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十二時辰養生 5 學、醫、道
06-25
大家一定要清楚,這裡邊涉及到我們看中國古代文化,就是包括《黃帝內經》我們對它的一個看法,就是中國古代的東西,包括中醫,它都不是學來的,而是用道來看的,就是道一以貫之。那麼什麼叫學,什麼叫道呢,大家看,就是實際上道是意味著一種洞察力,那麼學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要想學東西實際上是很難的,因為現在知識已經爆炸了,你想學什麼都已經學不過來了,越來越多了,那麼這個在中國古代荀子里就說過,其生也有涯,其學也無涯,我們的生命是有時間段的,那麼學習是永遠沒有盡頭的,以有涯伴無涯,殆矣。如果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陪伴無限的那個學習,那就是很危險的。那麼我們應該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學習這些古代的經典呢?我們應該用一種道的方式。大家看這個學字(象形字),你看上面這表示兩隻手,中間是個什麼,是個爻辭。爻辭,學《易經》的人都知道,爻辭是《易經》里最難的部分,在古代就相當於算算術,就是拿著那個蓍草占來佔去,還有算盤,這都是很難的,所以人越學怎麼樣,這個子底下是一個小孩子,人越學頭越大,古代一開始就不主張通過學的方法去掌握中國文化的一個精髓,那麼就要用道的方法,用道的方法怎麼講呢,這邊是個什麼,首,就是頭腦,而這邊是什麼,是辵部,就是馬車,實際上就是智慧坐上了馬車,就形容是一種飛快的,實際上就相當於洞察力,所以說講道就一定是去以悟道的方式,要悟的,道是要去悟的,知識要去學的,這是很不同的。所以這也是我們馬上要開始學《黃帝內經》的原文,第一篇的原文,大家一定要掌握這個方法,就是你是用道的方法去學,還是用學的方法,你如果用學的方法就會很慢。那麼在中國文化里,所謂道的方法是什麼呢?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宗太聰明了,天地之大,無奇不有,對不對?那麼怎麼辦,我們應該怎麼去學,所以老祖宗給我們指出一種方向,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學。它採取的是一種分類取象的方法,就是取象比類,用分類的方法,按照它的象來看它的類別。比如說凡是具有生髮之象的,全都放在東方這一類,全都放在木裡邊,所以你看六十四卦,是把天地萬物分成六十四個,就是按八卦走的。《易經》它的取象比類的方式,是按八卦走的,老祖宗不會難為我們,所謂卦又是什麼意思呢,卦就是掛起來,就是挑起來把這個象讓你看,看的很清楚。比如說我舉一個例子,先把這個說完,這是八卦,八卦就是《易經》的分法,把世間萬物分成八類事物,我們中醫採取的是哪種方法呢,是按五行的方法,而五行的方法里又內含著一個最精確的一個方法,最簡潔的一個方法,就是陰陽,所以一個是五行,一個是陰陽,而且最後告訴你一句話,叫做大道至簡。最大的道理一定是最簡單的,而不應該是難的。我們剛才已經講了十二生肖跟我們的這個十二時辰,比如咱們舉一個例子,如果用八卦的方法,古人其實並沒有難為咱們,古人就告訴你,比如說《易經》裡邊,這個是陽爻,這個是陰爻,那麼所謂陽爻陰爻,咱們不用去考慮別的,它就告訴你世間萬物就有兩個象,一個男人,一個女人,這兩個象里最不同的是什麼呢?是他們的生殖器不同,所以陽爻是男性生殖器的代表,陰爻是女性生殖器的代表,它就告訴你就可以了。那麼再由三個,再看這個卦象,這是三根陽爻,這是三根陰爻,老祖宗把這個象掛在這兒了,讓你看,看了你說你不懂,老祖宗給它起了一個名字,這叫什麼,這叫乾,這叫坤,然後你可以說,在座諸位都可以提出,我不懂什麼叫乾,什麼叫坤,不懂。不懂沒關係,老祖宗會給你解釋清楚的,好,你不懂這個乾,不懂這個坤,沒有關係,我給你怎麼講呢,再給你接著打比方,所以他就告訴你這是天,這是地,你不懂乾坤二字沒關係,你可以懂什麼叫天,什麼叫地,如果你說我還是不懂,我看不見天,看不見地,我不知道何為天,也不知道何為地,好,老祖宗接著來。那麼你總有父母吧,那你要想理解什麼叫乾,你就去理解你的父親,什麼叫坤,你就去理解你的母親,如果還有人說,我沒有父母,怎麼去理解,老祖宗還會接著告訴你,這就是馬,這是牛,拉著你去看什麼叫馬,什麼叫牛。那麼馬,我們就看所有的馬,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馬並不多了,看畫里的馬,我們看到的馬都是高昂的,實際上高昂就像什麼呢,就像我們的父親,這就是陽,所謂陽是什麼東西,陽就是永遠運轉不息的,這陰陽是中醫里的一個大概念,就是永遠運轉不息的。那麼什麼叫乾、天、父,就是說我們老說天不厭其高,那麼對於男人來講,既然男人屬於陽,就永遠不會滿足於他的氣宇軒昂,男人就應該氣宇軒昂。那麼這種氣宇軒昂怎麼表示呢,就叫天行健,所謂天行健這個詞,其實就是我們以前所講的,一切的東西都叫天行健,為什麼叫天行健,就是因天之序。老天的這個運轉過程,永遠是春夏秋冬不會變的,這就是它的運轉過程,這就是它天行健。而地,厚德載物,地是坤,那麼這也就是什麼呀,就是收藏,收斂。所以這都是老祖宗在給我們講的,所謂收藏是這樣,什麼叫厚德載物,一定要記住就像大地一樣,大地就是說既要承載好的東西,也要承載壞的東西,既要承載人的那種讚美,也要承載那種,比如說大便、唾沫等,一切髒的東西它也要能承載,所以女人你不能只承載你丈夫的工資,而不能承載你丈夫的痛苦,你都要能承載才可以,你德行才厚,所以女人是不厭其厚的,就是她的德行越厚越好。所以有一個中醫師曾經開過一個玩笑,說現在土地沙漠化了跟什麼有關呢,都跟女人不藏有關,女人現在都開始穿露臍裝了,肚子也屬於坤,腹部也屬於坤,就像泥土像大地一樣,孩子都是這兒生出來的對不對,所以說如果現在女孩子都穿露臍裝的話,那麼對她的身體會非常有傷害,而且還從一個象上來說,女人如果都不藏了,大地也就不藏了,所以土地就會沙漠化了。因為她們是都歸屬於一類。《黃帝內經》也是這樣,它都是把事物全都歸為一類去看,比如說你生肖,亥時,亥時就是三焦經當令,三焦經當令的時候,從屬相上來講,這個時候屬相是什麼,就是豬。那麼豬怎麼跟亥時相關,實際上就是豬的那種享受狀態,就是什麼都不管,吃飽了喝足了就躺在那兒哼哼,那個享受狀態,那個養自己。所以豬可以養肥,豬是什麼,就是它永遠在那兒享受著,呼呼那麼享受著。它是可以歸為一類的,這是從取象比類的角度來講它是歸為一類的,而且這種享受肯定是豬沒有鬱悶,豬要是有鬱悶也長不了這麼胖,所以它也是說它的身心的一個三焦的通泰,就是身體全都通暢了這麼一個象。比如到小腸經的時候是未羊,午馬未羊,羊是什麼呢,未時主小腸,小腸主吸收,我們原先已經講過了。小腸既然屬吸收,那麼羊,大家看,羊就是指的是,中國的美字就是怎麼樣,就是羊大,到未時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主滋味,所以我們中國人關於美的概念都是跟西方人很不一樣的,中國人關於美首先要滿足的是口食之欲。我們中醫裡邊,你要想學中醫其實永遠不會太晚,為什麽呢,就是它是一種醫道,它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既是醫學,又是醫道。它是一種道的表現,而道的表現,凡是道都跟你的生活經驗,跟你生活本身對自然天地萬物和自身的領悟,都是密切相關的。所以這就是學中醫和學西醫的不同,只要你生活過,只要你對人生還有一定的關注,你就可以學懂中醫,你就可以把這些東西全都學下來。而這些東西,像我們剛才所講的這些乾坤等等,我覺得《易經》它也是採取,中醫里講一個道理,叫醫易同源,為什麼同源,醫學和《易經》是同源的。所以經常會出現這個問題,就是開《易經》大會的時候,學醫的人都來了,開醫學大會的時候,學《易經》的人也都來了,為什麼呢,實際上同源在哪兒,同源它都是源於對天地自然及人身的感悟。所謂的卦象,你看這是乾卦,這是坤卦,然後這是父母卦,然後再生六子,就是八卦對不對,那麼六十四卦就相當於這八個八卦之間的相配。它們之間會出現一些什麼樣的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記,所謂卦象是不存在好卦與壞卦的,沒有好卦,易經無好卦,只有謙卦,正如我們剛才所講的合十的時候,只有把自己放在最低的時候,才一切全是最和諧的。大家一定要記住,當社會發展到哪一步的時候,社會如果是浮躁的,人就會得浮躁類的病,就會得上實下虛的病,就會得失眠、抑鬱,類似這方面的病症。所以我們中國把疾病跟方方面面都會聯繫,比如說我們剛才涉及到疾病,我們過去講過,比如萬惡淫為首,百病生於氣,像這些都是在告訴你,沒有一門醫學可以說把疾病跟什麼聯繫在一起,跟性生活聯繫在一起,跟情緒聯繫在一起。可是我們中國不是這樣的,我們中國要把這一切全都要聯繫在一起,所以真正的醫療保險是什麼,就是精神文明。把這些統統聯繫在一起才是我們醫學的這種內涵。所以有人曾經打過一個比方,說在西方假如你得病了,首先要去找的是什麼人呢,是醫生,對吧,醫生治不了了讓你去找誰呢,去找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在治不了,讓你去找牧師。可是在中國這個問題,你去找一個中醫就可以,他是可以全方位地解決你的一些問題,包括你的心理,甚至包括你的信仰的問題。而且在中醫里,大家要記住,我們馬上要進入的一個新的話題,就是中醫它會涉及到你生活當中方方面面的東西,所以它指導的是你的生活。醫道,所謂醫道它不是單純地停留在治病的這個層面,它是要全方位地指導你的生活。比如說我們今天講了這麼多的東西,講了十二時辰的養生,都是在告訴你,這十二時辰當中,你應該什麼時候睡覺,該什麼時候起床,該什麼時候吃飯,這些不僅僅是你人體,人體是一個最無為的這麼一個系統,最自足的系統,人體就是這樣去做的。而我們人如果你偏離了它,你正好反著它來,你不生病誰生病,所以你記住的一個原則就是說你一定要因循著它的原則,身體的本性的原則。一個國家也要因循著這樣的原則去做才可以,你如果全都按著這個原則去做了,你的身體就是和諧的,你的情緒也是和諧的,然後國家也自然能夠達到一個和諧。所以大家要從十二時辰的這種養生裡邊,要能夠去體會方方面面的。就是說首先要把握住這種思維方式,它是一種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它是經常會通過比如說像心肝脾肺腎,它基本上在《黃帝內經》裡邊,它基本上是保持著一種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不然你會不理解,就是說你一本《黃帝內經》,你沒事老講春夏秋冬,老講東西南北幹什麼呢,還有還要講社會的官職,比如說心為君主之官,然後心包又叫臣使之官。就好像是心不受邪,然後由心包經就是代君受過,代君受過這就相當於什麼呢,臣使之官,那麼在古代就相當於太監,密探這類的人,但是它又主君主的喜樂。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這裡邊只要你懂社會學,只要你懂方方面面的這些學問,然後你掌握了中醫的這種悟道的方式,咱們就都能夠學好中醫。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全文及大意(4)[轉]
※易經與內經
※黃帝內經(原文 譯文 翻譯)
※黃帝內經 素問1
※【千金方】走近《黃帝內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