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

分享日誌熱門日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來源: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其最重要的社會根基,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及其意識形態。孟子曾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這高度概括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實質。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這種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的意識滲透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最深層。這種家國同構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國傳統文化重倫理道德、倡孝親敬長的根本原因。在家國同構的宗法觀念的規範下,個人被重重包圍在群體之中,因此特別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人倫關係。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這種人倫關係的實質是對家庭各個成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加以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育的責任,子女對父母有奉養的義務。這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人道親親」。由「親親」的觀念出發,引申出對君臣、夫妻、長幼、朋友等關係的整套處理原則。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原則。所以梁漱溟先生稱中國文化為「孝的文化」。孝的一般意義是孝敬父母,其具體內容在儒家經典——《孝經》中有明確說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又謂:「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子如何事親呢?「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中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等級人的孝道均做出了具體規定。這些規定當然滲透了統治階級的政治目的,即「百善孝為先」、「以孝治天下」。他們的邏輯是在家事親敬長,在國必然忠君愛國。認為「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以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誠然,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所提倡的殘害人性、盲從盲信、極不平等為特徵的「愚忠」、「愚孝」,我們應該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者的基本思想,則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調整、和諧家庭關係所積累起來的倫理規範,是歷代人們所認同的傳統文化精神,在我們今天仍須繼承和發揚。這是因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內容。它不但可以促進家庭的和睦、團結,也能幫助社會與國家的穩定,使社會正氣上升。將這種孝親敬長的精神推而廣之,用以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其基本的道德原則就是「能近取譬」。即以自身作譬喻,來考慮如何對待別人,古人叫做「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用孟子的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愛別人的長輩;疼愛自己的孩子,進而擴大到疼愛別人的子女。這樣,要治理天下...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用力氣掙錢的人永遠沒有用腦子掙錢的人掙得多呢?
有一天《喜羊羊與灰太狼》會不會代替《數碼寶貝》成為新的情懷?
【檳城】僑生大宅里的娘惹文化。
為什麼有些中老年女性也重男輕女?
沒男人的事兒!七夕是古代女子的神秘聚會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