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的心理學理論
斯金納的心理學理論2007-11-28 18:18
操作性條件反射——斯金納的心理學理論(一)
斯金納在自己的研究和觀察中發現,無論是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還是華生的S-R理論都不能解釋人類習得的所有行為,它們都只能解釋其中的一部分,解釋那些經歷了類似於從「非條件刺激-非條件發射」到「條件刺激-條件反射」過程的發射行為。但是,人類的行為並不都是通過這種方式習得的,有很多行為,例如吹口哨、走路,就不是通過這種方式習得的,它們也不具備巴甫洛夫所謂的條件反射的種種條件。首先,沒有任何一種刺激物可以算得上是人們吹口哨的「非條件刺激物」,吹口哨並不是一種「非條件發射」;其次,人們吹口哨或走路並不是因為某種刺激的出現,有時候根本是自發的動作。 因此,斯金納認為,人類習得的行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經由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過程建立起來的,服從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是對一定刺激的應答反應,因此,他把這類行為稱為「應答性條件反射」;而另一類習得的行為最初出現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刺激出現,也許有刺激(但不明顯),也許純粹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這一類行為稱作「操作性條件反射」。 斯金納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和應答性條件反射的區別主要在於以下兩點: 1. 刺激在反射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所有的應答性條件反射都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S—R。S在行為的形成中扮演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在條件反射的訓練過程中,條件刺激總是伴隨著非條件刺激而出現。例如,要想讓狗對鈴聲形成條件反射(一聽見鈴聲就分泌唾液),就必須在每次出現鈴聲之後緊接著向食桶中傾倒食物,這樣持續多次,狗才會形成對鈴聲的條件反射,一聽見鈴聲就分泌唾液。另外,條件發射的分化、消退也都取決於鈴聲和食物以何種方式結合,如果只給鈴聲不給食物,條件反射很快就會消退,以後即使再給鈴聲,狗也會認為是在欺騙它,不會再分泌唾液了;同樣,如果出現高頻鈴聲的時候給狗食物,不出現高頻鈴聲的時候不給狗食物,狗就學會了區分高頻和低頻鈴聲,只是當出現高頻鈴聲的時候才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認為,非條件刺激物必須緊接著條件刺激物出現,而不能在反射行為作出之後才出現,在反射行為之後出現的非條件刺激物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然而,在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的形成過程中,刺激幾乎不起任何作用,操作性條件反射也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述,但不是S-R(刺激-反應),而是「反應-強化」,在行為形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反應前出現何種刺激,而是反應後得到何種強化。 2. 強化在反射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在應答性條件反射中,人們重視的是反應前的刺激而不是反應後的結果,沒有人關心反應以後會得到何種結果,因此「強化」在這類反射行為中沒有任何意義;但在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中,強化才是最重要的。斯金納認為,如果人們在無意中作出某種行為之後得到了獎賞,人們以後就會多作出這類行為;如果人們無意中作出的某種行為導致了懲罰,則以後會迴避這種行為,會儘可能少做這種行為。是行為的後果而不是行為前的刺激導致決定了行為的保持或消退。
行為塑造——斯金納的心理學理論(二)
在斯金納看來,人和動物並沒有兩樣,在人的各種行為中,哪些行為會得以保持,哪些行為最終會消失,都取決於這些行為的後果,取決於人們做出這些行為之後是受到了獎勵還是懲罰。因此,培養人們的行為習慣只需要不斷的應用獎勵和懲罰來進行控制就足夠了。 在行為塑造過程中,實驗者首先觀察被試的全部行為反應,然後對其中的部分行為反應進行獎勵,忽視其中那些實驗者不希望保留的行為反應,通過不斷的獎勵、強化而塑造出一種基本上是全新的行為模式。利用這種方式,斯金納曾經成功的教會了鴿子打乒乓球,甚至還教會鴿子在一架玩具鋼琴上彈一支曲子。 下面,我們以斯金納教鴿子啄彩色圓盤為例來說明具體的操作過程:在一隻斯金納箱里,在一面箱壁上某個地方嵌上一個與與箱壁平齊的彩色小塑料圓盤,訓練的目的是讓鴿子啄這個彩色圓盤而不是箱壁上的其他任何地方。一開始,只要鴿子在箱子中的任何地方朝盤子這個方向稍微轉動身體就給鴿子餵食,這樣,多次強化以後,鴿子朝這個方向轉動的頻率就會提高,到鴿子經常做出這一行為時,我們就提高要求,不再滿足於這一行為了;這時候,我們只對鴿子轉向圓盤這個方向時才予以強化,給鴿子餵食,由此強化鴿子的行為,等鴿子達到要求後再提高要求,最後,只有當鴿子啄向圓盤時才予以強化,多次強化以後,鴿子就學會了啄圓盤,行為塑造就完成了。 按照這個方法,還可以塑造很多更加複雜的行為反應,馬戲團的動物就是用這種方式訓練成功的,還有人利用這一方法教會一隻兔子撿起一枚硬幣含在嘴裡,然後扔進一隻小豬儲蓄罐里;也有人教會了一口豬打開電視,撿起臟衣服扔進一隻大籃子里,以及用吸塵器打掃房間。 斯金納將行為塑造用於人類行為的研究,對一些精神和情感疾病的治療起到過不小的作用。他認為,通過獎勵可以重新塑造精神病人的行為方式。他和兩位研究生從四十年代首次開始實驗嘗試,後來叫做行為矯正法。他們在波士頓附近的州立醫院進行實驗,如果病人做出合適的行為,例如自願進食、自我修整或者協助整理房間等等,就會得到一些獎勵,如糖果和香煙,或者得到一些特權,比如自由選擇進餐地點,與醫生交談、看電視等等。 行為塑造的方法後來傳播到了許多精神病院和感化院,現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廣為應用,但是,精神病醫生們認為,這種方法雖然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對嚴重的精神病人來說尤其如此,但是,這是一種昂貴的方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在家庭教育中,雖然對於塑造孩子的行為很有效,但卻顯得過於嚴格、沒有人情味,很多家長並不能真正嚴格的按照行為塑造的技術來實施對孩子行為的控制,因此,它只能作為多種手段中的一種,而不是唯一。
推薦閱讀:
※這篇雞湯有毒,信的就點進來丨段子心理學
※阻礙你進步的罪魁禍首:悲觀性人格
※五個戀愛心理學效應,告訴你什麼是「愛」
※張韶涵:要幸福,學會甩鍋很重要
※10點建議,幫助你平復第一次見來訪者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