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外華人的中國籍貫
在異國,在一起
金門人來到汶萊、晉江人去了菲律賓,潮州人偏愛泰國,客家人和海南人則選擇印度尼西亞,在海外,依然與同鄉在一起。海外華人甚至曾建立國家——蘭芳共和國,李光耀的先祖就曾生活在那裡。
文 | 秦筱
芝加哥華人多為台山梅姓族人;亞利桑那州則被開平鄧姓族人佔據;四邑人多前往美國大陸;香山(今中山)人多移民夏威夷;舊金山半島的菊花都是香山黃粱都人種的;進出口商行則都由三邑人經營;牛肉店的老闆和夥計均來自南海縣九江;漁場員工全是香山隆都人……
19世紀中葉,華人開始大規模移居海外,並在不同的地方以地緣和親緣關係形成了新的定居點。
讓眷戀土地的華人不惜拋家舍業遠赴海外的,有兩個原因:起初是戰爭、動亂;後來,未知的遠方「遍地是黃金」的傳言又誘惑著他們邁出腳步。
在東南亞,華人甚至曾建立國家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乾隆年間,幾乎從同一時期開始,為躲災荒,山東和直隸(今河北)人北上東三省;河南、山西人遷往新疆與河西走廊;廣東、福建人則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
「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望海謀生」,廣東、福建自古以來便是海上貿易、對外移民活躍的地區。而地緣上的毗鄰關係,讓東南亞成為他們最早、也是最主要的遷居地。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更迭,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出逃,東南亞便成為他們的避難所。這類遷徙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漢末年。
但真正成規模的,還是明朝鄭和下西洋後,馬六甲漸漸成為開展海外貿易的中國人的落腳點。
中國人甚至在馬六甲建立了國家。1777年,來自廣東梅州的羅芳伯在西加里曼丹建立「蘭芳共和國」,他自己擔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這個國家100餘年後才被荷蘭所滅。祖籍同為梅州的李光耀,其祖先就是蘭芳共和國的公民。
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國門的同時,也促發了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
彼時,東南亞諸國已淪為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的殖民地,需要大量勞動力來進行開發,而非洲的黑奴貿易又日漸衰落,數量眾多的中國人便成了替代品。清政府被迫允許西方國家在東南沿海販賣華工,稱為「賣豬仔」。自此,「下南洋」成為苦力貿易的代名詞。
數百萬被拐、賣、誘騙到東南亞的華人,卻漸漸成為當地經濟開發的支柱。
在印尼加里曼丹,華人從挖礦工人變成了當地金礦的唯一經營者;馬來西亞的錫礦也是由華人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連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都承認,馬來半島的繁榮昌盛「皆華僑所造成」。
根據最近一次大規模普查的資料,到2006年,東南亞的華人數量已超過3600萬,佔全球海外華人總數的近80%。馬來西亞四分之一人口是華人,在新加坡,這個比例更高達四分之三。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是100多年前那些披荊斬棘的開拓者——福建人、廣東人和少量海南人——的後代。在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其中金門人偏愛汶萊,晉江人在菲律賓居多;廣東潮州人則偏愛泰國;客家人和海南人更多移居印度尼西亞。閩南語、粵語和客家話也隨之在南洋流傳下來。
美國有42萬人祖籍與駱家輝在一個鎮
另一部分「豬仔」被賣到了美洲。
在南美,如今占巴拿馬總人口5%和秘魯總人口2%的華人,都是當年華工的後裔,只不過前者大多來自廣東,後者主要來自澳門。
操著台州話的浙江人和一口標準粵語的廣東人還來到美國和加拿大修建鐵路。太平天國的「內憂」和鴉片戰爭的「外患」給他們的家鄉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長期貧窮,他們情願為預付金簽下在大洋彼岸長期勞動的合同,掙來的錢也全部寄回家,不指望自己能活著回去。
除了這些身不由己的苦役勞工,還有不少人為狂熱的發財夢驅使,踏上了背井離鄉的旅途。
1848年,美國人詹姆士·馬歇爾在加州亞美利加河流域清理水道時,意外發現了黃金。消息一出,震動了全世界。數以萬計的人洶湧而來,企圖到「金山」碰碰運氣,其中就包括中國人。
——確切地說,是廣東人。直到1842年,廣州仍是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是對外貿易往來和信息交流的中心。美國西部發現黃金的消息傳到廣州時,只比傳到美國東海岸晚了幾天。
隨後,加拿大卑詩省的菲沙河谷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也掀起了「淘金熱」,中國淘金客大規模遷往這些國家。
確實有淘金客滿載而歸。據當時的美國媒體報道,有人從美國回到故鄉,買了約四個街區大小的土地,在上面建造宮殿、大擺筵席,光烤豬就做了100頭,雞鴨鵝更是無數。
即便找不到金子,也不會白來一趟。早期在美國的華工,每年能積攢80到180美元,是當時國內農民收入的十幾倍,一個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費只需30美元。巨大的收入差距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舉家遷來,並且再也沒有離開。
駱家輝的祖父駱世澤就是在這個時期從廣東台山來到美國當小工。台山是著名僑鄉,僅僅在美國就有42萬台山籍華人。
即便在中國的通商口岸不斷增多、貿易中心向上海轉移之後,前往美國的依然主要是廣東人,而非其他人。
移民法國,山東人之後才是溫州人
華人最晚踏足的土地,是驕傲的歐洲大陸,機緣則是20世紀的一連串戰爭。
一戰期間,數十萬華工被招募到歐洲,在法、英、俄等協約國從事艱苦的勞作。英國在青島設立了「招募華工總處」,法國在濰縣(今濰坊市)成立了「僑工事務局」,專門招募華工。當時提供的待遇是:華工出國後,國內每月發給家屬銀幣10元,國外月工資10元,食宿待遇與士兵相同,合同期3年。
戰爭結束後,大多數中國勞工被遣返回鄉,只有一部分留在法國,成為法國第一批中國僑民。
現在,大部分華裔英國人的祖輩是從香港或東南亞的英國殖民地移居到英國本土的,這次移民潮發生在上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目的是填補二戰後的勞動力缺口。隨後的越南戰爭中,也有大量華人自東南亞逃往歐洲。
如今,在歐洲生活的華人華僑已經超過200萬。其中,精明的溫州人已經成為歐洲商業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他們將巴黎地下成衣廠的模式帶到義大利傳統紡織工業城市普拉托,建起了一座「溫州村」;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的伯爵鎮,幾年前還是印度人集中做批發生意的地方,如今也被溫州老闆佔領;西班牙東北部著名的鞋城埃爾切,也幾乎成了「溫州進口鞋城」。
這樣的情況在北美、大洋洲和東南亞幾乎同步出現。華人移民逐漸脫離了開餐館和洗衣店的底層經濟,甚至在異國接受高等教育,從事金融、IT、產品設計工作的越來越多,一些人還開創了自己的企業和品牌。在美國,華人從政並取得成功也不再是什麼新聞。
上個世紀各國的「排華」運動業已成為歷史,新一代華人移民正在積極融入他們所處的社會。相對於老一輩溫州移民「寄錢回家,光宗耀祖」的觀念,他們的後代已經把在巴黎定居作為新的奮鬥目標,一些老一代移民,也用原準備寄回國內的錢,在巴黎買下了一塊終身墓地。
(數據來源:各國政府網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