、從影響力上,隱然已可以和項羽分庭抗禮了。鴻門宴項羽沒有殺劉邦,讓劉邦逃了出去,既有項羽性格中優柔寡斷的因素,也是因為項羽並沒有絕對取勝的把握。劉邦又先讓出了關中,雙方就成了互相妥協的態勢了。
劉邦在暗暗等等機會。想必項羽讓英布殺義帝的時候,劉邦一定很高興吧。項羽已經拋棄了自己的合法性,同時也把底牌露出來了,令天下的將帥士子心寒。劉邦抓住這個時機,為義帝發喪,號令天下擊羽。
經過差不多四年,劉邦終於把項羽打敗了,把他逼到烏江邊自刎。
司馬遷對項羽的失敗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甚至讚美。我理解他作為一個文學家對一代梟雄悲壯地赴死懷有的敬意;霸王別姬和烏江自刎的儀式感,給年輕、英俊、強壯的項羽的死亡增加了美感。而他的敵人,那位登上九五之尊的劉邦,卻是一個如假包換的農村老頭。從審美上來說,多麼令人惆悵啊。
項羽被打敗的這一幕,就不由想起了清代戲曲《千鍾祿》:「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疊疊高山,滾滾長江。但見那寒雲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雨凄風帶怨長。雄城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那歌者搖搖曳曳地拖著腔,聽得人心都要碎了。江山都被斷送了、無路可逃的項羽,不就正如一千多年後無路可逃的明代建文帝么!
當然,文人的臆想和現實的邏輯有時完全是兩回事。項羽殘暴、猜忍、剛愎自用,不過是「沐猴而冠」;項羽若功成之後,殺功臣怎麼可能比劉邦手軟?劉邦常被批為「偽善」,不過,像項羽這樣連「善」都不願意「偽」的人,殺宋義、殺義帝、殺二十萬秦軍連借口都懶得找的人,連惡都不願掩飾的人,怎麼可能當了皇帝之後,忽然柔情似水?
歷史證明,這個年輕時不事產業的劉三,不適合做一個好農民,而適合做一個領導者。
(《楚漢傳奇》中的項羽與虞姬。虞姬由李依曉飾。)
三
有時想想項羽和劉邦的成功,孰善孰惡,真是一言難盡。
劉邦為什麼能勝?每逢關鍵時刻,他性格當中的「仁厚、大度」,還有從諫如流時神一樣的反應速度,都及時地救了他。陳平,盜嫂受金,劉邦原本沒有什麼好印象,聽從魏無知的解釋,重用。韓信,看不出能力,聽從蕭何的推薦,拜為大將;後來又順著韓信的口風立其為真齊王;酈生,第一次見劉邦,劉邦正在踞床洗腳,酈生一勸,劉邦馬上整理衣裝,請其上座……所以,在與項羽逐鹿中原時,那麼多人願意為其所用。劉邦公開說過: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我,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他是一個「善將將」的人,一點都不虛。
司馬遷偏愛項羽,不喜劉邦,所以他記錄的項羽很良善:「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而劉邦卻脫不了痞氣和粗魯,「沛公不喜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還有,劉邦背信棄義的事也沒少干,劉邦逃命的時候,為了讓車更快,他三次把一雙兒女推下車子,都被夏侯嬰撿回來;項羽要烹煮劉邦的父親時,劉邦嬉皮笑臉,一點都無所謂;劉邦從滎陽逃跑時,又派了兩千名女人穿上兵甲從東門出去,當作楚兵的炮灰,還讓紀信扮成自己任楚兵殺掉……
然而,項羽的仁慈卻沒有用對地方,連司馬遷也忍不住在上面「涕泣分食飲」那句後面加上,「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小家子氣已至於此!
(下圖為《楚漢傳奇》中,在烏江自刎之前的楚霸王項羽。)
劉邦的本性未必佳,但至少他意識到如果要向帝王之路邁進的話,要就控制自己的慾望,寬厚待人,與同夥一起分享勝利果實。
劉邦在楚漢爭霸的後期,早已擺脫了自身的小農身份、遊俠情結的限制,具有的長遠的眼光和寬厚的胸懷;但我認為,劉邦登基後,仍然有幾件事體現出了他骨子裡對遊俠之義的敬重。比如說,任俠季布,在當項羽的部將時,數窘劉邦,劉邦當了皇帝後重金要抓他,後來以其守信,赦免了他。欒布收彭越的頭顱哭之,本該處死,劉邦敬重,赦免了他並拜為都尉。田叔陪疑為謀反的趙王張敖入京受審,劉邦亦感動,拜官。
反之,當初項羽的下屬丁公,放了劉邦一馬;等項羽滅了又向劉邦求封。劉邦冷笑,斬了丁公,稱「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劉邦殺丁公的理由是「不忠」,實際上非也。鴻門宴項伯救他的時候也是在項羽的陣營中呢,怎麼項羽死後劉邦卻封項伯為列侯?就是因為遊俠的道德里,要求是「不矜其能,羞伐其功」,而丁公主動討封,不是遊俠,而是一小混混;而項伯,準備帶張良一起逃亡,被張良感動後再去救劉邦,有遊俠之烈風。
這裡面,的確是有些微妙的平衡。
如果細想,就會發現,這不是平衡,而是劉邦對年少時的遊俠理想的迴光返照,對他手握處分權的一種任性。一些本來他可以殺的仇人,他不殺;一些本來他應該獎勵的恩人,他殺了。在不影響大局的前提下,劉邦在行使一個皇帝快意恩仇的權利。
如果還沒明白,我們再看雍齒這個例子吧。秦二年十月的時候,劉邦終於攻佔了秦地豐,命令雍齒守豐,他自己引兵到薛。魏人周市派人對雍齒說,魏現在下了數十座城,你投降了我,你還可以當侯,守著豐,不投降,我就把豐屠城。雍齒本來跟劉邦關係也不好,周市一說,雍齒就同意了,為魏人守豐。沛公回過頭來攻豐,反而不能下。雍齒的反叛,把劉邦氣得牙痒痒的。
登基之後,群將日夜爭功。張良勸說劉邦,大家既怕有功你卻不封,更怕你記恨以前的過失,秋後算賬,以防萬一,準備造反呢。你要封一個你平生最恨的人,而且是大家都知道你很討厭的人,大家就放心了。劉邦一下子就想起了雍齒,令人趕緊定功行封,封雍齒為什方侯。果然,群臣大喜,都知道劉邦不會因以前的怨恨殺他們了。
這個故事能說明的東西很多。如果和丁公的例子一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劉邦行事並沒有一個恆定的標準。有時,劉邦會恩將仇報,如對待丁公;有時,劉邦會以德報怨,如對待雍齒。總而言之,就是沒有原則,遊俠標準只是劉邦的無數個標準之一。這就是我認為君主最大的特權:「任意闡釋權」。如論背叛,雍齒的情節比丁公嚴重多了吧?但君主就是有本事讓臣子們拿不準自己到底是該封侯還是該被斬首。劉邦時而陰狠,時而仁慈,隨便怎麼做,都能找到理由。這就叫做「天威不可測」。
年老的劉邦,在人情世故的處分上,比起血氣方剛的項羽,是更有謀略的。儘管他本人不一定會想得那麼深。
(《楚漢爭雄》中的項羽。任程偉飾。)
(《楚漢風雲》中的項羽。胡軍飾。)
作者:侯虹斌
推薦閱讀:
※帝國的合法性焦慮丨張明揚專欄
※帝國的隕落(一)大幕開啟
※納粹德國元帥權杖和帝國元帥權杖
※睨四方的蒙古帝國
※大明帝國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