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特產
一、絨製品
阿拉善右旗盛產羊絨和駝絨,阿拉善特有的資源。阿拉善右旗現有100噸/年精梳無毛駝絨生產線、10萬件/年駝絨針織產品生產線和5萬件/年床上用品生產線。駝絨針織紗具有輕、新、薄、柔軟等特點。駝絨色澤杏黃,柔軟蓬鬆,由於駝絨纖維為中空竹節狀結構,更利於保暖禦寒,是製作高檔毛紡織品的重要原料之一。駝羊絨製品具有纖維細長、彈性好、防寒隔潮、蓬鬆柔軟等特點,因其柔軟、質輕、稀有而被纖維專家稱為「天然蛋白質纖維」和「軟黃金」!無毛羊絨具有良好的成紗性和可塑性,曾榮獲「柴格那山羊絨城獎」,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出口物資。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生產的駝絨和羊絨產量大、質量好,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阿拉善右旗主要產品有駝絨被,駝毛被,駝毛褥子,駝絨褲,絨馬甲,駝絨工藝品,手工純羊毛地毯、掛毯。駝羊毛(絨)製品蓬鬆柔軟、不吸濕,防潮隔寒,保暖性好,優於棉花、絲棉等。特別適合秋冬季節陰冷潮濕的地區使用。工藝品、地毯、掛毯純手工製做!做工考究,尺寸及花色較多,屬信息時代較難得的家居用品。
二、奶食品
蒙古族稱奶食品為白食,蒙古語稱「查干伊德」,意思是純潔、崇高的奶食品。白食分為食品、飲料兩大類。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乳酪、奶油、奶豆腐、奶餅等;飲料主要有,奶茶、酸奶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茫茫的大草原,以它的廣博和浩瀚哺育著剽悍樸實的蒙古人。由於大草原這一天然牧場的存在,蒙古族的畜牧業從古到今一直都比較發達,以它的甘甜純潔世世代代養育著蒙古族人民,伴隨著他們的遷徙、成長、發展,在廣袤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食畜肉、飲畜奶而生。因蒙古民族各部落之間地域和習慣有所差別,所製作的奶食品品種豐富、名目繁多,各地做法千姿百態,名稱也不統一,但很多方面也是大同小異。
大量的牲畜是牧民們肉食品的主要來源,而且也是大量乳汁的生產者。一般來說產肉的時期較長,因為牲畜有一個生長發育的過程,但大量的產奶卻是經常可以辦到的。也正因為如此,蒙古族同胞將甘甜的乳汁看作養育他們成長的甘露。蒙古人以白為尊,以白為潔,自然就會視乳為高貴吉祥之物。每逢拜年、祝壽、招待賓客、喜慶宴會等首先以品嘗奶食、敬獻奶酒為最美好的祝願,這是一種神聖的禮節。無論大小宴席都以白食開場。
三、羊肉
除了在古歌中我們能感受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阿拉善草原的魅力外,史籍亦載有關阿拉善地區產的羊。如: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西征西夏國時,因此地羊肉肥美好吃,指定其為專供軍隊肉。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因此,常吃羊肉可以去濕氣、避寒冷、暖心胃、補元陽,尤其是羯羊肉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蔘,春夏秋食亦強身。」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阿拉善右旗盛產羊肉,本地羊肉更是肉鮮味美深受人們歡迎。羊肉可自然風乾食用,稱為風乾羊肉,與當地特產沙蔥同食可謂人間一大美食,令食客們十分著迷。
推薦閱讀:
※1萬元 | 「相約阿拉善 追尋倉央嘉措的詩與遠方」
※英樹在行動,助力阿拉善拯救土地荒漠化
※阿拉善王府軼事
※【戈壁】玩阿拉善玉之前一定要思考的五個問題!
※達昭| 後海南岸的阿拉善王府(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