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梁:我對太極拳不用力的認識(四)

 造成了「人背我順」,甚至到了使人「落空」失足,顯然還沒有完全達到武術制人的目的。從《楊氏老譜》與楊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太極拳制人的手段主要有兩個,那就是點穴與使人向遠處重重地跌倒。電視和互聯網對武術點穴這種已經瀕臨滅絕的技術都有反映,如2007年9月21日江西衛視「傳奇故事」報導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的張維波教授,對得到過武當內功傳授的張建光先生點穴術的測試,有一位自認為具有很強抗擊打能力的張雲來先生堅持要求親身體驗被點穴的感受,結果被在腹側章門穴幾乎是輕輕擦過似的一點,立即癱軟在地處於半昏迷狀態而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江西新聞欄目《第五社區》記者採訪觀察了據說能夠點穴致人和動物立即死亡的江西萍鄉市一位點穴高手謝啟平先生,謝先生用手指輕輕地在雞的背部一點,不僅使得活蹦亂跳的雞慢慢地瀕臨死亡而奄奄一息,而且可以用解穴法使即將死亡的雞即刻恢復常態。張維波教授通過儀器測試,當人的肢體被點穴後,被點穴部位有線狀紅外的延伸移動異常。這些都反映點穴是一種不需要耗費很大體力,而能立即致人在一段時間內完全喪失抵抗能力和立即或逐漸致人傷殘、死亡,現代科學不了解及尚解釋不了的武術技法。太極拳在置入背勢時施展點穴,顯然是以弱勝強的最重要手段。然而,這種太極拳技法的威力和可怕之處,除了在《楊氏老譜》中還可以極膚淺地被了解到以外,由於傷人實在太兇險,還可以說在中國近代太極拳的傳承中已經失傳,仍然保存下來的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發人如脫彈丸」的使人向遠處重重地跌倒。而要發生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必須要有很強大的力量的,這種力量古代太極拳經典稱之為「如放箭」、「極堅剛」的「勁」。從《楊氏老譜》中可以知道古代的太極拳先人將這種「勁」與一般的「力」做了嚴格的區別,學練太極拳必須分清「力」與「勁」,必須抑制「力」而追求「勁」。「力」與「勁」是不同的,這種概念是太極拳的基本常識,這種概念在真正的太極拳傳人中是十分深刻和明顯的。

  

從古代太極拳經典、《楊氏老譜》與近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可以發覺太極拳的「勁」與一般所謂的力有本質性的不同。一般所謂的力是指由於肢體局部各肌群的不同收縮引起骨槓桿變化所發生的,其值大多表現為肢體局部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這種力對外打擊,局部肢體必然肌肉緊張,往往需要局部肢體明顯移動,移動肢體的體能必然明顯消耗。而太極拳的「勁」是被古代太極拳經典稱為「如練一氣」的、也就是在體內波浪形傳遞的力,屬於現代運動力學所稱之為的人體中的「動量傳遞」。這種「勁」可以使得手臂等移動的肢體如同被揮動的鞭子,可以不用力而沒有體能消耗,甚至可以在肢體幾乎沒有位移的情況下向外發出強大的力量。因而陳炎林先生稱「力為有形,勁則無形」。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就多處提到了楊澄甫先生髮勁時往往僅僅是手掌「一抖」、「一鼓」、「一彈」,身子「一坐」;這種發勁手臂幾乎始終是柔軟的,就像鄭曼青先生所說是像「斷臂」似的;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反覆強調了太極拳的發勁手臂必須始終十分的放鬆柔軟。古代太極拳經典中因而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之語。這一句話不僅反映太極拳的強大勁力可以由沒有緊張的很柔軟狀態中的肌肉驟然爆發,而且反映太極拳的強大勁力是以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為載體的。

  

當然,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所說的僅僅「大松大軟」了就能夠有強大的勁力發生,這是十分片面和錯誤的。太極拳由於「不用力」的「大松大軟」只是為腿腳的力量傳遞到手臂之「動量傳遞」的發生與傳遞創造了條件,或者說只是「動量傳遞」發生與傳遞的條件。現代運動力學指出人體發生「動量傳遞」必須有人體各環節「相向運動」反應的發生。就是說如果沒有「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僅僅「大松大軟」是不可能發生強大勁力的。不僅發勁必須要「相向運動」,引起太極拳沾粘連隨的「氣」也是必須要有「相向運動」的。古代的「意」包括了所有的精神和神經活動,這種「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顯然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意」。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楊澄甫先生的這種說法與現代運動力學關於人體中「動量傳遞」發生條件的介紹完全吻合。這句話中「不用力而用意」中的連詞「而」並不是表示轉折,而是表示並列。現代太極拳界許多人將這句話中的「而」理解為表示轉折,將這句話理解為「不是用力打拳,而是用意打拳」,這是很錯誤的。應該將這句話的「而」理解為表示並列,將這句話理解為「打拳既要不用力,而且又要用意」。用現代的語言表述,楊澄甫先生的意思就是練太極拳要追求全身始終放鬆不要主動用力,在這樣的基礎上,還要追求全身有序協調「相向運動」的神經反應;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太極拳所需要的引起動作的「氣」和「真正內勁」才不會被「以自縛束」而能夠發生。

  

何謂「相向運動」?運動力學指出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具體地說就是身體「一個環節向下必然引起另一個環節向上,一個環節向左必然引起另一個環節向右,等等」。比如腳向下蹬,必然同時發生了向上蹬的力量。練太極拳就是要由自覺鍛煉至無意識條件反射地利用這種反應。具體地說,所有動作都要有頭頂懸引起氣沉丹田,引起孫南馨先生在《太極長拳》中所說的「足底的擰旋和蹬勁」、孫祿堂先生在《太極拳學》中所說的「足極力往上蹬勁(語云:『勁起於腳跟』)」,同時又腰胯與肩下沉、小腹內收、命門後突、背後拔等等這些相互反向的反應。這種「相向運動」有剎車的感覺,不過剎車是車子行進中的停止,而「相向運動」卻是沒有行進的車子由於剎車發生了車子的行進。實質上太極拳的「相向運動」應該包括人體有關各關節、各椎體上下有序地交互相對擠壓與相反支撐,從而將全身向下松沉發生於腳的力量往上傳遞。李品銀先生更是將這種反應總結為「下大於上、後大於前、身大於手」,給人十分形象、生動的啟迪。實際體驗如果沒有這樣的反應,不論身體如何放鬆,身上也是不可能發生「氣」和「勁」的。實際還可以感覺到這種「勁」的發生似乎是有一個驟然瞬間的肌肉緊張,但是這一過程是難以體驗覺察的、僅僅一閃而已,而且這似乎一閃而已的肌肉緊張完全沒有主動的成分,完全是被動的、不由自主的。這種體會符合陳炎林先生根據田兆麟先生的傳授,在《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論勁》中所說的「手到勁發,未中之先無勁,既中之後無勁,惟中肯之傾,疾如閃電,一發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

  

有人認為太極拳必須有柔有剛,有松有緊,不然不符合「陰陽相濟」。其實古代太極拳經典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就認為太極拳存在著「剛」和「緊」,「極堅剛」就反映了「剛」和「緊」;但古代太極拳經典同時又認為太極拳是「柔而無剛」的,就是說這「極堅剛」是如陳炎林先生所說「疾如閃電,一發便收」的,就連自己也是難以仔細體驗到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離不開「陰陽相濟」,但「陰陽相濟」在某些方面是表現為不對稱的。比如人的正常營養與微量物質、米飯與鹽都存在著陰陽關係,人體中的正常營養與微量物質能夠等量嗎?食用米飯與食用鹽能夠等量嗎?顯然,這些陰陽如果等量,人就活不成了。太極拳也是如此,如果別人和自己都能夠感覺到身上的剛和緊了,這種剛和緊就必然不是太極拳的了。只有主觀上始終追求「大松大軟」,也就是「不用力」,又憑藉「相向運動」反應,也就是「用意」,而客觀上瞬間一閃爆發由腳傳遞而至似乎沒有時間差的勁才是太極拳的「真正內勁」。而這種勁才體現了太極拳的「陰陽相濟」。因為這種勁的性質是全身的、傳遞的,不僅形成這種勁的爆發不需要大幅度地轉腰等預動、沒有先兆、可以由任何姿勢發生,而且手臂可以發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夠發生的最大力量還大得多的力量來;另一方面,這種勁力爆發的體力消耗主觀感覺上要比使用骨槓桿性質之力的體力消耗小得多而似乎「毫不費力」。這種主觀感覺是符合運動力學理論的。運動力學指出一個人用不同方式所做的功,其體力消耗是不一樣的。比如慣性定律提示: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可以省力,而經常改變運動狀態相對就比較費力。《運動解剖學》中有個國外資料:兩個運動員都用了4分24秒跑完1英里,其中一個運動員用每秒20碼的固定速度即勻速跑,另一個速度不固定,結果發現兩個人的功率和付出的體能不一樣,勻速跑的功率和付出的體能都比速度不固定跑的要小。每個人也可以用實際試驗來驗證這樣的理論:分別用三種方式搬運重物上坡,第一種方式是重物全由一隻手提拿,第二種方式是重物分開來由兩隻手提拿,第三種方式是重物用繩分繫於一條扁擔的兩頭而用肩頭挑扁擔,結果雖然同樣時間完成了將重物搬運到坡上,也就是做了同樣的功,但卻會感到第一種方式體力耗費最大,第三種方式體力耗費最小。這是因為第三種方式中,重物是由全身較直接地來負擔了。太極拳所發的勁是全身肌肉所匯成的,所以才會感到體力消耗比較小。運動力學又介紹人體力量發生的一個因素是肌纖維的伸縮差,伸縮差越大,發生的力量就越大。而太極拳追求全身始終的不用力放鬆就使得全身肌肉隨時都具有很大的預伸長,因而隨時都可以因為驟然收縮而瞬間發生很大的力。太極拳的勁是全身所發生的借「相向運動」而由腳反饋上來的,因而臂力不大的人就可以發出很大的力量來,而且耗費的體力相對較小,這也使得以弱勝強、以小敵壯、以老敵壯有了可能。因而這種勁力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越不用力會越有力」、「要有力就要不用力」,當然,這兩句話中各自的一個「力」是指局部的骨槓桿性質的力,另一個「力」是指由松沉引起的由下往上傳遞的力。當全身有了適當的放鬆,能夠有初步勁力傳遞的感覺了,就會發覺確實是這樣,發勁時身體和手臂越是能夠不用力,手臂能夠發出的力量就越大,驟然之間,腕、肘、肩關節會像要飛脫一樣,而胸腹則如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說的會貼向後背像掏空一般,而所消耗的體力也反而感到越小。而發勁時如果身體、肩臂稍微有一丁點兒的主動和用力,手臂上的力量反而大大地減弱甚至沒有了,就如楊澄甫先生所說「以自縛束」了。劍的習練尤其能夠明顯地反映這種情況,只要「相向運動」協調適當,比如手臂與身軀的運動趨向相反,肩臂越不用力,劍身上的力量就越明顯,向前刺時劍尖顫抖會尤其劇烈。顯然對於太極拳而言,不僅要掌握沾粘連隨,而且發勁也是必須「不用力」的,「不用力」也是太極拳發勁絕對不能脫離的根本需要。


推薦閱讀:

陳氏太極拳名家陳正雷談如何練好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勁意引導心法
武式太極拳的養生與技擊
太極拳陰陽變化的螺旋形式
太極拳的各家手型比較_

TAG:太極拳 | 認識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