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倫:《山河故人》是對平民生活的溫潤敘述
賈樟柯電影沒有史詩的謀篇布局,甚至有些影片格局並不宏大。但是,如果把他的電影群放在一起看,賈樟柯堅持在當代背景下,從各種角度記載了小人物的生活形態,形成某種斷代史的痕迹。同時,他的洞察力,在影片的真實質感在,這就就難能可貴了。
…………………………
平民生活的溫潤敘述
——談電影《山河故人》
文/任仲倫
其實,賈樟柯電影不是一個橫眉冷對的現實批判者,而是一個溫潤的現實書寫者。他的電影始終聚焦社會現實和草根人物。現實生活的暖色或冷色,小人物生活的嚴峻或困惑,,它沒有選擇省略,而是寫實般紀錄。所以,人們以為賈樟柯的電影具有冷峻的批判性。也許有。但是,他真正聚焦的是社會背景下小人物命運。在記載小人物的命運,他的眼神總是溫潤的,有時是濕潤的。所以,賈樟柯的電影,更多的有一種人道精神與平民意識的溫潤。
新近上映的《山河故人》由上影領銜出品,賈樟柯導演。著名導演侯孝賢說:「每個導演其實只能拍一部電影」。他說的是:每個導演應該堅守自己最擅長的創作領域。《山河故人》 依舊是賈樟柯長期堅守的創作領域:社會生活變革是背景,小人物命運是特寫。與賈樟柯以往的影片相比,這部影片在時空跨度的布局是最大的。從時間軸看,從1999年至2014年至2025年,整個跨度是二十多年;從空間看,從山西汾陽至上海至澳洲。這似乎有一種宏大敘事的野心。看完整部影片,你可以發現,影片沒有去全景式表現社會歷史變化,而是聚焦在一個家庭的變遷,幾個男女主角的情感。賈樟柯自我宣言:這是一部寫情感的電影。由於情感被放在寬闊時空中描寫,所以,即使小人物的情感與命運,也就有了多重的意味。如同進入大江大海,小船也會顛簸出某些波瀾。
影片第一段故事發生在1999年秋天的山西。賈樟柯用最為熟悉的影像恢復了故鄉小城的風情,當然,更重要的是描述了真實的社會氛圍。汾陽姑娘沈濤(趙濤飾演)陷入了與同學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情感的選擇。她最後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而情感真摯的梁建軍只能遠走他鄉。張晉生贏得沈濤的是轎車,儘管沈濤曾經用「是幾何問題,還是三角問題」來調侃張晉生的追求。但是,最後的問題還是選擇物質還是詩意。在市場經濟逐漸興盛的背景下,即使作為小城中文藝青年沈濤,選擇的是物質而不是詩意。她自信不是貪圖財富,而是選擇實在的生活。
故事發展到2014年,沈濤已經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已經再婚,並帶著兒子張到樂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中向沈濤借錢。雖然兩人還有牽掛,情分是消逝了。由於沈濤父親去世,兒子到樂回到家鄉參加葬禮。沈濤意識到兒子的變化,不可能留在身邊,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他。希望他能記得回家。父親的去世與兒子的離別,這段情感是飽滿的和刻骨的。親人變故人,其實,每一個人只能陪你一段時間,這種離別總讓人傷感;故鄉變成他鄉,對如今許多小城人們來說,常常是一種主動或被動的選擇。
最後部分發生在2025年,移民澳洲的兒子張到樂已經19歲了。他與父親張晉生已經發生了代際衝突,甚至拔刀相向。由於孤獨與叛逆,也許還有思念母親形成的戀母情緒,張到樂與中文學校老師(張艾嘉飾演)發生忘年戀。這段情節的設置,由於缺乏鋪墊,讓人覺得有些突然,但雙方心理邏輯的敘說,多少有些彌補。張到樂雖然一直掛著母親沈濤給他的家裡鑰匙,依然對母親只有模糊印象,想不起她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在這段情節中,兩代移民在海外的衝突,以及內心孤獨而尋找依託的渴望,在銀幕上表現得比較充分。
整部影片依然是賈樟柯的敘述風格。對於現實生活,沒有戲劇化的企圖;對於人物,沒有典型化的衝動,遵循生活與人物本色去敘說去表現。比如,女主角沈濤的命運,應該是可以構成一波三折的濃烈故事。比如,她最初在與張晉陞和梁建軍三角關係中選擇愛情的困惑;與張晉陞的離婚衝突;送別兒子的情感波動; 以致最後孤獨留守故鄉的遭遇,和對兒子思念的愁苦,幾乎每一段生活都可以演繹出複雜的情節或情感,但是,導演卻一如既往地放棄戲劇化和高潮衝突的誘惑,按照生活與人物邏輯去表現。沒有「人造衝浪」形成的戲劇高潮,影片有時會喪失通俗意義上的「好看」,但是,也因為它表現的生活真實性,形成「真實美學」的特殊價值。如同我們閱讀過去的黑白照片,歷史價值就凝重地存在,而為了好看去塗上彩色就覺得失真。執著生活本色,沒有戲劇化,影片會喪失通俗上的「好看」,但依然有其價值。記得有一次與來自德國的哲學教授談到賈樟柯。他說:賈樟柯電影是沒有化妝的生活。
其實,紀實生活並不等於「照相」生活。賈樟柯的電影,紀實生活與「作者」意識,就構成其特色。尤其是「作者」意識,就是要在生活流的表現中,顯示導演的敏銳與思考。打個比方說,賈樟柯的電影,不想去改變河流狀態,或攔截成水庫;或冰封成凍河;他只想順著河流漂流,並打上自我思想的航標燈。比如,沈濤送即將移民的兒子去上海,導演設置了他們乘坐慢車的場景。超速發展的社會生活,與渴求放慢的心理需求,形成一種對比性設置。在這裡,鏡頭是紀實的,意味卻具有象徵。又如,三段時空的影像表現,導演用了不同的畫面尺幅,同樣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象徵。當然,在電影中,最主要的是導演的「作者」意識:山河故人。導演在影片中設問: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生活中,男女主人公或為了物質,或為了利益,或為了功名,有時會飛速放棄了故人之情、夫妻之情和母子之情,這是為了什麼?值得嗎?影片在結尾給了答案:即使到了未來,即使在高科技時代,情感始終是最本性的最本質的。最後,張到樂站在海洋的此岸,呼喚著彼岸母親的名字。而沈濤似乎聽到某種呼喚,隔海響應。人的情感在此得到最終的珍重。影片的哲思並不深刻,但是有現實性。
有人評說:賈樟柯電影是「平民史詩」。我覺得,就每一部影片而言,賈樟柯電影沒有史詩的謀篇布局,甚至有些影片格局並不宏大。但是,如果把他的電影群放在一起看,賈樟柯堅持在當代背景下,從各種角度記載了小人物的生活形態,形成某種斷代史的痕迹。同時,他的洞察力,在影片的真實質感在,這就就難能可貴了。
(刊於2015年11月12日解放日報「朝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
這是「朝花時文」第665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
「朝花時文」上可查詢曾為解放日報「朝花」寫作的從80歲到八零後的200多位作家、評論家、藝術家和媒體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們是誰,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復在首頁對話框,如果我們已建這位作者目錄,你就可靜待發送過來該作者為本副刊或微信撰寫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頁,看屏幕下方的三個子目錄,閱讀近期力作
推薦閱讀:
※錯位,故事敘述的經典套路 一一《我的前半生》觀後
※毛褲基本織法與巧織毛褲(文字敘述)
※【史家談】大歷史敘述背後的文明互動
※[原創]越戰倖存者的敘述
※中共「革命敘述」如何轉化為國家意識形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