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用繪畫守住了一代王族的風骨

溥心畬從來就不把自己當個畫家。

畫畫兒對溥心畬來說,早期僅為閒情逸緻聊以自娛,中晚期也不過就是換錢的手段,並未上升為道的層面。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在詩、書、畫的文人道統里,畫,是被他排在末位的。溥心畬在詩詞書法上均下過功夫用過力氣,惟獨畫畫,是無心插柳的偶然所得。這個超脫的「舊王孫」,一生都在政治漩渦中心打滾,卻能做到片葉不沾身。

溥心畬(1896-1963)

1912年夏,清帝溥儀下詔退位,17歲的溥心畬入清河大學讀書習字,於西山戒台寺隱居,歷經家國之變的他,此後十餘年間,避世研學,潛心作畫。而恰恰在這段時期,張大千也居住在西山附近,於是兩人有過一段往來,其間因為一段「隔案傳畫」的逸事,在美術界留下「南張北溥」的佳話。

溥心畬 《松岫獨吟》

張大千曾讚譽溥心畬:「溥氏制畫,可與吳湖帆並美齊肩,為吾所生平最佩服者。吳、溥二人之外,半個是謝稚柳矣。」對於張大千的推崇備至,陳巨來一開始卻不以為然:「余只對其楷書佩服之至,於其畫則未敢恭維也。」直到陳巨來親見溥心畬私藏的得意之作,「余至此際方才讀到了真正溥畫了……靜美莫與之倫,視大千、湖帆有過之無不及也……方信大千之言不謬也。」

溥心畬 《泊舟清話圖》 設色紙本 立軸

設色淡雅清新,構圖簡約通透,山勢不高卻意境悠遠,耐人回味;林木不深卻有寂寂蔥蘢之感,一葉扁舟緩緩駛向畫外,令人浮想聯翩。

的確,觀溥心畬的畫作,美,且平穩,有一種看不到作者喜怒哀樂的四平八穩。按說他的皇室身份和政治處境,不應該如此平淡,但我們看到的溥心畬確實畢生在性情上都是隱而不表的。溥心畬以「北宗」山水畫馳譽畫壇,他大多數山水構圖可明顯看出是從南宋的「邊角」之景變化而出,畫中大塊的側鋒斧劈皴較為少見,畫面所體現出的是一股和諧寧靜之氣。他完全沿襲了北宋山水的高古,但改變了宋畫的繁密,無論構圖設色,均沒有刻意為之的造作。每每欣賞他的山水,都如他的詩句「告凶今日渾閑事,已是曾經十死余」這般讓人拍案叫絕,耐得住細看、經得住久品。這正是歷代文人畫家所致力追求的境界。因而他的離去,有人稱是「中國文人畫最後的一筆」。

溥心畬 《煮茶圖》

即便如此,他依然對自己的學生說:「如果你們將來成為一個名畫家,對我來講,是一件很恥辱的事。」名利放兩旁,只為作好畫!這份高風亮節的文人品質伴隨他一生。無論他所處何等亂世,也無論個人境遇經歷了怎樣的變動,他用繪畫守住了一代王族的心氣和風骨。就憑這一身剛正,即使輸掉了江山,又如何?!

溥心畬 《深山雪霽》

其實,溥心畬繪畫並無師承,而是與他出身皇族,家藏名帖古畫甚多有關,自幼的耳濡目染,讓他的書畫風格有了天生的物質基礎。啟功先生曾指出,溥心畬畫風的形成與其家藏有關,「先生親畫山石樹木,從來沒有像《芥子園畫譜》里所講的那麼些樣子的皴法、點法和一些相傳的各派成法。有時勾出輪廓,隨筆橫著豎著任筆抹去,又都恰到好處,獨具風格。」與其他畫家相比,溥心畬真是贏在起跑線上。

溥心畬 《丹華通曄圖》

1950年作《丹華通曄圖》以工細筆描繪台灣燈籠花,細膩柔美,不同方向翻轉的花瓣組成的立體構造真實自然,花蕊柱頭的彎轉前伸且拉近放大,都表現得自信滿滿。

但溥心畬在繪畫上的成就,卻絕非因家藏頗豐而至。他曾在《自述》一文中說:「當時家藏唐宋名畫尚有數卷,日夕臨摹,兼習六法、十二忌及論畫之書,又喜游山水,觀山川晦明變化之狀,以書法用筆寫之,逐漸學步。時山居若與世隔,故無師承,亦無畫友,進境極遲。漸通其道,悟其理蘊,遂覺信筆所及,無往不可。」他從未像許多同時代的畫家那樣,在西學浪潮里追求擺脫傳統束縛。大家避之不及的傳統,從來就是滋養了他而不是絆住他的腳。

我們看溥心畬畫花鳥,從未拘泥於工筆或寫意,而是根據繪畫題材選擇最恰當的表現形式。比起宋畫精嚴工整的花鳥,他借用了宋畫的精緻的形、細緻的筆,卻在畫中別有一番文人逸氣,一改宮廷院畫標準照似的木訥。

溥心畬 《觀音大士》

溥心畬畫觀音與紀念母親項夫人有關。溥氏幼年失怙,由項夫人守節撫孤,其逝世時,溥心畬苦痛萬分,每逢母親忌日,往往割指沾血,恭寫心經或是以血滲硃砂繪觀音。《觀音大士像》為結合白描人物與山水的作品,以流水飛絲勾勒觀音,聖容莊嚴靜美,衣袍飛縱飄逸、圓轉自如,空岩崖壁則蒼潤相濟,楊枝凈瓶與墨竹數竿頗得點睛之妙,崖下波濤激涌使整體動靜相生。值得注意的是,溥心畬小畫居多,如此大幅的觀音大士像實屬罕見。此件成畫於「丙申六月十九日」,時逢溥心畬60整壽,畫成之時也是觀音聖誕之日,雖不知他作此畫是欲自壽還是迴向亡母,卻都能在觀畫時感受到溥氏的菩提本性。

溥心畬 《香升佛界》

中國畫家自古看重山水,花鳥畫家總像是矮人一頭。對此,陳師曾說了句公道話:「花卉較山水易而實難。山水畫可借山水之景緻,得其援助,以成境界;而花卉之體制狹隘,全仗筆墨意態,生出境界,此其所以難也。」工筆花鳥為求形似,畫作往往失卻生趣,即便畫得惟妙惟肖,那也是植物標本,滿紙匠氣。大寫意花鳥,聽著好像洒脫不羈,而實際畫出來多似漿糊一團,連畫者自己也說不清畫了什麼東西。花鳥畫要麼妙而不真,要麼真而不妙,魚和熊掌難以兼得。而對於溥心畬來說,花鳥畫卻是最能代表其個人氣質的,無論工筆沒骨還是寫意,都是難得的精美之作。

溥心畬 《大頭和尚度柳翠》

溥心畬在畫作中透露出的另一個性情,則是自己的幽默自適。《大頭和尚度柳翠》的內容脫胎自民間故事《月明和尚度柳翠》的世俗舞蹈,心畬下筆狀僧服男性與時裝女性,二人扭、搖、追、逗,趣寫出月明與柳翠從初識到相好這一段情節,幽默風趣,別具風韻,最有趣的是,以面容來看,這應該是溥心畬和夫人李墨雲的寫照,耐人尋味。

溥心畬畫作中沒有八大山人那樣翻白眼的魚、單腳閉目遺世獨立的鳥、潑墨揮毫即興而作的墨黑蓮葉,他也沒有石濤激昂的情緒、飛奔的線條。他只是靜靜地鋪開一張紙,用手中的筆,去追憶那些他曾經親見過的輝煌、富麗與美好。面對國家危亡的動蕩、柴米油鹽的局促、吃穿用度的捉襟見肘、身居陋室的逼仄……他都渾然忘卻,回到畫中的桃源仙境,去耕作那遍布煙雲霧靄霞光的一畝田。對他來說,提筆濡墨之間,即如老僧禪定,亦如隱身於桃花源吧。

溥心畬 小楷《自撰易訓篇》書卷

為溥心畬庚寅(1950年)12月自作文章並書之,文近800字,清健遒美,收錄於《寒玉堂文集·詩文集卷上》,如此精妙小楷,在溥氏往後的書作中難見。而於1953年,蔣介石生日,溥心畬以諍友立場,再作《易訓篇》,經羅家倫轉呈蔣介石,借闡明易理,諍諫除弊革新之道。

·······························


推薦閱讀:

現代中國繪畫之父,臨終遺言竟不願孩子畫畫,你猜為什麼?
12次當爹,93歲還要娶小姑娘!一幅畫賣9億多!中國最牛北漂!
超寫實:這是畫的?騙誰呢!
我回答[請專業人士看一下孩子畫畫老師的作品,覺得水平如何?
玩轉水彩、彩鉛

TAG: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