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北京的這些事兒,台灣看不到!(圖)

2016-07-07 22:08政知圈還記得在網上引起一波高潮的「茶葉蛋事件」嗎?2013年11月,一位台灣教授在綜藝節目中說:「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一時間,茶葉蛋成了大陸網民的「炫富神器」,網友紛紛曬出自己吃茶葉蛋的照片來「炫富」。雖然大家只是把這件事當成玩笑並不會較真,但這還是折射出了兩岸彼此溝通有不足之處,大家也都表現出彼此交流和了解的願望。這其中口碑很好的「台灣青年中華文化研習營」已經堅持了快20年,從2001年開始,中華文化學院也已經承辦了15年,接待了超過15000名台灣學生。政知圈(ID:wepolitics)借今年暑期的研習營活動,與台灣學生聊起了他們眼中真實的大陸。「90後」台灣大學生的大陸行由海協會主辦、中華文化學院承辦的「台灣青年中華文化研習營」已經進入尾聲,中華文化學院的研習營負責人孟淼淼介紹,2001年以來,學院每年寒暑假都會迎來一批這樣的營隊,營員全部來自台灣,都是台灣的在校大學生,且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來大陸。「活動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親身體驗,親身去看去聽去思考,去找到一個真實的大陸。」孟淼淼說:「台灣學生獲取大陸信息的途徑比較有限,有時候對大陸會有一些比較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而我們就是希望提供一個平台、一個視角,讓學生們自己去了解、去體驗這片土地。」今年,中華文化學院又迎來了7個團約280位台灣大學生,而且全部都是「90後」,最小的一位出生於1999年。他們在北京的行程一共9天,包括4場講座、遊覽北京的名勝古迹、參觀企業和體驗北京美食,中華文化學院毛洪昆老師介紹:「講座總體偏向於歷史文化類,是為了讓大家更多接觸中華文化。」

「我們剛開始承辦這個夏令營的時候,能感受到台灣學生因為不了解我們,也不了解大陸,來到北京之後都不敢說話,我們能感受到促進兩岸交流的迫切性。」孟淼淼說:「經過這麼多年的舉辦,我們也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我們並不灌輸什麼,而是提供給學生一個機會和視角,讓他們去接觸路邊的攤販、去接觸北京街頭巷尾的最真實的生活場景,能夠促使他們重新思考。」「僅憑一次活動不到10天的時間就重塑學生對大陸的認識是不現實的,但這至少是一個認識和理解的開始。」這兩天,政知圈(ID:wepolitics)還參加了「全國台聯2016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開營式」,原以為「千人」只是個大體的說法,沒想到真的是一千多人。看來,大家都在為台灣學生了解大陸使勁兒添磚加瓦。地鐵、電子支付、煎餅果子獲最多點贊「北京地鐵真的很厲害」,一說到對北京的印象,好幾位台灣學生第一反應就想到地鐵。「因為台灣只有幾條線,但北京線路非常多,我們想去的地方都能涵蓋到,而且地鐵裡面很寬敞,指示也標得很清楚。」一位陳同學說:「我之前來過北京,但感覺每一次來北京,都有新的地鐵線路開通,有時候只是一年沒來,再來的時候就看到新開的地鐵線,感覺很驚訝,建設地鐵的效率真的很高。」不過,也有學生對地鐵有另外一種印象,「地鐵里太多廣告了,台灣的捷運里不會這樣,感覺北京地鐵的牆上、地上都是廣告。」

獲點贊最多的還有電子支付,「沒想到北京的電子支付這麼發達,在台灣還是靠現金支付的。」今年暑假文化研習營的營團之一——「春雨」團中,有一組創業小組,小組學生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北京電子支付的發達,「我很想以後創業能夠與大陸的企業進行合作,因為這邊的環境其實很好,電商企業發展的也很好,我許多同學並不知道這些,我會告訴他們讓他們來大陸看看。」

不少營員都在業餘時間去簋街嘗試了「胡大」等北京名吃,但說到最好吃的,好幾位營員毫不猶豫地認為是煎餅果子。「就在街邊買的,真的很好吃啊!」不過,也有人吐槽北京食物口味咸,「原以為北京的食物很重口味,但後來發現並沒有很嚴重,但還是有點咸。」「我看了很震驚」「北京的建築很古今交融。」台發院團的徐同學說,北京的建築和電視中的很不一樣,尤其是紫禁城,「感覺很寬廣宏偉,我看了很震驚,頤和園、恭王府,像花園一樣的建築,古色古香,是歷史的縮影,很能展現歷史的風貌,能把以前古老的建築一直保存到現在,覺得非常好。」「在北京,一拐彎就能走進衚衕,這種現代化建築和有歷史感的衚衕交叉在一起,這在台灣是看不到的。」蔡同學也補充說,北京的鳥巢、水立方「是充滿變化的建築,很現代化,這在台北是很少看到。」

「以前以為大陸物價比較低,」有同學也坦誠之前以為大陸物價很低,「但沒有啊,物價比我想像的高,和台灣差不多。」不過,還是有同學提到了北京的房價:「我在馬路上看到招聘啟事,看到一些職位的工資也沒有很高,但是我聽說租房子很貴,1600租不到一間小房子,那他們的生活或許會比較難吧。」也有同學說,來北京之前專門準備了口罩,「但沒用上。」「我其實很希望能和大陸的同齡人交流」「來到北京之後才發現北京確實是非常現代化的城市,如果能關注到更多細節,會彌補一些遺憾吧。」好幾位同學都提到了他們在大街上看到的「不能接受」的場景。一位陳同學回憶說,曾在地鐵站附近看到有人在大小便,「把公眾環境想像成私人場所,這樣的景象確實很驚訝。」

還有同學提到,看到有人不把垃圾袋繫緊就扔進垃圾池,垃圾袋裡的水都流出來,下水道口也常常是一片湯漬, 「我覺得大家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垃圾處理好再扔呢?」

台灣青年製作的報紙截圖說到參加這次活動的遺憾,有同學說:「遺憾就是沒有結識很多的大陸朋友,我其實很希望能和大陸的同齡人交流,比如說雙方有一個議題,大陸學生和台灣學生去討論,發表彼此的觀點,我們還是很期待能有這樣的機會。」組織活動的海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台灣的青年中,沒來過大陸的人,實際上比想像得要多得多。要讓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走走看看。「先從大好河山、人文古迹、城市風貌看起,慢慢地他們就會深入觀察大陸發展的成果,最終會從與台灣的對比中,思考兩岸關係,這就是台灣青年內心民族認同感、祖國認同感的『台階論』」。願更多的台灣青年能夠在兩岸交流中,對兩岸關係的認識上躍上新台階。多知道點台灣青年筆下的大陸按照文化研習營的營團之一——春雨團的要求,每組在結業之前必須交一張自製小報,寫上北京之行的見聞和感想。現在,讓我們分享下台灣學生的所思所想吧:——我覺得京劇表演真的很深奧又偉大。深奧的是它不是平凡人能夠看懂的;偉大的是它不是平凡人能夠做到的。這些演員們不能像一般小朋友一樣有玩樂的童年,但如今他們長大成人練成今天的成就上台表演,我想他們的人生比我們豐富又精彩好幾百倍吧! 再想想他們從小就抗壓性強,懂得面對艱辛的磨練,相較之下,現在的年輕人從小過得太幸福,一遇到困難就像個爛草莓一樣,抗壓性太低……——台灣一共有368個鄉、鎮、市、區,雖說在場的學員僅僅只有39名,但對於學員說出來的鄉鎮,授課的海協會副秘書長王小兵先生卻是了如指掌。可是,相較於大陸官員對台灣的了解,台灣的官員對於大陸的現況幾乎可說是一問三不知,更遑論是一般的台灣民眾。也因台灣官員對於大陸的無知以及媒體渲染,導致許多台灣人對於中國大陸存有許多誤解。甚至在TPP上面會有許多人提到「失敗台商」以及「台流」等問題,這些流言蜚語更是喧囂塵上。一味的抗拒與排斥並無法使台灣更加進步,相反地只會使台灣人活在自己的幻想裡面,始終無法與世界接軌……——雖說大陸在經濟政策上,相較於其他地方已經給了台灣許多的優渥條件,然而台灣的民眾似乎都感受不到這背後的善意,甚至認為這些條件只不過大陸的獨厚資本罷了。這樣的現象從一方面也說明了台灣人對於貧富差距的種種不滿。因此,該如何走出這樣的僵局,不僅僅考驗著中國大陸的智慧,更考驗著台灣如何改善台灣經濟現況的能力。


推薦閱讀:

北京話中的「切口」?
李寶如: 論北京陳式太極拳的發展軌跡
戶外找虐 北京周邊冬季去爬山
薩特與波伏瓦在北京過「十?一」!!!!!
北京哪個月哪裡最美?最新景點日曆,珍藏版!

TAG:台灣 | 北京 | 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