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筆記 |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 32 對聯2

這個書法課程,原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書法專科學院講授,現重新整理公開,以饗各地書法愛好者。這是一個系統課程,共分十級。

「簡體講義 | 黃簡講書法」為書法字帖獨家整編髮布的,最完整的視頻筆記,圖文並茂方便廣大書法愛好者更便捷的學習!

黃簡講書法·視頻四級課程 32 對聯2

簡體筆記·完整版四級課程 32 對聯2

四級課程32 對聯2

2.4 短聯的寫法

繼續上一課,2.4,短聯繫的寫法。

上次講到,比較常見的對聯是五言和七言。五言以下,如四言,三言甚至二言,都可以算短聯。長短本來沒什麼規定,只是習慣。但如果聯語縮到三個字,問題來了。這麼短裝裱起來不好看。兩個字更是難搞,這麼短掛在哪裡好呢?所以要想辦法把短聯增長一些。增長的辦法之一,就是把落款移到聯語下邊。如吳昌碩這三字聯,兩條對聯之下各有三行落款。我們看到,落款大約等於聯語一個字的高度,這樣一來,三言對聯就等於四言了,而且,篆字用長方格子,高度等於正方形一格半,所以這對聯等於真書方格六個字,不算短了。

請大家注意,這六行落款雖然寫在上下兩條對聯中,但語句是可以連讀的,並不因為分在兩張紙上而斷開。

你看,吳昌碩這樣寫:[子谷先生雅屬,以獵碣筆意成之,即蘄]………上聯寫到此,但句子沒有完。接下去在下聯繼續寫:[正腕],[即蘄正腕]是一句。青銅器皿文上[祈]常寫為[蘄],到此上款結束。然後是[已未孟冬月,吳昌碩年七十有六],這是下款。也就是說,增長短聯的手法有:一是字距拉開點,但不能太開,影響貫氣。二是利用聯語文字本身長的特點,如篆書。三是把落款移到聯語下面。通過這幾種手法,三言對聯可以達到五言,六言那樣長。落款未必要三行,兩行甚至一行都可以。相當於單行注,或雙行加註,但字要寫的小一點,和正文有明顯的區別。

這是杭州西泠印社所藏清代陳鴻壽的作品,四言,隸書,每字略有扁方。落款寫在下面,和剛才吳昌碩那張三言差不多。這對聯全長加起來等於五言了。

四言對聯比較常見,這是長沙嶽麓書院的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非常自信。上聯出於《左傳》,下聯出於《論語》,允為傑作。

我這兒講的短聯,都是針對字數而言的,如吳昌碩四言聯,聯文是[大壽在德,至言無文],落款:[苦鐵病臂] ,這是四言聯,可說是短聯。

這張也是四言的,打了硃砂格,篆書。

現在我們看見的照片,編輯去掉了天地頭,原作當然是有天地頭的,兩張放在一起,查查原作的尺寸,左邊這張每條是47X16厘米,右邊每條94.5X33厘米,也就是說左邊這張作品紙張長度只有右邊的一半,如果因此稱左邊是短聯,右邊是長聯,容易誤會,這只是對紙張長度而言,而我們剛才所討論的短聯是針對聯語有幾個字來分的。這一點希望各位留心。

2.5 長聯的寫法

顧名思義,長聯的特點當然是字數多,像這王文治寫的,十言。沙孟海的,十一言。吳昌碩,十四言。趙藩書成都武侯祠對聯,十五言。字多,就會增加對聯的長度,結果長和寬的比例拉開了。

單行的長聯常用於建築物上,天一閣這阮元撰句,彭慰高書寫的楹聯,有十八個字。每個字的高度大約一手掌,從上到下,總長度和門扉一樣高。那問題來了,如果字數再多怎麼辦呢?

像昆明大觀樓的長聯,為清人孫髯所作。上下聯各九十個字,寫成一行根本不可能。你總不能用小楷來寫對聯吧?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長句分成幾行。你看大觀樓正門兩邊,藍底金字就是這長聯。書寫者是趙藩,白族人,當時只有三十八歲。

這兩條對聯下面的空位,各有一行小字落款,我把落款遮掉,大家看到,上下聯都分成兩行半。我把這對聯橫過來,充分利用屏幕的寬度,可以放大一些,清楚看到上下聯都是兩行半。行數多,對聯用紙寬度就增加了,所以這一種把長聯分行書寫的方法,不是增加紙張的長度,而是增加寬度。無論對聯多少長,這一來都可以解決了。這種對聯,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龍門對]。

龍門對有個特別的格式,和普通對聯不同。上聯是左行,右手第一行開始向左順序寫下去。下聯反過來,左手第一行向右寫,是右行的。簡單地說,就是從兩邊開始向中間寫。這樣寫的結果,很像一個繁體字[門]字。所以稱為[龍門對]。龍門對實際上是長短行,長行可以有好多行,短行只能是最後那行,不能中間夾有幾個短行。我要補充一句,長聯可以用龍門對的形式來解決,但龍門對未必都是長聯,短句也可以的。

如蔣介石這作品,五言對聯,用龍門對的形式寫成。上款和下款分別安排在對聯的空位中,而下款略低於上款,以表敬意。

最近《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說到嶗山甜曬魚,這一家漁民門上竟然有很標準的七字龍門對。兩行,一行四字,一行三字,無款。紅紙跟門上玻璃窗的長寬一樣,七字分兩行正好。很顯然,如果寫一行沒法配合玻璃窗尺寸,這是民間巧用龍門對很好的實例。

這是清代金石學家莫友芝的龍門對作品,八言對聯分為兩行,一行六字,一行兩字。落款也是單行,卸載正文下面的中間位置。上款是[振山十字大人察書],有些人可能會想,既然是[十弟],怎麼又稱[大人]?這是中國傳統的禮貌,沒[大人]兩字尊稱就託大了。下款[郘亭莫友芝]低上款兩個字,[郘亭]是他的號。莫友芝學問極好,主講遵義湘川書院。他所撰寫的《遵義府志》,梁啟超譽為[天下府志中第一]。前輩名望越高,學問越好,越是謙虛。

在看趙之謙十言龍門對,第一行七字,第二行三字。上聯下寫標題:[元遺山續夢中詩句也]。這對聯不是他自己作的,是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的句子。據說這詩是夢中所作,再加了兩句:[六國印,何如負郭二頃田,千載名,不及即時一杯酒。]所有失意的文人,都在這句中感到極大的安慰。這種對聯沒有上款,常為自娛之作。

這是蒲華(蒲作英)的龍門對,二十五言。十字一行,兩行半。餘下半行落款,沒有上款,上聯之下寫日期地點:[己酉春日題於小華園],下聯之下寫姓名:[作英蒲華撰句書]。聯語是自己作的,可寫[撰句]。同時又自己書寫,可寫[書]或[並書]。這些小地方,欣賞人家作品時可留心,將來用得到。落款用小字,這在以前講過,蒲華在上海賣畫多年,是吳昌碩好友,但他的字常有不正規的寫法,宜注意。

好,接下來要講一個疑難問題。就是龍門對的落款,如果不是單行,而是雙行夾注那樣的寫法,次序是怎樣的?我相信好多人沒聽懂,你看啊,上聯第二行下面的空間,有兩行落款,我索性編個號。1-2。上聯是左行的,從右向左寫。所以落款也是這樣,先寫1,再寫2。但下聯問題來了,下聯正文是右行的,想起來下聯的落款也要右行,先寫3,在寫4,似乎很合理。

這是清代阮元所書十六字龍門對,你看他的落款,上聯第二行空白處落款是:[道光戊申秋仲八月],這和正文一樣左行。下聯第二行下落款是:[頤性老人書於林泉],和正文一樣右行。但有時候會有另外一種情況,譬如說我來寫個龍門對,落款是這樣的:上聯之下第一行寫:[丁酉冬日雲城大雪],第二行寫[書為],轉到下聯,左手第一行寫:[亭平三兄大人屬],第二行寫[黃簡時年七十一]。這樣很容易搞錯,讀者從第一行讀下來,可能會讀成書為黃簡時年七十一,為我自己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把下聯的落款也改為左行,和上聯的落款保持一致,才可以避免閱讀錯誤。在這個例子中,也就是把[亭平三兄大人屬]寫在右邊,然後把[黃簡時年七十一]寫在左邊,這是龍門對非常特殊的情況。

在杭州俞樾紀念館大堂中,俞樾畫像兩邊就有一副龍門對,出於晚晴名臣譚鍾麟之手。譚鍾麟為咸豐六年進士,翰林院編修,先後任陝甘總督,兩廣總督等要職,是譚延闓父親。

放大點看,這龍門對落款總計四行,文句是相連的,從右寫到左,最後一行落款蓋印。聯語為:[千古一詩人,文章有神交有道;五湖三畝宅,青山為屋水為鄰。]落款是:[蔭甫前輩主講詁經精舍十餘年,多所成就,門下士徐花農(第二行)庶常等為築俞樓於精舍之西,彭雪琴侍郎為點綴花(第三行)石以韻之,一時文人題詠滿堂,偶集四語,書呈(第四行)粲正,館侍譚鍾麟並識。]整個落款四行連讀,一氣呵成,不上上聯的落款左行,下聯又改成右行。

類似例子如弘一法師這對聯,下面同樣是四行落款,從右讀到左。譚鍾麟,俞樾,弘一都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們不會亂寫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龍門對下聯的一個落款,可以和正文一樣右行,如阮元。但如果和上聯下的落款意義相關,也可以左行,如譚鍾麟。

謝謝各位。


推薦閱讀:

修身對聯
清風鳴蟬網·同樂易友·對聯:600+(對下聯)
虎年對聯及春聯大全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11)
對聯基礎知識

TAG:書法 | 對聯 | 筆記 | 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