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耕森教授做客新人文講座解讀清華校訓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 王剛】11月21日晚,清華老學長、現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錢耕森先生為清華師生做了題為《自強與強他——清華校訓解讀》的精彩講座。講座中,錢耕森教授回顧了清華校訓的由來,簡要闡述了《周易》和清華校訓中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以及其現今意義。  錢耕森教授與本次講座的主持人、前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羊滌生教授都表示自己很高興能夠在母校百年校慶之際回到母校與大家一起探討清華校訓。他們指出,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清華校訓是世界所有大學之中最好的校訓,而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則認為清華校訓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  錢耕森教授認為,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代表的是青年人的自強與強他,意在解決自我如何成長以及與他人如何相處這個問題。二者關係到如何成為「讓自己活得有尊嚴也讓別人活得有尊嚴」的「君子」式的人。梁啟超1914年在清華做了題為《君子》的講演,他說:「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為提要鉤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條件庶幾近之矣。」又說:「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此後清華校訓一直激勵清華學子勵志成長,發憤圖強,成為新時代的「君子」式的精英人物。  接下來錢耕森教授簡要介紹了《周易》一書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他指出,《周易》其實主要探索天道、地道、人道這三個根本性問題,其中「人道」是核心,是出發點和歸宿點,而「天道」則是「人道」的準繩與準則。《周易》一書是專門研究「人道」的經典,充滿了「人道」主義,飽含著成人和助人的仁愛精神實質,通過陰陽兩方面變化之道去濟助人們的行動,幫助人們明確應驗自己行為的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然後錢教授闡釋了自己對「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話的深刻理解,並且強調二者不可偏廢其一,自強不息是出發點,而厚德載物則是目的。  羊滌生教授則向大家介紹了馮友蘭先生撰寫的西南聯大紀念碑文,並由此談了他對西南聯大時期大學精神的看法。他請大家重新思考中華文化,重新思考中國應該往何處去的問題。他指出,在那個「沒有大樓」的時代,前輩學者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抱著拳拳愛國之心,在中國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講座結束後,兩位先生號召青年學生要「回顧過去,看清今天。」  錢耕森教授1952年肄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金岳霖、馮友蘭、張岱年等幾位大師。現為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安徽大學方東美研究所名譽所長、黃山文化書院名譽院長。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他著述頗豐,多年來潛心探索研究「和生學」,擬構建一新體系,致力於發展中國哲學和建設和諧文化。  此次講座為《新人文講座》系列之(九)「大學文化與清華精神」的第10講,共計約100名清華師生前來聆聽此次講座。(供稿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編輯 襄樺)
推薦閱讀:

玄空之眼解讀之「玄空闡秘19
?眉毛?連在一起?面相?解讀
解讀千年女性風流:美女們都嫁給了誰
職務侵占罪解讀及其辯護思路
夫妻七年之癢的解讀

TAG:人文 | 校訓 | 教授 | 新人 | 解讀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