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
06-25
中華民族象徵世界建築奇蹟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它蘊合著多少統治者的治國心機和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流傳著多少動人的故事,積澱著多少深厚的文化內涵?它始建於何朝何代?何時才成為今日綿延萬里的宏偉盛狀?長城如果會說話,它一定會講述其萬世滄桑,千載沉浮。宇航員登臨月球時,可望見地球上最壯觀的人造工程——萬里長城。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700餘里,經過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市、自治區。這座古代雖雄偉的防禦工程,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歷史、軍事和美學價值,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奇蹟。歷來就有許多詩篇讚美長城,尤其是毛澤東同志的「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壯麗河山與雄偉長城相結合的壯觀景象,不知吸引了多少中華兒女,為長城而傾倒,為祖國而獻身。長城始修建於戰國末年。那時秦、趙、燕三國的北部居住著許多游牧部族,有義渠、林胡、樓煩、東胡、匈奴等,其中以匈奴最為強大。為了防止這些部族的侵擾,這三個國家分別在自己的邊境修築長城。燕長城,西起選陰(今河北獨石口)、東至遼東。趙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自治區臨河)、東至代(今河北蔚縣)。秦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順縣)、東北經固原,至黃河。這三條長城彼此不相銜接。戰國末年,匈奴部族中產生了第一個單于(大王)——頭曼單于。當時,他們正處在原始社會末期家長奴隸制階段,以掠奪為榮。他們經常南下侵擾,掠奪糧食和財物,還捕捉俘虜作為奴隸。公元前222年秦滅趙後,匈奴乘機占拒了原屬趙國的河套地區。秦統一六國後,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軍30萬反擊匈奴。經過幾次戰鬥,終於收復了河南(今內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區)、北假(今內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解除了匈奴對北境的威脅。接著.秦始皇便大規模地修築長城,在秦、趙、燕三國原有長城的基礎上,加以連接和補綴,築成一條長達萬里的長城,西起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碣石(今大同江附近)。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同時又在那裡設置了34個縣,並兩次把內地人民幾萬戶移去開墾。秦代已修成的萬里長城,在古代戰爭手段比較落後的歷史條件下,不失為一條堅固的軍事防線。多年來,它阻擋著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地區的騷擾,保護了內地的先進生產方式。因此,也有利於包括長城內外的,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各民族國家的鞏固、發展。萬里長城正是我國各個民族相互融合的偉大歷史見證。同時,長城是在一千多年中,經過千百萬勞動人民的雙手,不斷辛勤勞動所建成的,它的工程之浩大與艱巨,世所罕見,確實是一個人類的奇蹟。以後,歷代王朝又不斷修築長城。漢武帝劉徹在發動大規模對匈奴的戰爭勝利之後,曾先後四次修築長城。第一次是修築蒙恬所修的地方;第二次是修築由今甘肅省永登縣至酒泉的長城;第三次是在公元前111年修築由酒泉至玉門關的長城;第四次是從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1年,修築由玉門至新疆羅布泊的長城。經過二十年的修築,漢武帝時代打通了二千華里的河西走廊,並沿路築起烽燧亭障,這條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的交通大道,促進了邊疆和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後,歷經北魏、北齊、北周以至隋唐,各朝都對長城有所增築修繕,特別是明代,又對長城進行一次全面整修改建,形成了今天我們見到的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長約6700公里(13400華里)的雄偉的長城景觀。長城的建設與軍事防禦體系相配合。例如明代在長城沿線設有軍事管理區,叫做鎮。由總兵和鎮守指揮本鎮所轄長城沿線的兵馬。有的鎮下面還設「路」,駐守在重要的關城地點,路的頭目叫「守備」。如山海關路,守備駐守在山海關城裡,管附近十幾處關隘。關隘即關塞和隘口,是長城線上的重要據點,一般都在險要的地方。重要關口由守備把守,次要關口設千總把守。沿長城還有城、堡、障、堠等防禦建築。城是與長城緊密相聯的防禦性城市,不同於州城和縣城,面積不大,相距幾十里不等。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住兵,也可住居民。堡是駐防的守兵所住,設「百總」或「把總」看守,守兵數目由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有些堡內有烽火台。堠是一種專用於守望的簡易建築。長城兩邊還有烽火台,有的緊靠長城兩側,也有在長城以外向遠處伸展的。它是一個獨立的高檯子,檯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台下有土兵住的房子和羊馬圈,倉房等建築,大約十里一個烽火台。它是用來報警的設備,白天燃煙,夜間放火。漢朝的烽火台在台上豎一個高架子,上面掛個籠子,裡邊裝乾柴枯草,夜間放火,叫做「烽」。台上堆著許多燃煙的柴草,白天點煙,叫做「燧」。唐代則在台上安火炬,各離25步,每台四個土筒,各離一丈五尺,占火煙時,一個爐筒一人開閉,稱一炬,根據敵兵多少決定放幾炬,不滿幹人放兩炬,三千以上放三炬,一萬以上放四炬。明朝除了放烽煙以外,還加上硫磺、硝石來助燃。長城的城牆隨地形決定高低,地勢陡則矮一些,地勢緩就高一些。牆身內側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圓形拱門,門裡有磚石梯通到城牆頂上,可供守城士兵上下。牆頂外側砌成垛口,古代叫雄堞,上有瞭望口和射眼。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還有一個突出牆外的檯子,叫做牆台,或敵台。牆台是平時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敵台是騎牆的墩台,裡邊可住守城士卒,儲放武器。這種騎牆敵台是明代名將戚繼光發明的。較大的敵台稱戰台,可住百人。長城的建築主要是利用地形,就地取材,有山的地方,盡量利用陡險的山脊,外側峭直,內側平緩。並開山取石,鑿成整齊的條石,內填灰土和石灰,非常堅實。黃土地帶主要用土夯築。沙漠地帶用蘆葦和紅柳枝條層層鋪沙粒小石子,相當堅固。明朝的長城在重要地段用磚石壘砌,就地開窯廠燒磚瓦,採石燒石灰。由於修築長城主要依靠人力,所以歷代修築長城都勞民傷財,長城是人民的血汗築成的。歷史上長期流傳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勞動人民對秦朝繁重徭役的控訴,同時也是對歷代封建統治者殘酷壓迫的抗議。但是,長城在古代確實阻擋了北方游牧部落頻繁的、突如其來的南下騷擾和劫掠。保障了南部人民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同時,長城還成為南部人民心理上的安全屏障,在穩定人心,促進發展上發揮了巨大作用,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政治效益。從這個角度說,這種修牆御邊的做法是一種實際的選擇,其投入也是適當的,必要的。廣大人民群眾也深明此理。歷代從沒有因修長城而引發的任何起義便是有力的證明。長城凝聚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這是一部站立的歷史,體現著構築者們的民族情感,軍事思想和建築藝術;配合長城而進行的軍屯、民屯、商屯等政治、經濟舉措,又反映了各時期的政治思想和民族關係。注目長城,我們可以感悟到它所飽含的歷朝歷代的社會人文信息。長城曾是南北不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意識的大致界線,又是一條傳播社會文明的文化帶。一部長城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便是南方農耕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兩種文化衝突、傳播、交流、變遷和融合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義勇軍進行曲》悲壯地發出了「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吶喊,長城成為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和剛強不屈精神的象徵。長城是中華文化的不朽豐碑。登上長城,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會為古代人民的勤勞智慧和頑強毅力所折服、鼓舞。高尚的愛國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會油然而生。也許,這正是長城精神的實質和渾厚的魅力所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經典老電影《三笑》1969 凌波 李菁版 國語 《三笑》(向群+陳思思+文逸民+龔秋霞+導演李萍倩)1962(長城)
※長城萬里長,長城內外是故鄉
※康乾的長城
※古北口長城
※霧鎖長城
TAG: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