諂媚魏忠賢的袁崇煥和明朝人的評價 【貓眼看人】
06-25
閻崇年對袁崇煥的評價和明朝人相差多遠?1)關於「優秀統帥之說」徐石麒於弘光年間(1645年明南京福王稱帝後的政權)所上的反對與清議和奏疏中,概述了袁崇煥作為軍事統帥時的事迹。他說袁崇煥是「陽主戰」、「陰主款」,並且以殺邊帥毛文龍為向敵人示好之信,而崇禎不同意議和,所以袁崇煥便邀後金軍進攻,以脅迫崇禎議和。袁崇煥在薊門先款待敵人,後來後金軍半夜潛越入關,袁崇煥並不堵截,而是尾隨殿後,所以崇禎才殺了袁崇煥。「袁崇煥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議未成,而崇煥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滅奴,召崇煥授兵柄。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也,甚至殺東江毛文龍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許,遂嗾奴闌入脅款,仍戒以弗得過薊門一步,崇煥先頓甲以待。是夕敵至,牛酒犒勞。夜未央,敵忽渝盟,騎突薄城下,崇煥師反殿其後。先帝於是逮崇煥誅之,而款議再敗。」[⑩]認為殺毛文龍以示好後金的說法在《石匱書後集》中也有提及。「督師袁崇煥事,適當女直主(努爾哈赤)病死,崇煥差番僧喇嘛鎦南木座往吊,謀以歲幣議和。女直許之,乃曰:「無以為信,其函毛文龍首來。」[11]而說後金軍入寇乃袁崇煥召來的還有《崇禎實錄》。「丁酉孫承宗入朝,袁崇煥抵左安門。時戒嚴,報不即入;漏下,始馳奏簿城下,都人競謂崇煥召」[12]2)關於「自毀長城之說」閻崇年說崇禎殺了袁崇煥是自毀長城,不過計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中卻說,袁崇煥殺邊帥毛文龍之舉,才是如秦檜殺岳飛一樣的自毀壞長城。「崇煥捏十二罪,矯制殺文龍,與秦檜以十二金牌矯詔殺武穆古今一轍。」[13]類似的記錄也出現在談遷的《國榷》當中,談遷評價說,袁崇煥殺邊帥毛文龍無異於自殺,怎能不敗?「袁氏便宜從事,天下聞之,詫為奇舉,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罰,則殺島帥適所以自殺也。才非周公,使驕且吝,又中建虜之誘,殺其所忌,能毋敗乎!」[14]3)關於「浩然正氣之說」閻崇年說袁崇煥具備「浩然正氣」,是所謂「正大剛直、合乎道義、充滿天地、超越時空之氣」,可是有史料顯示,袁崇煥對奸佞魏忠賢阿諛奉承、極盡諂媚。遼東巡撫袁崇煥疏稱:「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海內之共見共聞,業已銘刻金石,無容職贅,至其身任遼事,誓□恢復,梟滅逆虜……浞古內臣誰有出其右者!」[15]另外,袁崇煥還夥同閹黨分子一起為魏忠賢修建生祠。「薊遼總督閻鳴泰、巡撫袁崇煥疏,頌魏忠賢功德,請於寧前建祠,賜名懋德」[16]自古「正」、「邪」勢不兩立,具備「浩然正氣」的袁崇煥,怎麼會與閹黨分子一起,對奸臣魏忠賢阿諛奉承,並以修生祠的形式進行巴結呢?4)關於「大智大勇之說」袁崇煥在當統帥期間的作為,被明末歷史學家談遷評價為「奇舉」、「不道」、「自殺」……還評價他「才非周公,使驕且吝」,並沒有大才,而他中了後金的詭計,更談不上大智。「袁氏便宜從事,天下聞之,詫為奇舉,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罰,則殺島帥適所以自殺也。才非周公,使驕且吝,又中建虜之誘,殺其所忌,能毋敗乎!」[17]另外,「寧錦大戰」中袁崇煥自己都在奏摺里承認,他在跟皇太極的謀略較量中,完全陷於被動。他欲聯蒙古,後金就攻打蒙古;他希望朝鮮作為牽制,後金就迫使朝鮮議和;他想要耍點兒手段,爭取一些時間把「三城」修好,後金就來搞破壞。每一招都非常狠毒,而且佔盡先機,如今錦州若失守,那下一個被圍困的就是寧遠,寧遠以後就是關門……雖然他這樣說是為了讓天啟認識勢態的嚴重性,但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暴露。從當時的戰略層面來看,皇太極可謂佔盡先機,這本身就說明袁崇煥在與其的較量中完全處於下風,他落得這樣的結局何談有「大智」?巡撫遼東袁崇煥奏:「奴子妄心驕氣,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虜而厚其與,彼即攻西虜而伐我之交。我藉鮮為牽,彼即攻鮮而空我之據。我藉款愚之乘間,亟修凌錦中左以扼其咽,彼則分犯鮮之兵而撓我之築。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後。若錦失,奴又必以困錦之兵困寧,與中右一路乘勝而下即及關門……」[18]說到「大勇」,後金一包圍錦州,袁崇煥馬上就怯戰,不敢援救錦州,在奏章中袁崇煥提出「責之赴戰力所未能」,所以他「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遠救」,他這樣的說辭即是說他援救不了錦州。「甲申遼東巡撫袁崇煥題:奴圍錦州甚嚴,關外精兵盡在前鋒,今為賊攔斷兩處,夷以累勝之勢,而我積弱之餘,十年以來站立不定者今僅能辦一守字。責之赴戰力所未能,且寧遠四城為山海藩籬,若寧遠不固則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遠救……」[19]這樣的說辭被後來稱為「暮氣難鼓」,就是沒有勇氣和膽略,試問,這樣的人何談「大勇」?5)關於「岳飛、于謙之說」岳飛、于謙都是以拒不議和著稱的忠臣良將,岳飛甘願赴死也決不支持議和,于謙更在皇帝都被俘虜的情況下依然整軍力戰,決不妥協求和。而在《滿文老檔》收錄的袁崇煥書信中,他卻自稱與皇太極同心議和,天地可鑒,也就是所謂:「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誠心,我豈可弄虛;汗若實心,我豈可作假。」「今奉帝命巡邊調兵之兵部尚書袁復汗陛下,遣來使觀□復書二函還。今觀趙登科復來之信,始如汗順造福之善心。所謂人言足信,軍機大事,外人何以得知者,唯汗捫心自問,乃以副天心耳!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誠心,我豈可弄虛;汗若實心,我豈可作假。」[20]另外,在《崇禎長編》的記載中還顯示,袁崇煥與後金之間的議和,不僅是私下議和,而且遭到了兵部尚書王洽、內閣首輔錢龍錫的反對:「主欵一事則崇煥頻以書商之洽與龍錫,而洽與龍錫未嘗許之也」[21]可是袁崇煥卻一意孤行,堪稱「議和先鋒」,他如此的作為豈能和岳飛、于謙比肩?6)關於「中國脊樑之說」在了解了與前「五說」相矛盾的內容以後,我等草根自然會有疑問。試想,如果袁崇煥的下列指控屬實,那他如何能稱得上是「中國脊樑」?一個在軍事謀略上「陽主戰」、「陰主款」,縱敵入境脅迫君主媾和之人;一個跟秦檜殺岳飛一樣自毀長城之人;一個夥同閹黨分子巴結奸佞魏忠賢之人;一個中了敵人詭計自取滅亡之人;一個自稱和敵人同心同德而背主議和之人;總結:首先,袁崇煥其人其事的爭論由來已久,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草根專門針對閻教授而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延續至今的歷史疑案。其次,以上許多說法雖然算得上有此一說,但事實是否果真如此,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之後才能下斷言,現在只是提出一些爭議和質疑,便於讓大家了解事情的概貌。--------------------------------------------------------------------------------[①]【閻崇年著《袁崇煥傳》自序2】[②]【閻崇年著《袁崇煥資料集錄》(上)前言第1頁】[③]【閻崇年著《袁崇煥資料集錄》(上)前言第1頁】[④]【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下)】[⑤]【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下)】[⑥]【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下)】[⑦]【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下)】[⑧]【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下)】[⑨]【閻崇年著《明亡清興六十年》(下)】[⑩]【徐石麒於弘光年間(1645年明南京福王稱帝後的政權)所上的反對與清議和奏疏】[11]【《石匱書後集》之毛文龍列傳】[12]【《崇禎實錄》卷二】[13]【《明季北略》計六奇著】[14]【《國榷》談遷著】[15]【《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1478頁】[16]【《明熹宗實錄》卷八十三】[17]【《國榷》談遷著】[18]【《明熹宗實錄》卷八十四】[19]【《明熹宗實錄》卷八十四】[20]【《滿文老檔》天聰三年七月至十月第十七冊】[21]【《崇禎長編》卷三十八】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崇禎的尚方寶劍成了斷送袁崇煥性命的邪惡魔杖
※袁崇煥的神話是怎麼出籠的
※袁崇煥之死,究竟是咎由自取,還是崇禎枉殺忠良?只可惜孫承宗了
※文史宴|袁崇煥的圖森破(一)
※袁崇煥被凌遲達3000餘刀卻一聲未吭,他真的死得冤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