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特別的十大古橋,你知道多少?

中國最特別的十大古橋,你知道多少?

墨門書院2016-09-03閱讀原文

文 | 小墨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橋,因水而生,久而不損。橋的出現使得「天塹變通途」,大水兩岸得以連接,在經濟文化的交融上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橋不僅有實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觀賞的價值。小墨默默地整理了網上排名前十的古橋,來一睹它們的風采吧。

10. 十字橋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晉祠內主體建築聖母殿前,橋樑本身為十字形,建於魚沼之上,故又名「魚沼飛梁」。

十字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樑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杆,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樑多年經風雨,依然堅固如初。

9. 玉帶橋

玉帶橋在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是西堤六橋中唯一拱券結構的石橋,建於清乾隆時期。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

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

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綢緞般的水面上浮動蕩漾,景象十分動人。玉帶橋的造型具有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石拱橋的風格,以纖秀挺拔,輕巧為其之特色。拱高而薄,成流暢挺拔的曲線。

8. 五音橋

五音橋,位於河北遵化縣清東陵,即順治帝孝陵神道。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

五音橋使用質地潔白、細膩的方解石,此類石材約含有50%的鐵質石料雕刻建造的,因此能夠發出響聲。如果順著敲擊,因擊打的方位不同,會聽到5種如金玉般的響聲音階,有的低沉渾厚,如鐘鳴;有的清脆悠揚,彷彿是輕敲木魚之狀,悅耳動聽。這五種聲音就是我國古代聲樂中的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7. 瀘定鐵索橋

小墨小學時候學過《飛奪瀘定橋》這篇文章,那時對瀘定橋的印象就是「高」「險」。

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城大渡河上。清朝康熙時期,康熙皇帝為了國家統一,解決漢區通往藏區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樑,康熙取「瀘水」(大渡河舊稱「抹水」,康熙帝錯以為是「瀘水」)「平定」之意,親筆提名為「瀘定橋」。

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橋身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左右兩邊各2根,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這樣就把13根鐵鏈連為一個整體。

6. 程陽風雨橋

程陽風雨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縣城古宜鎮是廣西壯族地區眾多具有侗族韻味的風雨橋中最出名的一個,是侗寨風雨橋的代表作。

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為石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建於1912年。程陽風雨橋的建築驚人之處在於整座橋樑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全部結構,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卻一絲不差。

有關風雨橋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一對新婚夫妻過橋,忽然颳起狂風,河裡的螃蟹精看上了女的並擄走。男子急得在河邊大哭,欲要投河自盡。這哭聲驚動了水裡的花龍,他為男子的痴情感動,設法救出了女子,恩愛夫妻終於重聚。後人為紀念花龍,在柱上刻了花龍的形象,稱它為回龍橋。由於它能讓人躲避風雨,人們又改稱它為風雨橋。

5. 安平橋

安平橋位於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橋因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是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梁式石板平橋,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

安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全長2070米,橋面寬3到3.8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面,兩側設有石護欄,欄柱頭雕刻獅子、蟾蜍等形象。安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稱,是我國現存古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4. 趙州橋

相信大家對趙州橋並不陌生。趙州橋又稱安濟橋,趙縣人叫大石橋,坐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2.6公里處,它橫跨洨河南北兩岸。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橋長50.82米,兩端寬9.6米,兩側42塊模彷板上刻有龍獸狀浮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這就使其比實肩拱顯得空秀靈麗,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

3. 五亭橋

五亭橋,又名「蓮花橋」,位於江蘇省揚州市的瘦西湖的蓮花埂上,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

五亭橋是清乾隆駐紮在揚州的兩淮鹽運使高恆為了迎接乾隆帝南巡,開鑿了從揚州城向西北直抵平山堂的蓮花埂新河,並在蓮性寺以北的湖面狹窄處建造了五亭橋,以便於南北通行。

這座橋的創造性在於將橋、亭合二為一,形成亭橋;又將五亭聚於一橋,亭與亭之間以短廊相接,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屋面。橋下列四翼,橋身正側共有15個橋孔。清代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說「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滉漾。」

2. 廣濟橋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市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古為溝通韓江兩岸的重要橋樑。

廣濟橋,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汪創建,初為浮橋,由86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後自東西兩岸向江心逐墩修築,至紹定元年(1228年),西岸建成橋墩10座,東岸建成橋墩13個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廣濟橋以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的獨特風格,是我國古橋的孤例。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1. 盧溝橋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丰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統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時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一塊,為「燕京八景」之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稱讚「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盧溝橋是根據永定河水流的特點設計的。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全長212.2米,加上兩端引橋,總長266.5米。橋的兩側有281根望柱,柱頭刻著蓮花座,座下為荷葉墩。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歷代雕刻的數目不同的石獅,這些石獅蹲伏起卧,千姿百態,生動逼真,極富變化,是盧溝橋石刻藝術的精品。由於橋上石獅多得叫人無法數清楚,因此才有歇後語曰: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數不清。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史稱「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1987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落成。紀念館台階上有一座高4米的藝術雕塑——《獅醒》,象徵著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橋樑作為我國古建築的一部分,凝聚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智慧。這些橋樑在橫跨山水之間,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早已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誌之一。

本文由墨門整合網路資料而成,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以墨家思想為核心

傳承工匠文化

創新藝術生活

把匠心精神和器物之美帶給每一個人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你所不知道的凱恩斯:比大堡礁更美的雨林秘境
你的肝臟健不健康, 看身體的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 現在知道也不晚
大家都認識這些車標 但有幾個人知道含義
玄關裝修不是漂亮就好!這些玄關裝修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亞麻籽油與橄欖油的綜合對比,你知道嗎?

TAG:中國 | 知道 | 十大 | 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