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醴陵人,也是抗爭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 給愛妻的家書曝光
11封家書的家國情懷
左權(1905年3月-1942年5月),醴陵人,1925年2月入黨。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一分校教育長、紅一軍團總司令、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等職。
【英烈事迹】創造以弱抗強經典之戰
1942年5月25日,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十字嶺指揮八路軍總部突圍時不幸中彈犧牲。他是我軍在抗日戰場上陣亡的最高將領,時年37歲。
左權親自指揮了堪稱我軍以弱抗強經典之戰的黃崖洞保衛戰。他帶著一個不足千人的警衛團,與陸續增援的5000餘日軍激戰8晝夜,斃敵1000餘人,我方傷亡自營長龐粟以下計166名,敵我傷亡人數為6∶1,「開中日戰況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的記錄」。
左權犧牲後,應近萬名老百姓簽名請求,遼縣被改名為左權縣。左權遺體被安葬在河北省邯鄲市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家風傳承】42歲開始認識父親
左太北是父親左權與母親劉志蘭唯一的女兒。
(左太北出生還不到百天時,因為要協助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身為八路軍副參謀長的左權,忍痛將妻子和女兒送往延安。臨行前,一家人留下了唯一一張合影)
一家三口只留下一張合影。那時,左太北出生不到100天,被露齒而笑的左權抱在懷中。父親犧牲時,左太北不滿2歲。
(百團大戰時期的左權(左)和彭德懷)
懂事之後,她才知道父親出生在湖南醴陵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左權生前的照片,總是嘴唇緊閉、神情嚴肅,只有抱著女兒的時候,才能看到他燦爛的笑容)
但真正認識父親,則是42歲時從母親手中得到的11封家書,這些信充滿了對妻兒的想念和深愛。
最後一封信中,左權留下如下文字:「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多封家書中,左權也對女兒十分關心,囑咐妻子:「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需人照顧的。」
(這封寫於1942年5月22日的信成為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前寫給愛妻的最後一封信)
從家書中,左太北觸摸到了一個胸懷大愛、感情豐富的父親。左太北始終不忘父親的高貴品質,低調做人,努力工作。畢業後,她一直在軍工部門工作。
日復一日,左太北總是熱情地接待和接濟太行山根據地的人民群眾,為改善老區的貧困辦了不少實事。她經常留鄉親們在家裡食宿。為此,她和丈夫沙志強一度花光了工資,靠借錢才買下房子。
(毛澤東和左權的女兒左太北。毛澤東稱左權為「我的湖南小老鄉」)
(他被朱德稱為「如鋼鐵般堅強、獅虎般勇猛的優秀將領」)
退休後,左太北踏上了尋找父親足跡的旅程。
2002年,在母親去世10年後,左太北主編出版了《左權將軍家書》,以此作為對父母親最好的紀念。後來,她還出版了《左權軍事論文集》。
2006年7月,66歲的左太北參加了開國元勛子女「情系長征路——革命老區慈善萬里行」。沿著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行進,追尋著父輩的足跡,全程8000多公里。
左權的後人曾多次回湘。家鄉人民也深深地懷念將軍,以多種形式紀念他。
(萬世流芳烈士群雕)
株洲流芳公園入口處的萬世流芳烈士群雕,就是以左權將軍等為原型。在醴陵市烈士陵園,有左權將軍的大理石塑像。左權出生的村莊成了「將軍村」,所在鄉鎮被命名為左權鎮。
(左權將軍的大理石塑像)
(株洲日報 記者/沈全華)
這封寫於1942年5月22日的信成為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前寫給愛妻的最後一封信,這封家書寫於大戰開始前的午夜。寫完這封家書三天後,1942年5月25日,左權將軍在戰鬥中犧牲,年僅37歲。
這封信寫於1941年5月20日,是左權接到妻子的來信後寫的回信。信中寫道:
編輯/馮超
推薦閱讀:
※承前啟後的部隊:八路軍
※【9.25】80年前的今天,八路軍打了一場伏擊戰
※八路軍六師長出了五元帥,只有他是上將之首,晚年以103高齡逝世
※八路軍一一五師平型關大捷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