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孟思想比較(二)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學內容

孟子以培養大丈夫為己任,其人格特徵是具備周天蓋地的「浩然之氣」,而「養氣」又是基於先天的良知,所以孟子不以規範、成形的六藝、六經委具體教育內容,而是以天地間一切事物均為「養氣」的原料。

他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要求人們不被文獻典籍束縛心靈,為敞開的胸懷來涵括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教育目的

孟子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倫」,並且通過:「明人倫」來服務於一定的政治。

所謂「人倫」就是關於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對關係,孟子要求做到: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倫」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關係,曾被人們普遍接受。在「五倫」中孟子尤其重視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即「孝悌」之道,把二者做為人倫社會關係的基礎,並以二者為核心,建立了倫理道德體系--「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孟子重視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的基礎建立在血緣宗法關係之上,這顯然具有很強的道德至上主義。孟子希望通過理順人倫關係來固定國家關係,使統治者以善教輔善政。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又說:「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得民心則得民,得民則得天下,這是孟子的邏輯。孟子就是通過教育實現「明人倫」、「王天下」的目的。

「性善論」和教育的「內發」作用

孟子的性善論,是一種天賦道德觀的理論,他認定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道德性。告子:「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曾針鋒相對的駁斥道:「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並據此創立了「良知良能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並認為這是人類區別於禽獸的天然鴻溝。即使說,舉凡人類,都具有四種「善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正因為有了這「四端」才是教育成為可能。

最可貴的事,孟子由此提出「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命題。他主張教育的基點是人人平等,而通達峰頂的可能性也是同樣的。這說法是對孔子「上智下愚」思想的補正。從而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學」都納入教育對象的範疇。

由於人的善端「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教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客觀實際,而是人的主觀差異。這種內發教育作用論強調:教育必須從「本心」做起。

「寡慾」的道德教育論與「大丈夫」的培養目標

孟子也助長培養君子、聖賢。但他認為最值得稱道的是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種大丈夫,看重「捨生取義」,這與孔子「殺生成仁」的思想是相通的。但孟子更為看重人的主觀能動性,特別肯定了人的進取追求精神。

大丈夫概念的提出,是針對當時士階層的人格缺失而言的。大丈夫的標準尺度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具體說就是:能否有效的排斥自身物慾的煎迫,能否清心寡欲的面對人生。孟子的大丈夫要有這種「克己」的精神:「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教育方法

就教育方法而言,如果說孔子倡言的是「啟發式」,那麼孟子主張的就是「存養式」,而荀子的是「積漸式」。

孟子認為人性本來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德之端,那麼教育就應該保持並發展這一善性。人後來之所以會變得邪惡,是因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要培養和擴充本性之善,首先要把失散的良心找回來。孟子認為:「學問知道屋塌,求其放心而矣」。保存「良心」和擴展「善端」,這一教育宗旨就決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養式」的。他認為存養善心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物質慾望。他指出,由於人體器官在白天活動中最易受到出發而產生慾念,所以主張「存夜氣」,就是要求人在夜裡和黎明時做內省的工夫,使在白天被蒙蔽和擾亂的本心得以恢復良善和平靜的狀態。他認為「夜氣不足以存,則違禽獸不遠矣」。如果說「寡慾」的方式是使人的力量向內收斂,是保存本性的功夫,那麼「養氣」的方式則使人的主體力量向外擴展,是發揚本性的功夫。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學內容

孟子以培養大丈夫為己任,其人格特徵是具備周天蓋地的「浩然之氣」,而「養氣」又是基於先天的良知,所以孟子不以規範、成形的六藝、六經委具體教育內容,而是以天地間一切事物均為「養氣」的原料。

他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要求人們不被文獻典籍束縛心靈,為敞開的胸懷來涵括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教育目的

孟子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倫」,並且通過:「明人倫」來服務於一定的政治。

所謂「人倫」就是關於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對關係,孟子要求做到: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倫」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關係,曾被人們普遍接受。在「五倫」中孟子尤其重視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即「孝悌」之道,把二者做為人倫社會關係的基礎,並以二者為核心,建立了倫理道德體系--「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孟子重視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的基礎建立在血緣宗法關係之上,這顯然具有很強的道德至上主義。孟子希望通過理順人倫關係來固定國家關係,使統治者以善教輔善政。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又說:「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得民心則得民,得民則得天下,這是孟子的邏輯。孟子就是通過教育實現「明人倫」、「王天下」的目的。

「性善論」和教育的「內發」作用

孟子的性善論,是一種天賦道德觀的理論,他認定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道德性。告子:「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曾針鋒相對的駁斥道:「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並據此創立了「良知良能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並認為這是人類區別於禽獸的天然鴻溝。即使說,舉凡人類,都具有四種「善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正因為有了這「四端」才是教育成為可能。

最可貴的事,孟子由此提出「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命題。他主張教育的基點是人人平等,而通達峰頂的可能性也是同樣的。這說法是對孔子「上智下愚」思想的補正。從而把「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學」都納入教育對象的範疇。

由於人的善端「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教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客觀實際,而是人的主觀差異。這種內發教育作用論強調:教育必須從「本心」做起。

「寡慾」的道德教育論與「大丈夫」的培養目標

孟子也助長培養君子、聖賢。但他認為最值得稱道的是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種大丈夫,看重「捨生取義」,這與孔子「殺生成仁」的思想是相通的。但孟子更為看重人的主觀能動性,特別肯定了人的進取追求精神。

大丈夫概念的提出,是針對當時士階層的人格缺失而言的。大丈夫的標準尺度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具體說就是:能否有效的排斥自身物慾的煎迫,能否清心寡欲的面對人生。孟子的大丈夫要有這種「克己」的精神:「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教育方法

就教育方法而言,如果說孔子倡言的是「啟發式」,那麼孟子主張的就是「存養式」,而荀子的是「積漸式」。

孟子認為人性本來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德之端,那麼教育就應該保持並發展這一善性。人後來之所以會變得邪惡,是因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要培養和擴充本性之善,首先要把失散的良心找回來。孟子認為:「學問知道屋塌,求其放心而矣」。保存「良心」和擴展「善端」,這一教育宗旨就決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養式」的。他認為存養善心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物質慾望。他指出,由於人體器官在白天活動中最易受到出發而產生慾念,所以主張「存夜氣」,就是要求人在夜裡和黎明時做內省的工夫,使在白天被蒙蔽和擾亂的本心得以恢復良善和平靜的狀態。他認為「夜氣不足以存,則違禽獸不遠矣」。如果說「寡慾」的方式是使人的力量向內收斂,是保存本性的功夫,那麼「養氣」的方式則使人的主體力量向外擴展,是發揚本性的功夫。


推薦閱讀:

深刻領悟太極拳的思想根源
讀資治通鑒札記56 燕國變革與莊子《讓王》的禪位思想
《華嚴經》普賢行願思想之研究(楊政河
佛教對中國哲學思想的貢獻
給我一個哲學的形象(一)

TAG:思想 | 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