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素食有「三寶」
點擊標題下的生活與健康報關注我們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夏季,人們大多貪食比較清涼的飲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脾胃功能。到了秋季,脾胃功能還未恢復過來,就要開始「貼秋膘」了。如果此時大魚大肉的進補,會增添脾胃負擔而且營養物質的吸收效果也不好。
因而,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楊敏春副主任中醫師建議,秋季不妨吃些有滋補作用的素食來進補,如番薯、芋頭、蓮藕,既可以補虛,又不會增加脾胃負擔。不過,吃任何食物時都需要掌握其飲食禁忌,適量食用。
秋季食素利健康
傳統秋冬進補以肉食加中藥材的組合為主,是因為過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較低,生活中缺少葷菜,油脂、動物蛋白等攝入較少,秋冬時節多吃些肉食也不要緊。
但是現在則相反。楊敏春醫師指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中有許多肉類,素食的比例在下降。《黃帝內經》記載:「膏梁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也就是說大魚大肉的飲食結構使人體質趨向濕、熱,進而出現上火、肥胖等健康問題。因此,秋冬進補應提倡用素食,以平衡營養,身體也更為有益。
為此,楊敏春醫師推薦番薯、芋頭、蓮藕三種補虛潤燥的食物。
素食「三寶」之番薯
番薯又名紅薯,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材,能夠給人體提供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維生素C。長期食用可以補虛乏、益氣力,也具有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
紅薯是低能量食物,又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促進食物中脂肪和糖分排出,適合肥胖和胃腸蠕動緩慢的人群;其含有的多糖類物質,可加速膽固醇的排出,所以對於兒童、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也是較適用的。
不過,楊敏春醫師提醒,紅薯中以澱粉為主,生吃難以消化,作為單一食物會營養攝入不均衡,建議將紅薯去皮切塊與其他食物熬粥食用。
素食「三寶」之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乳聚糖、鉀、鈣、磷、鐵、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尤其是乳聚糖的含量非常豐富。芋頭質地細軟,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也有止瀉的作用。芋頭中纖維較多,能潤腸通便,剁成泥狀時比較適合老人、嬰幼兒。
楊敏春醫師指出,中醫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入腸、胃經,具有益胃生津、補中益氣的功效。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芋頭因為含有草酸鈣結晶體,會使味道苦澀且皮膚過敏,但烹煮後就會消失,因而芋頭最好烹煮後食用。同時芋頭容易吸收其他食材的湯汁,經過燉煮後會使湯變得更濃更美味。
素食「三寶」之蓮藕
蓮藕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為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楊敏春醫師介紹,蓮藕生食能生津除煩,涼血散瘀;熟食益氣補胃腸,養血益心脾,也具有滋陰的功效。其與紅棗同食可補血養血,煨肉食可治健脾補胃。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體虛瘦弱的人比較適宜。
不過,蓮藕質地較硬,雖然可以生食,但生用功效並不適宜進補,烹煮後小孩和老人食用時需注意細嚼慢咽。
素食進補須掌握科學方法
楊敏春醫師認為,素食進補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歡迎,主要是因為其比較適合肥胖、「三高」、營養過剩、平時飲食肥厚等人群。
根據中醫理論,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是在烹飪時應注意方法,須少鹽少油少糖,避免因為烹飪方法不當而攝入過多脂肪、糖類和鹽分。
同時,長期素食是不利於健康的。「單純素食無法得到只有從葷食中才能獲得的營養物質,比如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12,缺乏時可導致記憶力下降,舌頭腫痛,吞咽困難,人易疲勞等。」楊敏春醫師說,現代營養學強調營養要均衡,營養素攝入比例要合理。因而在利用素食進補時,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既不能營養不良,也不要營養過剩。
本報記者 謝文竹 通訊員 孫潔
推薦閱讀:
※每天吃8根蘆筍能多補充20%的葉酸(七種身體重要器官最喜歡的素食)
※【國際素食觀 (三)】
※吃屎算是吃素還是葷?
※有沒有可能通過吃素並健身變得強壯?
※漢傳佛教的素食主義:影響中國,改變世界
TAG:素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