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隻全國名燒雞,8人20分鐘搶光,誰最好吃?

燒雞,我已經很久沒吃了。

記憶中,小時候每次過年,或者去親戚家串門被招待,桌上總會有隻燒雞,雞腿和雞胸肉都會留給我,因為都是大塊的肉,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吃起來特別痛快。吃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撕,提溜著骨頭往上一提,一個大雞腿連皮帶肉的就下來了,遞到眼前。

皮是棕紅色的,那是燒過的白糖熏出來的,裡面的肉雪白,一點顏色都不著,遞過來的那一下,鼻子就淪陷了,香,很霸道,是各種香料糅合之後又各自竄了出來,你嗅嗅鼻子,還能咂摸出略有點糊但又剛剛好的煙火氣。

開吃吧,還等什麼,因為油炸過的緣故,紅棕色的皮是脆的,我家姑姑最愛吃,每次我吃不幹凈的雞皮都被她拿去,嚼的津津有味,一邊吃還一邊數落我,不懂得吃。

我愛裡面的肉,油潤且嫩,不幹不柴,就算是雞胸這種向來無趣的部位,也一點不掉鏈子,絲絲絡絡,入味極好,更妙的是貼近雞骨架的地方,有血的緣故,顏色微紅,有一點點筋膜,比純純的雞胸肉更有咬頭,要慢慢的把肉從骨頭上剔下來,再轉個圈瞅瞅剔乾淨了沒,單反發現有一點剩下的,都會整個把骨頭塞進嘴裡,用門牙使勁擼一下,一星半點的肉絲都要刮下來才夠滋味。

只不過,啃雞架這事,很少輪得到我,家裡叔叔伯伯們喝著酒就把雞架給分了……如果一定說成長中有什麼遺憾,大抵就是我眼饞過不少雞架吧。以至於長大後,到瀋陽出差,聽說當地有專門的熏雞架賣,開心的不行,啥都不吃,就讓他們帶著我去吃這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燒雞從餐桌上消失了。我還記得,有一年過年,年夜飯都吃完了,那隻雞還完整的留在那裡,幾乎沒動。我姑姑還說,哎,現在大家都不怎麼吃雞了啊……

所以,我好像已經很久沒吃燒雞了?

後來吃的都是什麼雞?

白斬雞、鹽焗雞亦或是椰子雞?

我,想吃燒雞了

燒雞的絕配是什麼?是火車。

在火車上吃燒雞,是很招人恨的。當你苦哈哈的吃著速食麵火腿腸榨菜滷蛋時,對面的小夥子掏出一隻燒雞來啃,估計你想殺了他把雞腿搶過來的心都有。在一眾康師傅紅燒牛肉麵瀰漫的車廂里,那隻燒雞的香氣,絕對一頂一的要了各位的親命。

我在火車上吃過的燒雞,是德州扒雞。現在全國到處跑著的高鐵,已經不讓賣速食麵了,說是因為車廂密閉,空氣流通性不好。可是,卻能買到德州扒雞,說實話,少了速食麵的襯托,扒雞多少有點寂寥落寞,那種一出場震懾全局的氣勢去了不少。

不過,光芒依在。

那次從杭州回北京的車上,到了山東地界,上來幾個糙漢,坐穩當之後就從兜里掏出兩隻燒雞,喊列車員送了幾瓶啤酒過來,悉悉嗦嗦一陣,開吃了。就算我是背對著他們,我也能聞出來,嗯,德州扒雞!

真的,挺招人恨的,面對著我那盤食之無味的高鐵盒飯,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嚼薯片的、嗑瓜子的、吸溜泡麵的,突然都沒了音兒……我能聽出來:雞腿扯下來了、嚼了骨頭了、吧唧嘴呢,哼,還挺油呢,……

哎,要論火車食物鄙視鏈,誰能比得過一隻德州扒雞呢?

後來,我辦公室的小夥伴說,鄙視鏈的頂端,其實還有隻:道口燒雞、溝幫子熏雞、符離集燒雞、叫花雞、古藺麻辣雞……

哈???居然還有那麼多名燒雞我沒在火車上吃過?人生的遺憾突然又多了許多呢……一時忍不住我都打算要來個全國鐵路吃雞巡禮了。

在此,我要感謝馬爸爸,多虧有了某寶,攔住了我滿世界坐著火車去吃燒雞的想法。大半夜的,行動力超強的我分分鐘下單了6隻燒雞,坐等包裹!

一人獨食不如眾人一起手撕,吃雞這事,不熱鬧怎麼行?拉上了8個小夥伴一起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下面是各路大神的現場吃雞圖~

不得不說我們真的是吃得非常認真的

一次性吃掉6隻雞,也的確是個辛苦活

到底每隻雞都啥味?

不如就從先我知道的德州扒雞說起吧

山東德州扒雞(29.8元/500克)

德州扒雞是怎麼扒上火車,走遍全國的?聽說已經是民國時候的事了。要說原因嘛,倒也簡單,那個時候開始全國陸續修建鐵路,隨著津浦鐵路、也就是現在的京滬鐵路和石德鐵路通車,德州作為鐵路交匯處,就成為了當時華北地區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車多人就多,人多就總要吃點東西填飽肚子,趕巧德州這地方就有個適合拿著就走、手撕就能吃、還香得不行的燒雞,你說他不火誰火?

陝西的三原熏雞就很有名呀,可惜那裡沒有鐵路經過;安徽的無為板鴨也很好吃啊,可惜,那裡也沒有鐵路經過。所謂同雞不同命,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德州的扒雞博物館,有組蠟像,乘務員或者小販脖子上挎著一個木盒子,裡面用紙包著新鮮的扒雞,沿著火車車廂一節一節的叫賣。

沒坐過綠皮火車的90後,大概無法想像當年吃扒雞有多瘋狂。還沒到站就在車門後準備隨時衝刺,有時太過擁擠,情急之下翻窗而出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為了只扒雞,不知曾有多少人誤車。

不過德州本地人,對於我們沒見識的外地人在火車站停留的間隙瘋搶扒雞,是很不屑的,真空打包的扒雞,跟塑料花差不多了,哪還有一絲一毫扒雞的精氣神兒。人家德州本地人講究的是:吃剛出鍋的、鑊氣十足的扒雞。

「扒」是山東魯菜的一種特有技藝,旺火煮再微火燜,短則6個小時,長則燜10小時,是為「扒」。地道的德州扒雞,首先講究的是造型,雞翅別在嘴裡穿過去,兩隻腿骨敲斷,塞進雞肚子,整隻雞俯卧在盤,眼神炯炯,形似鴨浮水面。注意了,如果你吃到的德州扒雞不是這個造型,那一定是假的德州扒雞。

造型凹好了,全身上下刷糖色,放入滾開的油鍋中炸到金黃色,投入老湯中,這老湯講究,七七八八的香料至少十多種,蔥蒜辣椒絕對沒有,旺火煮開,然後微微火燜上7、8個時辰,至此,一隻合格的德州扒雞才能出鍋。

出鍋後的扒雞,還是進鍋時候的造型,可是內里早已骨酥肉爛,捏住骨頭輕輕一抖,骨肉自動分離,吃起來毫不費力,就連那骨頭都是酥到可以輕鬆嚼爛。

下次你路過德州,得空停留,還是得吃吃這鍋氣十足的德州扒雞。去不成的,你也別急,我打聽了,網購的話,可以買那種保質期只有幾天的,沒啥防腐劑,拿回家熱熱,也能體會到德州扒雞精髓的一二吧。

德州扒雞好吃嗎?來看看我們試吃的小夥伴怎麼說:

河南道口燒雞(63.5元/800克)

跟德州扒雞一樣佔了便宜的,就是道口燒雞了,也是剛好趕上在鐵路交匯之地,人來人往,就帶火了這個當地的美味。

德州扒雞和道口燒雞,到底誰是天下第一雞,一隻是樁糾纏不清的謎案。德州扒雞說,我們誕生的早,400年前就有了。道口燒雞說,我們有皇帝撐腰,是皇帝御廚傳的方子。嗯哼,每個燒雞背後都有個替他站台的皇帝,我也是服氣的,不信待會兒你看後面的那些燒雞。我猜,大概是人們都覺得,皇帝那是見慣了山珍海味的,他要說好吃,那一定是真好吃吧。

道口燒雞跟別的地方都不一樣,一看那個樣子就知道,整個雞是被撐開的,兩頭尖尖,狀如元寶,據說寓意是「富貴吉祥」。

道口燒雞的正宗門戶叫「義興張」,老闆姓張名炳,據說當年不知道做了什麼大善事,乾隆的御廚就把一個燒雞的秘方傳給了他,所以你看那個造型也是講究的「富貴吉祥」,的確是有點皇室出來的底子。

得了這秘方,張炳給自己的燒雞起了個名字叫「義興張」,取「友義興張」的意思,算是感恩這位御廚。老字號向來講究傳承,據說「義興張」那鍋燉雞的老湯就至少有200年,每鍋新滷水必定要加上老湯來調和,才能一直有勾人的香味。

據說1938年,日軍到道口時,張家人外出逃難,臨走把老湯封到罈子里,埋進地窖,三年後回來,起出來還是那鍋鮮美的湯。這種辦法,是祖上歷經戰亂得來的經驗。嘉慶年間,祖上曾出去避戰亂,回來家被燒了,啥都沒了,但湯還在。張家人知道,只要老湯在,這份家業就能綿延不絕。

不光是湯要這麼一鍋一鍋的傳下來,那湯里的香料搭配秘密也是子承父業的一輩一輩的留了下來。

掌握了獨門秘籍,靠美味懾住人心,我覺得人家憑本事賺錢也蠻好。「義興張」厚道,家傳祖訓「義興張燒雞,過午不候」。他們給我解釋說,張家的燒雞,到了中午之後就不賣了,原因也沒啥,就是還有很多其他人推著小車走街串巷賣燒雞,總得給別人也留點活路。

到了1955年,老張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我也沒算明白是第幾代傳人,反正名叫張長貴的這位正主兒,已經坐到了河南省政協委員的位置上。他想了想,把自己家的秘方公開了,嗯,秘密的傳了300年的燒雞配方,就這樣被我們知道了。「義興張」老字號收歸國有,張長貴跑到當地國營的滑縣食品廠,帶了眾多徒弟,手把手教大家做燒雞,這才有了後面我們人人都知道的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好不好吃,嗯,來看看我們小夥伴的評價吧:

聽完前面兩隻燒雞,有一隻雞是一定坐不住凳子了,那就是安徽的符離集燒雞。

安徽符離集燒雞(76元/700克)

論資排輩,誰都比不過他,畢竟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燒雞了。是的,兩千多年,你沒看錯。我唯一納悶的是,2000年的歷史名雞,我居然是在這次燒雞測評中才第一次聽說,一定是哪裡不對呀。

我對徽菜的認知,還停留在毛豆腐和臭鱖魚的階段,這隻符離集燒雞,我這次也是好好研究了下。

但凡是名雞,都要凹個造型的,我算是看出來了,這次的這隻符離集燒雞,講究的是個「睡美人」的造型,刀背敲斷雞腿骨,雞腿插進肚子里,雞翅從嘴裡穿過去,雞頭彎回來別在雞翅膀的下面。磕腿和盤雞是最複雜的,如果一個動作失誤,睡美人的造型就瞎了,就不敢說自己是符離集燒雞了。

這個燒雞的歷史有多久呢,我查了之後嚇我自己一跳。咳咳,據說還是三皇五帝的上古時期,也就是我們大中華還是部落制的時候,有個部落聯盟首領叫顓頊 [音 zhuān xū],是我們經常說的「炎黃子孫」里,黃帝的孫子,是所謂五帝之一、也就是全國五個部落首領之一。

他有個玄孫子叫錢鏗(籛鏗),這位錢先生,不知道怎麼自己就發明了烹雞之術,然後給當時的全國統領「堯」獻了碗野雞湯,嗯,就是堯舜禹那個堯,自己是五帝之一,但是沒搞家族傳承,把自己的帝位後來讓給了外人舜。

呃,扯遠了,話說堯喝了錢先生送的野雞湯,開心的不行,立馬打賞,直接給這位煲湯的錢先生賞了塊地,賞到了什麼地方呢?就是大彭,也就是今天的徐州,所以後人呢,就管他叫「彭祖」。

彭祖是誰,大家都知道了吧,據說長壽到800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雞吃的好呀。屈原在《楚辭》里就說過,彭祖擅長烹飪和養生,所以壽元悠長。

彭祖給堯帝的這碗雞湯也的確不尋常,按照《史記·夏本紀》里說的:當時堯帝正忙於整治水患,四處發大水,百姓不堪其苦,作為首領也是日日憂思,積勞成疾,據說已經數天滴水未進,命不久矣。還好這時候,彭祖出現了,端上了這碗野雞湯。說是湯還沒到跟前,堯帝遠遠的聞見香味,竟然自己翻身坐起,斷過雞湯一飲而盡,隨後容光煥發,大吉大利。

要不說呢,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好吃的不能解決的,如果一頓不行,就再來一頓。

1984年,江蘇徐州考古發掘漢墓,在楚王劉戊墓的廚房間,出土了一堆廚具,這裡面就有一隻雞被放在一個陶盆里,骨頭都還在,上面有個封印,寫著「符離丞印」,考古專家說這是古符離縣的貢雞。根據這個考古發現說明符離集做雞的歷史起碼有2000年以上,而且那個時候就已經是皇家貢品了。

我在前面就說過,每隻名燒雞的背後都有一個皇帝給他站台,符離集燒雞也不例外,例行傳說: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當地省張給他吃的就是符離集燒雞,乾隆爺吃完之後,自然也是例行誇讚「好棒」。

再繼續考證,有人說我們現在吃的符離集燒雞,其實是從德州扒雞傳過來的。100多年前,有位做德州扒雞的老先生叫管再州,獨生女兒遠嫁到符離集,離家千里之外,吃不到家鄉的美味,是一件讓人很胃疼的事情。管老先生愛女心切,索性舉家南遷,搬到了符離集來,還帶著他做德州五香扒雞的手藝。

到了符離集,管老先生對自家德州扒雞的工藝進行了改良,以適應當地的氣候和人的口味。再往後,自然也是老字號變成了國營廠,才有了以地名命名的符離集燒雞。

那符離集燒雞好吃嗎?來看看我們試吃的小夥伴怎麼說:

再來說說鐵路四大名雞之一的溝幫子熏雞吧,我這次才知道,我小時候吃的燒雞,原來就是這種熏雞。

遼寧溝幫子熏雞(65元/900克)

你要跟東北人說燒雞,東北人跟你急,真的,他會跟你說:我們這是熏雞,不是燒雞。

好好好,其實吧,我研究完之後發現啊,真是有可能全國燒雞是一家啊。就說這溝幫子燒雞吧,說是安徽人帶過去的,創始人叫劉世忠,光緒年間從安徽搬到了遼寧北鎮縣的溝幫子鎮。老劉原來在安徽就是做燒雞的,來了東北,一樣做燒雞賺錢,只不過老劉勤於創新,在安徽燒雞的基礎上,研究出來了熏制的技術,讓燒雞平添了一縷焦香。

熏雞,在前面幾步的製作跟燒雞沒啥區別,無非是刷糖、油炸、香料慢煮。這區別,就在最後的熏,雞燉好了撈出來,刷上一層香油,再放入鍋中,鍋底燒至微紅時,扔白糖, 立馬蓋嚴鍋蓋,一股青煙就起來了,忍兩分鐘,把雞翻個個,再蓋蓋,熏上2、3分鐘,就得了。

要再說還有什麼區別,那就是我們東北雞不用凹造型,就這麼奔放~

哦,對了,還有就是溝幫子熏雞是個沒有皇帝站台的雞,大概是因為乾隆每次都去了江南吧,沒來我們東北這麼冷的地方。

溝幫子熏雞連雞胸肉都不幹不柴、有滋有味,以前小時候,雞胸肉會被耐心的撕成細絲,跟蔥絲、黃瓜絲一起涼拌,只用香油和紅油提香,就是一道極好的下酒小菜。

我們小夥伴對溝幫子熏雞的評價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

再接下來,就想說說沒蹭鐵路的流量,卻一樣聞名全國的叫花雞了。應該沒有誰不知道叫花雞吧,畢竟黃蓉和洪七公那段吃雞,實在太過經典。

杭州樓外樓 叫化雞(36元/400克)

黃蓉用峨嵋鋼刺剖了公雞肚子,將內臟洗剝乾淨,卻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團泥裹住雞外,生火烤了起來。烤得一會,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濕泥干透,剝去干泥,雞毛隨泥而落,肌肉白嫩,濃香撲鼻。就是這一隻雞,被洪七公的盛讚,風捲殘雲的吃得乾乾淨淨,一面吃,一面不住讚美:「妙極,妙極,連我叫化祖宗,也整治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化雞。」

關於叫花雞的流傳很多,最有名的自然是有皇帝站台的,這次依然是乾隆。說他當年微服私訪,破衣爛衫流落街頭,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就給他一個自己用泥巴糊嚴烤熟了的雞吃,乾隆吃得高興,叫花雞也就出了名。

哎,看多了套路,著實也膩歪。相比之下,我到更願意相信這道菜是那個酒肉穿腸過的濟公和尚所做。小時候看濟公吃燒雞,是小孩最愛模仿的片段了。

最後這隻雞,是我一個四川同事推薦給我的,古藺麻辣雞,此前聞所未聞。

四川瀘州古藺麻辣雞(155元/1100克)

收到的時候特別有意思,就是一個塑料袋裹著一個真空包裝的燒雞,還帶著一瓶蘸料,特別像半夜加班回家的先生,順手在樓下要打烊的熟食店,截留下來的最後一隻燒雞,適合夜半下酒。

古藺縣在四川瀘州,赤水河畔,茅台酒、瀘州老窖、郎酒……一些名酒都是赤水河的河水釀造的。有好酒自然應該有肥雞,不能辜負。

這盤古藺麻辣雞,沒有皇帝站台,大概是因為歷史實在不長。不過人家憑著自己的特點,上了《舌尖上的中國》,跟其他燒雞相比,這隻雞的蘸料實在太不一般了。

麻辣雞的辣椒,要用古藺龍山的辣椒,因為龍山是火石地,所產的辣椒辣氣味重,口味最好。製作麻辣雞佐料要先將辣椒打成二細面子,再用翻滾的熱油把辣椒煎成油辣子,再拌入花椒、姜、蒜、芝麻、麻油、勾入滷製雞肉的滷水,一碗地道的麻辣雞佐料才得成型。不含糊的說,有了這碗蘸料,啥子雞都變得好巴適。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燒雞,各地的雞的品種、養殖的環境,搭配的香料,那鍋傳承過年的老湯、甚至那天燒雞師傅的心情,都會對最後這隻擺到我們面前的燒雞的味道有多多少少的影響。對待這隻已經奉獻了的雞,最大的敬意,就是把他吃光,一點渣都不要剩吧。

有人說,沒有一隻鴨能活著游過長江、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德州,要我說,沒有一隻雞鴨能活著走出我們的小羽私廚的大門~

我知道,以我淺薄的見識,一定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當地美味燒雞,求求你告訴我,你們老家最好吃的燒雞是什麼,讓我們來第二次的吃雞大趴吧。

PS.我在寫的時候發現,這些燒雞呀,大多都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頭銜,這麼說來,我們要是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菜)錄(譜)吃下去,肯定沒錯嘍。


推薦閱讀:

堅決維護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
香港自由黨黨魁田北俊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田北俊|政協委員
倒數第六?上海又在全國拖後腿了!!
【作文展】全國優秀學生作文展
新干那些一不小心就震驚全國的方言土話!

TAG:好吃 | 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