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願意搶紅包?
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正在手機上被幾十個人同時討要紅包……
事情是這樣的:著名女企業家 @王丫米 老師請我做了一個演講,談錢太俗,事後用支付寶包了一個「嘉賓紅包」賞給我。我美滋滋地拆開這個紅包以後,立刻光榮地以四位數的成績,躍居各位支付寶好友可以查看的紅包排行榜第一(居然可以查看這樣的排行榜!)……現在我快破產了。
這件事充分說明了「紅包」和「給錢」是不一樣的。你看,連支付寶都學會告密了。
收發紅包從來都不是一種經濟行為,而是一種社交行為。
所以微信和陌陌上搶紅包搶得熱火朝天,這兩個本來就是根正苗紅的社交工具。支付寶和微博上的紅包大戰則多少有點冷清,至少在我(以及我的朋友們)的理解中,前者是財務工具,後者則接近於媒體。也許它們也向社交領域拓展過戲路?——無論如何,搶得有些沒勁。這篇回答,主要還是針對微信陌陌這類社交工具上的搶紅包心態(當然,支付寶和微博上有紅包我還是會去搶的)。
要說清楚紅包的功能,首先要明確一點:紅包並不只是過年時候用的。婚喪嫁娶,都會用紅包(喪事叫奠儀,但它與紅包的本質是一樣的),這些情境的共同特點:人們會聚到一起。
人類的群居性,是千萬年演化形成的特性,哪朝哪代都一樣。我小時候家裡住平房,晚上老停電,一停電,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推開門走出去。鄰居們也紛紛現身,彼此確認:「又停電了?」「麻煩!」我雖然年幼,置身於人群之中,也會感到渾身舒坦的一陣安心。——想想看,要是發現鄰居全不在家,一個人都沒有,該是怎樣的心情?人性天然如此:大事小事,喜怒哀樂,聚到一起總會有更好的感覺。古代是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現在是上飯店訂個幾十桌。形式在變,本質不會變。
前面說了,收發紅包是一種社交行為。它是對人際聯結的尋求確認與給予確認。為什麼要發「嘉賓紅包」而不發「勞務費」?本質上是在用「紅包」這個形式傳遞一句潛台詞:「咱們是朋友咯」(這個錢就不按市場價走啦)。而且紅包里畢竟放了錢,相比於口頭上的甜言蜜語,當然是有份量得多。所以收發紅包,作為一種極具形式感的,「有份量」的社交行為,在人類聚集的場合中可以成為一根定海神針,其莊嚴程度僅次於歃血為盟:看!這可是真金白銀給你!你說我有沒誠意!收紅包的人開心,發紅包的人其實也開心。這一行為讓雙方確認:「我們之間是有聯結的,我並不孤獨」。
但是這種群居的生態,竟然受到了威脅。這就要說到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
關於互聯網是如何一點點侵蝕並異化人際關係的,寫起來會是一篇大文章。這裡就直接放結論了:網上的關係,根本上還是一種虛擬關係。看似親密,實則疏離。使用者容易陷入自戀(不僅僅指自大)的精神氣質,玩世不恭,不傾向於認真表達情感(認真你就輸了)。也許可以把網路比喻為一個超 A 賣家,它推銷給我們模擬的商品:「跟真的沒有兩樣,你看看,你聽聽,你摸摸,有什麼區別呢?——跟實體一樣!」但說到底,「跟實體一樣」畢竟不是實體。人類的肉身沒有呼吸相聞地聚到一起(就算聚到一起了,也是各自埋頭玩手機),光是數據在交換,這中間就有本質的差別。
比如說吧,網上特有的聚集方式就是群。每個人手機里都有群,群的初衷是模擬現實中的人群,讓人變得更親密。——但實際上並不能做到。熱鬧當然是熱鬧的:幾百人的群,幾乎隨時都有人在說話,手機響個不停。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樣,反正我只能是屏蔽提示音。我也絕不會因為身在幾個這樣的大群中,就體驗到由衷的溫暖和安心。網上的這種熱鬧,感覺僅僅只是浮光掠影的一層表皮,熱鬧完了什麼也沒有。該空虛的還是空虛。不然,新年夜不會有那麼多人想要扎堆。
微信是從現實關係過渡到虛擬關係,陌陌則是直接建立虛擬關係,這兩個產品做得都很成功,但是做到現在,我認為它們也在考慮進一步的突破。否則,恐怕會像當年的 BBS 一樣,從熱鬧的極點慢慢流失人氣。根據過去的經驗,用戶一開始會沉溺於這種方便、高效、愉悅的關係,但會在達到某個臨界值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省:「玩到現在也挺無聊的……」依靠網路尋求人際聯結,就像喝海水止渴。無論看多少分享,點多少贊,跟多少人在群里插科打諢,心裡始終是填不滿的。
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曾經根據猿猴的智力推算人類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穩定維持的關係不會超過 150 人,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但是統計一下手機里的好友(算上群組),大多數人的聯繫人數目恐怕都超過了這個數量級。這麼多關係怎麼打理?一天就 24 小時,全拿去社交也應付不來啊,好在網路時代的技術方便,所以就有了各種省事的方法:點贊,群發簡訊……反正也不怎麼麻煩,動動手指而已,就靠這些方法來「刷存在感」。就拿過年來說吧,今天過小年,群里一通拜年刷屏,各種抄來抄去的祝福語;大年三十,又一通刷屏(那一晚上手機只能靜音);初一,刷屏;十五,刷屏……可是有誰會把這些祝福當回事呢?到了日子,不還是現實中的走親訪友才是正經嗎?
依靠技術降低人們的溝通成本,對於改善人際關係來講,其實是緣木求魚。
所以網路的便利,也正是網路的限制。因為它太方便了,就沒法當回事。前兩年有一句流行語:「群發的簡訊我不回」。你都沒有投入成本,我憑什麼要真心相待?我覺得,搶紅包的火爆,就是因為迎合了用戶的這種需求。在任何時候,人類都渴望與他人產生更深層的聯結。可是在網上的關係中,我們不能傳遞體溫,傳遞眼神,傳遞關心(非口頭的),我們能傳遞的只有冷冰冰的數據。那麼好吧,我們讓這個數據更有誠意一點。最終,我們找到了一種最可能帶有溫度的數據,就是錢。
因為是貨真價實的錢,我發出的祝福再也不會虛弱無力了;
因為是貨真價實的錢,潛水的用戶被炸起來了;
因為是貨真價實的錢,我找到了冒泡的理由;
因為是貨真價實的錢,我待在群里不發言也不用擔心被踢出;
……
如果你因為搶紅包的活動,感覺到久違的節日的喜慶感,這不是因為你貪婪(總共才多少錢呢?),而是因為它激起了潛藏於我們心底的,對於聯結的渴望。——通過錢,我們試圖把弱人際聯結向稍強一些的方向轉化。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可行的,正如前面所說,真金白銀畢竟具有現實的份量。然而,這種方式是否真能在網上製造出跟現實中一樣的「年味兒」?甚至更遠一點,能從根本上消解網路造成的人際疏離?我抱以謹慎的悲觀態度,也並沒有明確的理由,還是拭目以待吧。
推薦閱讀:
※皈依——打開來自佛陀的「紅包」
※女生讓你發紅包,這樣懟回去最體面!
※新年假期期間用在線答題賺點紅包錢
※哪些人紅包最大包?
※搶票平台推「有償代搶」,加錢就可「插隊」搶票,你怎麼看?
TAG: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