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善於交際的快樂孩子

現代社會,人際交往能力已經成為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凡成功者都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種能力,其實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比如如何去感受別人的情緒,了解他人,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溝通與合作等,達到自我提高、自我發展。作為幼兒來說,人際交往能力包括以下表現:能夠安靜地聽別人講話,理解、安慰和關心別人,喜歡和小夥伴玩耍等。這些能力需要家長耐心培養。家長不能錯誤地認為孩子天生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其實,每個孩子都具有可塑性,如果家長不對孩子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孩子難免會發展成獨來獨往、唯我獨尊的人,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會扭曲,並影響其他方面的成長。案例一:飛和龍龍為搶玩具發生爭鬥,結果飛飛被推倒在地,「哇哇」大哭起來。飛飛媽見了非常生氣,把飛飛拉回家,限制其與同伴來往。案例二:靜靜媽對孩子可謂關懷備至,除了上幼兒園以外,幾乎不離左右。結果有次,媽媽要去買醬油,靜靜不敢獨自在家,媽媽說一會就回來,可靜靜就是不肯,非要跟著去。案例一家長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變得不合群,缺乏人際交往能力,慢慢形成內向、懦弱、孤僻的性格。案例二中,明明顯然對家長過於依戀,家長在身邊就沒事,一旦離開其視野範圍,孩子就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痛苦,不能獨立處事。由此可見,家長「感情用事」將引起孩子不擅社交,出現交往心理缺陷,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癥狀愈發明顯,因此,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交往能力並加以培養—要注意加強對孩子的情感聯繫比如,定期跟孩子進行交流、從事某項活動、一同走進大自然、參加社會實踐等等,家長只有和孩子建立感情,才能使孩子獲取探索世界所需要的自信心和堅強感。另外,在家長的感召下,孩子才會主動去認識世界,探索問題。這種情感不是溺愛,如果過分溺愛孩子,孩子就會過分依戀家長,自我封閉。育孩子理解、關心他人理解、關心他人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家長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出事、不惹事就行,管他對別人如何,結果造成孩子人際關係冷漠。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支持,所以,應該具備對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家長要教育孩子理解、關心別人,激發孩子善於與人交流思想、分享快樂、分擔痛苦的願望。鼓勵孩子與同齡人充分交往孩子沒有玩伴就不會有快樂和成功的情感體驗,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與小朋友玩,不要有過多的思想負擔,認為這樣吃虧,那樣會學壞等。如果發生糾紛,家長要指導孩子明辨是非,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對於其他孩子的過失,應教育孩子寬宏大量,學會原諒別人;自己的孩子錯了,則應啟發、引導孩子向對方道歉,從而培養孩子禮貌待人的良好品質。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培養孩子與人交往,能夠逐漸發展孩子的心理能力和社會性,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body {font-size: 9pt}
推薦閱讀:

公務交際禮儀
交際時24句最具魅力的話
筷子不能這麼放(交際禮儀)
交際小語
人際交際

TAG:孩子 | 交際 | 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