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皇帝這樣看待中英鴉片戰爭,稱滿清治下中國人最懦弱

1840-1842年間,清朝與英國之間發生了鴉片戰爭。這次戰爭不但是對清朝自身的政治、經濟秩序的重大衝擊,也影響了清朝周邊的藩屬國。而越南阮朝做為英軍進襲路線上的重要國家,受此次戰爭的影響自較其它諸國為大。當時的阮朝為明命(1820-1841)皇帝在位時期,明命帝識見英敏,素來重視對清朝情報的搜集,因而對鴉片戰爭諸種事狀自有獨特觀感,並且由於感受到鴉片戰爭帶來的衝擊,他還採取了一些措施來規避即將到來的風險。

法國人繪製的明命帝畫像

明命十一年(1830)冬十一月,法國商船泊於沱瀼(今峴港市)汛,曾告知英國即將入侵廣東之事,明命將法商之言視為「藉以結恩於我,以遂求通之計」,因而反應十分冷漠,說:「紅毛欲侵廣東,與我何干?」最終也未將此時通告清朝。這種態度不但透露出清阮關係固有的隔膜,也顯示出明命認為事不關己、閉關自守的態度。不過,雖然明命刻意與清朝保持距離,但他對鴉片貿易、清朝軍隊以及其中的關要人物,自有其獨特看法。

越南明命銀,在貿易中使用

1、明命對鴉片貿易的看法

早在阮朝嘉隆時期,就對鴉片的危害有所認知,因此素來奉行禁絕鴉片的政策,對買賣、吸食鴉片者嚴厲打擊,明命亦曾多次頒布鴉片禁令,有違反者,雖宗室人員也概加處罰,因而阮朝境內雖亦有人吸食鴉片,但「習染未深,猶人病在皮膚,尚可醫治」。對於阮朝的禁煙政策,西方商人素知之,如當時的《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載:「鴉片在(越南)被嚴行禁絕,犯此例者,重則殺頭或處以絞刑,輕則流放或充軍。」在林則徐宣布廣東搜繳鴉片後,明命帝敏銳的預見了清朝禁煙對大宗鴉片流向的影響,他認為:「茲聞清國廣東破出吃煙大案,正方搜查嚴禁,則洋人之帶來鴉片,不免轉向下洲賤賣。」「下洲」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語義,廣義的「下洲」指暹羅灣及馬來半島以南的海域,狹義的「下洲」則指新加坡。在東南亞的貿易時代中,下洲地區在海島商貿網路中地位重要,不獨阮朝官民商貿船隻於此中轉,此地亦是西方商船的重要駐碇港。因此,在英國鴉片船隻北上受阻的情況下,不但原已北行的船艘會南返,而且此時尚在北行途中的船隻亦會就近銷貨。由於阮朝一貫奉行禁絕鴉片的政策,檢防甚嚴,洋商無機可乘,因而下洲無疑是理想的鴉片轉銷地。後來的事實發展印證了明命的判斷,「林則徐從其翻譯資料中,得知由於他採取的禁煙措施,致使1840年孟加拉、新加坡等地的鴉片價格暴跌」。

西方人眼裡的明命帝被譽為「東方的尼祿」

由於阮朝位於英國鴉片貿易的必經之路上,因此鴉片南流下洲,可能會對阮朝產生不利影響,故而,明命頒布了一些條令,以期加固禁煙防線。這些條令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嚴格檢查來往船隻。阮朝西山東海,河流多為東西向流通,因而境內海口眾多,據《南北諸汛口》載,阮朝沿海共有海口一百三十處,其中廣南沱瀼汛依律可供外商停泊,但在鴉片重利的刺激之下,難以排除沿海邊民或駐防官吏在其餘海口走私的可能。因此,明命要求嚴行查檢,除了搜查定例

之外,還進行臨期抽檢,以期周到。第二、密查鋪市人家。阮朝雖厲行禁絕政策,但由於鴉片的暴利,總不乏鋌而走險者。為防止沿海鋪市商賈貪利盜賣鴉片,因此明命命令密訪鋪市人家,「捕獲盜賣人贓,令各按治其罪」。第三、重治犯鴉片律者。明命除了繼續禁止吸食鴉片外,認為除害之要,「在乎拔本塞源」,是以嚴懲煎煮和買賣者,提高犯律者的罪格,「自今煎者賣者,宜按強盜殺人律科斷,其輕縱失檢,俱重罪,尋命申定條禁施行之」。而對於巡檢官吏犯禁者更為嚴厲,「檢得真贓,業為情面不發,或受賄放犯,或通同貿買、以圖利者,聽於三日內自首免罪,若不首赦免。這些措施對整肅內部防線出力不小,其影響一直持續到紹治時期(1841-1847)。嗣德時期(1848-1883)尤其是嗣德十一年(1858)之後,隨著法國和西班牙勢力的步步緊逼,阮朝群臣在鴉片禁、弛上產生了分歧,明命時期堅定的禁煙政策才逐漸廢弛。

阮朝水師

2、明命論清朝軍隊

軍隊為國之干城,由於阮朝的前身廣南國奉行武裝割據政策,阮朝自身又以武力平定天下,因而其政權的軍事性向來十分濃厚。在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之時,明命雖已在其國內進行了政治改革,將地方政區由軍政合一的城-鎮-營三級制,轉化為軍政分離的省-府-縣三級制,從而削弱了政區的軍事色彩,使軍政官員各有專司,但軍隊在其政權體系中份量仍然極重,因此,明命對其自身的軍事力量十分重視,相應地,也就對清朝軍隊的戰力相當關注。

起初明命對於清軍的戰力所知較少,因而對「紅毛兵船不過數艘,林則徐以全省之兵,何乃攻之不克」這一情狀頗為費解。《大南實錄》記載了明命詢問阮知方、李文馥之言:「爾等往年如東,觀他卒伍兵仗如何,而紅毛乃敢頑梗如此?」阮、李二人對曰:「清人械仗,恰與事神儀衛一般。」明命進而評論道:「兵貴精,不貴多,廣東兵仗,若是紅毛人往來商販,已素知之,故敢與之抗耳。」其後,明命對清軍的戰力頗覺悲觀,言:「清人懦弱,我知之矣」。同時,他還拿八旗初入關時的盛況與今日比較,說:「大清當初以一旅取天下,兵力何其雄也,此又何其萎靡也,朕心實為之不平。」在昔盛今衰的對比下,明命從清軍的萎靡中,也感到了危機的迫臨,這成為他後來強化阮朝海防的心理驅動,此點筆者將會在下文闡述。

3、明命論林則徐

林則徐是清朝禁煙的主將,因此也是明命矚目的焦點所在。明命不但對其禁煙政策做了品評,還質疑了林則徐的個人操守,並且預估了林則徐的政治結局。對於林則徐的禁煙政策,明命基本持肯定態度,但同時有所補充。明命二十年(1839)夏四月,林則徐禁煙的消息傳到阮朝時,明命說:「鴉片之害,本在於煎煮之人,轉將賣買,清人止禁吃者,而煎煮與賣者則不之問,抑亦左矣。」明命認為林則徐只禁吸食,是其偏頗之處,但他主張吸食、買賣、煎煮三道並禁,無疑比林則徐更進一步。明命這種看法,其實也是阮朝此前長期禁煙政策的經驗總結。

對於林則徐的個人操守,明命則有些不以為然,甚至直斥為「罪人」,《大南實錄》記其言:「況聞林則徐吃筒純用金飾,則亦自蹈其惡,身之不正,如正人何?今乃藉此罪人,弄出許多事來,微之不謹,其流將至於不可遏,此後又未知其何如也。」吃筒,即抽鴉片。關於林則徐抽鴉片的說法,顯系當時英商厚誣之語,而阮朝商探未曾甄別,明命即潦草認同。明命之所以願意相信林則徐吃煙的謠傳,恐怕應與他對清朝官場的反感有關。他曾說:「朕聞北朝皇子藩王、文武大臣俱吃鴉片,城門市肆,亦有公然排列。其國如此,何以律外國乎?」在舉國俱吃鴉片的前提下,他據此認為林則徐亦不例外,顯然犯了基本的邏輯錯誤。

明命還預估了林則徐在鴉片戰爭中的結局。明命二十一年(1840)夏四月,瑞龍號派員參知陶致富自江流波公幹回,明命問以紅毛(筆者按:即英國)之事,陶致富對曰:「紅毛因兩廣總督林則徐拏獲彼國人犯禁盜賣鴉片,或截其耳,或割其鼻,逐回以恥辱之。」陶致富此言,系得自法國商人轉述,並不可靠,但當明命聽說後,出於本身已有的對林則徐的否定心理,也竟不加細辨的相信了這種說法。如果說之前在明命的眼中,鴉片戰爭的起因,是因為「林則徐撿出鴉片、抄沒船貨」的原因,那麼此後明命則認為中英鴉片爭端之爆發,亦因林則徐不顧國體、私刑外商的不當做法。因此,他認為在「清人懦弱」、「去年紅毛在廣東島嶼徜徉許久,不聞畫一策、駛一舟以攻之」的情況下,英國如果勾結法國、西班牙再度來犯,則「其勢不能御」,那麼屆時清廷的舉措必然是「托以林則徐之啟釁為辭,復與他合市耳」。此後林則徐被革職、中英簽訂通商條約,這種演變軌跡,正與明命當初的判斷不謀而合。

阮朝水軍

4、明命論關天培

關天培的軍事思想,體現在氏著《籌海初集》中,明命帝曾親自閱讀過此書,並對關氏其人和書中的戰法提出了批評。他對關天培的批評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他認為關天培尚文辭而乏將略。《大南實錄》載其言:「朕嘗觀清將關天培《籌海》一集,見得清人不但文臣多尚文詞,以飭其才,如武將亦慣用此術。彼集中所言,不過飭詐以欺世人,何關實用?不然紅毛侵擾,何不將操演機略以破之,而狼狽若是。」又言:「關天培特一武弁,乃以文辭粉飾,自謂才名,朕視之殆同兒戲耳。」須知關氏乃武秀才出身,武秀才雖以武藝為主要考量因素,但亦須有一定的文學造詣,將這種造詣運用於其《籌海初集》的撰寫中,實有助於其思想的精確表達和世人的理解,而明命以「文辭粉飾,自謂才名」論之,是有失偏頗的。

此外,明命還對關天培的具體戰法提出了質疑。在《籌海初集》中,關天培曾提出了火攻戰法,以兵勇泅渡至敵船處,而後放火燒之,明命認為:「若夫浮游水上,而欲以火燒賊船,如《籌海集》之所謂火攻等法,豈不為賊射殺,何能燒人?」應該說明命認為火攻戰法收效甚微,是比較中肯的看法,但他所提出的改進之法,卻也並不高明。他說:「水師十五衛,宜揀出善泅水者,有能一吸氽得約一箭之地,候朕優賜以待有用。如遇賊船,使之從水氽入,以火燒之,其船外油艌之橄欖脂,才著火藥,勢必延燒,無有不破者矣。」明命作此言,表明他對英軍艦船了解甚少。當時英軍艦船船身高大,且多包金屬,勢難延燒,且英國軍艦機動性較強,對於此種戰法亦有合宜應對之法,因此,明命這種泅水放火的圖謀實難奏效。且他所不知的是,清軍中亦有類似的「泅水陣式」,但多不可切行。明命此言,表明他其實也未脫出傳統水戰的理路,與他所貶抑的關氏戰法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第二、關天培的武德堪議。同否定林則徐一樣,明命亦對關天培的操行加以撻伐:「詢之清人,亦言天培督戰,一聞炮聲便走,則將略果安在哉?」此處他明確交待了他的信息來源,即「詢之清人」。「清人」應指清朝來此商賣之人。關天培作戰素以勇武著稱,嚴明軍紀,身先士卒,最後更以堅確殉國,何來臨陣脫逃之事?關天培是鴉片戰爭中的重要抗英將領,林則徐評為「功高靖海長城依」,說關氏臨陣脫逃,顯系當時英軍的輿論戰,厚誣敵軍將帥以離間清朝軍心而已,而明命竟不加甄別,粗率信之,這也暴露了他自身先入為主的認知局限。

明命禁教

明命帝素來重視對阮朝外部環境,尤其是清朝國情的查探,鴉片戰爭使他對清朝的看法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他對清朝大臣如林則徐、關天培的評價,既有中肯之語,亦有偏頗之處。造成偏頗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消息來源複雜、未加仔細甄別,以及他自身在評判人物時的預設立場。為了應對鴉片戰爭可能帶來的衝擊,他建立了近海和海岸結合的檢防體系,致力於提高水師的訓練和技戰水平,在維持正常貿易的同時仍禁絕鴉片,限制西洋商人的內陸流動,並增強外洋活動以期加深對西方的了解。這些措施都得到了實施,在當時對遏制鴉片內流和殖民勢力的滲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好景不長,其後在內因為繼位的紹治、嗣德缺乏明命的英睿果決,在外則有法國、西班牙的挑釁進逼,致使這些設計逐漸失去了效用,阮朝也變成了鴉片流布、國門洞開之地。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大明之痛,如果袁崇煥沒殺毛文龍,滿清還有入關的可能嗎?
他是滿清最大的仇人!溥儀曾發毒誓:此人不殺,枉為愛新覺羅子孫
這個漢人輔佐滿清四代開國帝王,親手埋葬了大明朝最後的希望
清末新政為什麼沒能挽救滿清王朝?
滿清最悲催的公主,被弟弟凌遲處死,割300刀,以祭國號

TAG:中國 | 戰爭 | 中國人 | 滿清 | 越南 | 鴉片戰爭 | 皇帝 | 懦弱 | 鴉片 | 這樣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