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分類鑒賞古詩詞??????劉潔老師推薦

(1)即事抒懷詩的鑒賞  古人寫詩,常因事而起,抒發心中的感慨。例如懷親、送友、思鄉、贈人、人生感悟、閑情逸趣等等。這些詩選作高考鑒賞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們注意。  讀懂這類詩,要結合生活,注意名物風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觀臆測,不得義蘊。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2002年高考鑒賞材料)起句「暗飛聲」,蘊含著詩人夜間猝然聞笛的感受。乍聽之時,詩人尚來不及辨明曲調,這笛聲就抓住了他的心,使他情不自禁地聽下去,終於聽出是一支充滿離愁別緒的《折楊柳》。這「愁殺行客兒」的樂曲,撥動詩人的鄉思,他進而想到:這偌大的洛城,該有多少遊子!從而引起「何人不起故園情」的喟嘆。有些學生不懂「折柳」代表了送別的場景,就答不出「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也就說不清「故園情」與「折柳」之間的情感聯繫。  (2)詠物詩的鑒賞   一首好的詠物詩,常常有意無意地,有深有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這需要我們細加體會。如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詩中的「蟬」即是作者的自況。前兩聯點明因蟬聲而觸發的滿腹憂思。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屢遭困厄,今又陷於冤獄,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這寒蟬的哀鳴!頸聯即切合秋蟬的處境,又是詩人不幸遭遇的真實寫照。尾聯「高潔」二字,是「居高食潔」的蟬性的濃縮。這兩句將所詠之蟬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憤之情。  詠物詩在寫作上常用擬人、比喻、襯托、對比等手法,除正面描寫外,也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如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首句從人的感覺寫夜雪,一個「冷」字,寫雪大,寫空氣中的嚴寒。一個」訝」字,於「寒」之外寫出夜雪無聲無息的又一特點。次句,夜深卻見窗戶明,從視覺角度寫雪下得很大,積得很深。後兩句從聽覺角度寫不時傳來的「折竹聲」,表現雪勢的有增無減。全詩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句句寫人,卻處處寫雪,詩境平易自然,渾成熨貼,卻又韻味悠長。 (3)山水詩的鑒賞  一切景語皆情語。讀山水詩,要體味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領會詩人寫景中傳達出的思想感情。李白的《望天門山》,流露出一種新鮮喜悅的情致,煥發著一股豪邁奔放的朝氣,或者說是一種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而王維的《鳥鳴澗》,折射出來的是詩人那種閑適恬淡的心境。一般的山水詩,「情」僅僅是因山水而觸發的感情,詩人的自我形象並不在「情」與「山水」之中,鑒賞時切忌牽強附會,拔高主旨。而有些山水詩,卻能從山水中讀出詩人鮮明的形象來。請看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前兩句以誇張手法極寫大雪中茫茫天地的沉寂,創造遼闊空寂的大背景,為後兩句「孤舟」和「獨釣」的主體形象作了很好的畫面陪襯。在這大雪瀰漫的瑟瑟寒江之上,一位披蓑戴笠的漁翁,不畏嚴寒,無視一切而孤舟獨釣,表現出一種超然物外、清高自傲的性格。孤翁的形象,曲折反映出作者自己在政治革新失敗後不屈而又孤獨的精神面貌。  讀山水詩,要注意其表現技巧,這往往是山水詩設題所在,其常見表現技巧有:寓情於景、用詞精妙、擬人、比喻、聯想、誇張、襯托以及動與靜、聲與靜、明與暗的對立統一等等。如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兩句詩中,一「斷」一「開」,以山襯水,極寫江水銳不可當的氣勢;再一「回」字,寫東逝的江水,因兩山夾峙而受阻,至此迴旋激蕩的壯觀場面,也烘托出天門山的險峻。再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前兩句是靜與響的對照:黃昏的山林,看不到一個人影,顯得這般寂寥,這般空闊。偶爾聽到幾句人說話的聲音,非但沒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顯得山之靜。後兩句是明與暗的對比:一縷夕陽射進蔚然深秀的樹林,落日餘暉打在一塊青青的苔蘚上。這一道光線,一塊青苔,是畫面的一個亮點,深深的密林是畫面上的一片陰影。一線光更突出了樹林的一片深邃。詩中萬籟俱寂的空山,轉瞬即逝的夕照,孤寒清空的氣氛,融入了王維這位參禪悟道的居士的一種凝神虛靜的哲思。 (4)詠史詩的鑒賞 古人寫詠史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如我們學過的蘇軾的《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有的詠史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音而已。如我們熟悉的李清照《夏日絕句》和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便是如此,鑒賞後類詩時,我們不可穿鑿附會。  讀詠史詩,首先要弄清史實、典故,其次要體會意圖、感情,再次要評析技巧、手法。在寫法上,詠史詩常常運用典故,或寫景,或對比,或襯托,或抑揚,或諷刺,或含蓄等等。如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兩句,寫的是南京城內烏衣巷的一些景色,卻留下了一段空白,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當年烏衣巷、朱雀橋繁盛熱鬧的景象不見了,只剩下橋邊的野花荒草、巷口的夕陽殘照。詩人以野草、夕陽這些物象來象徵人世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人們從中可領悟到豪門權貴的炙手可熱,無非是歷史上一瞬的現象

  (5)邊塞詩的鑒賞 在邊塞征戰的大題材下,這類詩歌的內容異彩紛呈:有建功立業的渴望和保家衛國的豪情,如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有將士久戍的鄉愁和閨中妻子的離恨,如李益「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有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慘烈,如岑參「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有對帝王黷武開邊和對邊將恃寵貪功的諷刺,如高適「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有報國無門的憤懣和歸家無望的哀痛,如陸遊「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儘管邊塞詩內容各異,但大都體現著愛國主義精神,分析時要注意語言的分寸,不要顧此失彼,或以偏概全。  讀邊塞詩,還應對詩歌創作的時代有所了解。盛唐時期,邊塞詩大都豪邁、爽朗、昂揚向上;中晚唐時期,國勢漸衰,詩中悲壯、惋傷的成分多了起來;到了南宋,統治者在風雨飄搖中苟且偷安,這類詩歌大多抒發悲憤、哀痛之情。   (6)哲理詩的鑒賞  古代哲理詩,意境深遠,啟迪心扉,為人們所傳誦、稱引。這類詩有兩種情況:

一是詩人在創作時,便賦予了哲理的內涵。

如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者以水為喻,意在說明知識能使人心澄如鏡,心胸開闊,充滿力量的道理。

二是有不少詩,其哲理內涵是讀者賦予的,是人們在欣賞詩歌過程中領悟到的。如楊萬里的《小池》,原意只寫春末夏初的池塘小景,而現在人們常借「小荷才露尖尖角」來說明青少年的才華初露。

推薦閱讀:

讀睡精選古詩詞 暮晚冰眸淚為誰,獨思世間喜和悲
毛澤東書古詩詞選編(一)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十首落花古詩詞賞析
中國詩詞大會丨古詩詞中蘊含的人生境界,您嚮往哪種?
老師,我可以喜歡你嗎

TAG:推薦 | 分類 | 詩詞 | 古詩詞 | 古詩 | 轉載 | 鑒賞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