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黃帝內經順時養生·冬時養生背景
黃帝內經順時養生
張廣修 張同遠 編著
第四章 順應冬時而養生
第一節 冬時養生背景
漢字「冬」字,表示兩層意思[1]:①「冬」為形聲字,從二「丶」、從「夂」。「夂」的意思是「終止」、「到頭」、「到頂」,故「冬」的引申義為「終」。東漢·許慎《說文》:「冬,四時盡也。」② 「冬」字下的兩點,由小篆「 」字中的「仌」字演化而來,「仌」意為「冰」,表示天氣較冷,滴水成冰。兩個意思合到一起,表示冬時為一年四時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一年中氣溫最低而最為寒冷的一個月。口語稱作「冬季」、「冬天」或「冬令」。
冬時的別稱較多,較為常用的有[2]:①三冬。古人以農曆十月為孟冬,十一月為仲冬,十二月為季冬,合稱「三冬」。②九冬。冬時三個月共九旬(九十天),故又稱「九冬」。 ③嚴冬。「嚴」者厲害、程度甚。冬時寒冷較甚,故又稱「嚴冬。 ④清冬。冬時天地間一片清寒,故又稱「清冬」。⑤玄冬。古人認為: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別稱「玄冬」。類似的別稱還有「玄序」、「玄英」等。⑥窮冬。「窮」者,盡也。冬時為一年之中最後一個季節,故稱「窮冬」。類似的別稱還有「窮陰」。⑦其他別稱還有:北陸、嚴節、歲餘等。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靈樞·根結》說:秋冬之時,「陽氣少,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陰盛陽衰則天地失煦,萬物蟄藏而生機潛伏,以致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值此時,以護陽、養陽為要,任何侵擾危害陽氣的行為,都是對健康不利的。
一、冬時節氣
冬時,從立冬日(陽曆11月7-8日)開始,到立春日(下年陽曆2月2-5日)結束,經歷農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2]。另有一個氣候特區――「九天」[3]。
(一)十月節氣。農曆十月,為冬時第一個月。此月別稱很多,約有20多個,較常用的有[4] [5]:①由於十月為冬時的第一個月,故通常稱作「孟冬」,類似的稱呼有「初冬」、「上冬」或「開冬」。②十月建亥,故又稱「亥月」。亥居北方玄武之地,故又演稱為「玄冬」、「玄英」等。③冬時為陰,天氣寒冷,故又稱「陰月」,類似的稱呼有「飛陰月」、「始冰」、「陽止」、「初霜月」等。④十月初冬,天氣較冷但未至太冷,有時還較暖和,甚至出現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氣。民間稱作「回暖」,並有「十月小陽春」的說法,故十月又稱為「小陽春」,類似的稱呼有「陽月」、「正陽月」、「小春」、「極陽」等。⑤其他的別稱有:「良月」、「吉月」、「露月」等等。
十月,包含立冬和小雪兩個節氣。
1、立冬[6] 。立冬為農曆十月的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25度,陽曆11月7-8日交節。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冬,十月節。、、、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為一年「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中的最後一「立」,古時人們對這個節氣非常重視,每到這一天,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並設壇祭祀,一般百姓則更換新衣,採取相關形式進行「賀冬」(亦稱「拜冬」)。
時交立冬,寒風時起,進入了一年中的極寒冷時期。因此,立冬又有「十月朔」、「寒衣節」等別稱。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明·王稚登《立冬》:「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釋義:
(1)「水始冰」:天氣較冷,水面開始結冰,但未至堅固凍結。
(2)「地始凍」:天氣很冷,土地開始寒凍,但未到凍裂的程度。
(3)「雉入大水為蜃」:「雉」指「野雞」類大鳥,「蜃」指蛤、蚌類軟體動物。立冬第三候,天氣極冷,此時,野雞一類的大鳥「深居簡出」以避寒,一般看不到。由於水下溫度較為恆定而溫和,故此時水中的蛤、蚌類動物反而活動頻繁,較為多見。於是,人們產生了「雉」變成「蜃」的錯覺。
2、小雪[7]。小雪為農曆十月的第二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40°,陽曆11月22-23日交節。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意思是說:交節小雪時,天氣進一步寒冷,有的地方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有時天氣寒冷陰沉,欲下未下,最易悶人心胸,引發酒意。如:唐·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釋義:
(1)「虹藏不見」: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引用孫彥紅的話說:「虹,日中水影也。日照雨,則有之。」日為陽,雨為陰,故禮記注曰「陰陽氣交而為虹」。現代科學也研究認為[8]:虹是大氣中的一種光現象,是大氣中小水球經日光照射時發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虹為彩色的圓弧形狀,由外圈到內圈呈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圓弧常出現兩個,按其「職稱」有正副之分,其中內紫外紅,顏色鮮艷的叫「正虹」,簡稱「虹」;內紅外紫,顏色較淡的叫「副虹」,又叫「霓」。話說回來,虹是天地間陰陽之氣交搏而成,小雪時期,陰氣旺盛而陽氣隱伏,虹的形成缺乏了一個條件,所以就「藏而不見」了。
(2)「天氣上騰,地氣下降」:《靈樞·陰陽系日月》說:「天為陽,地為陰」。故句中「天氣」指陽氣,「地氣」指陰氣。小雪二候之時,陽升陰降,寒氣下流。
(3)「閉塞而成冬」: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升陰降的程度逐漸加重,陰陽之氣閉塞不交,陰盛陽衰,冬象顯然。
(二)十一月節氣。農曆十一月,為冬時第二個月。此月別稱很多,約有20多個,較常用的有[9] [10]:①月為冬時第二個月,故稱「仲冬」或「中冬」,或稱「正冬」、「冬月」。②十一月建子,故又稱「子月」。③十一月天氣寒冷,嚴霜蓋地,雪花時飛,故又稱「寒月」、「雪月」、「霜月」、「霜見月」、「廣寒月」、「中寒」等。④十一月葭草吐綠頭,故又稱「葭月」。⑤其他還有「辜月」、「暢月」、「龍潛月」等多個別稱。
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兩個節氣。
1、大雪[11]。大雪為農曆十一月的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55°,陽曆12月6-8日交節。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說明時交大雪,天氣更冷,與小雪時節相比,雪勢很「盛」。「盛」者,次數多,雪量大,範圍廣。「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贊同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大雪之日,鶡 鳥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出。」釋義:
(1)「鶡鳥不鳴」: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禽經曰:鶡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陽鳥,感六陰之極,不鳴矣。」 意思是說:時交大雪,天氣寒冷,陰氣盛極,作為「陽鳥」的「鶡鳥」畏避嚴寒而不再啼鳴了。
(2)「虎始交」:大寒二候,陰極而陽氣萌動。老虎感陽而「春情」發動,產生了求偶交配行為。
(3)「荔挺出」:大雪三候,陽氣進一步萌動,以「荔」為代表的草類植物開始萌動生機,「挺出」了新芽。
2、冬至[12]。冬至,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節氣,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就用土圭觀測太陽的方法測定出冬至日了。太陽位於黃經270°,陽曆12月21-23日交節。《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至』者,極也。」所以,此節亦稱「冬節」、「「長至節」等。現代天文學也測定證實[12]:此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過後,太陽又逐漸北移,白天時間又逐漸延長。
冬至為農曆十一月的第二個節氣,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說明時至冬至,則陰氣盛極。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 釋義:
(1)「蚯蚓結」:蚯蚓行走,是通過交替的曲伸動作進行的。曲為陰,伸為陽,冬至初候,陰氣極盛,蚯蚓有曲無伸,故結縮不動。
(2)「麋角解」:糜與鹿為同科動物,但角的形狀不同,糜的角朝後生,鹿的角往前長。前屬陽,後屬陰,故鹿屬陽,糜屬陰。冬至二候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陰糜得陽,故其角解而退落,以利新角萌生。
(3)「水泉動」: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云耳。」水具陰陽兩性,靜時為陰,動則為陽。冬至三候,陽氣初生,泉水得陽,故汩汩流動。
冬至時節,陰極陽生,春氣隱潛衝動,草木暗暗萌芽。有詩為證:
唐·杜甫《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
(三)十二月。農曆十二月,為農曆冬時的第三個月,也是陰曆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此月的別稱很多,約有近40個[13]。較常用的有:①由於此月為冬時的第三個月,並且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故通常將十二月稱作「季冬」或「晚冬」,類似的稱呼有「暮冬」、「窮冬」、「末冬」、「殘冬」等。②從周代開始,古人把陰曆十二月初八日作為臘祭的日子,稱作「臘日」,以狩獵禽獸祭先祖。如唐代杜甫《臘日》中有「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句。到了秦朝,將十二月定為「臘月」或「臘冬」,沿襲至今。民間每到農曆十二月,家家戶戶醃製臘肉備作「年貨」,為「臘月」賦予了新的含義。③農曆十二月冰天雪地,天氣寒冷,故又稱為「冰月」,類似的稱呼有「嚴月」、「嚴冬」。④十二月建丑,故又稱「丑月」。⑤其他還有「除月」、「余月」、「極月」、「春待月」等。
十二月包含小寒、大寒兩個節氣。
1、小寒[14]。小寒為農曆十二月的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285°,陽曆1月5-7日交節。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天氣,貫穿於小寒之中。因此,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在一般年份,小寒尤其二候、三候的氣溫,都明顯低於大寒時期。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意思是說,小寒時節,寒氣稍小,而到「月半」交大寒節時,則寒氣較大。這個規律,只有在在某些特殊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才有應驗。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雊。」釋義:
(1)「雁北鄉」:禽鳥類動物「得氣之先」,對季節的氣候變化最為敏感。雁為典型的候鳥,順隨陰陽而遷移。小寒初候,陽氣萌動,雁則開始往北飛之,以避即將到來的溫熱。
(2)「鵲始巢」:據說喜鵲的巢門每向太歲之方。小寒二候時,新的太歲即將「上任」,喜鵲開始巢向太歲趕建新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3)「雉始雊」。「雉」指野雞。「雉始雊」有兩種解釋:
①《說文解字》:「雊,雄雌鳴也」;西漢時毛亨和毛萇輯注的《毛詩》曰:「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認為雄性野雞的鳴叫才叫「雊」,不包括雌性野雞的鳴叫。
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雌雄之同鳴」叫做「雊」,即雌性雄性的野雞同時鳴叫才叫「雊」,單叫者不叫「雊」。
筆者認為的:《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說明冬至之時,陽氣已經萌動,新的天元已經開始。到了小寒第三候時,陽氣升勢較前更盛,離下年立春已經不遠了。由於禽鳥類動物「得氣之先」,春情發作亦先,故到了此時,雌雄同鳴,互相呼叫而求配。但是雄雞與雌雞,從生理特點到鳴叫聲音等,存在許多不同之處。尤其明顯的是:由於體內分泌的激素不同,因此鳴叫的聲音也大不相同。例如:公雞鳴叫,呈高昂激揚、雄壯有力的「喔-喔」聲,而母雞鳴叫,呈低小的「嘎嗒-嘎嗒」聲。由於雄雉體質更加雄壯、性慾更為強烈、求雌之心更切,故其叫聲也相對為大。毛詩作者可能沒有細細審聽,以致發生了雄雞雊叫而求其雌的誤解,不知道雌雞也在雊叫而求其雄,只是聲音較小罷了。
2、大寒[15]。大寒為農曆十二月的第二個節氣,也是農曆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300°,陽曆1月20-21日交節。過了大寒,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前曾述及,小寒為一年中的最冷時期,一般年份的大寒氣溫高於小寒。但是,由於大寒在「形」式上承於小寒,故人們一般仍認為,大寒為一年中的最冷時期。不過,由於大寒剛從小寒而來,小寒時期的積雪未化,大寒時的新雪累加,天寒地凍、冰天雪地的寒冷景象則甚於小寒。有詩為證:
宋·邵雍《大寒吟》:「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釋義:
(1)「雞始乳」:《說文解字》:「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大寒瀕臨立春,天地間春情萌動,具備了孵育小雞的氣候條件,故「雞始乳」。
(2)「鷙鳥厲疾」:「鷙鳥」指鷹鸇之類的兇猛的鳥[16]。「厲疾」則形容動作迅速而猛烈。「鷙鳥厲疾」的意思是說:大寒二候時期,鷹鸇之類的凶鳥捕食能力極強,它們「厲疾」盤旋於空中,積極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而抵禦嚴寒。
(3)「水澤腹堅」: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故云腹堅,腹猶內也。」 意思是說:大寒之時,天氣嚴寒,河塘之中,冰塊結到水中央,又堅厚,又結實。
附:冬九九[17 [3]
冬時,為一年中最為寒冷的季節。
冬九九又稱「數九」,具體規律是:從冬至日當天「交九」,交後繼續「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數到第81天,共經歷了9個「九」,一般於春分節前數日就「出九」了。民間稱「出九」為「盡九」,並有「九盡花開寒不來」的說法。從此,天氣一天比一天變暖。
「數九」習俗,至少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據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數九」節氣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燦爛的「九文化」。「九文化」的內容包括:
1、九九消寒歌,俗稱「九九歌」。此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以及農事活動方面的一些規律,在民間廣為流傳。由於我國幅員廣大,各地氣候寒暖不一,因此,各地九九歌的歌詞內容略有差異。蘇北地區流行的九九歌是這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燕子來,八九河凍開;九九雷聲動,耕牛遍地走。」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區的數九歌,以人候為主要內容。例如江蘇地區流傳有這樣一首數九歌:「頭九和二九,相逢不出手(手縮在衣袖裡不敢伸出來)。三九和四九,凍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跳動以取暖)。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天氣回暖)。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天氣較暖)。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赤腳下水已不覺冷)。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春暖花開寒不來)。」
2、九九消寒圖。古代人們在詠念「九九歌」的過程中,還出現了 「畫九」的習俗。所謂「畫九」,即根據「九九歌」的內容,配套地繪畫為圖,與「九九歌」互相發揮,相映成趣,名曰「九九消寒圖」,也稱「九九圖」。例如明代《帝京景物略》載:「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九九圖」的形式豐富多彩,有九格消寒圖、魚形消寒圖、泉紋消寒圖、孩兒消寒圖等多種。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這些圖畫,既是計冬寒時間的日曆,又是精美的裝飾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另外,清代還有「九九消寒詩圖」,圖中每九天一首詩,四句話,簡要介紹自古以來的歷史知識,將史學與歷學融為一體。
3、九九消寒詩。即在九九歌的基礎上,將當地的氣候變化以及相關的生活、農事情況等寫成「九九消寒詩」,亦稱「九九詩」。清道光年間,王之瀚所寫的《冬九九》長詩,融知識性和藝術性於一體,最為人們喜吟樂誦。其詩曰:「一九冬至一陽生,萬物資始漸溝萌,莫道隆冬無好景,山川草木玉妝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間休息掩柴關,室家共享盈寧福,預計來年春不閑。三九嚴寒春結冰,罷鉤歸來蓑笠翁,雖無雙鯉換新酒,且喜床頭樽不空。四九雪鋪滿地平,朔風凜冽起新晴,朱堤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一歲周,茗香椒酒答神麻,太平天子朝元日,萬國衣冠拜冕梳。六九上苑佳景多,滿城燈火映星河,尋常巷陌皆車馬,到處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數六十三,堤邊楊柳欲含煙,紅梅幾點傳春訊,不待東風二月天。八九風和日遲遲,名花先發向陽枝,即今河畔冰開日,又是漁翁垂釣時。九九鶯啼上苑東,青青草色含煙蒙,老農教子宜耕早,二月中天起卧龍。」
4、九九消寒句。有的在九個格子中寫上九個字,雙鉤成幅,每個字都是九劃,例如「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繁體)。從頭九的第一天開始,每天填寫一筆(類似書法練習中的「描紅」)。每天填完一筆後,還用小字寫明當天的天氣情況。九天填完一個字為一個「九」,九個字八十一天填完則九盡了。這種形式稱為「九九消寒句」,谷稱「畫九」,既能紀日,又增樂趣,又記錄了九九天里的詳細氣象情況,將曆法學、文學、氣象學融成了一體。另外,還有人創作九體對聯,稱作「九九迎春聯」。規格是:每聯九個空格字,每字皆九劃。從立冬交九日開始,每天上、下聯各填一筆,全聯填完,也就九盡花開寒不來了。
5、九九消寒表。有的人畫表一幅,九行九列,九九八十一格。每日塗一格,上塗的部位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表格塗遍則寒消,九九天的氣象資料也記錄下來了。此種形式,稱為「九九消寒表」,與「九九消寒句」異曲同工,相映成趣。
6、九九消寒酒[12]。古代有些文人、士大夫之流,於入九以後,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酒」諧音「九」,以「酒」從「九」,用「酒」消「九」寒,即取樂,又養生。
二、冬時節日
我國冬時的傳統節日較多,流傳至今,目前在民間仍較盛行的有四個:冬至、臘八、祭灶和除夕。
(一)冬至節
1、源流[18] [12]。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作為節日是它的「兼職」。因此,冬至和清明一樣,是個沒有固定日子,附隨節氣而流布的「活節」。
我國冬至節歷史悠久,早在周代時期,國家就有於此日祭祀神鬼而祈佑國泰民安的活動。到了漢代,冬至作為一個正式節日固定下來,沿襲至今。
冬至節有好幾個別稱:①由於在一年之中,此日日影最長,黑夜時間最長,故名「長至節」。②由於此節起源於周朝,周朝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歲首,而冬至恰當十一月初一前後,因此,此節又稱「亞歲」,其重要意義僅次於春節,唐、宋、元、明、清各代,冬至節甚至與春節並重。民間還曾有「冬至大如年」、「肥冬瘦年」的說法,直接將冬至稱為「大過年」,其節日氣氛比過年更濃厚。③其他的稱呼還有「冬節」、「賀冬節」等。
2、習俗[18] [12]。冬至是個內容豐富的節日,習俗活動主要有三個:
(1)慶賀活動。把冬至作為一個喜慶的節日進行慶賀,主要原因是:
1)前曾述及,冬至節起源於周朝,而周朝的冬至恰當歲首,舊的一年到此結束,新的一年從此開始。因此從周代以後尤其漢代以後,各代官府都要舉行賀冬儀式,百官放假休息,然後吉服朝賀。
2)《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意思是說: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陰極而陽氣回升。冬至是一個節氣進入新循環的良辰吉日,當然值得慶賀哦。
(2)祭祀活動。冬至節的祭祀活動,可分為兩個檔次:
1)從周代到明清,各個朝代在冬至這天,皇帝都要舉行郊祭,祭祀鬼神,祈求庇佑國泰民安。朝中百官放假,次日吉服朝賀。
2)平民百姓在冬至這天,則全家團聚,祭天祭祖,以保平安幸福。一般認為:人為陽,鬼為陰,冬至陰氣至極,鬼類活動頻繁。由於這個原因,目前有的地區例如蘇北,還把冬至當作「鬼節」,上墳燒紙痛哭,悼念亡去的先人,成為必有的活動項目。
(3)飲食習俗。冬至日的飲食,北方、南方習俗不同。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而吃羊肉和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則喜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從氣候特點看,常言說:「交冬數九」,從冬至日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北方寒氣尤盛。寒易傷陽,羊肉味甘性溫,善能溫陽散寒,北方地區於冬至日吃羊肉,是個很科學的、值得提倡的冬至飲食養生方法。
隨著歷史的推移,曆法的變更,冬至節的某些習俗例如慶賀活動現已淡化了,而祭祖活動和某些飲食習俗仍然存在,且氣氛較濃。
(二)臘八節。
1、源流[18]。「臘」指臘月,「八」指初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前曾述及,我國古代在春、夏、秋、冬舉行的四次大祭中,以冬祭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久之,行祭的「臘日」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開始時,冬祭的「臘日」沒有固定的日期,漢代將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定為「臘日」,如《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到了南北朝時,則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日」,稱作「臘八節」。據說臘月初八,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因此,此日也被稱為「佛成道節」。
2、習俗[18]。臘八節源於祭祀活動,因此,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為此節的習俗活動主題。發展到後來,主題發生了變化,喝臘八粥成了臘八節最普遍、最主要的節日習俗。臘八節吃臘八粥,來源於許多傳說故事,其中流傳最廣、最為一般人認可的說法是:佛祖釋迦牟尼離開宮殿修行,苦修多年一無所獲。有一年臘月,他到河中沐浴,浴後由於身體羸弱,無力爬回岸上。牧女蘇耶妲將他拉上岸後,給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讓他吃。佛祖吃後精力充沛,來到菩提樹下幡然覺悟。從此,佛門弟子將粥視為良藥,寺廟每年在臘月初八這天,都要以粥供佛,並向世人布施。從此,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習慣,代代相襲,久盛不衰。
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煮制的,發展至今,豐富多彩,從食材選擇到煮制方法,從性味喜愛到吃粥動機,都帶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幾乎一個省市一種俗,一個地方一個樣。據說北京臘八粥的粥料最為豐富,包括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約20多種[19]。
筆者認為:個體化和家常化,把「臘八粥」變為「雜八粥」,是臘八粥的發展方向。所謂「個體化」,即針對每個人的個體特點選材制粥。例如:陰虛體質的人,可用粳米、綠豆、小米、蓮子、赤小豆等涼性、平性食物為主料;陽虛體質的人,可用花生、糯米、高粱、桂圓、大棗等溫性、平性食物為原料;糖尿病患者,可用玉米、蕎麥、燕麥、山藥、枸杞子等富含降血糖成分的食物為原料;高血壓患者,可用玉米、苡仁、赤小豆、蓮子、黑木耳等有利於軟化血管、有利於降血壓的食物為原料,等等。其他各種蔬菜、動物類食物等,也可據情靈活選加。所謂「家常化」,即把「臘八粥」變成「雜八粥」,跳出「臘八」的圈子,在整個冬季,甚至一年四季,都可在辨證辨體的前提下,家常化地配製食用。
飲食養生,是養生延年的最重要措施,而粥劑質軟而粘,味淡而香,容易消化,營養容易吸收,為飲食養生的首選劑型。南宋陸遊有一首《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三)祭灶[20] [18]。
1、源流。據《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祭祀這個「灶神」的日子,叫「祭灶節」。此節又稱「小年」,具體日期各地不一,民間說法是「官三、民四、水家五」,即官府在臘月二十三,老百姓在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在臘月二十五。
我國的祭灶節起源很早,遠在周代,上自天子,下到庶民,就有了崇祀灶神的習俗。不過,這個「灶神」姓啥名誰,自古以來傳說很多,有的說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有的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有的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還有的說是一個姓張、名單、字子郭的人,等等。究竟是誰?歷史過於長久了,誰也說不清楚。
2、習俗。祭灶節的主題活動是祭祀灶神。據說灶神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權大,二是嘴臭。權大則受人崇拜,嘴臭卻招人惡嫌。人們對灶神兩大特點的心理反應,變成了兩類實際行動,形成了相應的兩類習俗。一是供奉灶王爺,二是賄好灶王嘴。
(1)供奉灶王爺。據傳說,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人間的灶火,為大家小戶的保護神,人們將其尊稱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因此,我國舊時,差不多家家都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牆壁的中間,設有「灶王爺」的神位,供上灶王爺的神像。灶王爺像上大都書有「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類文字,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沒有灶王龕的人家,則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人家為了不讓灶王爺分心,把他的老伴「灶王奶奶」也請來登上神位,增添幸福美滿的氣氛。
灶王爺自上年除夕以來,一直在人家「蹲點」,以保護和監察這家人的言行。到了祭灶那天,則帶上有關資料,升天到玉皇大帝處,,向他彙報這家人的善惡情況,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給灶王爺。灶王爺則於除夕那天,帶上「聖旨」返回人間,重新「上崗執法」。因此,對於凡人來說,灶王爺的上天彙報,具有非常重要的利害意義。也因此,人們在祭灶節那天,即灶王爺上天之前,都要舉行豐盛的祭祀儀式(內容後述),然後將舊神像焚掉,將其送上升天的征程,這個過程叫「送灶」或「辭灶」。到了除夕那天,當灶王爺返回人間時,人們再舉行儀式,「請」回一張新的灶王像供上,叫做「迎灶」或「接灶」。如此一送一迎,年復一年,鄭重其事,沒有誰個敢冒險怠慢。
(2)賄好灶王嘴。據晉朝葛洪《抱朴子·微旨》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就是說,灶王爺長的是一張臭嘴,喜歡利用一年一度到玉皇大帝面前「述職」的機會,向他打小報告,說人們的壞話。由於這個原因,人們對於祭灶,從儀式到內容,都非常重視,千方百計通過祭祀活動,賄好灶王爺的嘴,使他能夠「上天言好事」,少說不利話。具體方法較多,大致可分為兩類:
1)用各種糖類食物進行祭灶,取其糖的粘性,將灶王爺的嘴粘封住。他到玉皇面前張不開嘴,就不會亂講瞎說了。即使勉強說上幾句,也是有益的「甜話」,不會對人們有害。
2)運用豐盛的酒肉飯菜,使他吃的酒醉飯飽,對人們有好感,到了玉皇大帝面前,就會多講好話,不講壞話了。有詩為證:
宋·范成大《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3)其他習俗。祭灶過後沒有幾天,就是除夕了。「除夕」,民間叫做「過年」。由於這個原因,祭灶又被稱為「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為了過好大年,民間在祭灶過後,就著手做過年的準備了,最重要的項目是搞好環境和個人衛生。
1)環境衛生方面,主要是選個黃道吉日,對室內室外進行一次大掃除。首先,把屋內較輕便的東西搬到院中,其餘的東西設法遮罩好,再用毛巾蒙紮好口鼻(現在用口罩),戴上斗笠或草帽,拿起大掃帚,對屋頂和牆壁進行一次徹底打掃。掃屋之後,擦洗桌、椅、門、窗,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掃掉屋內屋外地面上的塵埃臟物。祭灶後的大掃除,俗稱「掃年」或「掃家」,有的稱作「掃房」或 「掃塵」。「掃塵」一詞最為吉利,因為「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除了清潔衛生以外,還寓有掃除窮運、掃除晦氣、除陳布新、辭舊迎新的美好含義。掃房之後,屋內室外煥然一新,男女老少喜氣洋洋,村裡庄外欣欣向榮,處處萌發著即將到來的新年景象。
2)個人衛生方面,不外理髮、洗澡、洗腳、洗衣等。蘇北有個民謠:「有錢沒錢,剃個花頭好過年。」
(四)除夕[21] [22] [18]。
1、源流。民間流傳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古語:「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也就是說,在農曆十二月三十(月小是二十九日)那天,以「五更」為界,「更」前是舊年,「更」後是新年。
《詩經·唐風·蟋蟀》中有「歲聿其莫」、「歲月其除」句。朱熹解釋說[22]:「聿,遂;莫,暮;除,去也。」可能由於《詩經》的影響,後代將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變通說法為「歲暮」、「歲盡」、「暮歲」等。「歲除」的那天晚上,則稱為「除夕」,或稱作「除日」、「除夜」等,俗語叫「年三十」、「三十晚」或「過年」等。從時間推移過程來看,「歲月其除」是時間推移的中間環節,相續而來的是「歲月其新」。因此,「歲除」、「除夕」詞中,寓含有「除舊布新」之義。舊的歲月過去了,新的歲月接著開始。除夕和春節,首尾相接,有如一對駢生姐妹,通過「五更」這個系帶連成了一體,構成了我國特有的、尾首相連的、最重要、最重大的兩個並列節日-除夕和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如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這首《元日》詩,把除夕之際的村景人情,融到了一體,一直至今,傳誦不衰。
2、習俗。民間口語稱「除夕」為「過年」。民間過年,有許多傳統習俗。這些習俗的形成,與一個傳說有關[23]:傳說我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異常兇猛。這種怪獸長年深居于海底,每到農曆十二月最後那天則爬上岸來,捕食人和牲畜,以致每到這天,則人心惶惶,逃走避災。人們在和「年」進行長期鬥爭中逐漸發現到:「年」害怕三種東西:紅色、火光和炸響。於是,人們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上貼上紅色對聯,燃放爆竹,並且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到了初一一大早,人們為了慶祝勝利,紛紛走親串友,道喜問好。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發展到後來,那些原始的過年的風俗習慣,不斷發展演化,內容更加豐富。目前盛行的過年習俗主要有:
(1)打掃衛生。一般從祭灶節以後,大家小戶,大人小孩,都把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提上生活日程,該掃的掃,該洗的洗,去除塵穢,凈潔門戶。在除夕當天,都要進行檢查落實,完善一次。
(2)貼春聯和「福」字。「春聯」古稱「桃符」,後來至今,多稱作「春貼」、「對聯」、「門對」或「對子」。春聯種類較多,內容豐富多彩,人們多根據自己的階層、職業、愛好,以及房屋的性質、位置和作用等,而靈活選擇。春聯還有個「助理」――「福」字。一般人家,在不便貼對聯的顯眼地方,貼上一個大紅的「福」字,有的人還把「福」字的頭倒過來貼,寓意福運、福氣已「到」,下一步就是盡情享受了。
(3)貼窗花、年畫,掛燈籠。將美麗的剪紙貼在窗戶上,叫「窗花」,過年期間掛貼在牆壁上的畫幅叫「年畫」。過年貼窗花和年畫,能美化節日環境,增添喜慶氣氛,抒發人們的願望,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的追求。大門兩旁甚至在庭院或村口的樹上掛上紅艷艷的大紅燈籠,節日的氣氛顯得更加絢麗多彩。
(4)吃年夜飯。「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團年飯」。除夕之日,遠在他鄉的遊子,除非萬不得已的特殊情況,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中,與家人團聚,過團圓年,吃團圓飯。此時,豐盛的好酒美菜擺滿一桌,一家老小團團圍坐桌旁,口中品嘗佳肴盛饌,心中洋溢著無比的充實感、滿足感、愉悅感。
(5)祭神祭祖。一般人家把年夜飯菜做好以後,要為亡故的親人「送年飯」,與他們共享除夕美食。具體過程是取一部分飯菜,連同預先準備好的銀薄、瞑錢,到亡故親人的墳墓前,祭祀跪拜,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信佛人家在上墳之前,首先由家主凈服凈手,進入神龕,面向觀世音菩薩燒香禱告,求保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6)放爆竹。爆竹,又稱「鞭炮」、「爆仗」、「炮仗」。放爆竹,為除夕最原始的習俗之一。古時放爆竹,目的是驅「年」除災。發展到後來,放爆竹的用意主要為取樂,作為一種娛樂活動,創造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除夕放炮仗,有幾個固定時間:吃年夜飯之前,夜中守到新歲時(五更雞叫時)和第二天新年一大早,必放炮仗。其他時間裡,則可隨人的興趣而隨時可放。放炮仗取樂,筆者感受最深:記得小時候,市場上賣的炮仗,有的是幾十枚小炮仗(每個只有3公分左右長)串在一起的,稱作「小鞭」;有的稍大,一個一個散開賣的,稱作「獨頭炮仗」。當時筆者家中困難,買的是小鞭,筆者偷偷地摘上幾枚,裝在身上,高興時取出一個放一下,炮仗一響,心中也樂的開了花。自家或別人家放過炮仗後,筆者則必臨現場,尋找那些沒有炸開的「瞎」炮仗,裝在口袋裡,高興時拿出一枚,慢慢剝開,當見到火藥時,擦著火柴點一下,「撲刺」一響,心裡樂的跳了一下。
(7)守歲。從吃過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叫「守歲」,俗稱「熬年」。「守歲」一詞,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除夕》發揮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句中「禁中」指皇宮之中,說明「守歲」是除夕節中節日氣氛最濃,君民同守共度的最重要時刻。
蘇北習俗:一般人家吃過年夜飯後,人人動手,突擊包餃子,因為大年初一吃的餃子,要在除夕夜包好。餃子包好後,則正式進入守歲階段了。此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聽音樂,聊天說地,侃扯家常。瓜、果、糖點,擺滿一桌,花瓶花盆,流香噴芳。屋內,親情融融,笑聲陣陣;室外,鞭炮煙花,此起彼落。守歲行列中,時鐘陪伴著人們悠閑地散步,漸漸地,不知不覺地,激起兩個守歲高潮:
其一,長輩向幼輩發「壓歲錢」。《燕京歲時記》說:「凡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用意是 「歲」與「祟」諧音,「壓歲」則可以壓住邪祟,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了。發展到現今,「置於床腳」的壓歲錢已經淡化,「尊長之賜小兒」的壓歲錢仍較盛行,但其用意不在壓住邪祟,而在寄託對於幼輩的期望。具體過程是:當守歲進展到一定階段時,長輩慈祥地端端正正地坐好「受頭」,幼輩恭恭敬敬地跪到長輩面前磕頭。長輩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予幼輩,幼輩再次磕頭致謝。孩子們既守得了歲,又磕得了錢,那個高興勁是沒法形容的。
其二,歡慶新歲的降臨。唐·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中所說的「姑蘇」即現今蘇州。蘇州城外的楓橋處有個寒山寺,寺中有一口巨鍾,民間稱作「分夜鍾」[21]。此鐘不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的時候,就會發出洪亮的響聲,成為附近方圓數十里人民所依賴的時間信息。現在,這口大鐘仍堅守「崗位」,堅持「守歲」,待時而鳴,報道新歲。當地人民除夕守歲,就是在守聽這個鐘聲。當洪亮的鐘聲從寒山寺發出,或直接,或通過廣播設施,穿過除夕的夜幕而傳到千家萬戶時,頓然地,引起萬發爆竹齊鳴,萬條煙花升天,萬人盡情歡呼,村野一片沸騰。這一切在標誌:新的一年來臨了!
除夕守歲,原始意義是驅「年」防災,演伸意義是驅鬼逐邪。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早先的驅「年」、驅「鬼」意義逐漸在人們的心目中消失了,後來至今的守歲,已經賦予了新的內涵:
1)守歲,守的是人生歡情。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徐氏守的,是夫婦的溫歡愛情。唐·白居易《三年除夜》:「堂上書帳前,長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長,次第來稱觴。」白氏守的,是合家團聚的天倫樂情。蘇軾·《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小兒守的,則是歡嘩熱鬧的喜悅心情。
2)守歲,守的是人生對於時光的感情。明·王崇簡《守歲》:「夜久憐春逼,開樽不欲眠。今宵尚今歲,明日即明年。萬古推遷夕,千門宴樂天。爆聲中不斷,遠近鳳城邊。」王氏深深惜時,依依戀時,對時光的流逝,發出了無奈的慨嘆。宋·席振起《守歲》:「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席氏對以往虛度年華的「浪過」充滿悔恨之情,從守夜中悟得了惜時的重要性,從「此夜」開始「惜年華」,猶為未晚。
3)守歲,守的是人生對於未來憧憬、嚮往、追求和企盼的深情,期待新的一年早日來到,喜事多多,吉祥如意,更加美好。如: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唐太宗李世民《除夜》:「歲月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4)某些特殊人員的守歲,還有某些特殊的思想感情。如:
唐太宗李世民《守歲》:「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酶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太宗身為皇帝,心胸滿懷與民「共歡」的毫情。
清·蔣士銓《除夕過太常金先生宅守歲》:「爆竹聲中歲兩更,懷鄉思母豈無情。長安客有終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塵世華年喧夢蟻,朱門歌舞到侯鯖。誰知冷屋燈檠畔,遊子凄然坐到明。」 詩人游泊異鄉,因故未能回家與親人團聚,獨自守歲,「懷鄉思母」,心中一派凄涼之情。
(8)除夕食俗。由於除夕和春節是緊挨在一起的,故對於兩大節日的食物安排,統籌兼顧,同時進行。一般人家從臘月初甚至更早,就著手腌制腊味食物了。從祭灶以後,則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當地市場情況,忙著製作年糕,糖塊、豆腐,購買鮮魚、鮮肉,以及油、鹽、煙、酒、茶葉、瓜籽、大棗、蘋果等各種所需食物。年糕、水餃和魚,為家家必備的三種食物。年夜飯必有魚,並且當時不動筷子(不吃),留等初一以後才吃。因為「魚」諧音「余」,取其「年年有餘」,生活富足。守歲閑聊,必吃年糕,有的還加花生,因為「糕」諧音「高」,「生」諧音「升」,取其年年升高,生活越過越美好。守歲之時,必包水餃,有的還在「五更交歲」時先行煮吃。水餃又名「彎彎順」,取意萬事如意,一帆風順。全國許多地方,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習俗和食俗,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8)除夕禁忌。除夕,為除舊迎新、改年更歲的關鍵時刻,也是神、鬼、惡魔活動頻繁的複雜時刻。因此,民間在除夕之夜,有很多禁忌。例如:忌說鬼、死、殺等不吉字眼,以免誘發相關災難;忌打破各種器物,以免招來「破運」;忌照鏡子,以免引來惡魔;忌惡聲謾語、吵鬧、罵人、高聲喧嘩,以免冒犯神靈,等等等等。這些禁忌,大人能夠記住,一般不會誤犯。難的是小兒,因為小兒心直嘴快,活潑多動,極易失誤。為此,某些地方有個習俗:當年夜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大人偷偷地拿起一張草紙,飛快地抹一下小孩嘴巴,再去擦一下糞桶。意思是告訴神靈:小孩不懂事,有冒犯之語,請勿計較,只當是他放屁[24]。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上述各種禁忌,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已經淡化,甚至消失了。從養生保健角度看,除夕的確有不少禁忌,主要有三個:
1)飲食忌失節,不可過量。除夕節日,飲食豐盛,美酒佳肴,幾乎應有盡有。此時一定要飲食有節,適可而止,不可貪圖口福,過食過飲。否則,「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傷而成疾,「口福」變成「口禍」。對於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及肝、腎疾病患者,更應注意,否則,輕者加重原有病情,重者能引發某些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2)情緒忌失控,不可過激。除夕之日,親人歡聚,喜事多多,樂事不斷,盡情娛樂,乃人之常情。此時最要注意的是,要適度控制情緒,不可歡樂過激,過度興奮。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喜樂不動其心,保持情緒穩定。否則,喜樂過度,「神憚散而不藏」 (《靈樞·本神》)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管痙攣,血壓上升,極易誘發腦溢血、心肌梗死等而危及生命。筆者親見一個中年母親,兩個兒子在外工作。有一年,兒子把孫子、孫女都帶回老家過年,並帶回許多好的禮物孝敬父母。那天吃年夜飯時,全家人邊吃邊喝,盡情說笑。那個母親歡樂無比,興奮異常。正興奮間,忽覺頭腦有點暈,對孩子們說:「你們吃,我頭有點暈,去歪(睡)一會。」母親到卧室里睡了,年夜飯繼續進行。過了一會,輪到敬母親酒了,母親怎麼還沒有來?大兒子說:「我去看看」。他到母親卧室一看,母親昏迷,喃喃亂語。不好了!趕快送到醫院搶救。剛到醫院,人就死亡了。原來是喜樂過度,喜出了腦溢血。
3)守歲忌失常,不可勉強。天增歲月人增壽,除夕守歲,就是守壽。不過須知,歲月是自然運行的,老天爺做事是絕對公平的,到了半夜零時,老天爺給張三加一歲,只要你健康存在,同樣不會少了你的歲。因此,除夕守歲,宜照顧原有的睡眠規律,適當地守一會,若為守而守,勉強地守,通宵達旦地眼睛一下也不合,並且通宵激動,一刻不寧,必然會影響原有的健康狀況。筆者經驗,吃過年夜飯後,適當娛樂一會,稍有困意就睡覺,臨睡時,把鬧鐘定時在零時前5分鐘左右,其鍾一響,及時醒來,打開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頻道,與全國人民一道,把新歲接收下來。與此同時,帶領孩子到室外適當地方,適量放些煙花爆竹,再繼續休息睡眠。這樣,既睡了眠,又得了歲,睡眠守歲兩不誤,最為合算。
三、冬時氣候
冬時氣候,可分為常候和溫氣偏盛兩種情況。
(一)冬時常候(寒冬)。《素問·金匱真言論》、《靈樞·論勇》、《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分別有「北風生於冬」、「冬寒風」、「天寒則裂地凌冰」、「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的說法,說明冬時氣候,以寒冷為主,故一般稱作「寒冬」。寒冬之期,「北風」播布嚴寒,寒風凝造霜雪,天地之間「水冰地坼」,宇宙萬物凝堅封藏。唐·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二)冬時溫氣偏盛(溫冬)。冬時為一年四時中最為寒冷的季節。「寒冷」跟「暑熱」相對,故暑夏季節的酷熱天氣,冬季一般不會出現。但在某些特殊年份,冬時氣候,也有不冷而反溫暖如春的。這種氣候的發生,受《內經》在運氣學說中所闡述的運氣規律的制約。
《內經》運氣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以木、火、土、金、水五運為綱,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為目,運氣結合,綱運目展,隨時間推移演進。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每年運與氣的結合演化特點,推測每年每時的氣象變化規律,進而推測這些氣候變化對於人體(以及其他生物)生理活動的影響,以及有關疾病、災害的發生、發展規律。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上述經文的意思是說:在時間流布長河中,六氣因五運而化生,隨時間推移而播布。六氣播布的具體情況,受三種規律的制約,從而表現為三種不同的氣候特點。冬時氣候,同樣不是例外。具體言之:
1、「至而至者和」。「至而至」指時至氣亦至。《說文》:「和,相應也。」 《廣雅》:「和,諧也。」 「至而至者和」的意思是說:屆其時而有其氣,氣與時相應、相諧。例如:一年之中,冬時最冷。立冬而播布寒氣,天氣寒冷則為「至而至」,則為「和」。這樣的冬氣、冬候,是為常氣、常候。一般所說的「寒冬」,就是這種 「至而至者和」的冬。
2、「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即時雖至而氣未至,也就是說,前來「接班」的氣遲到了,力度不及不足。例如到了立冬,寒氣不來「接班」,秋氣不能按時退位,而秋氣仍然施行。此時的冬氣,與常候的寒冬相比,相對溫暖一些。這樣的冬天,筆者暫時將其稱作「溫冬」。民間所說的「十月小陽春」,指的就是這種「溫冬」。
3、「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即時未至而氣卻先至,也就是說,前來「接班」的氣提前「報到」。例如:還沒有交立春節,春時的溫熱之氣就遷正流行了。這樣的冬天,亦屬於「溫冬」範疇。
冬時天氣不冷而反暖,陽失潛藏,人和牲畜都易發生疾病。因此,對於冬時的天氣溫暖,人們不但沒有舒適感而予歡迎,而且多數人反而談溫色變,畏溫如虎。這是因為:有諺語說:「當冷不冷,四蹄不穩」(「四蹄」代指牲畜);「三九賽春天,家家哭少年」。意思是說,冬時氣溫變暖,有利於多種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會引發多種傳染性疾病,甚至引起大規模的傳染流行,人畜將有嚴重死亡,非常可怕。
小貼士:暖冬
從上述運氣演化規律可知:「溫冬」的「溫」,多發生在冬時的初期或末期,很少有整個冬時都溫暖如春的。歷來民間有「冷在三九四九」的說法,也說明不論寒冬、溫冬,每年都要寒冷一個階段。從這個規律來看,前面所說的「溫冬」,如果說成「溫月」,更為恰當。
現代氣象學有一個氣象名詞叫「暖冬」[25],認為:某年某一區域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值時,稱為「暖冬」,否則稱為「冷冬」。對於一個醫者、養生者來說,切忌用計算「平均氣溫」的方法,來給冬時的冷、暖下結論,來決定醫療和養生方案。因為對於一個醫者、養生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某月、某日的「具體氣溫」,而不是一個冬天的平均氣溫,只有時時刻刻地、動態靈活地因具體氣溫,而制定適宜的醫療、養生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醫療、養生效果。若果即使某日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也因為是暖冬而恣進寒涼冷物以消暖的話,必生弊端。
四、冬時人候。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為閉藏」;《管子·度地》:「當冬三月,天地閉藏。」把東西掩藏起來叫「閉藏」。冬時,天地間的農作物收穫歸倉,蟄蟲冬眠入穴,水面結冰封嚴,山野蓋上白裝(霜雪),「閉藏」之象顯然。
由於「人與天地相參」(《素問·咳論》),人候以脈候為代表,故人體冬時的氣機、脈象,也以「閉藏」為主。例如:《靈樞·終始》說:「冬氣在筋骨」。《靈樞·經脈》說:「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為了加深理解,《內經》還在《素問·平人氣象論》、《脈要精微論》和《玉機真臟論》中,運用「微石」、「中權」、「如營」等詞語,對於人體「冬脈」的特點進行了反覆的比喻說明。「石」指石頭,質重而其性下沉;權為秤錘,衡物則重而下垂;關於「營」,《素問·玉機真臟論》自注說:「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現代脈學將「沉以搏」的「沉」字抽取出來,作為冬時脈象的專有名稱,即「沉脈」。
另外,就人體部位來說,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人迎居上為陽,寸口居下為陰。由於冬時之人的脈氣閉藏於內,陰象顯然,故冬時之人,寸口脈象多微微地大於人迎之脈。
張廣修醫師簡介
張廣修,著名中醫實踐家,從醫近50年,收古今醫藥精華,除世人難愈頑疾,對於內科、男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的諸多疑難雜症的治療,積累了獨到的成功經驗。
張廣修,著名中醫理論家,發表中醫論文近40篇,撰寫中醫專蓍10多部,揭《內經》中未揭之秘,正歷代諸家之誤,為改造、發展、完善、統一中醫學說,增添了思路,拓寬了視野,創新了局面,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醫學史意義,必將對中國醫學的發展,中國新醫學的創立,產生深遠的有益影響。
張廣修醫師的新老患者,張廣修著作的新老讀者,張廣修醫師的新老網友、博友,都是張廣修的良朋益友。在此,願和廣大朋友一道,攜手並肩,共創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
※道歷(黃帝紀年)與起源
※你了解真正的「軒轅黃帝」嗎?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黃帝宅經 不署撰人
※【黃帝素問直解90】在線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