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為啥孩子作業少了、放學早了,家長卻越來越累?
「現在孩子的作業越來越難做了,咋感覺是留給家長的?」
「班上的活動越來越多了,家長越來越手忙腳亂!」
「孩子放學那麼早,家長變得好狼狽!」
親,你有這樣的感受嗎?
最近,有一位媽媽感嘆:「我恨不得成為全職媽媽!」其實,不少爸媽都發現孩子的負擔似乎真的輕了,作業少了、放學早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自己卻累慘了。自己每天花在老師布置給孩子的作業、活動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減負!減負!中小學素質教育推行多年,孩子們的作業量果然減輕了,有些地區甚至出台了政策規定小學生的作業時間要控制在1小時之內,不僅時間短了,就連作業的內容也變得豐富多彩,從「小報」到手工,讓孩子有了更多的動手機會,但孩子做不做得來,似乎就不在考慮範圍內了。
一位媽媽前幾天就對著一堆布料犯難。兒子從幼兒園帶回了個任務,要自己做演出用的頭套。「幼兒園都沒畢業的小屁孩,怎麼可能會做?明擺著是給爸媽布置作業嘛。80後爸媽有幾個還會針線活的?」還有一個家長說,去年暑假,已經幫兩個親戚家的小朋友做了PPT,內容竟然是老師的課件。
人民網曾就孩子的創新作業對父母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家長的吐槽快把後台淹沒了,但結果卻是,1600名家長中,將近一半的選擇了「吐槽歸吐槽,還是會努力完成,不能讓孩子丟臉呀!」而只有9%的家長敢任性地選「明顯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拒做!」
有家長就自嘲,每次孩子帶回「奇葩」作業,她就把內容發到朋友圈,「馬上會有朋友跟上更奇葩的作業,我就瞬間得到安慰了,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還有家長自我鼓勵:「做著做著就會習慣的。孩子畢業之日,就是我琴棋書畫成才之時。」
一位媽媽在文章里這樣記錄道:「一次,女兒對我說:『你能不能到學校來給我們班指導一下唱歌?』我說不行。之後我了解到女兒班裡的合唱確實是一個家長幫忙編排的,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班裡的一台聯歡會也是幾個家長幫助組織的。
每次有類似活動,女兒都會在我耳邊嘮叨,希望我也能去學校幫忙。」但在幾次沒有幫忙後,女兒對媽媽道出了心裡話, 「合唱比賽結束後,我們老師讓×××(幫班裡排練的那位媽媽家的孩子)站起來,我們全班同學都給他鼓掌,都對他說謝謝。我也想為班裡作貢獻。」
當前,教學形式更加註重創新,這本是合理的,老師也並沒有強迫家長必須到校幫忙,但是,當家長是否幫忙與孩子在班級的地位關聯時,很多家長都坐不住了,怎麼忍心讓孩子在同學眼中的形象下跌,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為了給孩子減負,孩子們的放學時間越來越早了,很多地方的小學下午兩點半就可以放學了。在最近某地出台的減負新政中,小學低年級每周有兩個下午不上課,中午12點40就放學。這一舉措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讓孩子們能夠輕鬆愉快地度過童年,但在實際執行中卻給父母帶來了很多不便。
其一,由於人員流動加快,機動車越來越多,為安全起見,所有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必須家長接送;其二,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城市化後半段,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已經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孩子提前放學,意味著家長需要提前按時接送,但「有幾個單位能容忍我日復一日的早退?」
在這種背景下,不少爸媽選擇了將孩子送進了課外班,各種培訓機構的費用都不輕,家長也為此多了一筆開支。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培訓機構學習不同的科目,這不僅完全打亂了一個班級的教學進度,而且加劇了學生之間的學習競爭烈度。
有研究者指出,目前,有的地方教育改革中的一些探索,是照搬國外,沒有做更多的本土化改造,有時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同時,一些地區在改革中一刀切,比如,下午三點放學,取消學校晚托班,應該有一些配套和可選擇的方案跟進。當然,改革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希望改革能夠越來越完善。
孩子三點半放學,家長五點下班,這段時間空檔時間給家長添了不少麻煩。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馮平表示,希望動員全社會做好「學校教育退場、社會教育入場」,以多種形式辦好小學生課後活動管理班。
其實,這之前,北京、上海、南京、濟南等地就均相繼出台政策,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開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放學後的課外活動。比如北京,要求小學放學後學校要安排每周不少於3天,每天不低於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經費由北京市財政按照義務教育階段實際在校生人數,按城區生均每年400元、遠郊區縣生均每年500元標準撥到各區縣,用於學生體育、藝術、科技等活動,包括外聘教師、場地租用、以及購買社會服務等費用。經費使用由區縣統籌安排、專款專用。
「現階段,家長最需要的是對孩子的課後託管服務。為此,小學放學後,課外活動需要實現每周5天,時間上與家長下班無縫銜接。」馮平委員建議採取「學校教育退場、社區教育進場」模式,即由社區主辦公益性質的小學生課後活動管理班。具體操作是,利用現成的學校教室,也可由政府出專款租(購)站舍,招募熱心公共事業、有責任心、有能力的退休教師和幹部為管理員,政府適當給予補貼。
「100粒大米,稱一稱有多重?」這不是在超市買東西,而是常州市溧陽某小學四年級一位數學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一道家庭作業題。
這道題卻引起了家長的吐槽,學生家長付(化姓)先生在網上發帖抱怨:「這個題目太奇葩了,100粒米怎麼稱啊?我們家長跑菜場、跑米店,各種稱量用具都稱不出,最後,是一位做珠寶生意的家長稱出了重量,跟大家共享了答案。」
的確,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家庭、社會有義務為孩子創造可以創造的學習條件,但不是為孩子完成作業。很多時候,學校的本意是讓學生去體驗,但被家長「越俎代庖」了。
緣何特色作業最後都只能讓家長完成?家長趙文琪分析說,一些作業對孩子來說難以獨立完成,而在協助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把握不好分寸,有時就會直接動手代勞了,久而久之,這些作業就變成了家長的作業。
城區一小學的楊老師認為家長對特色作業的認識有誤區,「對於孩子來說,很多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這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在完成這些實踐類作業的時候,正是自我成長的過程,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不能剝奪了這個過程。」
所以,各位家長在今後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該多花點時間和心思,更多地對孩子進行指導和啟迪,而非「包辦」。
在特色作業的評價上,老師應該傳遞出一種觀念,那就是做的好壞不要緊,但一定要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雖小,但也事關誠信,如果老師能建立多樣的評價標準,給孩子更多的鼓勵,那麼更多的家長可能就會讓孩子獨立完成了。」她說,這樣的話,家長也就不用擔心孩子自尊心的問題了。
(中國教育報全媒體中心實習生 趙天驕 綜合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等整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