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詩詞世界》五期  詩詞解讀

管遺瑞更把金針度與人——讀周嘯天《不會吟詩也會吟·詩詞創作十日談》         一我很榮幸,是周嘯天先生的新著《不會吟詩也會吟·詩詞創作十日談》的第一個讀者。記得那是今年的2月1日,先生對我說:「這部書稿就要交出版社了,得先請放心的人看一看,有什麼疏誤沒有。你就替我看看吧。」於是我在先生富於情感的文筆的引領下,一路輕快地看下去。彷彿走進山陰道上,各種美景移步換形——有關詩詞的新穎獨到的見解,以及引用的那些名篇佳什的詩情畫意,還有在雍容平和的氣度中行文的風趣與幽默,真使我應接不暇,看得興趣盎然,一如當年在課堂上聽他「傳道、授業、解惑」一樣。最近,我又接到這部書稿的出版本(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再一次認真閱讀一過,領會進一步加深。當我掩卷而思的時候,覺得這既是一部向讀者傳授詩詞創作方法的著作,也是先生多年來研究和鑒賞詩詞、自己創作詩詞的寶貴經驗的結晶,它為廣大詩詞愛好者搭建起了一座通往神聖的詩詞殿堂的平台,當你循此而進,徜徉在這個美麗的殿堂的時候,當你獲得多方面的詩詞創作知識的時候,你會驚喜地發現——這部書,本身就是一首好詩!好詩是百讀不厭的——當我最初讀這部書稿的時候,就想起了清代詩人袁枚的一首《遣興》詩:「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無情物,解用多為絕妙詞。」而且記起了先生在他先前所著的《絕句詩史》中曾經對這首詩批道:「如何解用(按「解用」即善於運用),卻夠寫一本書。」這正是一本專談「如何解用」的書。先生曾經在《題<春潮雜詠>》的小序中說到:「向謂今人作舊詩有三難:一曰腹笥未廣,措語生澀;二曰不知音律,無論唱嘆;三曰應時應景,詩味貧乏。欲得作者,豈容易哉。」(《欣托居歌詩》)由此也可以知道,這本書並不是一時興之所至的率意之作,而是針對時下古典詩詞創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些老大難問題,在心中蘊蓄已久,經過深思熟慮,將深刻的詩歌理論、詩詞的寫作要領和具體的創作實踐結合在一起,而寫出來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一部難得的著作。二在這部著作的「致讀者」中,先生說道:「我不要寫教程和概論。我要……寫一本融會貫通、自道所得、以簡馭繁、對別人有所啟發的書。」這正是這樣的一部書,它不同於那些高頭講章,講起道理來滔滔不絕,然而卻是不著邊際,大而無當。這是一部切切實實地自道家常,自談經驗,自我坦陳的書,先生用抒情散文的筆法寫來,娓娓而談,讓人如對師友,如沐春風,自有親切感人的一種魅力,使你一讀起來就進入佳境,欲罷不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比那些「教程」、「概論」平易得多,但卻是管用得多,深刻得多。比如,關於詩歌的本質問題,從《尚書》的「言志」、《文賦》的「緣情」以來,就一直是詩歌研究的核心問題,很多著作都有連篇累牘的闡發,但大多使人不得要領。我們且看先生是怎樣說的。「什麼又是詩的本質呢?我所服膺的理論,是以『釋』(釋放)釋詩。人秉七情,應物斯感,或為之激動,或為之困惑,或為之神往,或為之輾轉反側,凡此種種,都是生命的體驗,或謂之情結。情結好比疙瘩,須釋而放之,才能消散,復歸平靜。如果釋放的途徑是語言,所得的結果,必然是詩。有人說詩是靈魂的出口,也是這個意思。」這裡,作者深刻地揭示出,詩歌就是人們宣洩內心深處的強烈感情,而以富於韻律的語言形式來表達,給人以意境美的深刻感受的文學樣式。這和宗白華在《新詩略談》中說的:「詩的定義可以說是:『用一種美的文字……音律的繪畫的文字……表寫人的情緒中的意境。』」(《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是一致的,但是先生的說法更加具體、更加便於理解,自然也更加深刻。在這個基礎上,他進一步指出:「什麼是詩人?凡是用全身心去感受、琢磨人生而又有幾分語言天賦的人,便有詩人的資質。」我以為,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它至少從三個方面給了我們以深刻的啟示。首先是,作為一個詩人,對於社會生活,對於自己周圍的一切,要能夠「全身心」地去感受。也就是說,要能夠傾注自己的高度的熱情,去作心靈的觀照,從而激發出強烈的激情,通過自己的精思獨造,巧妙構思,營造出新奇精美的意象,這才是「真詩」。張中行在《詩詞讀寫叢話》的「奠基」一章中也說到:詩人「要有情,但只是有還不夠;要至於痴才是最上乘。痴是完全不計利害,以至於不可理喻。……情痴是詩詞的資本……它是好篇什的必要條件。」(中華書局2009年5月第1版)這裡講的「痴」,也就是要「用全身心去感受」,由此而引發出來的深蘊於心的「情結」。因為,詩是人的心靈碰撞的火花,詩是因情而生,是情的表現,所謂字字關情,情真意濃,惟有如此,才能成為具有深刻魅力的美感。其次,有了「感受」,還必須進一步「琢磨人生」,也就是說還要深入地體驗人生,細緻地分析人生、研究人生,具有自己獨到的體會和見解。可以說,一切文藝作品(詩詞當然不例外),都是思想的反映;作者的思想愈深刻,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愈強烈,也就愈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從這個意義上講,從古至今的大詩人,都是具有深刻思想的人。而深刻的思想,正是從「琢磨人生」中來,琢磨得愈深就愈好,這也可以說是詩人的一項基本功。第三,還要有「語言天賦」。這裡的「語言天賦」,也就是指創作詩詞時人們遣詞造句、駕馭語言的能力,能夠把幽深玄遠、義理微茫的意,轉換為新奇不俗、格高境雅的文字,這也是由詩的本質派生出來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功。先生在本書第六談中就專門講了「寫詩就是寫語言」,他說:「詩詞寫作的過程,說穿了就是一個作者同自己商略語言的過程,就是玩味『推』字佳還是『敲』字佳的過程。」也就是如何通過語言來更加準確、生動、形象地把你的身心所感,琢磨人生所得表現出來,把你的「情結」釋放出來的過程。所以,「語彙豐富與否,永遠是衡量創作水準的重要尺度。」「沒有好的興會,難以寫出好的詩詞。有了興會,還得有詞兒。沒有詞兒,就會茶壺裡裝湯圓,——肚子里有,卻倒不出。」這是非常形象而又風趣的說法,但卻道出了深刻的道理,使我們對詩歌的本質的各個方面,都有了深入的理解。這裡對於詩歌本質的深刻把握,以及形象生動的闡述,它的基本精神貫穿了整部著作,可以說它是這本書的一個堅穩的基石,在理論層面上,具有相當深厚的理論深度。三這部書之所以能夠具有這樣深厚的理論深度,說起來,也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知道,先生是一位學養深厚的學者,從年青時起他就一直酷愛中國古典詩詞,以後讀研究生、在大學執教,都是從事這個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幾十年來一以貫之,對詩詞作了深入的鑽研,積累了豐富的心得。他結合教學,出版了《雍陶詩注》、《唐絕句史》、《絕句詩史》、《中國分體文學史》(詩歌卷)等專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又參加了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鑒賞辭典》的編寫工作,寫了127篇賞析文章,成為撰稿最多的一位作者,也是寫得最好的作者之一。這部書已經成為了傳世之作。責編湯高才在書評中專門說到:周嘯天「為文言簡意賅,思路開闊,頗多精闢獨到之見」,「給人印象最深」。以後先生在參加《唐宋詞鑒賞辭典》的編撰時,負責審讀全稿的鐘振振教授更是深有感慨地說:「周嘯天不但是寫得最多的,也是寫得最好的;別人看不懂的,他看得懂;別人指不出好處的,他指得出;別人指出好處講不出所以然的,他講得出、講得具體、講得到位。」就連他讀研究生時的導師劉學鍇教授,也寫信稱讚他說:「你的不少詩作和許多鑒賞文章,有的已歷二十多年,讀來仍感新鮮、有啟發性。」當時他還很年輕,就在全國嶄露頭角,成為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一顆騰空而起的耀眼的新星。以後,他又出版了《詩經鑒賞集成》、《楚辭鑒賞集成》和《古典詩詞鑒賞方法》等著作,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正是有了這樣一些深厚的治學基礎,所以在本書關於詩詞曲的特點、創作技法方面的論述時,作者就簡直是駕輕就熟,寫來遊刃有餘了,講解得更加準確、深刻而又精到。比如,在「近體平仄格式推導」這一節中,他說:「五律在近體詩中為體最尊,它的格律也是律詩的基礎。清人說,學詩須從五律起,充之可為七律,截之可為五絕,充而截之為七絕。這不僅是一種經驗之談,也是記憶近體詩諸多格律提綱挈領的、最簡易的辦法。」這是非常精闢的見解。把握了五律的格式,有了律句的概念,懂得以穩定和諧為特點,不僅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應用詩的格律,進一步推而廣之到詞、到曲,它們雖然各有自己格律的特點,但是基本規律卻是一致的,這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不僅如此,先生在一些別人容易忽視的細微方面,也能夠闡幽發微,作出精微的論述。例如,在「清詞麗句必為鄰」這一節,講到「什麼樣的詩句夠得上好句呢」,他說除了流暢上口、有閱讀快感而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穩愜到位,二是雋永深厚,三是未經人道,四是傳達語氣。關於「語氣」,考慮到一般人難以理解,他還進一步說明:「近體詩在語言上和散文的差別,突出表現在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虛字,之乎者也矣焉哉等,一律可以省略。」但是「凡事都不可過頭,虛字、動詞有可省,有不可省,有很必要。」他舉例說:「最絕的是杜甫,他在古體及近體詩中,常出人意外地運用虛字表達語氣,而且用在詩篇的開頭,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一個『夫』字傳達出心商口度的神情,相當微妙。《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詩不群』,這個『白也』相當於『李白呀』,這種寫法是別人不敢的,然而他用了。不但用了,而且被接受了,成為名句,後人甚至將『白也』作為李白的代稱之一。拙作《江淮行》『秀色快餐八百里,絕勝白也在輕舟』,就完全是將它作為一個名詞來用的。」這樣一講,就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把未經人道的秘訣講得人人明白,大家都可以接受,可以運用了。還有,他在講到五言古風時說到陶淵明,「陶淵明的人生哲學不出自然二字。……陶詩的手法是沖淡——就是將詩意分散在全篇中,而理趣盎然。」如果不是把陶詩真正讀「透」,斷斷乎作不出這樣明白而又精闢的論斷!在「寫詩就是寫語言」一談中講到語言時,說:「所以在書面語言的沿用上,必須遵循『察今』的原則。對傳統詩詞慣用的語言必須重新審視,擇其常新者而用之,其過時者而舍之。……如『登樓』,如今樓頂不容易上,與思鄉懷人扯不到一塊;『貂裘』,太貴了點,況且動物保護組織會說三道四;『擊唾壺』,有點不講衛生,唾壺也早已更新換代了,等等。」這不僅把大家創作時容易犯的毛病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道理講得入木三分,而且還妙語解頤,讓人忍俊不禁,讀起來使人領悟很深,也輕鬆愉快。四先生不僅是一位知名的古典文學專家,一位知名的學者,他還是一位有名的詩人。學者和詩人,很難得兩全。但是,先生卻不同,能夠一身而二任。先生在做學問與作詩詞之間,真是左右逢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又成績斐然。他以前寫過新詩,記得是寫李白的,像馬雅可夫斯基的「樓梯式」,氣勢奔放,真和李白的風格相似。當然,他寫得最多的還是傳統體詩詞,多少年來陸陸續續在一些報刊上發表,2005年10月,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詩集《欣托居歌詩》(欣托居是他的齋名,取陶詩「眾鳥欣有托」之意)。詩集收入了他這些年來所寫的220多首古典詩詞,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舉凡遊覽即興、親友贈答、讀書看劇,以及時事新聞、重大事件,等等,近的是成都,遠的是全國,再遠的是全世界,無不形之於吟詠。也就是作者在自敘中說的:「書畫琴棋,高明皆能達道;興觀群怨,小子何莫學詩!……拈管城之舊錐,作浮世之新繪。拓寬取材,趨生命意。有義可陳,於事可據。酌用興比,略關美刺。」這本詩集出版後,立即風靡全國。前文化部長王蒙讀到以後,非常興奮,於2005年11月來成都專門和嘯天先生晤面,給予高度評價。以後,又專門撰寫文章給予詳細的評論。王蒙說:「第一他寫得古色古香,幽凝典雅;第二他寫得新奇時尚,與時俱進;第三他寫得活潑生動,快樂陽光;第四他寫得與眾不同,自立門戶;第五他寫得銜接傳統,天衣無縫。」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正是由於先生有了這麼豐碩的詩詞創作成果,因而也就有了豐富的創作經驗,由他來寫這本詩詞創作談的書,就不會是閉門造車,更不會是紙上談兵,作架空浮泛之論。而是切切實實地把他自己的創作甘苦,以及在創作中遇到的各方面的疑難問題,自己的種種寫作心得,和盤托出,奉獻給讀者,這也是本書一個重要的特點。作者在本書的最後,專門寫了一章「我詩何幸上君口」,來介紹自已詩詞創作的心路歷程。這裡,他強調了童心,亦即詩人的天真情懷、赤子之心,這和前面談到的詩歌的本質是一致的。他從小生活在有文化教養的家庭,接受了比較良好的文化熏陶,年幼時就受到詩歌的熏染——「對兒歌懷有濃厚興趣的人,沒有失去童年饋贈的人,就是詩人」。但是他更加強調了閱世和讀書,他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曾經下鄉務農,親歷了那些極其苦難的歲月,有了生活的積累和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即使在那樣非常艱苦的環境下,他也還自己找了不少的書籍來讀,手抄了王力的《漢語詩律學》和張相的《詩詞曲語辭彙釋》。我覺得,對於當時還很年青的嘯天先生來說,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許好多人只知道王力的《詩詞格律》,薄薄的一本10來萬字,而《漢語詩律學》則是王力先前寫的近千頁74萬字的一部皇皇巨著(1958年出第一版),不要說抄寫了,就是看完也很不容易。而張相的《詩詞曲語辭彙釋》這部工具書,也是上下兩冊,54萬字(1953年出第一版)。抄寫這兩部書,需要付出多大的艱辛,需要多麼堅強的毅力,我們可以想見!當我現在從這本書中讀到這些情況時,想起他那些年,在艱苦的勞動之餘,焚膏繼晷,兀兀窮年,默默地抄寫的情景,也不禁為之深深感佩!這種切實的讀書功夫,或者說叫做抄書功夫,正是做學問、或學習詩詞創作不可缺少的功夫。我記得10多年前在成都草堂博物館參加四川杜甫學會年會的時候,廖仲安先生(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在大會上說過:「做學問,還是要提倡讀書、抄書和背書,這是一項硬功夫。」是的,做學問需要這樣的功夫,創作詩詞也同樣需要這樣的功夫。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倡「妙悟」,反對以學問為詩,那是針對當時江西詩派一味提倡以學問為詩而發的糾偏之論,他強調現實生活中的妙悟,同時也強調讀書也要妙悟,也就是要善於理解。正是因為嘯天先生下了這樣紮實的功夫,有了這樣堅實的基礎,所以他無論做學問,還是作詩,都能夠取得非同一般的成績,積累出非常豐富的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書,正是嘯天先生多年來研究詩歌、創作詩歌的經驗總結,現在毫無保留地寫出來,是對詩歌創作的一個貢獻,在詩壇上彌足珍貴。他在這本書中,好多地方都以自己創作的具體情況來舉例,講得非常具體,非常生動,這就不是一般的單講道理的書籍所能夠比擬的。比如,他在第六談「寫詩就是寫語言」中談到他寫作七絕《江淮行》的情況:「2004年中秋前夕,因出差從成都飛合肥。上飛機時,暮色蒼茫,並沒有想到要作什麼詩。我的座位正好靠近窗口,上天后,不經意往窗外一望,竟然是平生所未曾見過的一幅圖景:湛藍天空上銀盤似的懸著一輪明月,萬里無雲。雲全在飛機下面很深的地方。全新的經驗讓我興奮起來,怎麼辦呢,作一首詩吧。馭氣輕辭濯錦城,雲間賞月更分明。嫦娥乃肯作空姐?為我青天碧海行。這首詩的內容可以說只是一片興會,主題句為『雲間賞月更分明』,由『馭氣輕辭濯錦城』引起,後二句則以溢思作波瀾,拿嫦娥、空姐和自己開涮——人在快樂的時候就會拿自己和別人開涮,當然是善意的。待到飛機著陸,掏出手機,以簡訊方式,發給一位最先想到的朋友,一分鐘後,便收到反饋。」這首詩,作者講了自己的興會,好像寫來很輕鬆,在他,當然是很輕鬆的,如有神助,但是,「成如容易卻艱辛」。在這首看來寫得輕鬆的小詩的背後,卻蘊藏著他多年來對於詩歌研究和創作的艱苦的積累。單就語言來說,「馭氣」出自「列子御風而行」;「濯錦城」則是成都的別稱,古代在錦江濯洗織錦,色澤更加鮮麗,也是古代典籍中語言。這兩個詞用在這裡,就顯得非常雅馴。而中間用「輕辭」一詞巧妙地一連接,那種乘機從成都騰空而上,輕鬆愉快的心情也就躍然筆下,耐人品味。還有,「青天碧海」,也是來自於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的詩句,正是詠嫦娥的,用在這裡非常貼切。更加神妙的是,作者此時運用神思,舒展想像的翅膀,無拘無束地翱翔於審美意象的天國,竟然要廣寒宮中的嫦娥來當空姐,伴著自己「馭氣」而行,在空中一起觀賞那中秋佳節前夕的一輪皓魄。記得錢謙益曾經說過:「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牧齋雜著·投筆集·後秋興之十三》)這下可好了,嫦娥有了空姐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人間,一掃過去的冷清寂寞,該是怎樣的歡欣和鼓舞!這是多麼富有詩意的想像,充滿了生命的情韻!至於這四個詩句之間的關係,主題句的確定,「引起」以後的「波瀾」等等,作者經過許許多多的創作實踐,已經達到爛熟於心的程度,此時此刻,在不經意間順手拈來,卻是得心應手,毫不費力。這些,套一句老話,不是「斫輪老手」,是萬難達到這個程度的。記得幾年前,嘯天先生被邀到西華大學開古典詩詞鑒賞的講座時,就講過這首詩,當他把詩句念完,講解到「湛藍天空上銀盤似的懸著一輪明月,萬里無雲」時,階梯教室里兩三百學生一齊輕輕地「哇」了一聲,驚嘆之至!講座結束,先生步出教室,許多學生追著出來,要先生把這首絕句寫下來,拿回去賞讀。——這就是詩歌的力量,一首好詩感人之深,於此也可以見出一般。嘯天先生雖然在詩詞的研究、鑒賞和創作上都已經成就卓著了,可以說達到了精深的地步,但是他仍然非常謙虛,從不滿足,這也是他取得如此傑出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本書除了介紹他自己成功創作的經驗而外,也披露了他如何向別人學習的情況,對於嚴肅認真的作者來說,這一點尤其十分重要。作者專門在第九談中寫了一節「成詩不易改詩難」,談了自己的具體情況:「有兩位已故的師長令我至今感念。一位是山西學者兼詩人的宋謀瑒,我們有過一段通信,他替我的一首五絕改過一個字,由『與君同窗下』改為『與君同窗久』,使我一下子悟到了厚字訣。另一位是槐軒後人劉鋒晉,他替我的七律改過一句詩,將『何事青城再度留,前山不比後山幽』的上句,改為『山有幽名自古留』,使我悟到了如何開闊思路、使詩意更有內蘊。改詩的過程,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這是作者的很可寶貴的現身說法。按宋謀瑒是原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教授,他為先生改的這首詩是《贈別二首》之二:「與君同窗久,三載共情親。臨歧數行字,平生一片心。」(《欣托居歌詩》)原句「同窗下」的「下」字,只說得一個方位,而「久」字,和下面的「三載」相呼應,唱嘆有情——情意深厚,內蘊也豐厚,此之謂「厚」。劉鋒晉是原成都師專副校長、中文系副教授(他是清代著名學者、思想家和教育家劉沅的五世孫。劉沅字止唐,四川雙流人,齋號槐軒,人稱槐軒先生,有《槐軒全書》傳世,形成「槐軒之學」),他改的這首詩是《青城後山紀游》:「山有幽名自古留,前山不比後山幽。煙雲繞樹花多色,峽谷飛湍水疾流。棧道輿驢添雅興,浮生杖屨任優遊。歸來小飲泰安寺,一夕輕雷春睡柔。」(《欣托居歌詩》)原來第一句是「何事青城再度留」,意思只是在提示遊覽青城後山的原因,說的是目前一己之遊客,而修改後的「山有幽名自古留」,就視通古今,大大擴充了青城山的內容,使人想起「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同時也包括了作者現在來游的原因,讓人產生更加豐富的聯想,這也就是「開闊思路,使詩意更有內蘊」。像這樣,先生把自己推敲、修改作品的具體情況寫出來,這就比正面介紹創作方法更進了一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創作的全過程,從中受到更加深刻的教益。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先生多麼謹嚴的治學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創作精神,由此而不斷進取,才達到了如此高度的創作境界。像這些很可寶貴的具體經驗,書中還有許多,隨處都可以給我們以智慧的啟發,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從而激活我們的一顆詩心,操筆揮翰,推敲錘鍊,創作出情感精神瀰漫其中的精美作品。這正是:鴛鴦綉了從教看,更把金針度與人。           管遺瑞,杜甫學會理事,原為成都彭州市委黨校校長,專長古詩詞,曾參加過上海辭書出版社《古文鑒賞辭典》、《元曲鑒賞辭典》的撰稿。

顏基義愛自己,更愛這個世界——鄭玉偉先生《白雪黑土歌》讀後

打開鄭玉偉先生的《白雪黑土歌》這本詩集,映入眼帘的標題多是諸如《到家》、《打柴》、《修路》、《伐木》、《擔糧》、《除草》、《蓋房》等等,這類再平凡不過的字眼。鄭玉偉的詩,命題是平凡的,句子是簡約的,然而,情感卻是真實的,詩歌卻是不凡的。當把這些詩歌一首首閱讀下去,用心閱讀下去以後,我總會在他那種不經意的語境中產生內心的旖旎,更會有一種特殊的感受悄悄襲來,好似有一種外冷內熱的舒坦沿著血脈流動,有一種用雪與冰熔鑄成的情操在提升著自己的境界。表面上看起來,這些詩歌不是「交響樂」,然而卻是動聽的「聲部」。它們藉助於平凡的字眼,就如同歌曲藉助於「1」「2」「3」……一樣,唱出了一首首動人的冰與雪、冷與凍、勞與苦的大愛之歌。作者在書中業已引用了許多有識之士的點評,從而有利於理解他詩歌的深度。在這裡,我不想在他詩歌的具體技巧上,做更多的文章,轉而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鄭玉偉是屬於哪一類人?他的詩所反映出來的世界,與詩人是什麼關係?當今,物質的發展已達到空前大膨脹的程度,而人們的精神視野卻變得越來越狹窄。在這樣的態勢下詩人的分野也越來越明顯。簡單地說,這樣一類詩人已越來越多,他們的內心不能說沒有愛,然而,他們只是愛他們自己,或者只在很小的圈子裡讓情感演進、抒發或升華,至於別人理解不理解他們毫不在乎。而另一類詩人,他們也愛自己,但是更愛他們生活的世界,把內心的厚愛劈分出更多的份額給予世界,同時他們用詩歌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重新發現世界的鮮活。對世界所飽含的那份美麗給予永恆而純粹的讚頌。毫無疑問,鄭玉偉先生明確地是屬於後一類的詩人。讀罷王連長那種幽默和誇張——「小便帶棍子,大便帶鋸子」,再吟誦作者熔煉出的那些詩句,會有一種酒罷面清風的感覺。例如:燃我青春火,熊熊照北疆。(《明志》)青春化作柴千捆,火向人間冷處燒(《打柴》)號響驚來千古月,鍬飛鏟落半天霞(《到家》)水涌金泉呼切舞,品嘗一口甜中苦(《蝶戀花·打井》)篷無星火心燈亮,人有松梅氣節堅。(《伐木場風天禁火》)等等不一而足。這樣的詩句讓讀者感到很釋懷,感到很充實,在吟誦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讓精神的脊樑變得挺直起來。詩人這樣的品格折射到詩作中,自然是令人心動的,令人諧鳴的,令人激昂的,令人思考的……在這裡,讓我們來看看他那首《凍白菜》:翡翠晶瑩而剔透,每於刀下顯風流。寧為碎玉湯中赴,只管分人腹內憂。幾縷溫馨香雪海,十分慷慨報荒洲。冰心已化寒天暖,何必微名譜上留。這種最常見的事物在作者的筆下竟然變得如此的詩意潸然,沒有一絲的嬌柔和惺惺作態。讀罷,總有一種悠然停泊在心中,那就是沖和為之,淡然述之,盎然升之,人物合之的境界。書中用生活中極其平凡的對象為命題的詩,可以說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讓人稱羨不已,不忍釋卷。鄭玉偉先生那時是位軍人,一類特殊的軍人——在黑土地上耕耘的軍人。那種特殊的人為環境,殘酷的自然環境便成了他詩歌的熔爐和溫床,使其厚重的情感得以集中凝聚、升華,最後假以詩歌的形式給予大釋放,脫口而出,讓周邊騰生出一種清新加昂然的氛圍。因此,他的詩歌不僅熔鑄進了詩人的悲壯血性,也讓詩人的腳跟找到了堅實的根基,那就是北國茫茫一片的黑土地。這本詩集之所以叫做《白雪黑土歌》,恐怕正是這種大愛情愫的寫照。讀這本詩集,讓我能以詩會友,從心底認識這位能詩能文,大情大愛,有冰有火的鄭玉偉先生。願他出更多的好作品,詩意的棲居,詩意的前行……一定會的,我期待著!2010.1.6


推薦閱讀:

美到極致是銷魂002 2010-07-04 21:23:02| 分類: 養神美景 | 標籤: |字型大小大
鄭博士:2010年屬龍者全年運勢大起底
俺這輩子都離不了的湯----西紅柿雞蛋湯(2010-01-08 09:56:04)
2010年虎年風水布局吉凶

TAG:世界 | 詩詞 | 10年 | 解讀 | 2010年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