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沉溺--楊志紅
「什剎海」是一句梵語。有人苦心孤詣地在「海子」周圍找出了十座寺廟,說這就是什剎海的來歷,純屬一廂情願的誤會
《燕京歲時記》中記述:「什剎海在地安門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間仕女雲集。凡花開時,北岸一帶風景最佳,綠柳絲垂,紅衣膩粉,花光人面,掩映迷離。真不知人之為人,花之為花矣。」
這裡的居民一如從前的記憶一般生活。
城中內心孤獨的年輕人,從喧鬧的大街擁擠到這裡,彷彿這裡是文明的最后角落。
耳機中歌手何勇無奈地唱「??銀錠橋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鐘鼓樓吸著那塵煙,任你們畫著它的臉??」
沉迷:愈夜愈美麗
打開北京地圖,這個缺水的城市中,水的標記格外醒目。中海、南海簡稱「中南海」,它的北邊,是知名的北海。再往北,過了新拓寬的平安大道,就是什剎海,又稱「後三海」,包括前海,後海和積水潭,指從地安門,鼓樓的兩邊到德勝門的兩邊,三個一水相連、襟帶相接的海。懶得什麼事都較真的現代人把這一帶統統稱為後海。
「什剎海」是一句梵語。有人苦心孤詣地在「海子」周圍找出了十座寺廟,說這就是什剎海的來歷,純屬一廂情願的誤會。
在元代,這裡是最繁華的商業區,酒樓茶肆、商賈戲班雲集。如今,它仍身處鬧市,距離紫禁城只有咫尺之遙,卻總讓人有種遠離都市甚至恍若隔世的感覺。相對於北京理性而有序的格局,燦爛恢宏的氣勢,這個地方有些脫節,彷彿離現代文明十分遙遠。
中南海和北海里名勝古迹眾多,至今保存完好。而後海,則如同流落民間的寶珠,多了些日常起居的家常味道。
就在夏夜的晚風輕輕吹起的時候,走在海沿上,漫步就變成了踩著雲朵的飄蕩。貼了水的靈氣,剛到這裡的人或許被這種距離和難得的靜謐感動,然後被誘惑。反倒是越來越多的流連打擾了它。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城市的人也想找到一個可以忘卻煩惱和凡塵誘惑的地方,他們懷舊一樣地急於把自己放進被湖泊凝固的歷史之中。
以銀錠橋分界的前海北沿、後海前沿、柳蔭街與前海西街之內的地區,有18條衚衕蜿蜒曲折。幽深的衚衕孕育了社會發展的勃勃生機。衚衕更深的地方,酒吧或茶吧坐落在已經閉戶的民居之間。岸邊的長椅其實只能容下兩人,戀人們正好在這裡談情說愛,周圍瀰漫著不知名的氣息。
夜深的時候,興緻正濃的人們不忍離去。載著霓虹倒影的水面,也載著搖起木槳的遊船。水面被盪開,又流動著統一起來。夢一樣的夜色把歷史暫且打亂,凝固於一處。或者這本身就是你的一個夢,它遠遠的飛來,從濃妝淡抹的西子湖邊,從槳聲蕩漾的秦淮河上??終於讓你忘了自己所在。糜爛的色彩和糜爛的燈光給人一種糜爛的感覺,人有的時候是需要這樣的感覺的。
沉醉:和後海談場戀愛
應該說,任何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的白天都是一樣的,因為所有人都在急赤白臉地掙命。但到了晚上,無論城市還是人,都放鬆下來,非常本色。所以,如果白天你在北京打拚,一定別忘了晚上和後海談談戀愛。
有人說,夜晚的後海才是後海,月色下,即便擦身而過也會帶三分浪漫,重要的情節一定要發生在夜間,只有夜間,才可以沒有現實生活的打攪;即使你不能從埃菲爾鐵塔上看巴黎夜景,不能從某高檔寫字樓的78層或者某旋轉餐廳俯瞰花花世界,至少你可以在後海體會一下什麼叫做有品位的消費,一切算計都可以被浪漫遮掩,一切奢靡都可以解釋為情調。
煙袋斜街1號原來是個煙袋鋪,屋檐垂著鑄鐵煙袋花,是舊時店家掛幌子用的,門框上一對蓮花匾托形態古雅,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小牌,是清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書曰:京師總商會。王寅把這座200年歷史的老房子改成現在的「木樓酒吧」,專門用來展示自己的收藏--撲克,一千多種。王寅小時候就生活在這裡,他捨不得改變房子原有的樣子,連油漆都不肯重新塗抹,卻把屋裡整整的一面牆貼滿了撲克,其中不乏精品,算起來這面撲克牆的價值少說也有1萬多元,錢還是次要的,把自己費勁巴力從犄角旮旯搜集來的藏品就這麼貼在牆上永遠取不下來,是要肉疼一陣子的吧。
年輕的王寅以撲克會友,他的叔叔也終於有了一個可以邀票友溜溜嗓子的所在,原來這群老者都是在後海沿上自得其樂的。
煙袋斜街有不少古香古色的「老店」。店鋪規模都很小,名字卻很有味道,一間巴掌大的裁縫鋪叫做「星瑤制衣工作室」,一個小賣部叫「湖景源食品店」,一間小服裝店叫「煙媚坊」。另外,還有「雲水閣」、「鑫園」等,小而舊的門面流出濃濃的老北京韻味。
出了煙袋斜街,迎面就是銀錠橋。據說早年的這座小橋像一個倒置的元寶橫卧在兩海之間,故被人稱做「銀錠橋」。後來原橋被毀,重修後加長了橋身,拓寬了橋面,雖然不很像元寶了,仍不失清雅秀麗。明代人李東陽稱此處為「城中第一佳山水」。站立橋上,北望後海水天一色,遠眺西山後海原是北京傳統生活的工筆寫意,但這滋味已經不那麼醇了,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幅後現代意識的油畫,各種生活的調子都斑斕在其中。
以後海為中心,幽深的衚衕兒四通八達。這些當年稱不上規劃和設計的小路和窄巷,在現如今人們的眼裡變成懷舊和回歸的符號。閑坐乘涼的老人、沿街吆喝的小販、還有顛顛跑來的一隻小狗,都會讓時尚一族眼波恍惚,有一刻的軟弱和沉溺。
有人說,北京沒有死胡同兒,只要你有耐心,不論從那條衚衕穿過都可以到達你的目的地。
沉湎:那時花開
後海地處北京市中心,距天安門僅有四五站地,與景山、故宮遙遙相對。是舊時皇家獨享的一泓清池。
海邊不乏深宅故園。清代許多親王貝勒的宅第都在周圍。沿海走著走著,一不留神就會看到碧瓦紅牆。在那些高大莊嚴的大門外,只能看到院內高大森郁的樹木。悠悠地透著神秘。據說,後海的水域連著故宮的龍脈,從古至今都是風水寶地。所以,自明清以來,沿海便布置了皇親國戚的宅院。
醇親王府位於後海北岸,府邸分為正院、住院、花園及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後建有醇賢親祠堂一所,佔地共約八十餘畝。園中南樓前臨水有「明開夜合」樹七株,其中兩株二百餘年前的古木,據說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親手所植。嘉慶年間,花園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賜予成親王,並特許成親王引後海水入園。現在我們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親王時修建的,平安石上「歲歲平安」四字便出自成親王之手。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賜給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其在成親王府的基礎上添改修繕,建成醇親王府。宋慶齡曾經在醇親王府的西花園工作、生活了18年,給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留下了許多痕迹,增添了不少亮色,西花園也因此被闢為宋慶齡故居。
梅蘭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後10年是在什剎海西北隅護國寺街9號度過的,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佔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人們緬懷大師的觀光景點。故居現有房屋37間,館藏文件3萬餘件。
1963年秋天,郭沫若遷居前海西街18號,在什剎海西畔這座古樸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後14個年頭。院內最為顯眼的當數郭沫若夫婦親手種植的銀杏和牡丹,那些曾經與主人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浸潤在主人真誠與博大的情感世界中。現在故居正房的客廳、辦公室、卧室依舊是主人在世時的陳列。暖廊環繞小小的月季園,通向最北面的房間,正中的一間是郭沫若夫婦研磨書法的地方。偉人已去,故園依舊。一卷卷書稿,一幅幅書法佳作,保留著他的神韻。
位於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園,是現今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當年曾是乾隆寵臣和王申的私宅,後由慈禧賜給了恭親王並因此得名恭王府。恭王府分府邸、花園兩部分,擁有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勢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設計、布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全園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疊石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於山頂,居高臨下,更可觀全園景觀。
舒乙先生在回憶錄里說,老舍先生生前最愛北京,而北京他最愛的是積水潭。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積水潭、什剎海、銀錠橋、德勝門什麼的。老舍先生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中就有大量關於積水潭的描寫。老舍在他著名的散文《想北平》中說:面向著積水潭,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
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曾經在前海北沿一個大雜院里住了近30年,也是吳先生一生中住得最久的舊址。吳冠中住過的大雜院叫會賢堂,是民國時代北京最豪華的飯莊,名士雅集,蔡鍔和小鳳仙曾在此相會,畫家衛天霖的婚禮亦在此舉行。從大雜院往左,沿什剎海至銀錠橋,小橋上向西北方向觀遠山,被譽為燕京八景之一。過橋去鼓樓,需經一條狹窄的小街,就是著名的煙袋斜街。吳老當年經常到小街中的一家小小裱畫鋪托畫,與裱畫的王師傅成了忘年交,送了他一幅畫,還為他的店命名「煙袋斜街裱畫鋪」,並為此在《北京晚報》發表了一篇短文,王師傅高興極了,而今人、店早已不在了。
有名的還有:廣化寺,清朝的京師圖書館,魯迅先生曾在此任職。
清風碧水,曉嵐明月間,三百多年更替,如今這些大宅院除了少數被視為文化古迹精心保留下來,其他的多是只留下來一個輪廓,變成了機關、學校的所在地。沿海的舊磚牆上,長滿了殷殷的青苔,深深淺淺的綠色彷彿在提醒著人們關於這座城市的悠久的歷史。
沉淪:後海硬傷
舊時的什剎海用老北京的話說是,心裡不痛快「自個兒消停」的地方。而今,七千塊錢一平米的地價,酒吧中夾雜著的小資、城管、美眉、老外等沉湎於其中的種種種種,早已不能讓心中不快的人在開得風情萬種的丁香樹下找回那舊時的「氣場」。
這個最能概括古都風貌以及老北京風土人情的地方,忽然就變成了一個最時尚的符號。接連開業的酒吧一家挨一家,天天夜夜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熙來攘往、人潮如織。
每逢周末晚,進入交通管制時間的銀錠橋依然水泄不通。三名交警在橋頭維持交通秩序,疏導擁堵的車輛,三輛汽車、一輛三輪車和無數「不讓鬚眉」的自行車擠作一團。古老的橋頭驟然變成了巨大的停車場,其瞬時擁堵程度絕對不亞於高峰時期的二環主路。
後海憑空多出了四處硬傷:擁堵、嘈雜、污染、混亂,也許還有一處我們看不到的內傷--在諸多時尚+偽時尚的步步進逼之下,後海歷史的濃墨重彩正在逐步地斑駁和消失。
木樓酒吧主人王寅說,他更愛兒時的後海,早晨起來聽到的只有鳥叫,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圍著海走一周就算郊遊,以及窄窄的青石板和字正腔圓的叫賣??
一些曾深愛著後海的人們,此時選擇離開,只是對記憶的尊重,他們寧可在回憶中沉醉於後海,等待著它重新歸來。
據說,為治硬傷,相關方面已經有所動作:從「疏、堵」兩方面入手,採取「先治後管」的方式,邊保護邊開發後海的資源。
--以水草和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明確為重點保護對象,釣魚、游泳被明令禁止。
--為治理「水華」,安置「多功能環保船」進行下海治污。
--為緩解擁堵人流,改建荷花市場,集中商戶,除設有傳統的餐飲酒吧類店鋪外還將引進琉璃工坊、星巴克等。
--增加水面娛樂項目,設置多種類型船隻,供遊客休閑、就餐和娛樂,以疏導人流,適當緩解交通。
--鑒於目前後海地區車輛管理混亂,在荷花市場附近將建立一個能容120輛車停放的車場。
--沿「海」兩岸增加一定量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如垃圾箱、公共衛生間、觀景座椅及城市健身設施等。
--為解決現有商業建築混亂問題,聘請專業人士就不合理建築重新設計,由政府督促改建。
--為解決酒吧雜訊擾民現象,政府將對相關商戶採取時間限制與音量控制。
又據說,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之一的什剎海,2008年前將按功能被分成「前海熱鬧活動區」、「後海安靜休息區」和「西海垂釣區」。
在「克制的享受」和「永久的失去」之間,鍾情後海的人們正在做出選擇。
文/楊志紅 攝影/陳政
聚焦後海酒吧
過客:在衚衕里生存
這是一家旅遊主題的酒吧,而且據說是北京最早的一家。它位於中央戲劇學院旁邊,一個叫南鑼鼓巷的衚衕。炎熱的夏夜,過客的院子里熱鬧非凡,平日里喜歡四處遊走的朋友們,聚在一起嬉笑、打鬧、喝酒、聊天,這樣的場面不由地讓人想起在戶外的情景,也代表了旅行者的生活狀態。
那裡:生活不是在別處
「那裡」的宣傳單上寫著這樣一行字:「生活不是在別處,就是在那裡??」最早開在北大旁邊著名的文化衚衕成府街,後來那條衚衕拆了就搬到現在這裡,位於後海附近的帽兒衚衕。這條衚衕很著名,衚衕里有很多名人的故居,有國家話劇院等。這是一家以攝影為主題的酒吧,牆上掛有很多大師級的作品和老闆朋友們在各地拍的好片子,主要以黑白藝術片為主。有時候,他們還會在酒吧里舉辦一些專題攝影展。
白楓:從我們眼前滑過
位於地安門大街到銀錠橋的路邊,緊靠著後海,旁邊是京城有名的老字號「烤肉季」。一個看起來很破舊的房子,木製的窗戶遮蓋著行人的目光,讓人很難想像這會是個酒吧,它很容易在我們眼前滑過。
來這兒的人都是安靜的人,這裡沒有喧鬧,只有輕輕的音樂在空間內環繞。和大多數喧鬧的酒吧比起來,這裡似乎更適合情人們約會和竊竊私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酒吧的廁所,種植著各類植物和花,小小的空間里香氣撲鼻,沒有一點異味。這不像是廁所,更像是一個小小的花房。
左岸:後海的酒吧貴族
銀錠橋左首往南,沿著湖邊一直走,進入一個衚衕,湖漸漸隱去,有一個酒吧,那就是左岸。「左岸」原來叫「藍蓮花」,可以放電影,經常聚集著各色精神貴族和文化人。
左岸和後海其他酒吧比起來顯得比較貴族,寬大的竹椅,寬厚的桌子,老式傢具和飾物,屋內是寬敞舒適的大沙發,人一坐上去會陷得很深,很舒展很舒服。
香草吧:「別」在煙袋斜街的腰上
很多人喜歡它的平台,那是在原來平房的屋頂上搭建的。當平台上的燈籠在夜空中發散出橘黃色的光暈,彷彿靛藍的琉璃碗里擺著兩隻話梅,看看它們就能下酒。
其實,香草吧的亭子間最可愛。通向平台的樓梯拐角處,原有一平方米的留白,老闆擺上了一張木桌、一把木椅、一本卷了角的《納蘭詞》??雖是架在老北京的平房上,但那份乾淨、細緻、精明,倒有老上海亭子間的味道。在飄雨的下午,一個人爬上亭子間,讓木屐在樓梯上敲下一連串懸念。坐在這裡,可以聞到小院里泥土的腥氣;可以聽見雨滴沖刷灰瓦的迴響;一回頭,後院里枝繁葉茂的柿子樹幾乎探進亭子間的窗口,片片肥美的葉子在雨露的滋潤下密稠稠,三分鵝黃,七分橘綠。
老祁佛吧:最大特點是它的留言板
就在「銀錠觀山」邊上。店很小,裝修樸拙,傢具都是粗木的,帶著榆木疙瘩那份冥頑不化的執著。店外的藤蘿架下,經常橫躺豎卧著一些染著紅藍頭髮的大孩子。老祁交遊甚廣,周末會有一些新銳的樂隊,帶著「傢伙什」來吧里聚會,對其他客人來說算是一場演出。
衚衕寫意:看著銀錠橋車來人往
「衚衕寫意」,它太小,很容易被錯過。如果不是門口擺著若干桌椅,你不會相信這小小門臉內也別有洞天。狹小的空間里掛著很多印象派的畫作,像一個畫家的小小工作室。每次經過,都會看到很多洋面孔坐在支於湖畔的椅子上。
木樓酒吧:前面都有,不說了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