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這九種方法得知道!
小編導讀
當工作於業績需要靠胃來打拚的時候,在你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時候,你可知自己的胃可否受得了?當你隨意糊弄一日三餐的時候,可否知道自己的胃正被自己折磨?當胃容忍到極限的時候,當胃生病的時候,可如何是好?且聽聽他的治胃九法!不可不知!
陳寶貴教授在五神臟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醫經典及自己在臨床中對脾胃病的病因、病機的剖析,總結出治胃九法,為臨床脾胃病的辨證論治及組方遣葯提供系統完整的思路與方法。
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陳寶貴教授認為脾胃病病因多端,且病程長,但無論何因終可造成脾胃的生理功能失調。脾升胃降是脾胃氣機的主要活動形式,對脾運胃納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具有決定性影響。脾升,才能將飲食水谷之精微輸達於心肺,布散周身;胃降,才能正常受納、腐熟水谷,推動糟粕下行排出體外。如果脾胃氣機升降失調,就會出現病變,在臨床中多表現為胃氣壅滯和胃氣上逆。胃氣壅滯主要指胃中濁氣滯留,常見腹脹、腹痛、不能飲食等癥狀;胃氣上逆則出現噁心、嘔吐、呃逆等癥狀;若兼有胃熱,則多伴有吞酸嘈雜、食入即吐、舌紅、苔黃;夾有痰濁,則嘔吐痰涎、眩暈、舌苔厚膩;兼有食滯,則脘痞、噯腐食臭;兼情志不暢,則噫氣不除。因此,調暢氣機,恢復脾胃升降功能是解決脾胃問題的核心,治療的關鍵是審因論治,消除造成脾胃氣機紊亂的因素,重建脾升胃降的機能。因此,改善脾胃內環境,恢復脾胃生理功能至關重要。陳教授由此總結了「治胃九法」,具體如下。
一、疏肝和胃法臨床所見的胃脘痛以肝氣犯胃最為多見,其他證型也或多或少地伴氣滯癥狀,故將此型列為首位。《臨證指南醫案》中云:「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陳寶貴教授非常重視肝膽的疏泄升發功能對脾胃病的作用。他從長期臨床實踐中亦得出,脾胃之病多從郁生,因肝而起者十之六七。肝與脾胃在生理上相互為用,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土得木而達。」《醫學求是》更指出:「少陽在半表半里之間,為中氣之樞紐,樞軸運動,中氣得以運行。」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氣的升發調節著脾胃的升降,肝疏泄正常,則脾氣能升,胃氣得降,升降協調,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肝與脾胃在病理上亦互為因果,若情志不舒,肝鬱氣滯,橫逆犯胃,致胃氣不和,通降失司,則出現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遇煩惱則痛作或痛甚、泛酸、噯氣、矢氣則舒;肝氣鬱結日久,氣鬱化火,可見胃脘灼熱、吞酸嘈雜;鬱熱傷陰,胃失濡養,則會出現胃痛隱隱、飢不欲食、乾嘔呃逆、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等癥狀;若肝氣橫逆犯脾,致脾失健運,則會出現腹痛腸鳴、納呆、便溏等肝鬱脾虛的表現。肝喜條達,七情鬱結最易傷肝傷脾,調暢氣機、情志豁達可使脾胃之氣升降有常。主症:胃脘脹痛,以脹為主,或攻竄兩脅,或胃脘痞滿,惱怒生氣則發作或加重,噯氣則舒,胸悶嘆息,納呆,腹脹,排便不暢,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疏肝和胃法是消除胃痛的最基本方法,是治療胃痛諸法中的一個重要方法。藥用柴胡、白芍、當歸、佛手、香櫞、香附、陳皮、枳殼、甘草等。
二、養陰益胃法胃分陰陽,胃陰者,胃之津液也,為胃腑的根本,胃之受納腐熟必賴胃陰的濡潤。關於胃陰不足這一類型,臨床所見的病因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素體胃陰虧,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患熱性病,高熱耗損津液而陰傷;患潰瘍病,胃次全切除術後,不能生胃液;婦人產後傷血、傷津;糖尿病患者,津氣下奪。因胃陰不足,胃失濡養而表現為胃脘隱痛或灼痛、嘈雜、噯氣、口燥咽干、大便乾結、舌紅少津或剝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紋,脈小弦或細數。治以養陰益胃。胃為陽土,喜潤惡燥,故治療胃陰不足之證,當以甘涼柔潤為主,如葉氏所說:「宜用甘葯以養胃之陰。」(《未刻本葉氏醫案》)「甘涼益胃陰以制龍相,胃陰自立。」(《臨證指南醫案》)而《類證治裁》在葉氏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云:「治胃陰虛,不飢不納,用清補,如麥冬、沙參、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故藥用沙參、麥冬、生地黃、玉竹、石斛、天花粉、白芍、甘草等。
三、健脾溫胃法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陽氣虛弱,陽虛生寒,胃絡失溫,或脾胃素虛,均可致胃痛。症見胃脘隱痛,喜按,食欲不振,呃逆噯氣,脘腹脹滿,面色無華,四肢無力,日久可消瘦,大便稀溏,手足冷,畏寒,舌質淡,舌苔白膩,脈沉弱無力。治以溫胃健脾。藥用炙黃芪、桂枝、白芍、党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甘草、乾薑、高良姜等。
四、化滯開胃法
《素問·痹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不節,嗜食肥甘,損傷脾胃,運化不及,食積停滯,升降失調致胃脘脹滿、疼痛、噯腐酸臭、不欲飲食等症,飲食不當為諸因之首,暴食多飲,飲停食滯而致胃中氣機阻塞。症見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厭食,噯腐吞酸,噁心,嘔吐,吐後痛減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膩,脈弦滑。治以消食導滯,開胃止痛。藥用山楂、神曲、半夏、陳皮、茯苓、連翹、萊菔子等。
五、泄熱清胃法胃為陽腑,屬陽明經,多氣多血,易從熱化,無論外感邪氣或內有積滯,皆易化熱,故有「實則陽明」之說。其次,隨著當前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習慣和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攝入高蛋白、高脂肪等富含熱量的食物增多。嗜食肥甘,易於化熱化火,症見胃脘灼痛,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脈弦數等,治療當遵《黃帝內經》「熱者寒之」,採用清胃瀉火之法。陳寶貴教授認為,胃火不宜用大劑的黃芩、黃連等苦寒葯直折,以免苦寒敗胃,徒傷中氣,纏綿難愈,宜在健脾益氣的基礎上使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藥物,祛邪而不傷正。對於肝氣鬱結,日久化熱,邪熱犯胃而致的胃痛,治以清胃舒肝泄熱,藥用青皮、陳皮、丹皮、梔子等。
六、健脾祛濕法脾屬陰土,喜燥惡濕,濕勝勢必困脾,濕邪與脾陽不運是互為因果的。素體脾虛則容易停濕,或見內傷水飲而害脾陽,使濕邪易於從化。倘若素體陽虛則從寒化為寒濕,倘若內熱盛者,則濕鬱熱化為濕熱,臨證務須詳察,無論濕邪困阻脾胃,或脾胃功能失調,濕邪內生,作為病理產物及病因的濕邪在脾胃病中都是不容忽視的。濕郁型胃脘痛症見:胃脘隱隱作痛,纏綿不愈,口淡無味或口渴不欲飲,還可兼見倦怠、身重、肢節重痛、大便溏薄、頭重如裹、眼目昏蒙、舌淡、苔膩、脈沉而濡等。治以健脾胃祛濕。葯選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川芎、蒼朮、厚朴、藿香等。
七、化瘀調胃法胃為多氣多血之腑,初病在經屬氣,以脹為主;久病入絡在血,以痛為主;氣為血之帥,氣滯日久,血行勢必不利,而致氣滯血瘀。即葉天士所謂:「胃痛久而屢發,必有痰凝聚瘀。」瘀血的形成,成因有四:脾胃虧虛日久,氣虛無以運血,血行遲滯,胃絡痹阻,形成氣虛血瘀;肝鬱不舒,氣機不暢,疏泄失職,導致氣滯血瘀;脾胃虛寒,血失溫運,寒則血凝;胃陰不足,血失濡潤,而致陰虛血瘀。胃絡瘀滯日久,黏膜失於充養,可引起腺體萎縮、腸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治療時應根據胃以通為補的特點,採用化瘀通絡法。脾胃之病易傷氣及血,病久而致血瘀,患者臨床表現為胃脘部疼痛如針刺,固定持續,晝輕夜重,經久不愈,甚或嘔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沉澀或弦細澀。治以溫中理胃,活血化瘀。葯選桃仁、紅花、桂枝、白芍、莪術、穿山甲(代)、生薑、大棗、飴糖、甘草等。尤喜加白及一味,其性味苦甘,入肺胃經,富有黏性,止血消腫,斂瘡生肌,不僅能止血散瘀,通絡緩痛,還能改善胃脘脹痛、嘈雜諸症,促進胃黏膜潰瘍之癒合,常被選為護膜止痛之上品。若出血量較多,常配伍雲南白藥內服以止痛止血。此方多用於胃病重症或潰瘍病。
八、開竅醒胃法心主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中醫向來認為「心腦相通」,《吳醫匯講》即提出「胃之權在心」,充分說明胃的功能活動由心腦作用和支配。《素問·脈解》篇說「陽明絡屬心」,亦表明胃與心腦相通。張錫純曾云:「君火發於心中,為陽中之火,其熱下濟,大能溫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頓減。」心和胃之間有經脈聯繫,有五行之間的聯繫,還有氣化關係。脾胃化生氣血,心主血,藏神。若心神失調(包括腦血管病變),可影響脾胃功能,痰濁困脾,會出現納呆、脘脹、隱痛、便溏等癥狀,而脾胃功能的失調亦可影響心神。脾胃與心神的這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對於臨床指導、治療胃脘痛有重要意義。陳教授依據心(腦)胃的相關理論,運用開竅醒胃法,擬開竅醒胃湯,配合本院製劑回神顆粒治療。藥用葛根、半夏、陳皮、膽南星、枳殼、茯苓、菖蒲、遠志、桃仁、砂仁、雞內金、焦三仙等。
九、辛苦平胃法
脾胃病失治、誤治後,或外感病誤下後,脾胃受損而生寒,外邪內陷而生熱,導致寒熱錯雜於中,脾胃功能失調。寒熱互結,阻礙氣機,不通則痛,實是脾胃兩病,因寒熱有輕重,見證亦有差異,如濕傷脾陽,熱傷胃陰,形成寒熱錯雜之胃痛。臨床還可見胃經有熱,脾寒下移於腸的上熱下寒證,如胃痛痞滿與腸鳴並見,口苦、煩躁、苔黃膩與腸中冷痛、下利清稀互見,欲飲冷與腸中畏寒、遇冷即瀉互見,這種寒熱並見、病機錯雜的情形在脾胃病中非常多見,故陳教授提出辛開苦降,平調脾胃法,符合吳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則。《黃帝內經》云:「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本法苦辛合用,寒熱兼施,一陰一陽,一開一降,有開泄痞塞,調節升降,疏利脾胃氣機的作用。陳寶貴教授經常選用的辛葯有半夏、乾薑、良姜、吳茱萸、桂枝、川厚朴等,辛葯有開結散寒,通陽運滯之功。苦藥常用川黃連、黃芩、龍膽草等,苦以降泄,順應了胃的生理特性,與辛葯配伍既可制其燥,又有相反相成的作用,臨床根據寒熱的輕重,相機選用。
推薦閱讀:
※如何養護自己的胃,不得胃病?
※飯拌湯一起吃容易得胃病嗎?
※每天和一杯,養胃護胃,治療胃病,除口臭
※噯氣是何種體驗(不是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