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數學先要做好閱讀理解

寶貝媽咪提起這個話題,實在是最近感受頗深。孩子長大了,數學學習不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寶貝媽咪感覺美國的數學學習彷彿也和國內不一樣,比如二年級的貝貝,除了學習單純的數字,像兩位數的加減法及簡單的乘法,他們更注重於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學數學需要加強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最近我家貝貝在學習各種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小傢伙經常被這些計量單位搞得昏頭漲腦:記得有一天貝貝抱著作業跑過來問媽媽,書桌的長度應該是2米還是2厘米?一杯水是8盎司還是8加侖?媽媽一看就樂了,顯而易見,這是在教育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以及身邊觸手可及的物品上理解「量」的概念。比起直接教給孩子一米等於一百厘米直觀得多,哈!這個辦法好,也方便孩子們記憶。於是俺們就拿出米尺和量杯來,比活一下就明白了,不是么?其實不光是這些,寶貝媽咪發現貝貝在上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就開始做數學應用題,這就不僅僅是要求孩子明白數字遊戲了,而是要求孩子們學習如何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字問題。如果沒有很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小傢伙們是做不了哪怕是最簡單的數學題的。媽媽還記得去年的某一天貝貝抓著媽媽幫忙?,說她不明白這道數學題到底要問的是什麼。媽媽抓過來一看,原來是一道簡單的加法:John is 48 inches,his sister is 10 inches shorter than him,What is the height of his sister?(John 身高48英寸,他的妹妹比他矮10英寸,他妹妹多高?)作業要求是根據這句話寫出數學算式。貝貝那時大概是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猶豫的問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媽媽笑,問她:那你說他妹妹多高?貝貝不假思索就說, 38 inches。嘿嘿,對啊,那告訴媽媽你是怎麼知道的?俺家傻妹還在迷糊,猶猶豫豫的問媽媽:是不是就是48-10=38??Bingo!這就是這句話要問你的,小貝只要把你怎麼想的用數學等式表達出來就好,簡單不?後來媽媽逐漸發現數學應用題,考的還真是閱讀理解。不僅我家數學初起步的貝貝會出現不明白題目的問題,寶兒也一樣。前兩天他抱著一道有關百分比的數學題過來問媽媽,題目其實也很簡單,說是一個俱樂部有40個男孩子24名女孩,男孩比女孩多了幾個人?如果按百分比計算男孩比女孩多了百分之幾。媽媽發現他不明白哪個是分子哪個應該是分母,不知道需要計算的是多出來的男孩子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幾。題目沒有理解對,自然答案肯定是錯的。於是媽媽隨手又翻看了翻他的其他數學作業,果然,這類詢問百分比的問題小傢伙把大部分題目的整體和部分搞混了。於是媽媽教他畫圖理解,把題目里的每一個部分畫出來,然後再問他題目問的是什麼?這樣抽繭剝絲,寶兒才能一通百通,了解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嘿嘿,媽媽點著小傢伙的小腦袋,看見沒?你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差哦,要學會讀懂文章,再做題,學數學也不是學會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就可以了哦。學數學孩子們需要有初步科學文獻閱讀能力寶兒不服氣,跟媽媽辯解他讀了那麼多書,才不是不會讀書。媽媽想也是哈,這樣說不公平。於是想了想才回答小人家,數學題目的閱讀,跟讀各類小說和科普讀物不一樣,類似於媽媽工作上經常用到的科學文獻,它講究的是語言的精確性,在短短的幾行字裡面需要交代出所有的細節和解題線索,這就需要讀題的小朋友完全理解出題老師的思路,他想告訴你什麼,又想從你這裡知道什麼,這是一種科學和邏輯思維,需要認真思考每個數字之間的聯繫,這才能解開裡面藏著的答案。是不是呢?寶兒不吭聲了,想了想,終於點頭承認媽媽說的沒錯。嘿嘿,這小傢伙現在不好糊弄呢,不說的他心服口服,人家還真不聽媽媽的。?所以,媽媽接著說,科學文獻的閱讀可不能像讀小說一樣,一目十行,一句話看不懂還可以繼續,書的內容照樣能懂,可是數學題就不一樣了,像猜謎語一樣,一句話看不懂,找不到線索之間的聯繫,就沒有辦法解開謎底,題目就會做錯哦。關於閱讀與數學解題之間的聯繫,媽媽僅僅想到這些,所以鼓勵我家寶貝練習閱讀理解,學會不放過科學論文中的每一個細節描述,媽媽還以為這是自己的獨特理解而沾沾自喜。沒想到後來遇到貝貝的老師,才發現這些美國老師早就想到了這些,他們把是普通的加減法,都玩出了花------數學老師鼓勵孩子寫數學小故事這還是二年級開學不久的事,某天媽媽去見老師詢問我家貝貝的學習情況,談到比較擔心孩子的作文水平,沒想過卻聽老師說了一件新鮮事。我家貝貝的老師是教數學的,按理說應該更關心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不是?可人家啊,撈過界了,教育孩子寫作文!寶貝媽咪聽著新鮮啊,問他,為什麼啊?老師說出了一番道理確實讓寶貝媽咪很信服------數學可不僅僅是幾個數字,真正的純數學的東西,對大部分孩子們來說還真沒什麼用處。可實際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如果我們能讓孩子們把簡單枯燥的數字變成生活中實際可操作的活靈活現的東西,孩子們學起來才有興趣,也知道了數學的用處,不是很好么?比如,1+2=3,如果只是三個數字,學起來就比較抽象是不是?可是如果要是換成一段文字,像是「我從商店買了一個蘋果,又買了兩個桃,那麼總共就買了3個水果。」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就這樣?逐漸的,孩子們就會了解數字的魅力,而且,這對孩子們的文字能力也有幫助。是不是?從這以後,寶貝媽咪還真從貝貝的數學作業里看到很多圖文並茂的小作文,小傢伙的想法很多,很有意思哦,?小傢伙還無師自通,理論聯繫實際,學會了幾元幾角的簡單分數演算法,哈,小驚喜吧?貝貝數學老師的做法確實讓媽媽很驚艷,覺得這老師真的是很天才,獨闢蹊徑,通過讓孩子自己編寫應用題來幫助他們了解數字以及各種運算之間的關係,同時讓媽媽也了解到數學題中語言學習的重要性。不過後來媽媽才發現原來這種學數學的方法在美國很常見,我家五年級的寶兒也在用樣的方法做數學,只不過不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變成了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自然編寫的故事就要再複雜一些,像是一段小短文,或者說是一個數學故事,聽起來很有趣,也很有生活氣息哦。記得寶兒的老師布置過這樣一道題,要求孩子們寫一段小短文,要包含減法和除法,最後結果要用分數表示。我家寶兒的答案是:聖誕節後服裝店裡的衣服打折,媽媽喜歡的一條裙子原價21元,打折後是15元,?問商店對這件衣服打了幾折?他列出的算式是:(21-15)/21=?42.9%媽媽看到了大為感動,乖娃呀,說的真對,這次的百分比沒有算錯哦!不過有一件事你搞錯了,你娘從來不買超過半價的衣服,下次可以讓你爸爸做這個冤大頭哈。?
推薦閱讀:

數學史上那些是是非非的數學猜想,令人著迷,令人狂
好人隊長和壞人隊長
排列組合初步
架空世界 之 公式創世

TAG:閱讀 | 數學 | 理解 | 閱讀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