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古代,一夫多妻制是合情合理的?
1,中國古代的婚配製度,準確的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便是皇帝,也只有一個妻子。其餘的是妾。
在古代,娶妻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妻子的地位也相對比較高,當然,只是相妾而言。丈夫不想過了,可以休妻,有七種理由可以休妻,分別為: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口多言,盜竊。是為「七出」,還有三種情況不能休妻。分別是:有所取無所歸,先貧賤後富貴,與更三年喪。是為「三不出」,總體來說,約束多,保障少。不過相對於妾,已經算地位高了。妾可以隨意買賣,可隨時趕出家門。
2,為什麼說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們首先要知道,相對於現在的自由婚姻,古代的婚姻約束很多,也更純粹---純粹為了承嗣。婚姻的唯一目的是傳宗接代,在這一大前提下,一切制度、法律都服務於承嗣。
古代人的壽命怎麼樣?不怎麼樣。古代醫療條件太差,醫療知識匱乏,壽命普遍很短。唐宋時期,平均壽命大約30歲左右,直到清朝,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左右。在整個古代歷史,有一半人長不到14歲就夭折了。 以清朝皇室為例,清朝皇帝子女的整體夭折率很高,拿康熙和乾隆兩位高產的皇帝來說,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有24子7女活到成年,夭折率約44%,乾隆共17子10女,僅有10子5女活到成年,夭折率約為45%.擁有最好醫療條件的皇室尚且如此,普通平民可想而知。
所以如何能夠保證自己的香火不斷?在有限的生命里,儘可能多的留下子嗣才能保證不至於還沒長大就全軍覆沒。試想,古代人敢只生一個嗎?有50%的幾率,還沒長大就夭折了。
於是,在法律上,規定在一夫一妻的基礎上,可以多妾,實際上,是對社會現狀的一種合理的應對。是符合承嗣這一最重要和最基本訴求的。
3,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挺扯淡的,因為無論什麼時代,這個特權都只掌握在資源集中者手中。另一個角度想,即便沒有承嗣壓力,沒有那麼多夭折,在一個男權社會,會不會有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為什麼答案是肯定的?相信所有男性都清楚。另外,所謂的沒有承嗣壓力,沒有那麼多夭折,好(xian)像(zai),不就是嗎?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纏足與近代放足後的變遷
※大開眼界!古代風俗一百圖,珍藏啦!
※八篇不可不知的古代處世經典
※古代「丈夫」「妻子」稱呼的由來 - - 華夏網社區
※[家教]中國古代經典家訓之《袁氏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