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王中王》名家開嗓各成方圓,戲曲藝術自有分寸

大年初九,筆者作為媒體觀察團成員參與錄製的戲曲競技類節目《伶人王中王》第二季,為中國戲曲的現代新生,再度鳴鑼開嗓。彼時置身現場,體驗各類劇種名伶獨具韻味的表演,感受國粹藝術的輾轉騰挪,沉迷其中,目酣神醉。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戲曲被稱為埋藏在故紙堆里的「國故」,日益邊緣化、日益遠離群眾,中國戲曲人被稱為「孤獨的守護者」。山西衛視卻有一股倔勁,在滿屏的娛樂生態中逆勢而行,推出《伶人王中王》,節目沒有一絲秀的痕迹,真誠而不逾矩,遵循戲曲藝術的方寸,給人視聽享受。

另類的創新方式「外行」評「內行」,喚醒國民認知

第二季在繼續保留第一季的京劇、晉劇、川劇、豫劇、秦腔、河北梆子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黃梅戲、蒲劇、二人台,共九個戲曲劇種,邀請京劇名家孟廣祿、豫劇名家章蘭、川劇名家陳智林、黃梅戲名家楊俊、晉劇名家謝濤、秦腔名家齊愛雲、蒲劇名家賈菊蘭、二人台名家武利平、河北梆子新秀計晨加盟。

為避免所有評判朝一個方向窄眾縱深發展,落入戲曲愛好者自嗨的困境,《伶人王中王2》選擇評委的標準仍是各領域各行業的頂尖高手,京劇表演藝術家沈健瑾、曾輾轉梨園多年此次特別零片酬加盟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刻畫人物直指人性的戲曲導演查明哲、思想有高度的文藝評論家仲呈祥、愛戲痴戲曾為程硯秋戴孝三天的導演郭寶昌、首位將中國民族唱法和西洋美聲唱法結合的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作家雪小禪、把戲劇作為畢生追求的大學教授傅謹。他們的觀察視角不同,點評角度五花八門,頗有百家爭鳴的氣韻。

除此之外,節目組還特別增設媒體觀察團。伶人的比賽成績將由100位觀眾、20位媒體老師和五位重量級評委三部分共同構成。包括筆者在內的、來自全國20家新聞媒體組成的媒體觀察團全程參與評判,用現代媒體人的視角,審視傳統戲曲的魅力,客觀有趣地呈現比賽的結果。中國戲曲正通過吸引外行人的關注,給傳播與發揚設立新的渠道。

在賽制方面,特別增大表演者人數和內容體量,《伶人王中王2》改第一季的三場選一為兩場選一,加快節奏,同時給予唱將充足的調整時間以保證最佳狀態,於是在季播同樣長的時間檔內,能夠增加新人搶位制,給更多戲曲伶人展示的機會,同時有助於頻道多維度、深層次觸摸觀眾喜好。

多年與戲曲打交道的白燕升認為戲曲不能台上振興,台下冷清,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四處奔走、力邀名家加盟的動力。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處境尷尬,它的作用早已被弱化,現在許多年輕人,對中國的傳統戲曲不是敬而遠之,就是不屑一顧。《伶人王中王》差異化行走,聚焦多種傳統戲曲,展現名伶魅力,再通過文學、曲藝、評論、歌曲、學術、傳媒等各領域群體關注以及山西衛視獨具文化關懷的傳播,定能喚醒更多人對傳統戲曲的認知與興趣。

傳統藝術從「低谷」到「復甦」,媒體人繪就戲曲領軍人物群像

戲曲發展的生態環境正在出現偉大的逆轉,黨和國家傾力扶持,政策陽光普照梨園,在中華文化自覺不斷漫延、利好政策不斷湧出、戲曲人昂然向上、戲曲傳承傳播行動成績斐然的背景下,戲曲已經走出低谷,正在悄然復甦,走向復興。而在這一過程中,戲曲人特別是領軍群體的精神狀態決定了這一行當未來的走向。《伶人王中王》的參賽選手都是各院團的領導和主演。在演出中他們互相尊敬、不計主次、攜手合作,呈現了戲曲中堅力量的集體狀態。 他們在電視媒體的亮相,是最好的宣傳,他們體察百姓、為人民開腔的故事,與舞台上或勇武或柔美的線條相得益彰,這是戲曲人最好的註解。

9位參賽演員,4人為「二度梅」,4人「梅花獎」。其中,京劇名家孟廣祿乃時下國內最當紅的裘派花臉,開口就叫好,聲腔令人百脈沸騰。

謝濤雖說是三晉女鬚生,可她在《傅山進京》《爛柯山下》《于成龍》中的表現,有天風海雨、波瀾壯闊的豪氣,她熱愛戲曲,大過生命,為演好男人,剃了光頭,駕輕就熟的橋段,上台前仍一遍遍排練,用常人難以理解的較真,詮釋了老戲骨、真伶人的精神。

豫劇名家章蘭,今年已經65歲,唱的是豫劇,根據地卻在山東菏澤,堅持紮根農村,為百姓唱戲,她的唱腔樸素自然,放收有度,隱露相濟,變中求美。章蘭老師以如此年齡登上這個舞台打擂,不僅僅是對自己膽量的挑戰,更彰顯了「戲比天大」的獻身精神。

當今的戲曲名家很忙,不但要講學、演出,更要培養新人,這是名家肩負的社會和藝術責任。伶人代表們以戲曲人的自我奮鬥,書就了傳承的力量。在戲曲演出市場相對萎縮、戲麴院團經濟效益平平的情況下,他們的率先垂範,為投身戲曲事業的後來者增強事業心和使命感,指引了明確道路。

師父傳藝傳心傳德 ,電視傳境傳神傳魂

戲曲傳承歸根結底,還應該是對文化的傳承,對一種價值觀念的傳承。傳承的主渠道就是培養戲曲人才,傳承的主要載體是優秀的傳統教學劇目,傳承的主要方式是口傳心授。

師父帶徒弟,所傳承的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是傳藝,從古至今,沒有一個行當入門的學習過程是輕鬆的,專業技能訓練是極其艱苦的歷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二是傳心,即強化對戲曲的寫意之美、虛擬之美、程序之美、綜合之美的傳承,強化身體技能背後所蘊含的戲曲美學的觀念、特殊的審美傾向以及特殊的價值體系的傳承;三是傳德,傳承戲曲中所蘊含的道德故事,中國戲曲是德的資源庫,有很多忠孝節義的道德故事,《關公挑袍》中關羽的忠,《岳母刺字》中嶽飛的忠孝,《二堂舍子》《搜孤救孤》《桑園寄子》中所體現出來的義都是傳德之作。

山西衛視《伶人王中王》則利用電視的傳播特點向觀眾呈現另外三種境界:一是傳境,詩詞通常講求意境美,筆者看來,文化與藝術的表現形式都是同源的,文字呈現出的意境,在電視屏幕上,需要通過各種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與聽覺體驗來共同描繪;二是傳神,這種神,用競技的方式去激發,讓所有的戲曲人、傳承人拿出振興戲曲的飽滿鬥志,時刻不忘初心,堅守陣地,創新求精;三是傳魂,電視工作者在製作這樣一檔節目時,所要表達的,一定包含了傳承戲曲表演過程中所體現的道德故事,傳播戲曲人守護守望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傳承歷代前輩先賢堅守傳統並適應時代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電視傳播的戲曲精氣神兒,不僅能夠充實愉悅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還能夠轉化為影響社會道德觀念的正能量,能夠成為引領社會向上向善的推動力量。

戲曲的精妙,在於置身其中,暗自品咂,能回味無窮。搬上電視熒幕的《伶人王中王》,其風格不必擔心受到娛樂化的影響,因為對待節目,親民隨和的風格能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但對待藝術,製作團隊卻是不差毫釐,嚴格保證戲曲文化的正統和分寸。

梅葆玖、李世濟先生的辭世,成為戲曲界憾事,傳承人越來越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我們希望新人輩出,也希望通過電視節目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熱愛並投身這一事業。

今晚 9:15

山西衛視《伶人王中王》

戲曲名家們爭奪「王中王」


推薦閱讀:

平行世界《我是證人》:假如梁聰是唱快板的
名票劉嘉昌先生在津逝世
沉痛悼念馬靜宜先生
走近南署‖幾種曲藝形式的介紹與普及
紅旗不倒魏喜奎——填坑饗友

TAG:藝術 | 戲曲 | 曲藝 | 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