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量不足,或許是你缺了「信任」
06-25
對人信任量表(Trust in People)對人信任量表(Trust in People) (Survey Research Center, 1969) 1.一般說來,你覺得大多數人都是值得信任的,還是覺得與人相處時應該越小心謹慎越好? 大多數人都是值得信任的* 應該越小心越好 2.你覺得在大多數時候,人們是會盡量去幫助他人,或是大都只關心他們自己? 試圖幫助他人* 只關心自己 3.你認為大多數人是一有機會,就想占你的便宜,還是他們盡量希望保持公平? 想佔便宜* 想保持公平 註:*為信任的答案。 每一信任的回答記1分,不信任的記0分,量表總分在0分(信任度最低)和3分(信任度最高) 心理能量不足,或許是你缺了「信任」心理導讀:那些心理能力和心理條件都不夠完備的人,被心理學家稱為「心理貧窮症」患者,他們害怕會受到社會的傷害,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心理玻璃房」,他們能夠看見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也可以看到他們,但彼此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信任」是一件得之很難失之最易的品行。被信任者即是被信賴者,那也是人生的重要財富,這種財富積累得愈多,做事的成功率愈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信任富翁」愈多,其社會愈安定,愈同心,愈和諧。信任是一種生命的力量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引起的塌方把三名採煤工人困在地下100多米深的巷道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其中的一個人受不了黑暗與寂靜的折磨,於絕望中瘋狂地沖入巷道深處,再也沒有回來。另一個在不停地挖掘的過程中耗盡了所有的力氣,於時夢時醒的驚悸中閉上了雙眼。一個星期後,唯一的倖存者被蒙住雙眼抬上地面。這是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多年後,其中的一名遇難者家屬曾這樣問他:「當初你怎麼就挺過來了?」他沉默了好長一會,然後開始敘述那年他在井下重複了上百遍的那句話:會有人來救我們的。是應驗於冥冥中的一句讖語嗎?只是因為信任別人,所以才拯救了自己。生與死的哲理,往往就是這麼簡單。人是社會的動物,有社會心理依戀的需要,社會依戀不能得到有效滿足,幸福心理就難以實現。社會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社會群體的信任水平,如果水平低、社會管理成本就會增多。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信任其實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種能力。從根本上來說,一個人對外界的人和事物的信任,是其對自己的信任外向投射的結果。那個不停挖掘的人,是把自己的值得信任的部分投射到了地面上的人身上,這樣的人,如果別人遇到危險,也會盡職盡責地去救他人,也許一個更簡單的例子可以把這個問題說得更加清楚:在賊的眼裡,所有的人都可能是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信任他人,就是信任自己。信任也是一種相互的力量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值得信任的人和事,所以,只要有信任,就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心理健康的人,會模糊處理這一問題,只要有大部分的把握,就選擇完全信任,並在此基礎上做該做的事情;而心理不那麼健康的人,則會過分看重事物沒有把握的那極小部分,使得行為變得遲疑不定、患得患失。有心理學家曾經問一個父親,如果你不再管你已經上高三的兒子,那會怎麼樣?這位父親立即回答說,那他豈不要翻天了?!接著再問,你在他那個年齡有人管嗎?回答是:沒人管。很顯然,這位父親缺乏對兒子的基本信任。信任本身有點賭博的味道,當然是健康的、無大害的賭博。因為你如果信任了某一個人,實際上就意味著放棄了對他/她的監視、控制和警惕,而這樣做一定是有某種程度的冒險的。那些敢於適度冒險的人,顯然心理健康程度要高一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從來就是相互的。在我們不信任他人的時候,得到的「回報」也會是不信任。身處互不信任的關係中,沒有人會覺得愉快。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要獲得足夠的幸福感,還是需要在自我與他人兩個方面多下工夫。這個過程恰恰就是儒家提倡的「仁」,正所謂仁者愛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做一些愛的行為,相互信任和真誠就是「仁」的體現。這也是成為一個心理和諧的人的過程,內心的和諧就是自我的和諧,許多和諧的自我所組成的即是和諧的心理世界。如何建立信任效應那些心理能力和心理條件都不夠完備的人,被心理學家稱為「心理貧窮症」患者。由於心理能力和心理條件不夠,他們害怕會受到社會的傷害,所以精心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心理玻璃房」,他們長期住在玻璃房子中,能夠看見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也可以看到他們,但彼此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這樣就沒有心靈的溝通,看起來很安全,但卻失去了很多人生的精彩。如果想建立心理信任感,要想從「心理玻璃房」中走出來,就需要有一個「心理安全島」,既然叫做島,就應該有許多島民。這些島民其實就是你的社會人際圈子,其中包含自己的人際關係和家庭成員,還包含社會主要關係成員,可以說是一個大的心理世界。當這個世界中有愛、溫暖和信任的時候,你的心理安全島就建構起來了。一個擁有心理安全島的人,是不需要心理玻璃房的,自然也就不會住到「心理孤島」上了。提高信任能力應從身邊心理世界建設開始。先從家庭和朋友兩個方面下手,不要捨近求遠,當你的家庭和親密關係建設好了以後,你就會生活在一個愛和被愛的氛圍中,自己的內心就會增加信任能力。一個有信任和愛的能力的人走到社會上,才不會繼續惡性循環。文/青蛙 在社會科學中,信任被認為是一種依賴關係。值得信任的個人或團體意味著他們尋求實踐政策,道德守則,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諾。盧曼給信任定義為:「信任是為了簡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信任 - 社會學管理領域中對於人際信任的概念,無論是在人際間、團體隊間、組織間的層次上,均具備下列6項特色:相互依賴性:相互依賴表示雙方之間存在著交換關係,無論交換內容為何,都表示雙方至少有某種程度的利害相關,己方利益必須靠對方才能實現。心理概念:人際信任的經驗是由個人價值觀、態度、心情及情緒交互作用的結果,純粹是一組心理活動的產物。風險:信任他人意謂著必須承受易受對方行為傷害的風險,因此,承擔易受傷害之風險的意願亦是人際信任之核心。善意:善意讓信任者確信被信任者不會傷害自己且會保護自己的利益,因而願意信任對方。善意的表現再更進一步就是慈悲心的流露,慈悲心是指被信任者不以自利為導向,而會以信任者或共同利益為優先,善意可以被視為人際信任產生之關鍵;缺乏善意之信任,只可被視為信心。理性決策:如果僅是一廂情願的相信他人而無任何的懷疑,將會導致危機或加劇信任濫用的情形,當信任者在交換過程中獲得被信任者值得信任的證據,如口碑、意圖、能力、可靠性,及前述的善意等,然後信任者會依其信任傾向來決定是否信任對方。情感成份:個人的情感狀態會影響信任經驗,並影響對被信任者可信任性的判斷。這與前述之理性面向的論點並不矛盾,認知性及情感性的元素同時存在於人際信任之中,如果只有情感而沒有理性認知,信任就成了盲目的信心,反過來說,如果只有理性認知而沒有情感性元素,則信任只是冷血的預測,因此信任通常是情感及理性思考之混合體。信任 - 心理學在心理學中,信任是社會影響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為影響或說服一個信任你的人是容易的。因此,這個概念已被廣泛的應用於預測組織(例如:政府機構)的行為。然而,再次感受到誠實,能力和價值的相似性(value similarity, 稍微類似仁愛心)是必要的。若因為明顯違反了其中的三個因素而喪失了信任,將很難修複信任。因此,建設信任與破壞信任有一個明確的對稱性。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完成信任的概念和它對社會的影響:Barbara Misztal在她的書中[1] 試圖整合信任的所有概念。她指出在人的生活中,信任做了三件基本的事: 它使社會生活可預測化, 它創造了"社區意識", 而且它讓人們更容易在一起工作. 在sexual trust中 Riki Robbins[2] 描述了 信任的四個階段: 消息理論(en:Information theory)中Ed Gerck定義且比較信任的社會功能,例如[3] power, surveillance, and accountability自己人心理:信任感是勸說的第一步 面對自己不信任的人,無論他怎樣勸說,你也會無動於衷,因此,信任是勸說的第一步。怎樣才能讓人信任 , 讓對方覺得你是「自己人」,能夠讓你的勸說事半功倍呢? 1. 尋找共同利益,利用「自己人效應」。在勸說中,力爭使對方形成與自己相同的看法,尤其是讓對方看清 楚雙方在利益上的共同之處,就會使其產生趨同傾向,把你看做自己人。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對立情緒。當你提出 要 求時,對方就較易接受。心理學家哈斯曾告訴人們:「一個造酒廠老闆可以告訴你為什麼一種啤酒比另一種好 ,但 你的朋友(不管他的知識淵博還是膚淺)卻可能對你選擇哪一種啤酒具有更大的影響。」 2. 對對方的某些困難表示關心和理解,適度褒揚別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渴望得到的評價,希望被讚美 並希望別人能了解。 比如你是領導,當下屬由於非能力因素而借口工作繁忙,拒絕接受某項工作任務時,為了調動他的積極性和 熱 情,你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很 忙,抽不開身,但這種事情非得你去解決才行,在能力上,我覺得你才是最佳人眩」這樣一來就使對方無 法 拒絕,巧妙地使對方的「不」變成「是」。這一勸說技巧主要在於對對方某些固有的優點給予適度的褒獎,以 使對 方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使其在較為愉快的情緒中接受你的勸說。 3. 尋求共鳴。人與人之間常常會有相同的觀點,為了有效地說服別人,應該敏銳地把握這種共同意識,以求 同存異,縮短與被勸說對象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樣我們就有了解釋自己的觀點、攻入別人內心的機會,進而達到 說 服的目的。 4. 動之以情。感情是溝通的橋樑,要想說服別人,必須跨越這座橋,才能進入對方的心理堡壘,征服別人。 在勸說別人時,應推心置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對方感到我們的勸告沒有絲毫不良企圖,而是真心實意地 幫 助被勸導者,為他的切身利益著想。說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感情的征服。 5. 以真誠之心建立友誼。一位美國青年當上了一家豪華飯店的侍應生,這是一個收入很高的工作。有一 次 ,一位顧客在進餐前,把餐巾繞脖子圍了一圈。經理見後對這個青年說:「去告訴他餐巾的正確使用方法。」青 年來到顧客面前笑著對他說:「先生,您要刮臉,還是要理髮,這裡是餐廳。」結果他失去了這個好工作。 這位青年的勸說為什麼會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缺少真誠之心。在勸說他人、加強情感聯絡的同時還要具 有 同情心,使對方感到你是真誠的。 6. 輕鬆詼諧。說服別人時,不能一律板著臉、皺著眉,這樣很容易引起被勸說人的反感與抵觸情緒,使說服 工作陷入僵局。可以適當點綴些俏皮話、笑話或歇後語,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加「佐料」的方法,只要使 用 得當,就能把抽象的道理講得清楚明白、詼諧風趣,不失為說服技巧中的神來之筆。 7. 注意說話的距離。在美國,詢問可疑的人時有「警官坐在可疑者身邊,警官與可疑者之間不放置桌子等物 」的要求。這就是促膝談判,警官和可疑者之間的適宜距離是60~90厘米。如果與對方的距離遠,中間有桌子等 物 相隔,就會給予對方心理上的餘地。促膝談判,即不給對方心理上的餘地。 想得到他人長時間的協助,怎樣說服好呢?實驗表明,距對方30~40厘米進行熱心的勸說,得到協助的時間 最 長。而90~120厘米距離的勸說,得到協助的時間最短。近距離熱心說服的效果,是不能以遠距離說服代替的 。 8. 利用光圈效應。一般說來,對他人的信任是基於其社會地位,如醫生、律師、領導、教師等都易被人信任 。名片上一般都有自己的頭銜,身份明了,「××長」、「××博士」的頭銜可令人產生信任感,這就是光圈效 應 。看病時,醫生的話當然要比經濟學家的話更能取得病人的信賴。心理定式——發揮「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左腦的功課——一些有關發展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讓我們先用理性的左腦,來了解幾個很關鍵的、有關發展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和理論。我知道這些理論看起來有些枯燥甚至嚇人,但明白它們以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看待孩子的角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這些微妙的變化也許正好是孩子最需要也最受用的。所以,我還是要說明它們。不過,我會盡量試著用比較簡單輕鬆的方法來深入淺出地介紹;而你,也一定要耐著性子讀完它。至於讀完之後,我們要怎麼去理解這些理論的意義,又如何將它們應用於和孩子的互動中,我就要請你先靜下心來,自己去解讀和思考了!心理定式——發揮「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心理定式又叫做「心向」,或者也可以叫做「期待效應」。它指的是:主體對一定活動的一種預先的心理準備狀態。主體會根據這種預先準備的心理狀態,來決定活動的方向,並且據此反映在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有一個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實驗可以說明這個現象。這個實驗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在1963年設計的,實驗的目的是試圖證明「偏見」的力量,而這個力量是會影響學習結果的。在這個實驗中,他把參加實驗的學生分成兩組,並且各給他們一組智力和體力表現完全相同的大白鼠,請學生們教這些大白鼠走迷宮。但是在實驗開始之前,他故意告訴其中一組學生,他們分到的大白鼠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僅腦子聰明,體力也非常好;然後他又告訴另一組學生,他們的大白鼠是準備淘汰的,因為在評選中,它們都表現出了體力和智力上的魯鈍反應。結果,學生們在實驗室里用相同的時間和方法教大白鼠走迷宮之後,發現被認為是聰明伶俐的那組大白鼠走迷宮的速度,要比被認為是魯鈍愚笨的那組大白鼠快得多,而且在學習能力上的表現也強得多。這個實驗的結果當然不出羅森塔爾的意料。他對這個結果的解釋是:這可能是因為實驗者對聰明的大白鼠懷著比較高的期望和信任,因此在訓練的態度上比較友善、和藹;而另一組因為內心先帶著偏見,所以對魯鈍的大白鼠表現出粗暴、不耐煩的態度,因而影響了大白鼠的學習情緒,並進一步影響了它們的學習能力。為了進一步證實這個「偏見會影響學習結果」的假設,1968年,羅森塔爾和他的同事雅格布森來到了一所位於美國中部的小學,他們從這所小學的一至六年級當中,各選出3個班級的學生來參與實驗。首先,他們給這些學生作了一個叫「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測驗結果出來以後,他們又從參與者中隨機抽取了一些學生的名字,然後把這份假裝是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名單交給了老師,還煞有介事地一再叮囑老師們不要把名單外傳出去。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又來到這所小學,召集了上次所有參與實驗的學生們作了一次智能測驗。結果發現,在那份隨機抽取的假名單上的學生,他們的智能增長比其他同學要快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情緒的表現上也顯得活潑、開朗、求知慾旺盛,和老師們互動積極,感情深厚。羅森塔爾對這個結果的解釋也和上個實驗一樣。他認為,雖然擁有名單的老師們始終把名單藏在心裡,但掩飾不住的信任和期待,會通過眼神、笑容、聲音以及肢體語言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使這些學生對自己更加自信,對上學也更有動力和興趣。這個實驗結果,就是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叫做「期待效應」。當然,它給教育界帶來了巨大的反思,讓老師們理解,我們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對待學生的態度,其實是影響孩子學習成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不過,在這裡我想特別指出的是,「羅森塔爾效應」可以是正向的,但也可以是負向的(想想那些被誣陷為劣等的大白鼠和不在優異名單上的學生們)。此外,中國現行的小學教育,因囿於客觀現實,並不像歐美國家那樣一個班級當中只有十多個學生,所以我們如果期望老師們能理解「羅森塔爾效應」的威力,對班上幾十個學生一視同仁,在現實上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更希望對「羅森塔爾效應」的認識能落實到父母或家裡其他成年人的身上。因為孩子和我們相處的時間更多,而學齡孩童能夠尋求認同的對象,除了對他們影響至深的老師之外,家長也是責無旁貸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