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與《文殊般若經》的思想及其影響
2014年7月27日 佛學研究網
文殊菩薩是佛教智慧的象徵,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他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為四大菩薩。文殊菩薩在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的空宗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和獨到的風格。佛教重視智慧解脫,文殊菩薩的思想對佛教的發展、變化有著重要影響。下面就從菩薩的來處、行願及凈土、文殊般若經及文殊菩薩的影響等方面來對文殊菩薩及《文殊般若經》的思想影響做一番探索。
一、菩薩來處
文殊菩薩,梵文 Manjusri。又譯為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曼殊室利等,簡稱文殊。義譯為濡首、妙德、妙吉祥[①]。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說般若為諸佛之母,文殊為七佛之師。
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之即燒。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乘獅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公元前六世紀,文殊師利(與釋迦同時代)生於舍衛國,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經中佛說文殊師利:
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復其上。[②]
《文殊般涅槃經》里說到文殊菩薩的涅槃經過:佛滅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揚法化。最後諸有緣者悉皆得度,與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鄉舍衛國多羅聚落於尼枸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從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鑠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內有真金像,正長六尺,坐蓮華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時有八大王,將琉璃像,置金剛山頂,起塔供養。[③]
關於文殊菩薩的來處說法較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過去已成佛果。《首楞嚴三昧經》中說: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④]
這裡說文殊早就成佛,名龍樹上如來。
《央掘經》中也說文殊菩薩是佛,經中說:
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應供等正覺。王當隨喜合掌恭敬。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⑤]
即北方常喜國的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
二、佛的老師。《菩薩處胎經》說:
本為能人師,今乃為弟子。佛道極廣大,清凈無增減。或欲見佛身,二尊不並立,此界現受教。[⑥]
這是說在過去世,本來是釋迦的老師,因為一個世界裡,只能有一個法王,所以現在權居為釋迦佛的弟子。
三、將來成佛,佛名文殊師利。《悲華經》說:
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願於來世,在凈土成佛,壽命不可算數,行菩薩道,無有期限,莊嚴佛剎,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大寶填廁,又無惡能,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亦無聲聞、辟支佛。一生菩薩,充滿其間。佛號為文殊師利。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凈無垢寶藏,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如來。[⑦]
這是說文殊佛土是一個凈土,與娑婆世界不同,那是一個統一的大佛國,到那時將消除一切佛國之間的差別,無有女人。
四、居住五台山。《華嚴經》說:
東北方有處清涼山:「往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⑧]
這清涼山即我國山西的五台山。當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攝摩騰、竺法蘭、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薩住於此山,奏帝建寺於靈鷲峰,即今天大顯通寺。自此以後,五台山即為文殊道場。
五、從東方來。《大文廣佛華嚴經》卷十二《如來名號品》中說文殊師利菩薩是從東方來的。說:
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彼世界中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十方佛剎微塵數諸佛菩薩俱來詣佛所。[⑨]
文殊是東方世界的菩薩,是應釋尊的感召而到此土來的。
《文殊師利凈律經》說∶
東方去此(娑婆世界)萬佛國土,世界名寶氏,佛號寶英如來。......文殊在彼,為諸菩薩大士之倫,宣示不及。[⑩]
關於文殊菩薩經典中有如此多的記載,在人們印象中,他通常被看為是七佛之師,道場在中國的五台山,有種種的神通和化現。
二、文殊菩薩的願行及凈土
文殊菩薩有著廣大的行願,並且由於菩薩有這樣的種種願行,將來則一定成佛,其國土也是依他的願行而成就。《悲華經》中記載文殊菩薩發了不少大願,闡明了自己的志向以及將來所成就的佛國模樣。
一、文殊菩薩願行
《悲華經》中說文殊菩薩發了不少大願,闡明的自己的志向,說:
我今所願不能於是不凈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不願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令我所化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所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止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我為菩薩時能作如是無量佛事,我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齊限,我所教化諸眾生等,令其心凈猶如梵天,如是眾生生我界者,爾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等清凈莊嚴佛剎。[11]
這裡說到文殊菩薩發願將來成佛時不是在穢土成佛,而且他也不願速成佛道,他會度化無量眾生髮菩提心,然後成佛。
而在唐不空三藏譯的《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卷一中又有文殊菩薩發的十大願。主要是度化眾生與菩薩同入佛道,並說出了文殊菩薩將來度化眾生時的一些顯示特徵。
文殊菩薩以智慧見稱,其第一大願中說到他會示現擅長種種工巧的人來度眾生:
若有眾生以法葯世醫,救療諸疾,曆數算計,工巧博弈,世典文筆,歌詠讚歎,講論戲處導以度人,隨類同事,接引世俗,令發菩提正見正授,共我有緣,得入佛道。[12]
其中二至七大願主要是特別說到度化那些與他有緣的眾生,如:毀謗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殺我。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誑妄於我。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與財物。或施我財物,我施財物。供養我者,我供養他者。……總之凡是與菩薩有緣,「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13]這裡特別重視發菩提心,以菩提心成就則成就佛法。
在第八大願中特別說到菩薩常會化作最下乞人幫助眾生,經中說:
我於五道隨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於人,或作貧窮困苦,盲聾喑瘂,最下乞人,於一切眾生眾中,同類同緣,同事同行,同業導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14]
文殊菩薩還發願度化地獄道眾生,第九大願中說到要廣度造十惡一切諸罪,死墮阿鼻入諸地獄的眾生髮菩提心,得度脫。[15]
最後則說道:「同我大願,則是我身,共我無別。」[16]
二、文殊菩薩凈土
文殊菩薩的國土有一特徵,即那時將所有世界融合為一,經中說:
願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17]
在《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中文殊師利也說:
今我之願是不可估計的無量佛土功德,嚴凈所睹,由所願瑞應所處,皆使合成一佛土,無能究竟證明我者。[18]
成就這樣的國土也是與文殊菩薩在修法時總是繫心法界,得大總持有一定影響。文殊菩薩成就的世界有種種殊勝,如:
無女人及其名字,一切眾生皆悉化生。……不食揣食等,以法喜三昧為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純諸菩薩。……願令我世界無有八難不善苦惱,亦無受戒毀戒,懺悔及其名字。……願我世界常有無量種種珍寶,以為廁填,珍寶衣樹,十方世界所未曾有,未曾見聞,乃至億歲說其名字猶不能盡。……願我世界無有日月,諸菩薩等有大光明,如本所求,自然而出,乃至能照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以光明故,無有晝夜。眾華開敷,即知晝分。眾華合時,便知夜分。世界調適,無有寒熱及老病死。……我行菩薩道時,如我所見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諸佛世界種種莊嚴,種種瓔珞種種相貌,種種住處種種所願,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莊嚴,惟除聲聞辟支佛等。……願我當來壽命無量無能數者,除一切智。菩薩壽命亦復如是。[19]
這是說文殊菩薩成就的凈土有其它世界的種種莊嚴,但沒有聲聞緣覺,只有菩薩。無有女人,一切皆化生,無有八難,無有生老病死,有種種珍寶,菩薩有大光明,世界無有日月,以花開為晝,以花合為夜。成佛後壽命無量,其國菩薩壽命也無量。文殊菩薩因其願殊勝,能攝持其它凈土的種種莊嚴,所以他的國土也就有不少地方與西方彌陀凈土相似的地方。
三、《文殊般若經》及其思想
文殊師利是一位以智慧聞名的大菩薩。現存漢譯的初期大乘經,與文殊有關的經典相當多,其中有關於文殊菩薩的一部般若經典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般若經》前後有四譯:
一、《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梁僧伽婆羅譯。僧伽婆羅譯本,沒有「一行三昧」,似乎是初出本。
二、《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梁曼陀羅仙譯,曼陀羅仙譯本,與唐譯本相同。
三、《大寶積經》卷115-116《文殊說般若會》。
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曼殊室利分》,二卷。唐玄奘譯本。
經中講到了般若學的的思想,如法界、般若、菩提、一行三昧等等。
一、法界。文殊菩薩的境界高深,常常是立足於法界而說法。其一行三昧也是以觀法界而成就的。經中對法界的含義解說道:
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20]
即認為法界與般若無二無別,是無相,不思議。
經中還說到法界的特點是無差別相,經中說:
文殊師利白佛言:我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而是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眾生無差別相。[21]經中又說: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22]
經中還說法界中的無眾生相,一切法空,一切法無二無別。這樣法界就是世界的真相,是空相,無分別相,也就是般若,是菩提。經中說:
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23]
二 般若。經中解說了般若的特徵,說:
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24]
經中又說如來界與我界,無二無別。所以修般若波羅蜜的,不求菩提;菩提離相,就是般若。說:
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者則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離,即是般若波羅蜜故。[25]
般若無相無住,也是不離世間的,經中在闡述不退智時對這樣的思想解釋說:
無作智名不退智。猶如金鋌,先加錘打方知好惡,若不治打無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復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無起無作,具足不動,不生不滅,爾乃顯現。[26]
即般若的不退智要在境界中受到歷練才是真實的不退智。
般若殊勝,如何學習呢?經中說:
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知云何當學般若波羅蜜?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當學般若波羅蜜。[27]
即能了知諸法性相,無為無相,無生無滅,無來無去就是學習般若了。即是佛對文殊闡述諸法性相的肯定。並且經中還說菩薩要成就菩提自在三昧,當如文殊菩薩所說般若中學。經中說:
菩薩摩訶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28]
三 菩提。經中解說了菩提的含義,經中說: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29]
即名字相空就是菩提,菩提無言無說。
經中又說菩提無生無滅,性相空寂:
菩提之相,實無有法而可知故。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30]
因法界真相不可言說,不可執著,因而觀佛乘者不修行菩提,不證菩提,不見菩提法,因為一執著就與菩提相乖了。經中說:
觀佛乘當復云何?文殊師利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31]
菩提與一切法無二,無分別,因此五逆與菩提不二。由於二者是不二的,無分別的,因此不可說有菩提可以取證。經中說:
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無二相故,無學無學者,無見無見者,無知無知者,無分別無分別者,如是之相,名為菩提。見五逆相,亦復如是。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32]
四 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此經的一個重要思想,文殊菩薩以修一行三昧著稱於世。有一次他問佛:什麼叫一行三昧?佛陀回答說:
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慾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33]
修一行三昧,應該先繫念一佛名字,念念相續,能見三世一切佛。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平等,所以入一行三昧的,能知諸佛法界無差別相,總持一切法門,不見法界有分別相及一相。經中還推廣這一思想闡述說,信忍一切法都是佛法,能速證佛道。佛道不從因得,也不從非因得;能這樣的信解,就是出家,真歸依處。
而這種一行三昧,建立在法界的思想上,法界即是不思議的本來面目,其特點是與一切法不異,無相無不相,無證無修,不可言說,空無所有。
這個一行三昧,以念佛名號而觀佛,以至見一切佛,與般舟三昧也有相似處,對後來的念佛法門也有指導意義,以此念佛名號則得速入法界,速得成就。
行一行三昧則能知道法界的無差別相,就不會捨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別相上打轉轉,這樣反而能以不分別的心了知諸法的的種種差別相。
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34]
四、影響
文殊菩薩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學體系中,有著崇高地位。文殊師利法門,除菩薩以外,大多是天子,文殊師利法門,主要是為天子說的,其中一部分,還是專為天子說的。在大乘法會中,佛或其它菩薩說了,再由文殊來說,表示出獨到的悟境。
文殊法門的法義也極為豐富,包括般若學,密教、禪法、凈土[35]、戒行[36]等各宗大乘法門,眾多佛教宗派中都以文殊作為自己的祖師,使得文殊的思想對大乘佛教產生了重大影響。這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對禪宗的影響
禪宗也以文殊為祖師之一。文殊法門多是對天上天子說的,言語上多用反詰,默言超於常情,與中國臨濟雲門禪法從自心尋答案相似。文殊法門出格的語句,出格的行動,對後期大乘論師影響較小了,而中國禪宗祖師的身上,倒又可以看到一些。
如在《如幻三昧經》中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得入,於是文殊仗劍逼佛,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夢,皆得法忍。文殊用殺佛的辦法,來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義,證得法忍。這種行為與禪宗的呵佛罵祖很相似。
二、對密法的影響
文殊菩薩也說了不少密法,藏經中有二十多種載有文殊說密法、持咒、結手印的。在《大正藏》第二冊有文殊所說陀羅尼三十多種,第三冊中也有持咒及手印等密法,經中說文殊還把他方世界的菩薩集到阿闍世王宮說不退轉金剛法,初說「陀鄰尼」,於二度說菩薩藏,後於三處說阿難越執金剛行,其中也都與般若空慧有關。如經中說:
陀鄰尼者,悉總持諸法故。云何持?空無想無願,無欲無所著無所見故。以是持無所生,無所造。為作是持法,亦不來亦不去,亦不住亦不亂,亦不趣亦不壞,亦無所持亦無所掌。於脫不想脫,亦無所住,亦不當住。亦無吾亦無我,亦無壽亦無人,亦無所執亦無放,亦不誠亦不虛,亦無所聞亦無所見,亦如虛空無所稱舉,亦無所觸亦無所覺。持一切諸法,故曰陀鄰尼。於諸法無所持,無所入,故是空界,陀鄰尼與空等。[37]
三、對中觀學的影響
由於文殊以般若智慧著稱,所以般若學一派尊之為祖師,而與般若學淵源很深的其它宗派也多尊之為祖師。
文殊師利菩薩的法門,其基本法義是般若學,無論是行人咨問,還是為學佛人解說,還是佛自己方便設問,文殊都以一切法空作答,認為無佛、無眾生、無國土世間,一切都是空的、假的。這種思想也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
文殊菩薩的般若思想表現在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其一行三昧,法界一相是解脫味、寂滅位。
文殊法門的獨到風格,在語言表達上,是促使對方反觀,或反詰的、否定的。因此文殊法門的表現方式,與聲聞法不同,也與一般敘述、分別說明的大乘法不同。龍樹中觀學破而不立的論法也是與這一方法相通、相似的。
四、對人間佛教的影響
佛法的目的,在乎化度眾生。化度眾生,需要適應眾生的根性好樂;適應眾生的方便,不能拘泥於律制謹嚴的生活。
文殊不拘小行,擴大了化度眾生的方便,也縮短了出家與在家者的距離。如維摩詰現在家的居士身,所作的方便化度,與文殊以出家身分所作的方便化度,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文殊法門所表現的大乘風格,在佛教界引起廣泛的影響。使人們對大乘法有所認識,行於世間而不為世間法所染,與外道和睦相處而不為其知見所動,雖斷煩惱而不舍菩薩行,雖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這種思想能較好地打通世間出世間法之間的間隔,從而有利於人們在現世的處事中得到解脫和成就,這種對於現代佛教的人間化、社會化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啟發意義和價值。 (作者蔡宏,哲學博士。)
注釋:
[①]譯妙吉樣,因他出生時,家裡出現十大吉祥瑞兆:天降甘露,地涌七珍,倉變金粟,庭生蓮花,光明滿室,雞生鳳子,馬產祥麟,牛生白犢,豬誕龍豚,六牙象現。
[②]《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大正藏》卷14,第480頁下。
[③]《大正藏》卷14,第480頁下-481頁上。
[④]《大正藏》卷15,第644頁上。
[⑤]《央掘魔羅經》,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卷2,第543頁中。
[⑥]《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第二十七,《大正藏》卷12第1050頁上。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中,始自華嚴,終於涅槃,凡是大乘法會,基本上都有文殊參加。他在助佛揚化中起了不少作用。
[⑦]《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一。《大正藏》卷3第186頁下—188中。
[⑧]《大正藏》卷10,第241頁中。
[⑨]《大方廣佛華嚴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196頁。
[⑩]《大正藏》卷14,第448頁中。
[11]《大正藏》卷3,第187頁上。
[12]《大正藏》卷20,第726頁中。
[13]《大正藏》卷20,第726中-276頁下。
[14]《大正藏》卷20,第726頁下。
[15]《大正藏》卷20,第727頁上。
[16]《大正藏》卷20,第727頁上。
[17]《大正藏》卷3,第187頁上。
[18]《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大正藏》卷11,第899頁下。
[19]《大正藏》卷3,第187頁上-188頁上。
[20]《大正藏》卷8,第729頁下。
[21]《大正藏》卷8,第729頁上。
[22]《大正藏》卷8,第731頁中。
[23]《大正藏》卷8,第728頁中。
[24]《大正藏》卷8,第731頁上。
[25]《大正藏》卷8,第729頁下-730頁上。[26]《大正藏》卷8,第730頁上。
[27]《大正藏》卷8,第731頁上。
[28]《大正藏》卷8,第731頁上。
[29]《大正藏》卷8,第728頁上。
[30]《大正藏》卷8,第728頁中。
[31]《大正藏》卷8,第728頁上。
[32]《大正藏》卷8,第728頁下。
[33]《大正藏》卷8,第731頁上。
[34]《大正藏》卷8,第731頁中。
[35] 彌陀凈土西方諸祖中,文殊也是其中之一。
[36] 文殊菩薩在戒行上,特別重戒殺生,而且也是與般若思想有關的。在《央掘摩羅經》中,文殊與佛有關於殺生的問答,佛回答說:眾生界即一界,所食之肉即同界肉,所以諸佛不食肉。並且說到戒殺中的細節,如病自然死,可方便接受,但比丘仍不可食用。並解說以前世間也有不殺生、不食肉,那只是隨順佛語,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37]《佛說阿闍世王經》,《大正藏》卷15第397頁中-下。(信息來源:中國佛學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