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未來格局的秘密,藏在這些細節里 | 《追風箏的人》精讀第6天
嗨,早上好,親愛的小夥伴們。麥家理想谷正在獎勵讀書人,在微信後台回復「領讀包」,歡迎加入「七天陪你讀完一本書」的精讀小組。
今天是長假第6天,我們已經讀完了《追風箏的人》。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情感充沛動人。雖然後半部分缺乏感人的力度,且堆砌了太多巧合,但我們依然能夠在閱讀中收穫許多感動。
在今天和明天的精讀里,我們將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和評價這本書、尋找故事背後更深層的含義和啟迪。
今天,讓我們圍繞阿米爾和哈桑這兩個角色的成長曆程,來探尋一下一個人要怎樣認識自己。
「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常常被哲學家蘇格拉底用來教育弟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人的這句話,也點明了認識人性、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或許有人會說,我對自己已經很了解了,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顏色、愛好什麼口味。
但真正的「認識自己」,並不僅僅是知道自己的喜好,更是去發現和接受真實的自己,探究自我形成的原因。
《追風箏的人》這本書以精彩的情節、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筆觸,讓讀者受到觸動。
主人公阿米爾的轉變和他的心路歷程,更是打動我們的心扉。他對自己是誠實的,年幼時坦言自己的嫉妒之心,毫不遮掩嘲笑哈桑時的得意,也坦誠在做錯事之後的愧疚。
這本小說真正做到了「情感的真實」,哪怕是生命中那些並不光榮的想法和片段。
這很難得,人總是有弱點的,總是更願意接受經過包裝後的自己,不敢坦然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
但是,一個人想要真正地認識和了解自己,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就是對自己足夠誠實。再多的缺點,再怎麼不完美,也要首先承認和接納自己。
阿米爾是一個家境優渥的少爺,頗有創作天賦,他在面對所犯的過錯時選擇了逃避。
但是背負秘密的幾十年間,他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來自心靈的拷問讓他無法真正放鬆下來。
從他踏上救贖之路的那一刻開始,他開始接納自己的善和惡,開始用行動來彌補幾十年來的逃避。
認識自己,更需要去了解和探究自我形成的原因。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等多方面耳濡目染的影響。
在這個故事裡,為什麼說阿米爾的性格是懦弱的呢?這和他的原生家庭逃脫不了關係。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一生,有兩個「家」。第一個家是從我們出生到成人前所居住的家庭,家庭組成人員一般是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第二個家庭,則是我們每個人在成年之後,由自己組建的家庭,這個家裡有伴侶,可能有孩子。
第一個家庭,就是我們所說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家人互動的方式等,都會影響子女的性格、人生。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小說里,阿米爾出生時,母親因出血過多去世。所以,對他來說,人生里缺乏母親這一角色。沒有媽媽的擁抱、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和溫暖,只能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單薄、沒有血肉的母親形象。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對父母情感、性格進行繼承。缺乏母愛的孩子,在生活中缺少這部分感情的浸潤,很難完成對母親性格的繼承,TA只能通過對其他家庭的例子進行對比,從而形成擬化心理,在自己的心理成長曆程中,對缺失的部分進行補償。
這樣的補償,會有好有壞。好的地方在於,懂事早、心思細膩、會照顧人等等;而壞的方面則在於:沒有主見和擔當、懦弱,心理上的自卑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大,缺乏安全感,人交際能力下降,做事小心程度過高。
同樣是缺乏母愛,我們來看看阿米爾和哈桑在童年時期的不同表現:哈桑善良忠厚,善於照顧人,每天早起為阿米爾少爺準備早餐、整理床鋪、熨衣服,他願意為阿米爾做任何貢獻,保護他、愛護他。
哈桑也是沒有嘗過母愛的孩子,他的母親拋棄他遠走,是一個負面形象。但為什麼,同樣缺少母愛,他們倆的性格和表現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他們兩人各自的父親,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哈桑的父親阿里是阿米爾父親的僕人,是當年阿米爾爺爺當法官時收養下來的一個孤兒。
阿里也是一個任勞任怨、逆來順受的人。他先天患有小兒麻痹,常常被阿米爾在內的小孩嘲笑,甚至被自己的妻子當面嘲弄。但他從未發過火。
性格溫厚的阿里對待哈桑,卻總是很有原則。
哈桑在阿米爾的唆使下做過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比如用彈弓射擊鄰居家的狗,阿里看到後都會嚴厲地批評他。這無形之中對哈桑正直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正面作用。
哈桑缺乏母愛,但這份愛在阿里那兒得到了一定的補償。阿米爾也曾嫉妒過地位低下的哈桑。
因為在槍聲不斷、玻璃破碎、警報聲響起的慌亂局面時,阿里會抱緊哈桑,輕輕地撫摸安慰哭泣的兒子。哈桑被阿米爾栽贓偷竊後,為了保護他,阿里不顧阿米爾父親的挽留,決絕地離開。
而阿米爾的父親呢?
每天晚飯後,阿米爾的父親都會和朋友躺在書房裡暢談政治、生意、足球。每次阿米爾想要坐在旁邊時都會被趕走,說小孩子不要打擾大人。
阿米爾在門口聽著裡面的談話聲、笑聲,心中充滿了寂寞。
除了缺乏陪伴,阿米爾的父親對他還很冷漠。
阿米爾總會擔心自己說錯話、惹父親不開心,戰戰兢兢,沒有絲毫安全感可言。幼小的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取悅父親。
另外,阿米爾的父親是雄壯的,但阿米爾天生孱弱,踢不好球、害怕殘暴的畫面。沒有父親陪伴的他只能撲身於母親留下來的書籍,由此性格更加內斂。
阿米爾寫出來的作品在父親眼裡什麼都不是,他的自信心一再被打擊......
但正如父親的好友拉辛汗所說:孩子又不是畫圖練習冊,你不能光顧著要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
阿米爾雖然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但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他。
拉辛汗在多年之後勸慰他:一直以來,你都對自己太嚴苛了。
是啊,阿米爾當時也不過是一個12歲的男孩。
好在阿米爾還有忘年交拉辛汗的支持,也有來自哈桑的關愛。雖然這些都助長了他的自私、自大,但至少也讓他的生活不那麼孤寂寥落。
從哈桑和阿米爾兩個人的不同,我們可以知道人的性格形成和家庭、尤其是父母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
同樣是缺乏母愛,他們各自父親不同的做法和教育,使他們產生了不一樣的性格。
當然,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宗教信仰、所處階層、財富多寡等因素也不可忽視。
對我們來說,正視原生家庭的影響,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等多種形式的自我學習和完善,改變性格中負面的成分,這才是最具有啟示意義的。
領讀人:深藍,熱愛閱讀,鍾情光影,便當愛好者,養貓小能手。
主播:王祺雯,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喜歡用自己的聲音去說故事,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聲音無感染更多的人,立志堅持做個「有情人」。微博@_王祺雯。
文末歌曲:So Nice-Jim Tomlinson
推薦閱讀:
※殺印相生格_八字格局
※官財印食何時了,格局知多少?
※、《奇門預測格局》歌訣
※我為什麼不看喜用神?命理師都應知道的格局和用神兩法之區別
※論八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