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術地圖

中國思想文化學術地圖來源話題: 溫鐵軍 思想 發表日期:2008-06-21 07:25:30

學人訪談南都周刊專訪孫隆基:我很尖銳地批判香港文化 (2007-07-31)全球化時代的亞洲之路——漢學家杜贊奇訪談 (2007-01-26)南風窗:中西醫衝突下的身體與政治——對話楊念群 (2006-07-18)當代中國的文化斷裂與文化分層——王岳川、朱中原對話錄 (2006-06-19)人類學學者訪談錄:把基因分析引進人類學 (2006-05-08)專訪性學專家李銀河:為同性戀群體做點事 (2006-05-08)沒有新制度,就沒有新農村——專訪三農問題研究專家溫鐵軍 (2006-04-04)走向人類學——人類學學者徐新建訪談錄 (2006-03-07)學術翻譯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著名學者鄧正來先生訪談錄 (2006-03-06)我們社會有一道正在加深的裂痕 上層寡頭化 下層民粹化 (2006-03-06)我想像中的人類學——人類學學者王銘銘訪談錄 (2006-02-10)人民網訪談:建設新農村:中國式道路該如何走 (2006-01-25)從"新農村運動"到"新農村建設"——專訪林毅夫教授 (2006-01-25)【經濟觀察報】孫立平:改革到了哪一步? (2005-10-11)探尋禮品背後的信息——訪黃平教授 (2005-09-27)經濟和社會要協調發展——訪中國社會學學會會長陸學藝 (2005-09-27)《南方周末》:費孝通先生訪談錄 (2005-09-26)人物誌鄭杭生:費孝通對中國社會學的巨大貢獻——紀念費孝通先生從事學術研究70周年 (2006-10-13)北大教授鄭也夫炮轟學部委員 稱社會學界有黑幕 (2006-10-09)學者鄧正來:批判是學者介入時代的最好姿態 (2006-08-15)丁學良:我的批判精神是「文革」的副產品 (2006-08-08)崔同:「美人如玉劍如虹」——鄭杭生及其社會學思想 (2006-07-24)弗洛伊德的幽靈:人們還在聆聽他的百年夢話 (2006-05-16)烏爾沁:李銀河與中國女性研究 (2006-04-29)南方周末:「孤獨」的學者李銀河 (2006-03-24)林惠祥的人類學貢獻——紀念鄉前輩林教授逝世四十周年 (2006-03-13)中國性社會學的引火者:麻辣教授潘綏銘 (2006-03-11)葉鵬飛:理論創新與社會關懷——李強教授的社會學人生 (2006-02-10)社會學吧懷念老社會學家系列:追記著名社會學家、社會調查家李景漢 (2005-10-17)王銘銘:我所認識的費孝通——寫於追悼前一夜 (2005-10-17)中國社會學的一份珍貴遺產——喬啟明及其農村社會學思想初探 (2005-09-26)費孝通與潘光旦——兩代社會學家間的學術交往 (2005-09-26)智效民:中國社會學的奠基者——陶孟和 (2005-09-26)學人講壇黨國英:社會轉型時期的衝突與平衡 (2007-06-21)王銘銘:範式與超越:人類學中國社會研究 (2006-09-08)孫立平:城鄉關係視野中的新農村建設 (2006-07-19)楊念群:如何從醫療史的角度理解現代政治 (2006-07-15)秦暉:在繼續啟蒙中反思啟蒙——在「反思啟蒙」討論會上的發言 (2006-06-16)高丙中:人類學國外民族志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 (2006-06-15)潘光:「文明的衝突」與文明的對話——在聯合國文明聯盟名人小組多哈會議上的講演 (2006-06-06)曼威 卡斯特教授:比較視野中的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2006-06-05)溫鐵軍演講:談國內思想狀況 (2006-05-31)庄雅仲:人類學與社會運動研究 (2006-03-30)孫立平:兩個二元結構的疊加與新農村建設 (2006-03-30)風笑天:從「小皇帝」到新公民——在南京財經大學的演講 (2006-03-28)溫鐵軍:在現代化進程當中城市與農村的困惑與反思 (2006-03-23)[中國經濟大講堂]李強:十一五規劃如何推進城市健康發展 (2006-03-16)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台灣東海大學高承恕教授福大演講 (2006-02-08)大國學術,我們準備好了嗎?——清華大學景軍教授福州大學演講 (2006-02-08)世界視野與立足本土——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教授福州大學演講 (2006-02-08)怎樣做一個社會學專業的好學生——香港科技大學邊燕傑教授福大演講 (2006-02-08)社會學如何為和諧社會作貢獻——清華大學李強教授福州大學聯席演講 (2006-02-08)大國意識與大國學術風範——台灣東海大學黃金麟教授福州大學演講錄 (2006-02-08)朱偉珏:愛與親密關係:一種社會學解讀(下) (2006-02-06)朱偉珏:愛與親密關係:一種社會學的解讀(上) (2006-01-27)余世存:笑談精英衰敗 (2006-01-25)高全喜:從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二元角度看宗教治理問題 (2005-12-31)制定《平等權利法》,建設「公平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新農村——胡星斗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2005-12-30)夏業良:制度選擇的社會機會成本 (2005-12-30)周業安:認知、學習和制度研究——新制度經濟學的困境和發展 (2005-12-30)張岩:人類早期社會的形成和形態:族群結盟與部落文明 (2005-12-30)[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周曉虹:中國中產階級現實抑或幻象 (2005-11-29)加里 貝克爾:知識、人力資本、人口和經濟增長 (2005-11-29)青木昌彥: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現狀及其展望 (2005-11-15)空間、文化與都市研究——包亞明研究員在上海大學的講演 (2005-11-15)李凡:中國大陸基層民主的持續發展問題 (2005-11-06)毛壽龍:公益組織與和諧社會 (2005-11-06)溫鐵軍:如何建設新農村 (2005-11-06)汪丁丁:社會科學的根本問題:社會何以可能 (2005-10-29)於建嶸:歷史拐點上的理性智慧 (2005-10-29)范亞峰:政法系和中國憲政之路——中道論壇之三 北大.天同公法論壇第一講 (2005-10-29)楊小凱北京演講:後發劣勢 (2005-10-29)顧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場化——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戰略性選擇 (2005-10-24)

觀點 評論鄭也夫:中國社會學會會長任期芻議——寫給社會學界全體同仁 (2007-07-30)李迎生/劉艷霞:社會政策與農民工群體的社會保護 (2007-06-28)劉平:社會科學研究過程中的特殊性和「通則」:關於社會學研究的中國化 (2007-06-26)李向平:國家祭祖的政治認同 (2007-05-28)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07-02-05)孫立平:優化社會結構 走出斷裂社會 (2007-01-25)丁元竹:《江村經濟》給我們的三個啟迪 (2006-12-11)唐任伍:全球化體系下的中國農民 (2006-11-01)丁元竹:構建和諧社會的兩個核心機制:機會和認同 (2006-10-13)王春光:警惕我國貧富差距的代際傳承和趨固化問題 (2006-09-25)什麼樣的未來更符合我們所有人?——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 (2006-09-12)丁元竹:社區的本質及其建設 (2006-08-28)陸學藝:調整社會結構 構建和諧社會 (2006-08-28)陳志武:代議制與市場:劃分四類國家——收入機會的政治經濟學 (2006-08-15)李水山:我國「三農」問題中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 (2006-08-09)韓俊:解決好農民工問題的整體性政策框架 (2006-07-24)丁元竹/江汛清:我國社會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原因分析 (2006-07-19)孫立平:失衡的社會與畸形的房市 (2006-07-13)陸學藝:修馬路、造房子是對農民一種新的剝奪 (2006-07-12)邵道生:社會轉型期腐敗的新特點:「權力期權化」 (2006-07-10)潘一禾:社會和諧與中國青少年的複合身份認同 (2006-07-10)李培林:全球化與中國「新三農問題」 (2006-07-10)王煉利:國有企業改制四論(一、二、三、四) (2006-07-07)李漢林:組織團結與和諧社會建設 (2006-07-04)文軍:幸福度下降:現代性的一種未預期後果 (2006-07-04)潘自勉:社會轉型中的價值衝突與價值整合 (2006-07-04)安立志:「資本強勢、政府強勢、勞動弱勢」―關於當前中國社會格局的初步分析 (2006-07-04)事業單位聘用制:「無法可依」強攻堅?——改革要更重法制、制衡、公平和增強公共服務 (2006-07-03)王銘銘:「水利社會」的類型 (2006-06-19)仝志輝:村民自治困境和新農村建設「管理民主實現」 (2006-06-15)陳步雷:畢業生就業的制度和政策障礙更需要關注 (2006-06-15)李少春:城市化中的貧困現象與和諧發展 (2006-06-15)文軍:夯實社會基礎是發展民間組織的關鍵 (2006-06-14)孫立平:「大混居、小聚居」與階層融合 (2006-06-14)蔡昉:探索經濟發展自身的公平分配機制 (2006-06-09)林幼平/張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研究綜述 (2006-06-09)孫立平:扭轉「繁榮而不富裕」的局面 (2006-06-08)景天魁:論「底線公平」 (2006-06-07)何愛國:關注社會公平要有觀念創新 (2006-06-06)鄭杭生:「三失」制約中國社會矛盾高發期 (2006-06-05)李昌平:鄉鎮體制變遷的思考——再談「後稅費時代」的鄉鎮體制改革 (2006-06-02)王艷敏: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著力點 (2006-06-02)張洪武: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研究 (2006-05-24)中國土地政策改革:一個整體性行動框架 (2006-05-15)文化多元、制度轉型與關於「進步」的解釋:「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歷史觀」——秦暉答問錄 (2006-05-15)丁元竹:必須釐清社區的真正本質 (2006-05-11)孫立平:「冰棍現象」與非常態國企 (2006-05-10)易富賢:中國能有1.8的生育率嗎? (2006-05-10)張大軍:中國未來發展範式的轉換與執政黨的第三次創業——兼論改革範式的破產 (2006-04-30)楊濤:從宏觀產業結構調整角度看待「三農問題」 (2006-04-30)陳文勝:鄉村債務的社會公共危機研究 (2006-04-30)張曉山:有關「三農」問題的幾點理論思考 (2006-04-29)陳伯君:一道繞不過的坎: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化改革 (2006-04-29)秦暉:我們需要怎樣的「重農主義」? (2006-04-25)陳文勝:反思三農問題的解決路徑 (2006-04-24)傅華:全球認同與民族國家文化認同 (2006-04-21)以統籌城鄉發展為重點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2006-04-21)熊光清:當前中國社會風險的形成原因和基本對策 (2006-04-18)超越派性之爭 尋找變革道路——秦暉、溫鐵軍、汪暉之間的一場討論 (2006-04-18)孫立平:使事情進入可治理狀態 (2006-04-10)季衛東:哈耶克的法治悖論:有機體與自由——兼與鄧正來教授商榷對自生秩序觀的學術評價 (2006-04-10)馬曉河等:工業反哺農業的國際經驗及我國的政策調整思路 (2006-04-10)周天勇:中國增加就業崗位的幻覺和誤區 (2006-04-07)[顧昕]走向全民醫保的制度選擇:公費醫療制還是社保制 (2006-03-29)[巫繼學]權力資本:一個「斯芬克斯之謎」 (2006-03-28)孫立平:守衛社會生活的底線 (2006-03-28)[孫立平]改革:反思基礎上的再出發 (2006-03-22)蔡昉:為什麼勞動力流動沒有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2006-03-16)陳映芳:「城市化」質疑 (2006-03-16)張曉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重道遠 (2006-03-07)孫立平:理性看待富人區問題 (2006-03-06)孫立平:在反思改革的基礎上推進改革 (2006-02-09)房地產市場:一場有組織特徵的社會決策過程——兼與孫立平先生商榷 (2006-02-08)陸學藝:我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變化 (2006-02-07)李培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益探索——浙江經驗的啟示 (2006-02-07)論農民權益保護: 一種「國家的社會嵌入與互動論」和立憲分析 (2006-02-05)蔡昉/王美艷:「民工荒」現象的經濟學分析——珠江三角洲調查研究 (2006-02-05)賀雪峰:作為理解真實的深度訪談 (2006-01-25)周天勇:農村的土地資源、技術、規模和土地制度 (2006-01-20)於建嶸:保險制度缺陷導致農民工養老保險遭冷遇 (2006-01-19)

書評胡水君:懲罰技術與現代社會——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的現代意義 (2007-08-01)甘陽:《江村經濟》再認識 (2007-08-01)裴玉成:闡釋的可能——讀格爾茲的《文化的解釋》 (2007-07-30)張亞輝:人類學中的水研究——讀幾本書 (2007-06-25)劉琪:符號與實踐——讀《文化與實踐理性》 (2007-06-18)陸益龍:法律性的社會學建構——評尤伊克和西爾貝《法律的公共空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2007-06-15)劉琪:多樣的「惡」——讀《惡的人類學》 (2007-06-15)從「權力」到「文化」:雙重視野下的科層制——閱讀克羅齊埃《科層現象》札記 (2007-02-12)徐冰:本土「理想型」與社會理論立場——鄒川雄的兩部「本土化」專著述評 (2007-02-09)《一個沒有父親和丈夫的社會——中國納西族》 (2007-02-09)吳建平:組織與制度的嵌入性及其自然演化——論《教育思想的演進》對組織與制度變遷研究的啟示 (2007-01-24)轉型時代社會學的責任與使命:布迪厄《世界的苦難》及其啟示 (2007-01-18)董海軍:在比較中呈現革命——讀《中國城市的消費革命》 (2007-01-18)淡衛軍:情感,商業勢力入侵的新對象:評霍赫希爾德《情感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一書 (2006-12-29)呂鵬:「權力精英」五十年:緣起、爭論及再出發——兼論「權力精英」的中國敘事 (2006-12-27)郭於華:轉型社會學的新議程——孫立平「社會斷裂三部曲」的社會學述評 (2006-12-11)張戌凡:觀察「風險」何以可能:關於盧曼《風險:一種社會學理論》的評述 (2006-11-30)周雪光:芝加哥「熱浪」的社會學啟迪——《熱浪:芝加哥災難的社會解剖》讀後感 (2006-09-25)鄉土、移民與超越——《超越鄉土社會——一個僑鄉移民村落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結構》評介 (2006-09-22)王銘銘:物的社會生命?——莫斯《論禮物》的解釋力與局限性 (2006-09-22)崔玉軍:全球化、民族認同與現代性——《民族與民族主義讀本》評介 (2006-09-15)潘澤泉:鄉土中國向何處去?——讀李培林《村落的終結——羊城村的故事》 (2006-08-17)錢宗范:一部港澳台族群社會研究的開拓性著作——廖楊著《港澳台族群社會與文化研究》介評 (2006-08-17)南方周末/毛丹:社會豈可簡單梳理 (2006-08-04)張原:社會思想與文化研究物的體系與人的宿命——評布西亞之《物體系》 (2006-08-03)夏光:社會理論、文化研究與當代中國社會學——讀蘇國勛《社會理論與當代現實》 (2006-08-03)覃慧寧:如何揭示被「隱喻」遮蔽的真實——評蘇珊 桑塔格《疾病的隱喻》 (2006-08-02)肖琳:評黃宗智《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 (2006-08-01)劉曉春:民族志寫作的革命—— 格爾茲《深層的遊戲: 關於巴厘島鬥雞的記述》的意義 (2006-07-28)劉雪婷:禮物之靈與《禮物》之靈 (2006-07-28)王英:安德森的兩難——以《想像的共同體》為中心的分析 (2006-07-24)舒瑜:從「想像的共同體」到「巴厘劇場國家」 (2006-07-13)雷思溫:紳士與農民——理解中國的關鍵 (2006-07-13)王英:中國鄉村從禮治到法治轉型中的困局——以《鄉土中國》為中心的考察 (2006-07-11)王英:農民革命、社會結構與現代化——重讀摩爾《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 (2006-07-11)王建民:場域:「大社會」的終結?——對布迪厄、華康德《實踐與反思》的一種解讀 (2006-07-11)陳柏峰:人類學的海外視野與中國關懷——簡評王銘銘《沒有後門的教室》 (2006-06-15)呂鵬:生產底層與底層的再生產——從保羅 威利斯的《學做工》談起 (2006-06-14)畢向陽:他者的歷史與身體的政治——讀《危險的愉悅:20 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 (2006-06-14)探尋追趕型經濟增長的奧秘——與孫燕青談《追趕型經濟增長理論》 (2006-06-02)


推薦閱讀:

【No.24】中國的最東端在哪裡?
上海周邊秋「色」地圖推薦
咖啡館地圖 | 哪些時尚潮牌開了咖啡館?
《繪製屬靈地圖》第五章 繪編屬靈地圖擊敗仇敵
穿越數據找到你,數據新聞需要這樣的表達方式

TAG:學術 |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