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經]我教育孩子的經歷
06-25
嚴光: 我教育孩子的經歷談談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體會。我本是一個很自私﹐甚至根本不想要孩子的一個女人。那時﹐我認為上帝對女人已經夠苛刻的了﹐讓女人懦弱無能﹐而且還要承擔生理上的煩惱甚至是疼痛。如果懷孕﹐女人要經過數月的妊娠反映﹐以至到生產時撕裂肺腑的喊叫。假如夫妻離婚﹐托兒帶女﹑受苦受累的還是女人﹐男人卻照樣可以瀟洒地生活。 然而命運卻偏偏作弄我﹐不想嫁人卻嫁了人﹐本來醫生說我子宮發育不全﹐很難有孩子﹐卻在結婚不久就懷了孕。別人稍不留意就流產﹐ 而我無論怎樣折騰﹐胎兒就是安定不掉。 九月懷胎讓我一直嘔吐不止﹐終於熬到了孩子出生之日。撕裂肺腑般的陣痛﹐讓我嚎叫了整整一個夜晚。第二天上午孩子似乎在黑暗中呆膩了﹐即使被臍帶緊緊地纏住也要拚命地出世。當醫生髮現他沒有了氣息﹐立刻慌亂起來﹐飛快地跑到樓上取氧氣袋。母親和婆婆看到醫生嚴肅的表情﹐知道事情不妙﹐心裡非常焦慮緊張﹔丈夫聽說孩子有危險﹐絕望地面壁向上帝祈求﹕老天爺啊﹐讓孩子平安吧。這是丈夫生平第一次祈禱。幾分鐘後﹐孩子被搶救過來。當時發生的這一切我竟然全然不知。我只是感覺到孩子一出來﹐陣痛就消失了﹐根本不知道孩子不哭是有危險的。 由於根本沒有準備好要做母親﹐所以﹐ 當醫生將孩子抱給我看﹐喜氣洋洋地告訴我說﹕「你生了一個健健康康的大兒子」時﹐我並沒有象其他做媽媽的那樣激動和興奮﹐而是心裡很沉重。然而﹐ 兒子天真迷茫的眼神﹐牽動了我本能的母愛﹐使我很快接受了為人母的事實。我同其他母親一樣﹐對孩子也有一個美好的企盼﹕聰明﹐活潑﹑聽話。我雖然沒有紙上計劃﹐但是心裡已經基本上有了一個﹕「藍圖」。 1. 物質上保證孩子身體上的需要 我自己生長在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母親懷我時根本沒有什麼食物可吃﹐所以﹐我一生下來就營養不良。由於嚴重缺鈣﹐ 我沒有經過三個月」 翻身」﹐六個月「爬行」 的過程﹐ 一直是躺著的﹐後來吃了很多魚肝油和鈣片﹐直到三歲多才會走路。我長大了﹐到了青少年時期總是病病恙恙的﹐讓母親很操心。 由於這種經歷﹐ 所以﹐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子身體健健康康﹐不要象我小時候那樣弱不禁風。兒子出生在八十年代中﹐國內的物質水平才剛剛起步。我們夫妻倆人的收入比普通工人好些﹐但是並不寬裕。兒子出生沒有母奶﹐只能喂牛奶﹐而當時市面上的牛奶質量很差﹐很多是兌了水的﹐營養價值很低。那時也沒有適合嬰兒吃的其他輔助食品。我記得兒子到了可以吃米粉的月份﹐市面上只能買到一種加鈣的小奶豆餅乾。為了能讓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我將各種蔬菜剁成泥﹐再加上肉沫﹐或者魚肉﹐攙和到稀飯里喂他﹐盡量保證他充足的營養。哪怕大人不吃﹐也不能讓孩子缺乏。沒有吃母奶的孩子的身體總不如吃母奶的孩子﹐身體素質弱﹐ 抵抗力差些。儘管如此﹐還是好過我小時候。自己覺得為孩子已經儘力了﹐心裡也就沒有什麼虧欠。2. 從學說話開始計劃知識培養 同很多父母一樣﹐我也很注重孩子的知識培養﹐希望孩子成為「天才」 。兒子兩歲多時還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只會用重疊字表達﹐如﹐他想吃雞蛋﹐就說「蛋蛋」 ﹐他要吃飯﹐就說「飯飯」。我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為了能使他儘快學會說話﹐將他送到託兒所的大班裡﹐同三﹑四歲的孩子混在一起。由於他是班裡最小的﹐阿姨和其他小朋友都待他很「客氣」。 不久「奇蹟」 發生了。有一個晚上﹐我給他洗澡﹐他突然手指著地板對我說﹕「媽媽﹐誰弄得滿地水﹖」聽到兒子能講這麼長的句子﹐我愣住了﹐興奮地一下子將兒子抱住說﹕「兒子﹐你終於能說一句完整的話了﹐你太聰明了﹗」天下的母親真是可憐﹐無論自己的孩子怎樣笨怎樣丑﹐都看比別人的孩子聰明而漂亮。 當兒子說話認字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將孩子培養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我雖然常常遺憾自己沒有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但又很慶幸自己有了一點學識﹐可以教兒子一些東西。我先讓他背一些唐詩宋詞﹐然後讓他了解數字概念。一般來說﹐孩子小時候的機械記憶都很好。為了訓練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先教他數數﹐從1到10﹐然後告訴他﹐從11到19就是在1的後面加上1到9就可以了﹐然後到20﹐再從21到29﹐很快他就能背熟100個數﹐甚至到一千位數。我這時開始教他加法。等教他減法時﹐我告訴他把數倒過來計算。為了促進他用腦筋計算的速度﹐我常在路上或車上同他比賽﹐以到一個馬路口或某一個車站為時間。兒子很認真﹐好勝心也很強﹐ 為了能贏過我﹐他的小腦筋轉得很快。兒子對加減有了基本的概念後﹐我開始教他背「小九九」﹐然後解釋給他乘法是怎麼來的﹐再讓他試著倒過來計算除法。為了提高他對數字計算的興趣﹐我還教他玩一種撲克遊戲﹐即一次出四張牌﹐在短時間內用加減乘除任何方法計算出27﹐誰計算的快﹐誰就可以將牌贏到手。最後以誰手中的牌多為贏家。兒子到了五歲﹐兩位數的加減乘除已經沒有問題了。 有一天﹐研究所的一個較有資歷的工程師來我們辦公室聊天。在談到孩子時﹐大家都齊聲讚揚他的三個女兒教養得好﹕一個在清華﹐一個在北大﹐還有一個在普通高校。我很認真地向他討教教養孩子的方法。他告訴我多讀書﹐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有很大的幫助。並說﹐要讓孩子早識字才能多讀書。他最初教孩子識字是手寫一些簡單的字讓孩子學﹐而且字體寫得大而規整﹐否則會影響孩子對字的認識。 回家後﹐我便如法炮製起來。那時兒子還不到三歲。我擔心自己手寫字不工整﹐便將報紙上的新聞大標題剪下來﹐然後再拼湊起兒子會講的句子﹐貼到一個本子上﹐如﹕「我要吃飯﹐我喜歡媽媽﹑爸爸﹐我去託兒所找小朋友玩﹐等等」﹐每天在上班的公車上教他。先由句子發展到編一些逗樂的笑話故事﹐使他學起來感到很有趣﹐每天一上車他都要我教他。很快﹐滿滿一本字在幾個月內他就學會了。我開始為他買一些簡單的帶圖畫的讀物﹐鼓勵他自己讀。「如果你自己能看懂書的話﹐是最有意思的﹐可以有好多有趣的書可以讀。你把不會的生字用筆劃一個圈圈﹐晚上睡覺前我會教你。」兒子聽我這樣說﹐很有積極性﹐每天從託兒所一回到家就把書拿出來﹐用手指一個一個地讀﹐遇到不認識的﹐就用紅筆劃一個圈﹐等我做完飯後教他。看完了幾本以後﹐我將簡單的帶圖畫的讀物換成文字較多的讀物。一開始﹐兒子對我說﹕「媽媽﹐我不認識的字太多了﹐看不懂啊。」我說﹐﹕「還是劃圈啊﹐如果你能看懂的話﹐是很有意思的。」我記得我給他買的是一些連鐶畫的<<西遊記>>﹐<<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等。能看懂簡單的書就增強了看更多新書的願望﹐兒子硬是給一本一本地「啃」了下來。兒子四歲時基本上可以獨立閱讀小說。他不滿六歲上小學﹐二年級未讀﹐直接跳到三年級。3. 夫妻持守一致原則1). 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條件。夫妻經常爭吵,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往往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會使兒童的心靈遭受創傷,嚴重的甚至會使兒童精神偏異,危害終生。單親家庭﹐或者父母再婚的家庭,都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巨大的傷害。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有不安全感﹑內疚感﹑自卑感﹐心裡非常地脆弱。 我是在父母的爭吵之中誕生和長大的﹐幼時經歷了家庭吵鬧所帶來的驚恐和痛苦﹐給我的人生帶來很負面的陰影。其實週圍有很多家庭如此﹐父母的從來沒有顧及到孩子們的心靈受到傷害。雖然兒子不是在期待中誕生﹐我仍下定決心好好愛護他﹐不但做他的好父母﹐也做他一生的好朋友﹐不要讓他經歷我那樣的童年。所以﹐一開始我就同丈夫定了一條「約」﹕吵架時避開孩子﹐不要讓孩子看見﹐甚至聽見﹐免得孩子恐懼﹐心靈受傷害﹔也不要讓家人知道﹐使得老人擔心為難。 結婚後﹐夫妻剛開始磨合﹐有很多不適應﹐ 磕磕碰碰總不可避免。尤其我的個性很強﹐脾氣壞﹐很霸道。記得那時每天心情很糟﹐稍有不如意就會大發雷霆。但是﹐考慮到兒子在身邊﹐我們夫妻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實在控制不了﹐我們會到外面爭吵﹐休戰後再回家。所以﹐在兒子眼裡﹐ 我們是和藹幾乎從不爭吵的父母的﹔ 在婆婆公公的眼裡﹐ 我們是恩恩愛愛﹑美滿和諧的夫妻。2)管教孩子口徑一致 很多家庭都存在父母管教孩子意見不統一的現象﹐往往父親比較嚴厲﹐母親比較溺愛和從容。父親在管孩子時﹐母親常常攔阻﹐並責備父親的不是。這是管教孩子最失敗的地方。因為這樣會混淆孩子的對事情的分辨能力﹐以為站在他們一邊的之所以幫他們說話﹐是因為他們做得對。其實﹐做妻子的﹐不管丈夫管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妻子都應首先站在丈夫的一邊﹐維護丈夫的尊嚴。如果丈夫管教的方式不對﹐可以在背後商討或者責備。作為丈夫﹐當妻子在背後指出意見時﹐也當虛心接受﹐不要固執﹐免得夫妻之間的分歧影響雙方感情﹐對教育孩子也不利。 雖著年齡的增長﹐ 兒子對週圍的事物也開始漸漸了解多起來﹐莫名其妙的毛病也慢慢地凸顯出來。然而﹐我和丈夫在教育兒子上定守了一個口頭協議﹐就是無論誰管教孩子﹐不管對錯﹐都要共守同盟﹐ 不能站在孩子一邊。 因為我們意識到﹐父母教育孩子不一致的話﹐孩子不明白對錯﹐很容易慫恿和培養很壞的個性。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大都對不站在自己一邊的父親或母親很不尊敬﹐其個性也很難管教。 我兒子剛上小學時﹐有一次在街上踢足球﹐丈夫幾次喊他不要在馬路上玩﹐有危險﹐可他象沒聽見似的。幾分鐘後﹐丈夫發現他仍在馬路上跑來跑去的﹐就氣得暴跳如雷﹐抬起腳就朝兒子的屁股踢了過去。兒子下意識用手遮擋﹐屁股沒有被踢到﹐胳膊卻被重重地挨了一腳。這一腳可不輕﹐到了晚上﹐兒子的胳膊腫了起來﹐不能移動彎曲﹐到了第二天﹐腫得象個大棒槌。我帶他去醫院做了X光透視﹐發現手腕骨裂紋。我當時心裡對丈夫的做法也很生氣﹐但是我想到我要持守我和丈夫在教育兒子上定下的口頭協議﹐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責備丈夫的話。由於擔心兒子對爸爸產生怨恨﹐從醫院一出來﹐我便告訴兒子是因為爸爸愛他﹐怕他在馬路上玩耍出危險﹐才這樣重重管教他的。其實﹐ 小孩子很少記恨父母的。然而﹐回到家裡﹐背著兒子﹐我狠狠地埋怨了丈夫一頓。丈夫沒有說什麼﹐他也承認自己管教孩子有些太衝動。晚上兒子臨睡前﹐丈夫用手撫摸兒子的胳膊﹐問他痛不痛﹐兒子反到象大人似地安慰丈夫﹕「一點兒也不痛。爸爸﹐ 是我不對了﹐以後我再也不在馬路上踢球了。」 4. 注意孩子的個性及品行教育1)及時糾正孩子任性 兒子兩歲後﹐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離開了婆婆家。一開始孩子由婆婆照看由於想念他﹐另外也擔心奶奶嬌慣他﹐所以就將孩子領了回來﹐送到託兒所。一方面可以管教時不受其它方面干擾﹐另一方面﹐孩子自己帶會加強跟孩子的感情。 有一次﹐兒子從日托回來﹐我忙於做飯﹐他要我給他講故事﹐我沒有答應﹐他就抱著我的大腿哭起沒完沒了﹐第一次我遷就了他。接連第二天﹐第三天還是如此﹐爸爸陪他也不行﹐非我不可。這一天我同丈夫商定好好管教他。於是﹐丈夫拿了一個毛巾﹐塞到兒子手裡﹐對他說﹕「你沖著對面的那個大樓哭﹐把叔叔阿姨都哭出來。什麼時候哭夠了再回來。」說完﹐丈夫就把兒子扯到門外的欄杆處﹐我和丈夫坐在門口的小桌子邊吃飯。兒子毫不客氣﹐ 果真扯起嗓門「嚎」 起來﹐而且邊哭變看看我倆的反應如何。我和丈夫沒有理他﹐一直在吃飯。時間大約有5分鐘﹐兒子的哭聲由強到弱﹐最後沒有聲音了。這時﹐兒子「知趣」地﹑無奈地回頭對我說﹕「媽媽﹐我哭夠了。」「想吃飯么﹖」我問﹐「想吃。」後來﹐每當兒子耍小性子要哭時﹐我都會提醒他﹕「想要毛巾嗎﹖」﹐兒子就會立刻止住眼淚﹐羞愧地說﹕「不要。」便不再執拗了。僅一次「狠心」 就改好了兒子愛哭的習慣。 一天﹐兒子把一個瓷器裝飾打碎了。在他要玩之前我一再叮囑他不可以動。可是﹐在我洗碗的當兒﹐他偷著拿去玩﹐掉到地上打碎了。我很氣﹐倒不是因為那個瓷器值錢與否﹐而是生氣他不聽大人的囑咐。我讓他伸出手來狠狠打了幾下。他哭了﹐沒有出聲﹐只是眼淚掛在臉上。揍完之後我沒有再理他﹐便同丈夫到裡屋看電視去了。這時天已經黑下來。不知過了多久﹐我和丈夫發現兒子一直沒有進裡屋。我很奇怪﹐便假裝到廚房拿東西﹐路過外屋看看他在幹什麼。外屋的燈沒有打開﹐兒子竟然躺在沙發上一動也不動。很顯然他在為剛才我打他的事兒生氣﹐希望我能哄哄他﹐也有試探我對他自己躺在沙發上是否心痛的意圖。想想看﹐這種「心計」有人教過他么﹖人的罪真是與生俱來的。我從裡屋到外屋﹐發現他躺在那兒﹐沒有理他﹐徑直到了廚房。過了一會兒﹐我又回到裡屋。他見我根本沒有理會他﹐自己不得不開口了﹕「媽媽﹐媽媽﹗」我說﹕「叫我幹嗎﹖你想一個人在外屋睡么﹖」他聽我口氣很硬﹐沒有機會可鑽﹐便從沙發上爬了起來﹐ 過來抱住我說﹕「不要﹗媽媽﹐我錯了。」我說﹕「知道錯了﹐改正就是好孩子。想到屋裡睡覺嗎﹖」兒子愉快地點點頭。 很多時候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哭﹐以為孩子哭﹐沒人理睬很可憐﹐或者擔心孩子會哭壞了身體。其實﹐這是父母極端的錯誤。正因為孩子小﹐對一些事物還沒有形成概念﹐及時矯正他們的毛病是必要的﹐只要父母不是無緣無故﹑不分青紅皂白﹐就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的傷害﹐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只會對他們有益。假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管教﹐等他們長大了再去修正﹐反而會讓他們無法接受﹐身心受到傷害。2)讓孩子學會順從父母 還記得送兒子去託兒所的前一天﹐我告訴他明天去幼兒園﹐他理解為上公園﹐所以直點頭表示高興去。去託兒所的那天早晨起得很早﹐兒子滿臉興奮﹐一進託兒所就徑直跑到滑梯那兒玩。我辦理完入托手續﹐就將他交給了負責人﹐帶他到中班。我趁他沒有注意就溜了出來﹐站在他所在那個班級的窗外。只見兒子被老師帶到教室﹐按到一個小椅子上。這時其他小朋友都正在聽老師在講什麼。兒子剛剛坐下一會兒﹐便拔腿開門往外跑。老師見此一把將他揪了回來﹐狠狠地將他又塞到椅子上。這時﹐兒子哭了﹐見此情景﹐站在窗外的我也哭了。丈夫將我拉走﹐說﹕「你這個樣子﹐怎麼能送兒子到託兒所﹖」我不知道那天是怎樣過的。到了下班時間﹐我飛快跑到託兒所接兒子。兒子一看見我就委屈地大哭起來﹐因為初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一天沒有看到媽媽﹐對孩子來說是極其恐懼的。第二天早晨﹐兒子死活不肯起來﹐他雖然不會說什麼﹐但是他心裡明白。我沒有順著他﹐強行將他穿好衣服﹐帶他走。剛到託兒所門口他就開始哭﹐到了教室就放聲哭起來﹐哭得我無法離開。一氣之下﹐我將他拖出來狠狠地揍了他兩下﹐厲聲喝道﹕「以後不准你哭﹐再哭我就揍你﹗」兒子的哭聲沒了﹐但是眼淚去沒有止住。只見他別著嘴﹐眼淚嘩嘩地流﹐無奈﹐我只好忍痛離開去上班。幾天後﹐兒子就適應了﹐每次接他﹐都看他高高興興的。 兒子開始明白事情後﹐我就給兒子立下一個規矩﹕出門不準要東西﹐ 凡他想要的東西一律不給買。兒子倒是很乖﹐每次路過商店櫥窗看著裡面的東西時﹐他都直擺手說﹕「媽媽﹐我不要。」「不要東西是好孩子﹐ 那我們就走吧」 一次﹐出了商店門口兒子便問我﹐說﹕「媽媽﹐你不是說我要你就不買。那我不要你怎麼也不買呢﹖」聽到兒子這番問話﹐覺得他實在是幼稚得可愛﹐但沒有向他說明白是我的錯。後來他也就習慣了不向我們要什麼東西﹐都是我們看他缺什麼給他買什麼。實際上﹐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所要的東西是否對他有益﹐所以大人就要替孩子把好關。3)教育孩子尊敬長輩 一般來說﹐孩子小時與母親很親﹐很少有不敬自己母親的。原因是孩子出生之後受母親哺乳餵養以及各方面呵護。據說母親節有一個商業調查﹐發現母親節的市場銷售遠遠好於父親節。孩子對父親不敬不親有父親粗心的客觀原因﹐但也有很多是來自母親對丈夫的不尊重造成的。尤其在孩子開始懂事會說話的時候﹐常常會看到父親管教孩子﹐而母親在一旁為孩子爭辯﹐甚至為管教孩子﹐ 夫妻倆人大罵出口﹐ 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很感激母親﹐而很討厭父親。 因為我自己的經歷﹐所以﹐我不允許兒子對父親有絲毫的不敬。一個家要持守的原則是﹐ 即使作丈夫的經常有管教孩子不當的時候﹐作妻子的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去指責丈夫。因為孩子只要發現一次夫妻之間的間隙﹐他就會乘虛而入﹐不但離間夫妻感情﹐也使孩子性格發展扭曲。 兒子長大以後很少挨揍。他上高中時﹐有一陣子我發現兒子沒有看書﹐卻在偷偷打遊戲。有一天﹐兒子正在玩籃球遊戲的興頭上﹐沒有發現我進房間。我看他那種忘我執著的樣子很生氣﹐就嚴厲地教訓起他來。兒子可能對我們千篇一律的嘮叨也實在感到厭煩了﹐竟放肆地跟我頂起嘴來﹐還振振有詞地告訴我遊戲對小孩子有什麼好處﹐並數落我們扼殺他的童心。我從來沒有見兒子這樣膽大﹐心裡非常地憤怒﹐但還 是忍住了﹐耐心地同他「理論」。 丈夫開始沒有插話﹐後來見兒子對我如此無禮﹐就火冒三丈起來﹐衝過去狠狠摑了兒子一個耳光。那一巴掌打得實在很重﹐當時兒子的臉就現出一道道紅印兒來。兒子從小到大﹐丈夫沒有揍過他幾次﹐那幾次還是在他很小的時候。當時兒子被那一巴掌打蒙了﹐滿口要辯解的辭兒沒了﹐瞬間眼淚從臉上流了下來﹐似乎充滿了委屈。我見此情形真是又心疼又難過﹐心疼兒子被打﹐難過丈夫被惹怒發脾氣。當時很想責備丈夫的失控﹐但是在兒子面前又不能毀了同丈夫原來所訂的約定「 管教孩子夫妻要「共守同盟」。 丈夫安靜下來之後﹐為了不使兒子的心靈受到創傷﹐丈夫到兒子房間找他交談﹐指出揍他的原因﹐不可以對父母說話無禮﹐並囑咐他父母管教他時﹐如果是對的﹐就要服從。接著丈夫又耐心地向兒子解釋了一遍玩遊戲的害處﹐希望他自己能認識到這一點﹐好好利用時間﹐守學生當守的本分。 有一年春節﹐我們夫妻請一個同學的全家來吃年飯。他們的兒子比我兒子小兩歲。 飯已經擺好就等著拿筷子了﹐這時﹐他們兒子不知為什麼事對著他爸爸吼起來﹐並罵他的爸爸是「傻瓜」。那個爸爸很想揍他兒子﹐可是那位母親卻當著孩子的面沖著丈夫發起脾氣來﹐無限地數落起丈夫管教孩子的不是。我看此情形感到很悲哀﹐對作妻子的愚昧感到可憐。作妻子的就沒有想到這樣作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什麼後果。可想而知﹐那個孩子現在高中快畢業﹐從來不知道怎樣尊敬長者或別人。有一次我們一起參加一個聚會。我見他頭髮用髮膠梳成立式。我對他說﹕「你這樣打扮不很好看。」話音剛落﹐他便瞪起眼睛﹐口氣兇巴巴地質問我﹕「你知道美國青少年的審美觀嗎﹖你懂得他們的心裡嗎﹖」見他如此不禮貌和不懂事的態度﹐我立刻將要辯論的話打住了。他爸爸很難過地對我說﹐他們的兒子是祖師爺﹐每天放學要送他到遊戲廳﹐他玩夠了就打電話讓父親來接。如果爸爸稍微表示不滿﹐他兒子就會伸出食指罵他。當這個爸爸告訴妻子時﹐得到妻子的答覆卻是﹕「他還是個孩子﹐怎麼跟他一般見識呢。」 如果教育出來的孩子連如何尊重父母都不懂得﹐即使他們進了哈佛又能怎樣﹖嚴光: 現代父母管教孩子現代父母管教孩子方式大體有四種類型﹕1. 嬌慣溺愛型的 我生在五十年代末﹐父母沒什麼文化﹐但對我們管教很嚴﹕家裡有長輩來作客﹐要熱情打招呼﹐倒水給客人﹐然後才能出去玩。那個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很窮﹐如果家裡來了客人﹐父母做好吃的﹐孩子是不能上桌的﹐甚至在家裡看都不可以。只有客人走了以後﹐才能回家﹐能揀點殘湯剩飯﹐就已經高興得不得了。如果沒有剩餘﹐也不敢有半句怨言。所有吃的用的都是父母來決定﹐孩子不可以隨意要求。 然而﹐現代孩子的物質條件極其豐富﹐很多孩子恨不得從吃中逃避出來﹕父母長輩追趕著餵飯﹐好言哄著吃飯。他們每天不但有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玩具也堆積成山﹐不象我們小的時候﹐吃一顆糖豆嘴都能甜上幾天﹐玩張自己折的紙牌都美得要命。即使如此﹐有的父母還覺得對自己的孩子滿足得不夠﹐領孩子上街時﹐無論孩子要什麼﹐統統都給買﹐哪怕有些是無理要求。這些父母以為給孩子提供極大的物質滿足就是愛孩子﹐豈不知是害了他們﹐因為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所要的東西是否好﹐是否對他身心有益。另外﹐一味地順從孩子﹐ 也使孩子養成尊己為大的個性。 我畢業工作的第一個單位﹐有一個同事大我幾歲﹐她有一個兒子大約是「討狗嫌」的年齡。有一天我陪她到商店買東西﹐她把兒子也帶上了。到了賣傢具的地方﹐兒子看好了一輛自行車﹐非要媽媽買給他。那時是八十年代初﹐每人月工資也就四﹑五十元。 他媽媽一看價錢便說﹕「媽媽的一個月工資都不夠﹐太貴了﹐不能買﹗」兒子一聽就大哭起來﹐而且躺到了地上邊打滾邊哭﹐怎麼哄勸也不肯起來。他媽媽沒有辦法﹐硬是將兒子抱起來﹐在兒子的撕打哭鬧下離開了百貨大樓。當時給我的印象很深﹐我在想﹐那個媽媽真有耐心啊﹐孩子這樣無理都不肯揍他一下。從那個媽媽無奈的表情看得出﹐她的確買不起﹐否則她一定會滿足孩子的要求的。 我兒子在全托時﹐每週回家一次。周末我同一個同事一起去接孩子。我倆接到孩子後﹐通常會站在託兒所對面的一個小商店門前等班車。同事的兒子只要從託兒所一走到那個小賣點的門口﹐一定要他媽媽給他買小零食。有一次﹐那個同事擔心錯過班車時間﹐就拒絕了兒子的要求。結果兒子就毫不客氣地揚起腳來狠狠地踢媽媽﹐邊踢邊說﹕「不買不行。」媽媽見安撫不住﹐只好應允了他才肯罷休。 很多國內來的同胞﹐誤解美國的「自由」﹐並套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給予限制﹐認為「放縱」可以挖掘孩子的潛力。有一個朋友的太太和兒子剛從國內移民來美﹐兒子六歲。我們邀請他們全家周末來我家吃飯。準備開飯時﹐我拿了幾罐啤酒放到桌子上﹐顯然是給大人們喝的﹔同時我給他們兒子準備了飲料。可是那個孩子卻非要喝啤酒不可。我對他說小孩子不可以喝酒﹐喝飲料就可以了。那個孩子馬上不高興起來﹐他母親見此情形﹐立刻拿過一罐啤酒﹐用商量的口氣說﹕「就喝一罐﹐好不好﹖」兒子點頭同意﹐母親似乎很高興。我看了很吃驚﹐ 心裡很為這對父母擔懮。吃飯過程中﹐我和丈夫故意講到美國駕駛對喝酒的嚴厲規定﹐說如果喝酒開車撞死人會被定為殺人罪﹐其用心是提醒孩子的父母不要讓孩子養成喝酒的壞習慣﹐更不該縱容孩子。然而﹐孩子的父母卻不以為然﹐說他們兒子有酒量﹐沒問題。 可想而知﹐一個在如此嬌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後會是個什麼樣子。這種實例在我們的週圍比比皆是﹐數不勝數。然而﹐當父母發現被自己嬌生慣養的孩子長大﹐ 開始無法管教了的時候﹐常常嘆息流淚﹐甚至埋怨上帝不公平﹐讓他們生出這樣的糟糕的孩子﹐而很少反省自己做父母的過失。 前些日子﹐一個同學告訴我他的一個朋友孩子的事﹐令人痛心。那個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孩子長大後﹐父母搬到所謂的「好學區」 ﹐以為將孩子送到好學區﹐孩子就能按照他們的願望成才。未曾想到﹐被寵壞了的孩子長大後﹐當父母再不能滿足他的所有要求時﹐他便大罵出口﹐大打出手﹐還將父母誣告到警察局﹐讓父母差一點坐牢。父母無奈﹐想找律師﹐希望與孩子脫離關係。這實在是很愚蠢也很荒謬。一張紙就能除去他們與孩子的關係﹐抹去他們對孩子應付的責任么﹖ 小時候常母親講的「慣子殺子」故事。故事說的是一個從小失去父親的獨生子﹐被母親寵愛過甚﹐百求百應﹐都長到事十幾歲了﹐還啃母親的奶頭。只要他想要啃母親奶頭﹐母親二話不說﹐ 就乖乖地摝起衣服﹐讓他啃。漸漸﹐這個兒子後來就養成「順我者昌﹐逆我著亡」的專橫跋扈性格﹐只要別人不順其意﹐就拳打腳踢﹐甚至對母親也是如此。有一天他因為殺人被判了死刑。臨執行的前一刻﹐法官問他還有什麼要求﹐他說他很想單獨同母親再見最後一面。當他面對淚流滿面的母親時﹐他說﹕「媽媽﹐我有一個願望﹐就是能不能讓我最後再啃一次你的奶頭﹖」母親連連答應﹕「孩子﹐當然可以。」說著就掀起上衣讓兒子啃。兒子將嘴湊過去﹐不是含在嘴裡﹐而是一口將母親的奶頭咬掉﹐吐到地上﹐狠狠地對他母親說﹕「媽媽﹐我有今天都是你害的。如果在我不懂事的時候﹐你好好管教我﹐我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我這樣對待你﹐是我在臨死前對你的報答。」母親傷心欲絕地昏死過去。 故事的真實性雖未曾考究﹐但是「慣子殺子」 的事實不容置疑。2. 知識投資型的 也許我所在的那個年代﹐很多父母文化層次不高﹐再加上日子過得很苦﹐父母沒有能力也無精力關心孩子的學習成勣。那時候的孩子可以稱得上「無懮無慮」﹐沒有任何外來的壓力﹐每天只要把學校布置的作業完成﹐不在外面惹事﹐ 就是好孩子﹐父母就很滿意了﹐更不會花額外的錢去參加什麼補習班。 然而﹐現代的父母不同﹐多少都有些文化﹐至少也是高中以上知識水平﹐再加上競爭社會﹐所以﹐培養高IQ孩子已經形成一種風氣。甚至很多懷孕的母親從胎教就開始﹐聽各種音樂﹐希望孩子生出來有音樂天賦。孩子出生後﹐父母便開始計劃孩子的學習和其他各項活動﹕數學﹑語文﹑外語﹑美術﹑鋼琴(或者小提琴)﹑游泳﹐舞蹈等等。父母不惜花任何代價希望將孩子培養成「天才」 ﹑「全才」﹐出類拔萃﹐成為皎姣者。其實很少有孩子喜歡普天蓋地的課程安排﹐都是迫於父母的強制壓力。這樣的父母大都是希望孩子將自己做不到或者沒有機會達到的理想希望通過孩子實現﹐ 讓孩子滿足自己的虛榮。其實﹐每個孩子的潛質和智力不一樣﹐有些孩子天生就有藝術才能﹐而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就如我兒子﹐從小讓他和哥哥一起劃畫﹐哥哥劃什麼象什麼﹐而且速速幾筆構成﹐他並非參加過什麼美術課訓練﹔可我兒子無論怎樣教他﹐他都沒有辦法劃得逼真﹐他的立體感以及透視感很差。此外﹐要承認孩子的智力確實有差別。同樣一道算術題﹐有的孩子不用老師解說很快就會算出來﹐而有的孩子怎麼講也不明白。可是﹐作為「望子成龍」 的父母卻不願意接受這些事實﹐拚命地讓孩子學一些超出他們能力的一些東西﹐常常導致孩子對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很厭惡﹐完全辜負了父母所期望的。前些日子洛杉磯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孩子為了抗拒母親每天逼他練鋼琴以及學一些他根本不想學的東西﹐離家出走。 後被警察發現﹐將孩子送給兒童保護協會﹐並把父母告到法庭。孩子是否再能回到父母身邊﹐要看法院的最後裁決。 其實﹐這樣的父母並不智慧﹐甚至有些蠢。因為這樣極容易將孩子真正的天賦埋沒掉。就拿我兒子來說﹐國內剛開始興起買鋼琴﹐有些父母攢錢借錢買鋼琴﹐花錢讓孩子學鋼琴。看別人都如此為孩子未來著想﹐我也有些坐不住。我問兒子﹐想不想學鋼琴﹖兒子回答說﹐他不喜歡鋼琴。兒子不想學﹐我買了鋼琴豈不是成了一個擺設﹖那時很多家庭還沒有富裕到花幾千塊錢買架鋼琴作裝飾。兒子不學﹐我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後來我發現他喜歡看書﹐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愛好﹐不必非要孩子學一些他不喜歡也沒有天賦的東西。如果那時我非要逼他學鋼琴﹐他也不會讀很多的書﹐以至於雖然他十一歲來美國﹐但他的中文一直很好﹐甚至仍可以讀一些半文言文的文學作品。 目前有很多父母以為外國的月亮圓﹐外國的教育水平高於國內。後者事實的確如此。但是﹐問題是如果父母不守在孩子的身邊﹐或者﹐孩子從小教育得不得當﹐根本不喜歡讀書﹐那麼父母勒緊腰帶﹐花大錢將初中高中的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就大大失誤了。因為孩子常常沒有吸收到國外好的方面﹐卻沾染了一些壞的東西﹐如吸毒﹐結幫派﹐比名牌衣服﹑名牌車等。 兒子初二時有一個同班同學來自北京﹐很聰明﹐據說曾參加過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他剛來美國時﹐數學很突出﹐兒子都自感不如。他父母投入不少精力和錢財將孩子送到美國來﹐希望孩子成才。這個孩子有奶奶爺爺照看﹐還好過那些沒有任何親人的孩子。有一次﹐兒子對我們說﹐這個同學快過生日了﹐他爸媽不在身邊﹐據他講爺爺奶奶對他不好﹐生日沒人給他過。兒子問我們可不可以在我們家為他過生日。聽兒子這樣講﹐我們就滿口答應了。過了幾天﹐兒子將那個同學帶到家來﹐我做了幾個菜﹐並買了一個生日蛋糕。後來我們認識了他的爺爺奶奶﹐才知道那個孩子所說的都是謊話。由於這個年齡的孩子本身就很叛逆﹐父母又不在身邊﹐ 很怕孤獨﹐ 一定要交朋友的。可是沒有父母在身邊嚴格看管﹐孩子根本不知道該交什麼樣的人。僅僅一年的時間﹐這個孩子在學校就結識了一些不良同學﹐一起抽煙﹐喝酒﹐徹夜玩電腦﹐最後發展到逃學。我不知道當這個孩子的父母看到兒子的情況會怎樣﹐ 還會覺得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值得嗎﹖3. 責任轉嫁型的 並非所有做父母的都象上面所講的那兩種情況。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生後並不願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和辛苦﹐把孩子完全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照看﹐自己全部心思都投入在工作事業上。這些父母以為讓老人們照看﹐沒有生命危險就可以。豈不知會造成兩方面問題﹕一是﹐幾乎所有老人都溺愛孩子﹔二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肌膚接觸和語言的交流。這些父母一般比較看重個人價值﹐有的看重金錢﹑地位﹐有的人看重學識。所以﹐即使為人父母也不甘心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孩子。我認識一個母親﹐精明強幹﹐在事業上很出色。她將十二﹑三的女兒送到當地的一所貴族學校﹐學費很高﹐但對她來說不成問題。實際上她是用錢來買自己的責任。女兒每周回來一次。如果碰到她出差在外﹐女兒就不能回來了。這些父母以為花錢把孩子交給學校﹐就可以保證孩子成功。豈不知﹐即使孩子按父母所願成就了﹐但卻永遠地失去了與孩子感情相處和交流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還有的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責任「轉嫁」給學校。國內通常對學區以及學校排名很重視﹐其實美國也不例外。很多父母有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到了好學區就一定成才﹐所以不惜一切代價要搬到好學區。有一個朋友帶著一雙兒女從匈牙利來美﹐丈夫作生意﹐手頭有些積蓄。那個母親聽說某個地區高中好﹐全家就搬到了那個所謂的好學區﹐房費比一般地區高出近1/3。記得當時她對我說時﹐我不贊成她作這樣的選擇﹐原因有二﹕一是﹐所謂學校好﹐是針對那些能進到榮譽班的學生而言﹔而她的兩個孩子剛來美國﹐英文還需要補習﹐她的孩子連普通課程都學不了﹐學校的好壞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二是﹐那個學校很多孩子來自台灣有錢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大都作生意﹐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就花大錢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給他們租一處豪華的別墅﹐買一輛車﹐平時再僱個保姆做飯料理家事﹐他們覺得就已經盡到父母的責任了﹐其餘的教育完全依靠所謂的好學校。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完全失去控制﹐願意讀書的並不多。把孩子送到這樣環境的學校﹐不但不能鼓勵孩子在學習上上進﹐反而使他們在名牌衣服﹐高檔汽車﹐豪華別墅的比較中自卑。那個朋友搬到好學區後﹐見面的機會很少。大約一年後﹐一次她帶著孩子來教會﹐我驚奇地發現她兒子的變化﹕脖子上掛著一個粗粗的大銀鏈子﹐耳朵上掛上一串耳鐶﹐褲子長長的拖到地上。女兒雖然穿著變化不大﹐但卻交了很多男朋友﹐經常不上學。兩年後﹐她的丈夫來美國﹐發現兒子加入了幫派﹐女兒男朋友成群﹐管教已經來不及﹐只好全家搬到外州。據說「躲避」 並不奏效﹐孩子學壞了﹐再去管教已經晚了。 所以﹐父母把孩子的所有教育都寄託在學校上﹐是極大的失誤。父母以為孩子從出生到七﹑八歲前這段時間需要父母關照﹐以後就是學校的責任了﹐不必再費心思管教他們。 豈不知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更需要父母的感情呵護﹑言語的交流和成長的引導。青少年的問題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孩子大都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很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想法﹐執意自己決定一些事情。由於他們不懂得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沒有是非判斷能力﹐所以﹐當他們遇到一些問題或者受到挫折時﹐很容易去找週圍的一些同學或朋友來出主意。如果這個期間父母不在身邊﹐或者父母沒有及時引導﹐經常與孩子溝通﹐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4. 放任自由型的 「嚴師出高徒」 ,「棍棒出孝子」 是中國的傳統式教育﹐也驗證了這種教育有其優點﹐至少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權威。如果運用得當﹐會讓孩子受益的。然而﹐隨著經濟﹑科學的發展以及文化滲透﹐國內擯棄了一些好的傳統﹐卻把外國一些不好的東西一欄子吸收了進來。 美國家庭比較尊重孩子的個人主權﹐讓孩子隨著自己的個性發展。 表面看來這種教育比較「文明」。但是實際從所導致的結果來看並非如此。 要看孩子在什麼年齡階段。當一個孩子還不懂得辨別是非時﹐過份地「尊重」﹐會導致孩子自我為中心,盛氣凌人,專橫跋扈。 這种放任自流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孩子可以自己決定做什麼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遊玩和興趣活動,從不強制孩子,而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讓孩子獨立地支配自己的課餘時間。如果孩子利用業餘時間做一些對身心有益的活動﹐當然家長沒有必要干預﹔可如果孩子不是這樣﹐而是打遊戲﹐沉迷於網路﹐聽一些污穢下流的搖滾樂﹐吸毒喝酒﹐ 看充滿色情﹑暴力和兇殺的電視電影﹐同一些不良的孩子交往﹐等等﹐ 父母還應尊重孩子的意願嗎﹖任他們自己決定嗎﹖ 前面講過我兒子來自北京的那個同學。由於奶奶和爺爺已經八十多歲﹐對孫子的管教無能為力﹐ 只好電話向兒子兒媳「告狀」。未曾想到兒子兒媳竟嫌老人家太保守﹐跟不上國外自由發展的潮流。他們告訴老人家﹐不要干涉他們的兒子﹐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切由他自己決定﹐只要他們兒子不進監獄就用不著這兩位老人「操心」。爺爺奶奶無可奈何﹐對孫子只好看之任之。最後眼睜睜看著孫子不但高中沒能畢業﹐還帶來家一個女友同居。兒子高一時﹐學校有一次布置了課後作業。該課題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兒子那一組共三人。週六他把同學招到家裡來做﹐可是那天只來了一個女孩﹐另外一個男孩子有事情沒能來。看到兒子的同學來﹐我趕忙招待﹐拿出冰淇淋給那個女孩吃﹐還拿出一些餅乾糖果之類的小吃﹐統統擺到桌子上﹐我就去忙自己的事了。誰知﹐過了一會兒﹐兒子小聲對我說﹐那個女孩要酒喝﹐自己已經開冰箱拿出一罐啤酒在喝呢。我到廳里一看﹐果不其然﹐那個女孩正坐在飯桌前喝著酒﹐就著花生﹐翹著二郎腿﹐ 在看電視。我立刻坐到她旁邊﹐對她說﹐如果你父母知道你喝酒會生氣的。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肯定地回答﹕「他們不會的。在家我父母喝﹐我也可以喝﹐他們從來不管我。 啤酒比飲料解渴也好喝。」 給孩子自由﹐一定要有個「度」﹐因為未成年的孩子還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然而﹐有些孩子能夠自己決定的事情﹐當然不可以讓孩子一定聽從父母的。例如﹐有些事情是孩子的確不喜歡做的﹐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做的﹐如學鋼琴﹐跳舞﹐游泳﹐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孩子到了高中要選課﹐選什麼課程完全可以自己定奪﹐因為他們應該學哪些科目對自己有幫助﹐也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我認識一個母親﹐孩子的課程本來她自己可以決定﹐但是這個母親一定要加上個人的意見﹐並且非要孩子採納。結果孩子幾年高中讀下來﹐所得的成勣並不理想﹐大學考得也不如意。因為這位母親讓孩子選的一些課程難度太大﹐影響了考大學的平均成勣。然而母親仍看不到是自己干涉的緣故﹐反而埋怨孩子沒有儘力。 很多家長在孩子大學選專業上也是如此﹐不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潛能﹐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硬性地讓孩子去做。藥理學近幾年在美國的確很吃香﹐競爭很激烈﹐原因是讀八年書出來﹐每小時可以賺幾十美金﹐年收入至少在十萬以上﹐相比讀醫學費力少﹐賺錢卻相差無幾。所以很多父母極力推薦﹐拚命勸說孩子選讀這門專業﹐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興趣﹐或者是否有能力讀下來。其實﹐這門專業讀起來並非容易﹐專業也非常枯燥。如果孩子不是很有興趣﹐甚至沒有能力讀下來﹐豈不是讓孩子受苦﹖如果孩子不喜歡﹐他們即使畢業找到了這樣一份厚薪的工作﹐他們也不會安心好好地工作。在美國「跳槽」或者換工作是常有的事﹐並非是薪水不高﹐而是因為對工作沒有興趣。2).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尊重別人的隱私權﹐無可厚非﹐沒有錯﹐但是不能一味地套用在小孩子身上。孩子未成年﹐對父母不應該有什麼隱私。如果他有什麼隱私不可以讓父母知道﹐對孩子來說並不好。有的孩子濫用這一權力﹐ 為了不讓父母干預他們自由﹐乾脆在自己的房門上標明﹕尊重個人隱私﹐未經允許﹐不可進入。實際上就是拒絕父母監察和督導。另外也是對父母的極大藐視和不尊重。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監督下成長﹐父母有權利﹐也有責任知道孩子所做的一切。 我跟兒子有一個約定﹐十八歲以前﹐對父母沒有任何隱私﹐電腦里的郵件密碼必須公開﹐我們可以隨時查看。我們還真的從裡面發現很多烏七八糟的郵件。我兒子愛看課外讀物﹐他的書包我們會隨時檢查﹐要了解他在讀些什麼課外書。有時會翻出一些同學借給他玩遊戲盤。如果父母不及時查看﹐孩子看了或者讀了一些色情﹑兇殺﹑暴力等郵件和書籍﹐他們走上邪路還不曉得。 正由於美國太強調尊重個人的隱私權﹐失去了對孩子管教的最好階段﹐才導致青少年幫派﹐毒品﹑性氾濫﹐同性戀﹐校園槍殺氾濫成災。有些孩子加入幫派﹑喝酒吸毒﹑殺人偷竊等等﹐社會要承擔責任﹐父母更是要承擔責任。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暴露過很多的問題﹐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管教和糾正﹐使孩子走歪﹐ 以致於犯罪﹐不是父母的責任又是誰的呢﹖ 但是﹐尊重孩子隱私和尊重孩子是完全兩會事兒。尊重孩子隱私﹐是孩子在做什麼﹐父母沒有權力知道﹐更不可以管。而尊重孩子是指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一個朋友看待﹐不可以把他們當作私有財產﹐隨從己意來呼來喚去。有的父母目的是想鼓勵孩子﹐但是方法不對﹐常在別人面前誇別人孩子﹐數落自己孩子﹐通常的說話內容是﹕你看看張三李四﹐再看看你的樣子﹐很不爭氣。這樣對待孩子﹐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很自卑﹐覺得很難達到父母的滿意﹐因為父母總能找到比自己孩子更優秀的孩子來比較﹔或者使孩子頹廢﹐破罐破摔。有的父母甚至孩子都已經成年了﹐對孩子仍然公開數落。記得我的一個中學時的好朋友﹐他七八年考到師範學院政治專業﹐當時能考進大學已經是很不易的事﹐父母臉上是很增光的。這個朋友的父母很為她驕傲。可是後來看到她的一個朋友考的學校和專業比他們女兒好﹐這個母親在人家的慶祝典禮上當著眾多人的面﹐劈頭蓋臉地對自己的女兒說﹕「你看人家考的學校和專業﹐多有前途。再看看你﹐將來一點出息都沒有﹗」我當時也在場﹐那個朋友聽了母親這樣不尊重的數落﹐ 臉漲得紅紅的﹐心裡很委屈﹐ 眼淚幾乎落下來。我也很為她難過。3). 教育孩子不可以體罰 孩子在不懂事以前﹐也就是六﹑七歲前﹐必要時要採用強制性手段管教﹐甚至可以動用「拳頭」 或者體罰方式﹐因為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服從父母的權威﹐必須順服父母的管教﹐尊敬長輩。當然﹐管教不一定體罰才是上策﹐而是﹐當孩子無視父母的權威時﹐根本不聽管教﹐或者一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時要採用體罰形式﹐將孩子鎮住。否則﹐ 錯過一次﹐就會讓孩子的壞毛病滋生起來﹐長大再管教就比較難。如果錯失多次﹐以後就根本無法管教。有的男孩子小時很調皮﹐天不怕地不怕。如果父母不看管好﹐很容易惹禍。比如﹐我兒子小時候很淘氣﹐什麼危險做什麼﹐不是爬高﹐就是動這動那﹐甚至有時開煤氣告訴他根本不管用。有一次﹐他在二樓的欄杆外面穿來穿去。兒子的姥姥站在樓下驚嚇得不敢喊他﹐擔心他一緊張從二樓上摔下來。姥姥和顏悅色地將他哄下來。兒子一到樓下﹐姥姥抓過來照著屁股就是一頓猛揍﹐邊打邊說﹕「我看你以後還敢爬樓上不敢。」兒子被打得嗷嗷叫﹐直喊﹕「姥姥﹐我再也不敢了。」。從那以後﹐兒子乖多了﹐只要大人告訴他不可以爬樓﹐他就不做了。有的孩子對長輩隨意吼叫﹐不禮貌﹐對他人不懂得尊重﹐如果告訴還不管用﹐就要體罰教訓﹐讓他記住﹐以後不可再犯。小錯不及時糾正﹐將來一定鑄成大錯。一般來說﹐孩子大約七歲以後﹐也就是上小學以後﹐可以用言語說教方式。如果言語不奏效﹐適當的時候還是要體罰﹐但是﹐父母不是體罰完了就沒事了﹐而體罰後一定要告訴孩子被體罰的原因﹐父母的態度這時要溫和﹐讓孩子感到父母既親切又懼怕。 然而﹐很多父母捨不得揍孩子﹑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做錯事可以原諒。從來沒有被父母打過的孩子﹐等他們長大犯很嚴重的錯誤時想打他已經不可以了﹐因為他們心裡接受不了。一是﹐他們沒有挨過父母打﹔二是﹐他們長大了﹐自尊心很強。我自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小時候﹐母親一般揍哥哥﹐從來不揍我。後來我養成甚至容不得別人批評。如果被母親訓斥了﹐我就會以「絕食」 要挾她﹐使母親不得不向我「低頭」 ﹐搞得母親很為我頭痛。美國的家庭教育中最大的一個失敗就是﹐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錯誤﹐父母只可以用言語管教孩子﹐不可以動手。學校老師灌輸給學生的就是你有抗拒父母體罰的權利﹐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的﹐父母沒有權威。所以﹐很多父母不敢揍孩子﹐擔心被鄰居告到法庭。這就是美國孩子太肆無忌憚﹑放縱自己的原因。甚至孩子可以打父母﹐但是父母卻不能打他們。孩子的權力大過父母。 但是切忌﹐這裡所談的不是父母可以隨意用體罰的形式管教孩子﹐假如是一些非原則性的事情﹐讓孩子承受皮肉之苦是不對的﹐例如﹐有的父母有潔癖﹐如果孩子把家裡搞得亂了一點﹐或者吃飯忘記了洗手﹐父母就大發雷霆﹐甚至動武﹐這樣做不妥當。或者是父母自己因為工作或者是家庭關係心情不順﹐拿孩子出氣﹐這就更不應該。教育子女的失誤和失控如果父母能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管教孩子口徑一致﹐發現孩子毛病及時糾正﹐教育孩子從小順從父母﹐ 尊敬長輩等等已經是盡其所能了。然而﹐ 對於父母來說﹐無論在教育孩子方面考慮得多麼細緻﹐都無法避免一些失敗和失控﹐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父母自身缺乏身教﹐削弱教育孩子的力度。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軟弱之處﹐雖然知道有些事情是好的﹐但是還是無法做到。就象《聖經》所講的﹕「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人心裡有兩個律在爭鬥﹐至此造成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外表一套﹔內心又一套的雙重性格。舉我為例。1 無法處處堅守諾言 我和丈夫定了一個口頭的「 約」﹐就是雙方在吵架的時候﹐盡量不暴露在孩子面前﹐ 到外面去解決。但是有兩種現實擺在我們面前﹕一是﹐我們無法保證每次吵架都很理智。 記得我有一次情緒就失去了控制﹐根本考慮不到兒子在場﹐同丈夫大吵起來。丈夫忍無可忍﹐順手拿起鬧鐘就摔到了地上﹐兒子獃獃地看著所發生的情形。看到丈夫的行為﹐我更是變本加厲﹐同他大鬧了一場。二是﹐即使我和丈夫每次吵架都很理智地躲避兒子﹐但是﹐當他長大時﹐發現我和丈夫的關係並非他想像的那麼和諧美好﹐我們在他面前的所作的豈不是虛偽么﹖他會怎樣想﹖會信任父母么﹖以後他面對家庭的類似問題會怎麼辦﹖ 做父母的可以做到教育孩子的口徑一致﹐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的意見並不相同﹐勢必會產生分歧﹐被孩子發現。2 無法時時以身作則 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父母告誡孩子不許說謊﹐而自己卻常常說謊﹔ 父母教育孩子尊老愛幼﹐而自己對父母﹐對長輩不體諒尊重﹐對別人的孩子沒有一點憐憫和愛心﹐﹐﹐﹐除此之外﹐人與人的爭戰﹕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婆媳之間﹐朋友之間﹐鄰里或他人之間等等﹐都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力度。 所以﹐沒有良好榜樣的父母﹐ 讓孩子順從父母﹐聽父母的話很難。 況且﹐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很多問題﹐一般都隨自己的私慾來管教孩子﹐往往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或者任意打罵﹐或者大肆嬌寵﹐或者命其按照自己所刻定的未來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世上沒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對自己尊敬的。然而﹐我們要得到孩子的尊敬﹐首先我們要有一個被尊敬的樣子。然而﹐我們能做到么﹖我自己就是如此。我心裡願意孝敬母親﹐可是又容忍不了母親對自己的嘮叨﹐更不能容忍母親平白無故對我責備。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覺得母親應該理解我﹐順著我﹐而不是數落我。否則﹐我就同母親大發雷霆。其實﹐這一切兒子都看在眼裡。 還有更多的父母為爭錢奪房﹐對自己的長輩大打出手。在對待婆婆上﹐我雖然從未和婆婆紅過臉﹐但並不表明我很孝敬婆婆。當婆婆不能給我照顧孩子時﹐我對丈夫有過很多的埋怨。我認為長輩幫助小輩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一個有孝敬心的人怎麼會如此自私﹖二是﹕父母的智慧和能力有限﹐很難應付孩子的變化。1 無法知道孩子的心思 孩子一些看得見的毛病父母可以及時糾正﹐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對他們身上很多看不見的毛病卻無可奈何﹐ 比如孩子的嫉妒心和虛榮心。兒子什麼時候開始有妒嫉心﹐我全然不知。只是在他和表哥相處的時候發現的。當他看到表哥擺放的積木比他好﹐他會將表哥的推倒﹐甚至不能聽別人表揚他的表哥。那時認為他小﹐不懂事﹐對此不以為然。 兒子十一﹑二歲﹐有一次我們請教會裡的一個孩子到我家裝中文軟體。那個孩子只比我兒子大兩三歲而已。我和丈夫一開始都是電腦盲﹐我比丈夫還好些﹐知道怎樣使用中文軟體。看到那個孩子很熟練的操作電腦﹐我和丈夫對他讚不絕口﹐並問他是怎樣懂電腦的﹐他回答說他是看書學來的。搞好電腦後﹐我們用比薩餅作為給他的獎賞。那個孩子走後﹐ 兒子表現出不愉快來﹐說﹕「他算什麼﹐我有書也可以懂」聽到兒子的話﹐我覺得應該糾正他的心態。我很嚴肅地對兒子說﹕「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聰明的人是羨慕而不是妒忌﹐這樣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自己沒有的東西。只有愚蠢的人才妒忌別人的優點。」兒子聽我這番話﹐沒有狡辯﹐態度有些好轉﹐解釋道﹕「其實你們給我買書看﹐我想我也可能會懂。」後來﹐丈夫給他買了一些電腦書籍﹐使他對電腦產生了興趣。 在國內﹐兒子開始上小學時我們家庭的經濟狀況比較好。我個人的生意做的很紅火﹐丈夫的事業也如日中天﹐並配備專車上下班。為了能讓兒子放學後得到照料﹐我將兒子遷到我母親居住附近的學校﹐這樣他放學有個去處。但是每天帶他上學卻是很辛苦的事﹐不但要早起﹐還要擠公共汽車。丈夫不忍看我們娘倆如此辛苦﹐就在他上班時讓我們搭一下他的便車。久而久之﹐不曾想到讓兒子滋生了虛榮心。有一天﹐本來車到了學校附近我和他就該下車了。可是那一天他怎麼也不肯﹐一定要司機將車再往學校門口開一段。司機照做了。我帶他下來﹐他還是遲疑﹐眼睛在向窗外看﹐似乎在找什麼。過了一會兒﹐他才慢騰騰從車上下來﹐邁著得意的步伐朝一群同學走去﹐邊走邊回頭朝車上的司機和爸爸揮手。這時那群同學都圍了上來﹐紛紛向他露出極其羨慕的眼神。兒子那副滿足得意的樣子猛然間被我撲捉到了﹐但我卻不知如何教育他。我知道虛榮是很害人的﹐甚至會讓人一生都活在虛假和壓力的痛苦之中的。我當時想﹐唯一能改變他這種心態的就是告訴他我們家裡很窮。但這又是一個很不明智的辦法﹐因為我無法故意讓他在物質上有缺乏或者讓他感覺到缺乏。不讓他在交通上有特殊待遇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後來我們擠坐公交車時﹐他很不開心。我在想﹐我這樣做就能驅除他的虛榮心么﹖我不確定。2 無法避免學校和社會對孩子的影響 一般來說﹐孩子上學以後﹐家庭的影響對他們只佔一小部份﹐更多的是學校對他們的影響。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所交的朋友﹐老師教導等﹐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會留下很深的烙印﹐尤其老師的言行會使孩子的終生難以忘懷。我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個女老師給我留下美好的記憶。有一年冬天﹐我因為上廁所沒有及時解開褲帶﹐棉褲尿濕了。放學後﹐那個老師將我領到她家裡﹐幫我找了一件她孩子穿的一件線褲讓我暫時穿上。她將我的棉褲脫下來﹐把尿濕的地方洗乾淨﹐然後放到爐子上烘烤一個下午。那天她為我單獨做了一頓晚飯﹐是白花花的一碗大米飯﹐是那個年代難得的食物。而她的四個兒子被趕到街上﹐不讓回來﹐只讓我一個人吃。吃完飯後幫我複習功課。 然而﹐據說現今老師很富有﹐大都在學生身上賺錢﹐以課後補習為名。本來老師有責任將規定的知識教給學生﹐但是在課堂上草率講講﹐主要內容留到課後報酬補習。我侄子讀高中時﹐數學有些不太明白﹐三番五次找老師請教﹐老師都推脫太忙﹐沒有時間。後來有一個同學提醒侄子說交錢補習﹐老師一定會有時間。開始我侄子還不大相信﹐去試探一下﹐果真如此。那個老師一聽說要參加他的課後補習班﹐馬上高興起來﹐說沒問題。一學期500元。 記得有一年快到新年﹐兒子那時還在小學四年級。有一天他放學回來問我一個問題﹕「媽媽﹐我看到一些同學下課拿個包到老師辦公室﹐進去還是鼓鼓囊囊的﹐可是出來時包就是空的了﹐你說為什麼﹖」我以為兒子很單純﹐真心向我討教﹐所以﹐就編了個謊言﹕「一定是同學拿了些課外作業讓老師批改﹐所以你看到進去時包是鼓的﹐出來包就是空的了。」 兒子說﹐「根本不是作業本﹐我都看到了﹐有的是掛曆﹐有的是別的東西。」 兒子接著對我不滿意起來﹕「你為什麼不給我準備一本掛曆送給老師﹖老師今天還特意提到有的同學對老師一點感激之心都沒有﹐樣子很不高興﹐ 肯定點的是我。」我聽了非常難過﹐不知道怎樣回答兒子﹐更不知道如何安慰兒子。後來﹐我想了一下﹐對兒子說﹕「我們要靠學習讓老師喜歡﹐如果靠送東西贏得老師喜歡是不光彩的。」 這句話讓兒子算是得到了一點安慰。晚上回到家裡﹐我將此事告訴了丈夫﹐丈夫說這個世道就是如此﹐要現實點﹐也別讓兒子太受委屈了。「你單獨送給老師掛曆好了﹐不要讓兒子知道。」丈夫對我說。第二天﹐我帶了一本印刷很講究的掛曆到了兒子班上﹐借下課之際﹐偷偷塞給了兒子的班主任。兒子一放學就告訴我說老師今天對他特別好﹐課堂上還表揚了他﹐並把他叫到辦公室﹐問他父母是做什麼的。看到兒子高興的樣子﹐我心裡很加痛苦。有一天兒子傳話﹐說「明天老師希望我爸到學校﹐她有事找我爸談。」當時我和丈夫想﹐一定是有關兒子學習上的事。雖知卻是老師求丈夫能否幫助她丈夫調轉工作一事。為了兒子﹐丈夫只好託人﹐但是事情沒有辦成﹐因為她丈夫的條件相差太遠﹐不合適。從此﹐兒子就不再受寵了﹐常常被老師數落行為太笨﹐就不該跳級。好在兒子是個很大咧的孩子﹐很多時候不會把別人的話聽到心裡去。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東西多得數不勝數﹐從吃的﹐玩的﹐到看的。但是同樣這些東西也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如電影﹐充滿了暴力﹑色情﹐包括同性戀﹐等荒誕的內容。將本來就沒有是非辨別能力的孩子搞得更是糊塗﹐顛倒是非﹐把正確的看成是錯誤的﹐把錯誤的看成是正確的。 就孩子所使用的電腦來說﹐有些父母不懂電腦。父母給孩子買電腦﹐以為有利於孩子學習﹐豈不知孩子整日沉迷在遊戲中﹐或者一些污穢的色情中。據說現在有的孩子不但沉浸在網上聊天﹐還熱衷於網上賭博﹐網路算命﹐當無法決定做什麼事時﹐以算命結果來判斷。 美國中學生用電腦查找資料的機會很多﹐但怎樣監控孩子的使用呢。我讓兒子把他電子郵件的地址必須告訴我們﹐允許我們查看他的郵件。有一次﹐我們發現有幾個女孩子給他寫了些很污穢的郵件﹐我跟兒子差不多談了將近兩個小時﹐告訴他不可以同這樣的同學交往。但是每時每刻這類郵件都充斥在孩子的電腦里﹐父母根本不可能都會及時清理掉﹐不讓孩子看到。3 無法應付青少年時期的逆反心裡 青少年是世界各個國家都很頭痛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孩子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開始想擺脫父母的束縛。而作父母的不懂得孩子這個階段的心裡﹐ 偏偏還按照原來老的方式來管教他們﹐往往不但不奏效﹐反倒適得其反﹐孩子更加地不聽管教﹐父母也就更加沒有智慧地處理。這樣一來形成惡性循環。 我聽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來自國內的女孩﹐曾在國內小學當過三好學生﹐擔任過大隊長職務﹐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可是父母把她帶到美國後﹐希望她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由於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她﹐也沒有觀察她的變化﹐只是一味地給她錢﹐給她名牌衣服﹐名牌化妝品。當這個孩子的父母發現女兒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同學﹐經常曠課時﹐言教已經不起作用﹐只能對她實行體罰。由於父母錯過了管教女兒以及同女兒交流的最好時機﹐所以﹐無論再用什麼方法補救都不管用了。那個女孩越管越糟﹐甚至後來在外面過夜。父母傷心欲絕﹐希望同自己的女兒脫離關係。 然而﹐ 我兒子的青少年時期似乎很平緩地走過來﹐幾乎沒有流露出別的孩子那樣「叛逆」 的痕迹。這並非我有什麼「靈丹妙藥」 ﹐而是另有原因﹐我會在後面講。三是﹕父母的教育標準有缺陷﹐難以做到合乎中道。 每個人生長的家庭背景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標準也就千奇百怪。由於人陷在罪中﹐理性也隨之墮落﹐所以﹐世上的是非標準都是依照人的私慾為準繩﹐因而產生無窮無盡﹑千奇百怪的社會問題。正因為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標準﹐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充滿了混亂﹕離婚﹑爭競﹑妒忌﹑紛爭﹑淫亂﹑欺詐﹑等等﹐同時遺害到家庭。舉例來說﹐ 在對待孩子的方面﹐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學習和才藝很重要﹐所以父母給孩子安排各樣課程和活動﹐恨不得孩子能有十八般武藝﹔而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品德和性格很重要﹐極力在一些禮節﹐與人相處的方面教導孩子﹔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健康很重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食物和最優良的居住環境﹔也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開心快樂很重要﹐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所需﹐讓孩子自由式發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以上三個方面粗略地表明﹐父母在教育兒女上有很多的「盲點」 。我相信﹐ 即使再聰明再有知識的父母﹐都無法教育出一個德才兼備的孩子來。我是如何避免失誤和失控常跟兒子溝通﹐注意他的每一個變化 兒子在美國入學的第一天﹐我送他去學校的時候很擔心﹐不知道他心裡是否適應得了。當看到他一個人傻獃獃站在操場上等著排隊上課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兒。放學我去接他的第一句問話就是﹕「兒子﹐今天過得怎樣﹖」「不好。沒人理我﹐我也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我就象一個傻子一樣。「兒子垂頭喪氣地回答我。回到家兒子對我說﹕「給我買個籃球吧﹐我發現很多男同學都喜歡打籃球。」「你連如何拍籃球都不會﹐籃球對你有什麼用呢﹖」「兒子說﹕「「如果我在操場上抱個籃球的話﹐肯定會有同學來找我玩。」我沒有想到兒子」人小鬼大「。竟想出克服陌生環境的主意﹐我當然很高興採納。週末立刻買了個籃球給他。周一他放學我一見他就問﹕「有同學找你玩么﹖」兒子說﹕「有同學來找我了﹐但光拿走我的球﹐把我扔在一邊。」從那以後﹐兒子每天放學回來練習拍籃球﹐晚上讓我陪他到學校操場練習投籃。兩個星期以後﹐問兒子的進展情況﹐兒子告訴我說他可以幫助同學看書包﹐後來進升到「撿球」 ﹐半年後可以跟一些低水平的「球員」一起玩了。兒子終於融入同學之中﹐我的心似乎稍稍輕鬆下來一些。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不是我無法幫助兒子解決語言的問題﹐而是他所遇到的環境﹐對他的心裡衝擊很大。這使我很重視與他溝通。每次接兒子放學﹐我都觀察兒子的臉色。如果發現他有些異樣﹐我一定要追問個究竟﹐非讓他說出來不可。每週我一定會留出時間跟他交談﹐詢問他學校的情況。在一次交談中﹐他告訴我常有一些孩子欺負他﹐上課用紙球打他﹐有的同學常搶他的水﹐使他有時一天沒有水喝。見他講話激動的樣兒﹐我知道他很生氣。我擔心這樣下去他積滿憤怒﹐最後導致性情暴躁﹐有一天惹出什麼事來。我細心地同他交談﹐告訴他上帝會很看顧聽話﹑有禮貌﹑善待別人的孩子。叮囑他別把那些不好的同學放在心上。他們很愚昧﹐不知道自己這樣作不對。如果是聰明孩子﹐就不會回擊他們﹐因為回擊他們就是同他們一樣愚昧。等長大上了大學以後﹐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等等。我對他說﹐雖然我是女的﹐小的時候也經歷過同他一樣的事﹐讓他知道不是他一個人碰到此事﹐以免他生出屈辱感和自卑感來。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父母應格外注意他們的情緒。前些日子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33人死於槍擊案的事情。殺人者是一個韓裔學生﹐叫趙承熙﹐8歲隨父母來美國。由於地理﹐ 語言﹐及文化的變異﹐使他一下子無法適應﹐至此他心裡產生問題。而父母當時只是認為孩子不愛說話﹐又沒有及時幫助孩子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所以孩子出問題並不奇怪。其實﹐成年人初到異地他鄉﹐都需要適應很長一段時間的心裡調整﹐何況是孩子。從這位學生所留下的錄像和「宣言」中﹐人們發現他對美國主流社會的憤恨和對富人發自內心的敵視和仇恨。據說亞洲人等級觀念很深。這種等級觀念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對金錢﹑地位和權勢的崇拜﹐對貧窮的鄙視和厭惡。這種人生觀﹐驅使人為錢財而拼搏﹐忽略對孩子的道德上的教育和培養﹐以及心靈上的了解。很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分數好不吸毒能上好大學,就是好孩子。由於父母只注重他們自己的事業和賺錢﹐只給孩子提供最優良的衣食住行﹐只對孩子的學習成勣感興趣﹐除此之外﹐與孩子從來不交談﹐也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這樣豈能保證孩子不走邪路﹐因為孩子在未成年需要父母的密切看管和保護。 美國高中四年制。高中讓我最恐懼的就是幫派和毒品﹐所以﹐我每天在兒子放學前十分鐘就到學校接他﹐以免他同一些不良的同學交往。上帝賜給兒子智慧。有時他為了免除一些不良孩子的挑逗和糾纏﹐他放學如果沒有看到我來﹐就一個人找個樹下坐著看書。很多同學認為他傻傻的。「幫派同學不會找我這樣愛看書的傻人﹐他們喜歡交往那些比較『酷』的同學。」兒子告訴我說曾經有同學這樣問過他﹕「你大哥是誰﹖」兒子裝做聽懂了的樣子﹐回答﹕「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沒有大哥。」那個同學自言自語說了句﹕「是個傻子。」「其實我知道他問的是什麼意思﹐就是探問我是屬哪個幫派的。」關心孩子所結交的朋友 兒子來美國一年之後﹐也就是在初中七年級的時候﹐身邊開始有朋友了。我高興也擔懮﹐高興的是他不再孤單﹐擔懮的是他交的朋友是什麼樣我並不知道。所以﹐我開始向他了解他交的朋友來自哪裡﹐父母是做什麼的。有一次兒子說要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聚會﹐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我詢問了一下那個孩子的情況。兒子告訴我說那個同學的父母離婚﹐他同媽媽一起住﹐但常有一個男的也同他們一起住﹐據那個同學講是他媽媽的男朋友。我也進一步了解到﹐那個同學不愛學習﹐沒有父母管教和照看我立刻禁止他兒子參加聚會。雖然兒子當時心裡感到難過了些﹐但是可以避免可能產生的後果。後來﹐兒子交往的朋友我都建議他帶到家裡來玩﹐讓我有機會了解這些孩子的狀況﹐以免兒子交上一些不該交的朋友。父母做錯﹐要向孩子道歉 對中國人來講﹐父母向孩子道歉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父母即使再錯﹐也不能向孩子賠不是。我自己在認識上帝以前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雖然我不喜歡長輩這樣待我。我覺得如果父母向孩子道歉就會失去尊嚴。其實這種觀念對孩子很不公平﹐也很不明智。當父母明知自己做錯事﹐或者在管教孩子方面有失誤﹐硬是不承認﹐拿出長輩的架勢來﹐讓孩子屈從﹐只能適得其反﹐產生兩種惡果﹕一是﹐孩子不服氣﹐即使嘴上認同了﹐但是心裡會很卑視父母的作法﹔二是﹐給孩子一個很壞的榜樣﹐當他犯錯誤的時候﹐也不肯承認。實際上﹐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對﹐那麼得到的是孩子的尊敬﹐同時也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有一次兒子放學我接他回來﹐路上我詢問一些他學習的事﹐由於我對他的一些情況不了解﹐就拚命堅持自己的說法。兒子也拚命地解釋分辨﹐我見他不服﹐一氣之下﹐動手打了他。我看得出當時他很委屈。回到家後﹐我冷靜下來﹐覺得自己的家長式作風又冒了出來﹐如此對待兒子有些過份。我到兒子的房間向他道歉﹐說我不該不容他解釋。兒子聽了我的話後很感動﹐說實際上他拚命地解釋﹐是擔心我沒有明白他的意思更生氣。兒子的解釋﹐讓我發現他很孝順父母﹐很在乎父母的感受。如果我沒有向他道歉﹐我就不可能了解他﹐也不會給他留下一個壞的榜樣。 所以﹐如果以世俗的方式教養孩子﹐不是孩子受委屈﹐就是父母被藐視。唯有按照上帝的教訓來警戒養育孩子﹐才是最有智慧的方法。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勣 很多家長把孩子成績看做孩子是否聽話的標準。如果孩子成績不在前幾名﹐就認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兒。常常拿成績突出的孩子同自己的孩子比。其實父母沒有考慮過這樣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挫傷他們的進取心。另外﹐很少有父母承認人的智力有差別這一事實﹐總以為別的孩子能門門功課考一百分﹐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我常在心裡都告訴自己一件事情﹕孩子儘力了﹐就是好孩子﹐要鼓勵他﹐同時也讓他知道他是學生﹐好好學習是他應盡的本份﹐就象父母要工作﹐養家照顧好孩子應盡的本份是一樣的。但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成績好﹐就買好吃的﹐或者送禮物﹐或者用錢等形式給予獎勵。似乎孩子學習是為了父母或者獎勵﹐而不是自己應盡的本份﹐從而誤導孩子對自己應負的責任。 兒子初中畢業﹐學校邀請所有家長參加畢業典禮。那天有很多亞裔孩子被評為優秀學生﹐上台領獎。畢業典禮結束後﹐兒子怯生生地問我﹕「媽媽﹐你看到上台領獎沒有我是不是對我很失望﹖」我說﹕「沒有啊﹐我兒子沒有拿到獎狀並不意味著你將來不是一個優秀的孩子。只要你盡了你的能力﹐無論你拿到什麼樣的成勣﹐媽媽都會認為你是最優秀的孩子。」兒子聽到我這樣說﹐立刻抱了我一下﹐說﹕「媽媽﹐我以後會好好努力的。」聽到兒子充滿虧疚的這番話﹐讓我已經是很滿足很滿足了。 國內考大學制度有很大缺陷﹐就是「一錘定音」 制帶來很多弊端﹐造成很多真正有能力讀大學的孩子失去機會。因為如果考試那三天身體﹑情緒等不佳﹐就會考試失敗。而美國考大學的制度則不同。美國高中考大學參照的條件是﹕首先是高中三年半的各科平均成勣 (美國叫GPA) 。好一點的大學一般要求各科平均成勣至少要在3.8以上。各科的平均成勣是依照幾個方面統計出來的﹕家庭作業﹐小組專題作業(鍛煉與別人合作的能力)﹐ 平時測驗以及期末考試。這就要求學生不可以投機取巧﹐其次是全國統一試卷考試﹐叫SAT I和SAT II。 SATI是普通知識測驗﹐有語文﹑數學﹐分數為1600分﹐現在改制加上了寫作﹐總分數為2400分。 SATII是單科考試﹐有數學﹐物理﹐化學﹐語文﹐生物﹐外語﹐每科滿分為800分。學生通常考SATI最多三次﹐因為在申請大學時所有SAT I和SATII成勣都是由SAT考試中心直接送到所申請的各個大學的。 SATI成勣會全部例出給學校﹐也就是說無論你考幾次﹐所有的成勣大學都會看到。而SATII單科考試可以由自己選出最高分﹐讓SAT考試中學送給大學。所以﹐ 高中生要在十一年級開始合理安排SAT I和SATII的考試時間﹐既不能耽誤在校的學習成勣﹐還要預備全國考試的時間。第三﹐要看一個學生是否參加過社區的義務服務﹐培養學生有奉獻於社會的意識。第四﹐要看學生寫論文的內容。每個大學的題目不一樣﹐報十所大學﹐就要寫十篇論文。論文占的比重也很大﹐可以從論文中看出考生潛在的水平和能力。第五﹐還要有高中老師的推薦信。 兒子到高中後﹐由於語言的障礙﹐給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儘管他很努力﹐很快從初級英文班跳到英文普通班﹐但他還是很貪玩﹐對學習沒有那麼認真。他很喜歡看美國NBA籃球賽﹐從十月份比賽開始直到夏季結束﹐他是幾乎每場都看。 十年級一次期末成勣﹐我看到有兩門成勣是「C」﹐在家長會上聽取老師彙報前﹐兒子顯出很緊張的樣子﹐問我﹕「媽媽﹐你看到我的成勣不高興了吧﹖」我說﹕「沒有啊﹐如果你儘力了﹐不管你得到什麼成勣我都很高興。」聽到我這樣說﹐兒子很愧疚地告訴我﹐他那兩門成勣低的主要原因是他忘記作家庭作業的緣故。我對他說﹐「那就是你的不對了。如果僅僅是因為沒有交作業而取得這樣成勣太遺憾了不是﹖一個人要學會盡自己的本份。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作父母的就要好好盡父母的職份。如果父母不關心你﹐不教育你﹐這樣的父母你認為好嗎﹖」「我知道了﹐以後我一定把成勣提高上去。」說實話﹐ 兒子能跟我如此坦誠說明﹐比看到他的好成勣更加欣慰。兒子得到鼓勵﹐學習成勣提高得很快﹐不久他的英文就從普通班跳到快班。剛考進快班時﹐開學討論一篇長篇小說﹐所以﹐兒子根本跟不上﹐加上閱讀量增大﹐他一下子適應不了。記得那天回來﹐他對我說他想再回到普通班。我很理解他的壓力﹐但為了他能夠徹底擺脫語言的障礙﹐我仍然鼓勵他﹕「你儘力就好了﹐不要太在乎的什麼成勣﹐ 只要你儘力了﹐得C﹐媽媽也很高興。」兒子非常努力﹐最後成勣竟然得到A-﹐。到了十一年級﹐他竟可以上AP英文﹐即﹐大學英文。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在兒子學習上﹐我持守一個原則﹐就是告訴他一個人要有責任﹐做事不是為了哪個人或者為了一個什麼目標﹐乃是要盡做人的本份。這樣對孩子來說﹐他們不會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討價還價﹐或者感覺厭煩。他們也不會把學習成勣當作一個目標﹐如果達不到﹐變得很沮喪﹐要是達到了﹐傲氣衝天﹐ 自以為是﹐或者認為不過如此而失望。兒子在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時﹐很緊張﹐擔心自己不能進名校﹐很怕我們失望﹐問我﹕「如果名校沒有錄取我怎麼辦﹖你們會很難過吧﹖」我很感激兒子在乎我們的感覺﹐但我又很擔心他的這種在乎忽略了我對他的真正期盼。於是﹐ 我對他說﹕「兒子﹐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儘力了﹐無論那個學校錄取你﹐都是神為你預備的﹐我們都欣然接受。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哪個大學對你最合適。如果名校讓你應付不了學習﹐豈不是讓你受苦嗎﹖所以神知道哪個學校適應你﹐不用擔心我們的心情。但是﹐媽媽認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不是用學習成勣或者什麼大學來衡量的﹐乃是要看他的全面﹐也就是他的品德如何﹐人生是否對別人有益。」 這是我的真心話﹐因為我不認為一個人的優秀或成功與否取決於地位的高低﹐學問的多少﹐金錢的厚薄。事實證明﹐如果人沒有上帝的引導和帶領﹐地位高會使人腐化﹐學問高會使人驕傲﹐錢財多會使人敗壞。假如一個人的一生僅僅是為自己而活﹐對別人沒有任何益處﹐哪怕他的地位高過蒼天﹐學識淵博如深海﹐金錢堆如高山﹐ 那他的人生仍是虛空﹐沒有價值。 據2006年網上一篇報導說﹕「近年來,博士自殺事件頻頻發生。單單2005年,2月2日,廈門大學一在職博士生上吊自殺﹔5月7日,北京大學一姓馮的數學系博士生墜樓死亡﹔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一博士生從11層實驗室墜樓身亡﹔8月20日,上海一研究所在讀博士生孟懿從7樓跳下,永遠離開了人世﹔9月14日晨,36歲的教授、博士後、博士生導師、正研究員茅廣軍跳樓自殺身亡﹔10月10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王然從三層病房的洗手間跳下。自殺『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孩子到大學後的囑託 現在回到兒子考大學的這一段。大學申請發出去兩個月後﹐錄取通知書陸續下來了﹐有兩個不錯的學校都錄取了他﹐權衡利弊﹐我們幫他選了加州大學伯克萊分院﹐該校提供給他將近7000美金的獎學金。入學前﹐學校提供所有費用﹐包括飛機票﹐讓部份新生到學校參觀兩天。兒子回來向我們敘述他所看到的情況。我很擔心他到學校後的情況﹐因為完全不在我們的管轄之下了。伯克萊大學在全美公立學校排行第一﹐但是這所大學的自由風氣也是全國第一。據說有一年在歡迎新生入學時﹐有一些高年級的學生竟然裸體在街上夾道歡迎。學校由學生組織的各種俱樂部五花八門。兒子告訴我們說他去參加了一個「Date Auction Club」(約會拍賣俱樂部)﹐就是將某個男孩子的女朋友放到台上拍賣﹐誰叫價最高﹐那個女孩子就歸屬他一天擁有﹐可以帶那個女孩子出去吃飯看電影等等。兒子對我講的時候﹐覺得很很稀奇﹐也很好玩。但是我在暗中卻是很擔心。我不斷地為兒子禱告﹐求神為他預備一個好的環境﹐一個好的教會﹐別讓他走彎路。一個沒有神引導的人是不能分辨好歹的。 上大學臨走的前幾天﹐兒子自己準備一些東西。當看到他所要帶的像棋﹐跳棋﹐圍棋﹐音樂盤﹐小說等等﹐不免懮愁。丈夫對兒子說﹕「兒子啊﹐你是去讀書還是去旅遊呢﹖」 兒子上大學﹐ 我沒有能力跟在他的身邊﹐即使每天能看見他﹐又怎能保證他一定會走正路呢﹖他已經十七歲了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他交託給神﹐我相信神一定會看顧他的。兒子臨走的前一天﹐我對兒子說﹕「老媽不能告訴你什麼﹐也無法再看管你﹐但老媽只有一個心愿﹐就是你一定要去找教會﹐求神為你預備一個好的教會」兒子上大學後﹐完全脫離了父母的管轄和控制﹐我只能天天為他禱告﹐因為我不再有可能看到他的情緒變化﹐也不再有機會同他交談。神聽了我的禱告﹐半年後﹐兒子告訴我他找到了一個教會﹐牧師是韓國人﹐以前是做律師﹐後來被神乎召﹐對伯克來萊的學生有負擔﹐作了傳道人。 兒子有了一個「家」 ﹐我的心似乎才安定下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會經歷的9大說不清的事件【 絕對真實 】
※我和前妻的十年感情經歷走到了終點,到底是我的錯還是她的錯?
※10名百億以上女富豪 誰的經歷最不同尋常?
※我的再婚經歷,希望可以給迷茫中的你一點啟示
※70、80、90後相親的奇葩經歷!中槍的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