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誘惑 —— 內蒙古篇】內蒙古飲食文化和特色食物

【美食 —— 內蒙古篇】內蒙古飲食文化和特色食物

蒙古族由於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生產發展狀況的差異,在飲食習慣上也不盡相同。在牧區,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為主食,史書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來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飲食習慣。烤肉、燒肉、肉乾、手抓肉均為蒙古族家常食品,其中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吃全羊則是宴請遠方賓客的最佳食品。

1.烤羊腿

  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廣闊大地上的狩獵和游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隻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後腿,便經常割下羊後腿烘烤。單獨烘烤的羊後腿不但比烤整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遂逐漸代替了烤整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干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2.燒麥

燒賣

  是呼和浩特的一種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朝時,當地的燒麥就已名揚京城了。當時,北京前門一帶,燒麥館的門前懸掛的招牌上,往往標有「歸化城稍美」字樣。外地客人來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嘗一下燒麥,才算不虛此行。燒麥製作工藝獨特,選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餡肥瘦適中,蔥姜等佐料齊全。燒麥出籠,鮮香四溢。觀其形,只見皮薄蟬翼,晶瑩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餅。吃起來香而不膩。可謂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濃。呼和浩特的稍美,過去專作早點之用,多由茶館經營,如今,已成了許多飯館的必備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3.手把肉

  手把肉

  手把羊肉是內蒙古著名的民族傳統菜。用羊肉烹制而成,因羊肉塊大,就餐時須用手撕而食,故得名。極具民族特色,醇香味美。

4.奶皮子

  奶皮子

  奶皮子,蒙語稱「查干伊德」,「烏如木」、「烏日莫」。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把馬、羊、牛和駱駝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等其表面凝結一層臘脂肪,用筷子挑起掛通風處晾乾即為奶皮子。屬鮮奶中的精華奶皮,是奶食品系列中的佳品,營養價值頗高。製做奶皮工藝簡單,但用料很多。味純香,營養豐富。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為招待貴賓的佳品,曾被稱為「百食之長」,無論居家餐飲、宴賓待客,還是敬奉祖先神靈,都是不可缺少的。

5.奶茶

  奶茶

  先從茶磚上用刀把茶葉搗碎裂,放入熱水鍋中煮沸,然後用布袋將乏茶葉撈出,茶水置於桶內。將小米在鍋內炒至散發出香味。再將桶內茶水和鮮牛奶倒入鍋煮沸,並用勺反覆揚晾,待茶郛交融後即可飲用。

 6.酸奶

  酸奶

  蒙古族民間仲夏的一種常用飲料,這種飲料分兩種:一是生酵酸奶,一是熟酵酸奶。生酵酸奶是將鮮牛奶或鮮羊奶、馬奶、駱駝奶置於罐中,溫度約保持在攝氏十八度左右,過上兩天,就發酵成塊,帶酸味,這就是生酵酸奶。在暑伏天,若喝上一杯酸奶,就象吃了冰糕一樣,從心裡往外冒涼氣,既能防暑,又能解餓,實是難得的清涼飲料。

 7牛肉乾

  

牛肉乾

一般超市和特產店都內買到,但不要買像糖一樣包裝的肉粒,那些不是正宗的。即使買袋包裝的也要買程長條狀,很乾很硬的那種。多是原味(咸),很少有其他口味。由於牛肉乾的製法對肉的質量要求很高,因此好一點的牛肉乾都上百元一斤。餓時吃一條比巧克力營養多了。

8.哈達餅

  哈達餅

  哈達餅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昭烏達草原)的傳統著名小吃。哈達餅是近似於點心的餅,造價較高,用水油麵和油酥擀成皮,包乾果甜餡,烙制而成。製成的哈達餅具有掉在地下粉碎,放到嘴裡不用嚼,酥脆香甜等特點。

9、炒米

蒙語叫做「蒙古勒巴達」,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經過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清香爽口,充饑耐餓,是別具風味的傳統食品。


推薦閱讀:

推薦4款夏季排毒食物 促進腸道蠕動排毒素
12種食物幫身體去油去脂(圖)
一種平價食物竟是祛濕高手
介紹幾種抗抑鬱作用的食物
有什麼食物讓你覺得,這東西也能吃?

TAG:美食 | 食物 | 文化 | 飲食文化 | 飲食 | 內蒙古 | 特色 | 誘惑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