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九州:中美博弈之淮海戰役
06-25
從世界範圍的中美博弈來看,當前的主要戰場在歐亞大陸的東、中、西三線,而這三個博弈點的模式,個人認為又與當年中國在解放戰爭期間的三大戰役模式恰好吻合,即東線美國亞太再平衡之遼瀋戰役、西線烏克蘭之平津戰役、中線中東之淮海戰役。前面分別簡單分析過東線的遼瀋戰役與西線的平津戰役,在這對中東的淮海戰役說說個人的一點粗略看法。淮海戰役與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不同,它不像遼瀋戰役與平津戰役,一開始的戰役目標就基本明確,對淮海戰役來說,戰役目標的發展是「滾雪球」式的,是隨著戰場形態不斷變化而逐步擴展與變更的,這才有小淮海與大淮海的分別;另外,淮海戰役與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不同點還在於它不像後兩者都有十分突出的關鍵節點(錦州與天津),而是在大範圍的戰場上有著許多的戰役節點,每個節點對整個戰役都有著相當的影響;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對淮海戰役的意義有過這樣一句話:「蔣介石的軍事力量實際上是崩潰了。」對比當前中美的中東博弈,其範圍廣、節點多、變數大的博弈態勢,以及一旦美國在中東失去霸權,基本可以套用當年司徒雷登的話:「美國的霸權基礎(美元)實際上是崩潰了。」,所以個人認為中美在中東的博弈可以比成當年的淮海戰役。美國從發動伊拉克戰爭開始,實際就已經從巔峰之處開始衰落,為了維護及擴展霸權的幾場戰爭下來,美國開始有點明白中國哲學中"好戰必亡"的道理,開始收縮以休養生息。無奈在美國好戰的這些年,中國已經快速崛起,無論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任何一個方面,中國都眼見成為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國家,美國已經沒有時間去修身養性而讓中國再繼續快速發展下去,不得不在自己還是體虛多病之時,就開始了對中國的遏制、圍堵與打壓戰略。在與中國博弈中,美國的策略就是比照當年美蘇的「意識形態版的冷戰」,打造一個針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版的冷戰」;但因為自身體虛多病,無力採取當年「馬歇爾計劃」的方式與中國競爭,故博弈手法就是利用「攪屎棍」挑起相關地緣政治範圍的衝突,逐漸形成地緣政治版的對中國的冷戰,我們從這幾年世界上的地區熱點問題主要範圍一直處於日本、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東、烏克蘭等這些地方來看,就可以看出美國意圖打造針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版的冷戰,最終通過TTIP和TPP的配合,將中國從軍事與經濟等方面圍困起來,以此維護與恢復美國的「獨霸」地位與能力。而中國的策略,是在快速提高軍事能力以保障中國利益安全的同時,在世界範圍打造一個個利益共同體,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形成同舟共濟的局面,那麼不論美國在任何地方要顛覆中國在那的航船,都會同時把當事者的船顛覆,這樣就會極大制約美國,形成「天下無人不通共」的局面,即使是日本、菲律賓、越南這些美國的幫凶,整天想的也都是於與中國「政冷經熱」,而美國將會在其他國家的利益取捨上體會「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滋味。對於當前中東的中美博弈,在此粗略的談談個人的看法:1.當前的熱點及重點在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美國當年入侵伊拉克之前,雖然兩伊是敵對態勢,但是從美國角度來看,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這連成一片的四個國家都是遠美而親中的。而美國借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入侵伊拉克,以及借口反恐進入阿富汗的目的,就是分割與消滅這個親中帶(美國總統就是前台的木偶,木偶再怎麼白痴,也別把背後的操縱者當白痴)。現在,美國基本可以操縱伊拉克與阿富汗,正嘴裡啃著敘利亞、手裡夾著伊朗、眼裡盯著巴基斯坦,其戰略目的與當初入侵伊拉克時是一脈相承的,從伊拉克及阿富汗撤軍的前提必然是美國認為已經能夠操縱當事國,美國實際是將以往西方殖民時期的「佔領」方式改為「控制」方式(扶植傀儡及下三濫的手段)。對於IS,從美國與其的照片就知道他們是有著相互關聯的,而在IS里眾多英美籍貫的「恐怖分子」,誰又能絕對肯定不是另類的「黑水公司」成員呢?從昨天還在把酒言歡、合影留念,到今天就你死我活、大打出手,誰又能肯定不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呢?美國的兩個人質被殘忍割首,誰又能排除不是為了組建「聯盟」及爭取美國「民意」而「有計劃」的行動呢?美國為什麼限制敘利亞和伊朗幫助伊拉克消滅IS,這不是既能打擊IS,又能正好讓這兩個美國的敵人消耗他們的實力合算買賣嗎?現在所謂IS與美國的「敵對」,都還是「口頭」上的,都還是屬於「演戲範疇」,美國對IS的空襲只能說明美國單向對IS「敵對」,誰又能保證這些空襲不是只炸了些犧牲品而不傷及IS的大腦和主體,不然美國「卓有成效」的5000多次空襲下,IS的進攻態勢卻「大有成效」的有增不減,為什麼?只有當IS切實做出傷及美國重大利益的舉動,才能確定IS與美國的敵對關係。就算IS是翻版的基地組織,中國也要提防美國借打擊IS形成的「聯盟」催生出中東版的「北約」,個人認為這有可能是美國的真實目的,其套用的是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模式,這可以從美國把敘利亞及伊朗排除在打擊IS聯盟之外看出些端倪。美國高調希望中國出兵加入這個「聯盟」,說是什麼「國際責任」,目的無非是讓中國直接陷入錯綜複雜的中東紛爭之中,給中國的崛起增加阻力。中國當然不會入美國的圈套,中俄在贊成國際社會對IS進行打擊的情況下,通過聯合國影響打擊IS的行動及對相關國家提供間接幫助外,中俄的策略是維持敘利亞讓美國啃不下、支持伊朗讓美國夾不住、協同巴基斯坦讓美國乾瞪眼;但是,後期一旦有跡象要形成中東版的「北約」時,中俄都可以用「加入」的方式進行「破局」,而前期的贊成與支持相關國家打擊IS的立場,讓美國沒有足夠的理由拒絕中國加入,一旦美國強行拒絕,將把其「對抗」中國的組織目的擺在檯面,讓相關國家打退堂鼓。歐美高調指責土耳其「隔岸觀火」以及在伊拉克大力提升庫爾德的實力,目的就是將土耳其帶入動蕩漩渦,只有當IS燃起的火勢足夠大、範圍足夠廣、壓力足夠強,美國才能順利的組建中東版的「北約」。中國的策略是:A.通過聯合國影響打擊IS的方式 通過聯合國的決議等,可限制IS背後的支持,包括資金與人員。B.再通過雙邊關係支持有關國家對IS的打擊行動這既是對IS的切實打擊,又是對維護相關國家穩定的C.另外通過外交努力,儘可能緩解中東地區的國家與民族矛盾。這些矛盾在任何時候的一分化解,都對最終解決中東問題是一分的幫助。美國心裡對世界的希望是「火」(衝突),中國打造的未來世界是「水」(和諧)。2.後期的關鍵點在海合會國家海合會國家可以說是石油美元的核心基礎,從這點來看,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是美國在中東核心利益的外圍,中美在這個「外圍」區域的博弈態勢是中國整體獲益、美國總體消耗。而在海合會國家,中國一直採取的是水煮青蛙的侵消方式,中國不發展針對第三國的國家關係,讓中國可以與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係,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逐步擴展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共同利益,美國要排除中國在海合會國家的利益,就是在與美元霸權的根基做對。而對於侵蝕石油美元根基的方法,可以通過上海石油交易所,海合會國家在上海石油交易所開戶,而上海石油交易所採取人民幣計價。這不僅是消弱了中東的石油美元的基礎,包括東南亞、中亞、非洲、拉美等國家和石油公司,只要參與上海石油交易所的交易,其參與部分就是石油的去美元,隨著上海石油交易所的交易量越來越大,石油美元的根基就被越刨越深。從近幾年美國的油氣開採量與進口量來看,整體是美國本土開採量增加、從中東地區的進口量減少。在美國製造業空心化、金融掠奪被限制、新技術無法獲取市場控制權的情況下,資源經濟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將逐步擴大,以此解決就業問題及維持經濟的穩定;這將使得美國與海合會國家的利益重合度逐步降低,而兩者的利益矛盾逐步擴大,這必然會促進海合會國家進一步拉近同中國的關係。當美國無力阻止海合會國家採用多種貨幣結算時(美元、歐元、人民幣等),石油美元也就徹底被打破,標誌著多極化的國際格局基本形成。3.最後的勝負在以色列美國在中東的核心是以色列,如果美國在中東持續消耗下去,在無法繼續承擔中東給其帶來的沉重壓力時,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的局勢將逐步恢復穩定;同時,美國的衰落使得美國對海合會國家面的控制力大大減弱,一旦石油美元被打破,也就意味著以色列在中東面臨的壓力急劇增大,使得巴以問題的最終解決成為巴以雙方的共同現實需要。以色列的強勢,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美國的強勢,當美國由單極霸權衰落到成為多極的一極時,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國家裡的強勢也將消失,當巴以兩方的「勢」逐步回歸平衡時,巴以問題才能得到最終的公平解決,中東才能形成長久穩定的基礎。IS的「瘋狂」,雖然目前在中東造成大範圍的動蕩,但是,中東各個受到IS嚴重威脅的國家及各宗教派別,在對IS採取共同打擊的行動過程中,相當於受壓下站在一個陣營,原有佔主導地位的敵對意識將有可能被放在次要位置,如果能夠在打擊IS過程中,逐步形成一個管控危機、發展合作的局面與機制,那麼IS反而對中東最終形成穩定和平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4.棋外之棋「世界問題中東談」這句話是我在很多評論里看到過的一句話,其中的含義用白話來說:就是中東的油氣資源是各博弈方的戰略利益,各博弈方在中東的博弈都對博弈方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博弈有著直接的影響。「中東問題世界談」是前面那句話的反向思維,是個人對中東問題解決途徑的一種描述。簡單的來說,之所以「世界問題中東談」,其原因無非在於中東在油氣資源上的「權重」及「石油美元」,那麼解決中東問題的思路之一就是「陣地戰」與「游擊戰」兩個,陣地戰是針對各方在中東的直接博弈,包括各個參與方之間的合縱連橫,這裡有著極大的複雜性與反覆性;而游擊戰就是個人所說的「中東問題世界談」。針對中東的「權重」及「石油美元」這兩點,簡單說下「游擊戰」的思路,從中國的角度來講就是「開源降其權」、「縮量刨其根」。美國這些年其實就一直在降低「中東」在美國經濟中的「權重」,為「中東斷油」做準備,當今天的美國在油氣幾乎能夠「自給自足」,甚至能夠「出口」的時候,IS的應運而生不得不讓人對「中東可能大亂」做出高度警惕。「開源降其權」就是通過廣開油源,降低中東油氣在中國經濟影響中的佔比,將中東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由「關鍵級」降為「次要級」,由「不能替代」變成「可以替代」,那麼美國在中東針對中國的博弈就成為「無的放矢」,這必然使美國降低在中東的「費力不討好」的參與度,如果將中東比作「火堆」,美國「參與度」的降低就好比從「火堆」里「抽薪」,這對中東問題的解決是有極大的益處。而中國推進與俄羅斯及上海合作組織內的油氣合作、大力推進南海油氣的勘探與開採等多方布局,就是形成一種無「關鍵」的態勢,讓美國的「矢」失去目標及降低效用,即使美國的「矢」放出來,其效費比也是如同「巡航導彈」打「帳篷」,讓其無法承擔。「縮量刨其根」是指利用上海石油交易所吸引各方參與,通過人民幣計價逐步刨「石油美元」的根。中國不會迫使海合會國家直接放棄「石油美元」,那樣將使海合會國家直接面對來自美國報復的巨大風險。但是美國阻止不了中國自己建石油交易所,阻止不了海合會國家以及世界上的各個產油國以及油氣公司在中國的石油交易所進行交易。隨著上海石油交易所的交易量在中國需求的帶動下快速增加,「石油美元」的量將快速降低,這就是一種「去石油美元」的進程。「中東問題世界談」的要點,就是對「關鍵問題」的解決不是「直取」而是「去化」,就如同對應「馬六甲」困局的巴基斯坦通道和泰國克拉克運河,就如同中國在軍事領域的DF21對航母的「非對稱」戰略,就如同金磚國家、亞投行等「另搭舞台唱大戲」,個人認為這其實都是「游擊戰」的一種精髓,在中美博弈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在內,中國都可以從游擊戰的精髓里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必要的陣地戰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同樣是必須堅持到底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Go!朝聖中美洲著名的瓜達盧佩聖地
※中美篇--這一篇文章讓崇美派膽戰心驚!
※[CINS2015]高連波: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美指南解讀
※袁鵬:中美經貿關係需要升級換代
※明天南海仲裁出來後中美將徹底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