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朝國號的研究

關於「夏」朝國號的研究

(載《文史雜誌》2013年第6期)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稱號,也即一個朝代的名稱。一般來說,國號的命名大致有這麼五個來源:一是使用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來命名;二是直接採用開國者原有的封號、爵位;三是採用開國者創建新政權之前所統的區域的名稱;四是基於宗族原因命名;五是取吉祥的寓意。

夏朝作為中國傳統歷史的第一個王朝,擁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那麼,夏朝的「夏」是怎麼來的呢?雖然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現今天所見之書都成書較晚,且迄今為止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得名的直接證據,因此,關於「夏」朝的得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不過,研究夏朝的得名問題有一個很大的難度,就是沒有或者說還沒有發現可靠的夏朝文字資料,那麼,探討作為夏朝國名的「夏」字的來源、本義和讀音,就十分重要。

一、從「夏」字本義來源探討「夏」名之誤

在傳統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夏朝名稱的得來是說建立夏朝的大禹曾為「夏後」,因此採用「夏」作為其政權的名稱。《辭海》即是如此釋「夏」:「即夏後氏。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1]

其實,關於夏朝名稱的得來決不是如此簡單。長期以來,許多歷史學家都進行過關於「夏」朝得名的研究。尤其是何光岳先生的《夏源流史》,對此問題作過很詳盡的分析。但是,幾乎所有的分析都是從夏朝的「夏」字的字型入手的。筆者認為,這是一條岐路。

夏朝的「夏」是怎麼來的?本意是什麼?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假說。

綜合各種意見,並參考何光岳先生的《夏源流史》,關於「夏」字的本義來源,學術界至少有十種以上的說法。例如:

其一,古「夏」字的標準字型是(),據此,有人認為,「夏」字像中國人,「夏」字訓讀為「大」,夏」字像舞容,「夏」字像大禹治水……

東漢許慎是漢代有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語言學家,是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他於東漢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100年)著《說文解字》,這是中國首部字典。《說文解字》吸取前輩的研究成果,成為一部研究漢民族語言文字的系統的專著,歸納出了漢字540個部首,內容十分豐富,包羅萬象;它的價值不僅限於解說漢字,研究漢字本身,而是關於東漢以前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說文解字》不但對於後人研究語言文字學、文獻學是唯一的經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遺產也都是不可缺乏的寶貴資料。《說文解字》說:「夏,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臼,臼兩手,夊兩足也。」[2]

古「夏」字的字型確實像一個頭身手足俱全的人,康殷《古文字形發微》認為古「夏」字是一個完美的人,這個形體比起甲骨文中其他表現人的各種形態的字來說,「確也—表堂堂」。

由於「夏」本指人,並且是堂堂正正的人,所以「夏」又引申出「大」的意思。《爾雅?釋詁上》說:「夏,大也。」《方言》說:「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者謂之夏。」「夏」有「大」的意思,大概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因為戰國以後,封建大一統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夏」與「大」的意義便日益相合。禹所開創的「夏朝」自然是大一統王朝的楷模。楊國勇認為,夏族較周邊民族人口眾大、經濟發達、武力強盛、文化先進,所以被周邊民族稱作「夏族」(即「大族」),其居地也被稱作「夏地」(即「大地」)。[3]

南宋文字學家戴侗作《六書故》,這是一部用六書理論來分析漢字的字書。戴侗認為,六書之學是讀書的門徑,而學者不講已久,即使有人學,也往往陷於支離傅會,不得其要,所以就許慎的《說文解字》訂其得失,重新解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的意義。《六書故》說:「夏,舞也。臼象舞者手容,夊象舞者足容。」[4]「夏」字整個說來是個人形,字中間分列左右的「臼」是舞者手的姿勢,下邊的「夊」是舞者足的姿勢,也就是舞步。所以,「夏」字純粹就是一個手舞足蹈的舞者形象。

《說文解字》問世以後,研究者蜂起。清代是《說文解字》研究的高峰時期,其中稱得上專家的有數十人之多。孔廣居的《說文疑疑》對《說文解字》進行了一定的匡正。《說文疑疑》說:「夏,從臼,手有所持也,從夊,足有所躧也。象農夫之夏日治畦也;夏者,禹有天下之號也。象神禹之八年治水也。」[5]

其二,「夏」從夏水河名。

林惠祥先生1936年出版《中國民族史》一書談及民國時確定中國民族名稱時說:「華夏之名稱,則原意久已不傳,後人推測之辭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云:『質之史書,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謂之夏,或謂之漢,或謂之漾,或謂之沔,凡皆小別互名。本出武都,至漢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漢中)之際,因水以為族名,猶生姬水者之氏姬,生薑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邦國之號,是故得言諸夏。」[6]

章太炎即章炳麟,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他撰寫的《中華民國解》認為:夏,以夏水(即漢水)而得名。因為夏族居住在夏水,所以成為族名。[7]

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認為:夏,以夏水而得名,因為夏族居住在夏水,所以成為族名。但是,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說的很明確:「華」為國名,「夏」為族名,與「漢」字之名,三義互通。

其三,「夏」字是圖騰,像蟬蟲,像水蟲,像蛙,像母猴、獼猴等類人獸類……

「夏」字像爬蟲圖騰。殷墟《卜辭》中有()、()、()等疑似「夏」字的甲骨文字。葉玉森先生認為像蟬蟲,「並像蟬之緌首翼足形,蟬為夏蟲,聞其聲即知其夏,故先哲假蟬形以表之。」[8]

姜亮夫認為「夏」字像水蟲,「夏民族的傳說,是以禹為宗神,冀為生息地,禹冀亦即龍蛇龜黽一屬的東西,因而也命其族為爬蟲子孫,與漢家自命為龍種,作用全同。從他的文字系統上看來,這一定是種水中的怪蟲。」[9]

這兩說均認為,「夏」字是蟲類,是大禹的圖騰族徵。

陸思賢先生認為,在約前2500年左右的半山、馬廠類型的彩陶上,有圓頭、直身,雙手作舉起姿勢,兩足作蹲踏跳躍姿態的「蛙紋」主體圖案(),這實是「夏」字的前身;而後甘肅、青海東部交界處出現大圓頭、小身、無足,舉起兩隻小胳膊的「簡化蛙紋」(),象徵水生動物之子,金文「子」字的前身()。[10]

「夏」字金文()似人,但內含獸形,從夊從頁,猶如手足。李玄伯認為,夏族發源地岷山遠古多猴,夏人又見猴性似人,「夏」字是母猴、獼猴等類人獸類的象形圖騰,即造象形「夏」字充當圖騰。[11]。

其四,「夏」字源自石室。

許同莘認為,今「夏」字有別於古「夏」字,「夏」字有「春夏」(季節)、「夷夏」(民族)兩種用途,今二義寫法一致,但追溯到上古早期的《卜辭》和金文中可以看到分歧,在遠古時期應當是兩個字。春夏之「夏」字在甲骨《卜辭》中形狀似蟬,因華北平原的夏季蟬鳴不斷,聞蟬鳴變知夏季已到。夷夏之「夏」字的金文()、篆文體形()似屋室。宋玉《招魂》是:「各有突夏。」王逸註:「突,復屋也,夏,大屋也,一作夏。」《說文》說:「廈字,從廣,夏聲。廣者,因廣為屋,其字從廣。」又有「因廣為屋,象對剌高屋之形」,把廣屋比作山崖壁上適合人居住的壁穴,即石室。[12]

其五,「夏」指西方。

在上古時期的人名表字中,多有「夏」、「西」二字相配的現象,如鄭國公孫夏字子西、陳國公子少西,字夏。清人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認為,「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中國古代名與字義相吻合,可知至遲在春秋時期,人們意識中的夏是在我國的西部,遠古時「夏」、「西」同義。[13]王國維、徐中舒、程憬、童書業等學者都認為:古代的大夏(在今阿富汗北),與夏朝是同一民族,大夏人是由東方西遷到阿富汗的,夏朝由大夏得名。

在以上關於「夏」字本義來源的若干種說法中,其實大多數都應該說是與「夏」的國號無關的。說「夏」字像中國人,訓讀為「大」,但中國人稱為「華夏」、「諸夏」,乃是後起之義,並不能說明「夏」字的本源,而且《說文解字》為東漢作品,在此之前許多字已有千餘年歷史,難以考證其造字初衷,《說文》中的釋義可能是漢人的主觀想像附會;說「夏」字像舞容,難道只有夏朝人會跳舞,其他朝代人不會跳舞?只有中原人會跳舞,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會跳?舞顯然不是中國之特長,這種說法理由單薄、難以令人信服;說「夏」字像大禹治水,一個夏字,怎能象徵大禹治水?單憑想像力把「臼」字看作治水工具很牽強,難以令人信服;說「夏」從夏水河名,謂來自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而章太炎本人說得很明確:「華」為國名,「夏」為族名,又據蒙文通先生考證:漢水有夏水之名,是在春秋時期楚莊王之後,[14]而夏族和夏朝則更為古老;說「夏」字像圖騰,源自石室,「夏」字像蛙,「夏」是母猴、獼猴等類人獸類,是猜測和附會,缺乏足夠的論據,因為現在所能看到的「夏」字,都是春秋以後的字型啊;說「夏」指西方,「夏」與西方「大夏」二者是否同族,在學術上還不能論定,即或真是同族,也不能說明就是「夏」的來源,再說若「夏」、「西」遠古通假,則不會局限於人名表字中,所用二例來說明問題屬於想當然的推測。[15]

以上關於「夏」字本義來源的諸種說法,之所以說是與「夏」的國號無關,是因為夏史模糊,沒有較早的文字記載來證實。「夏」字在夏代的歷史文獻資料中找不到,亦未見於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而始見於春秋時代的金文。「夏」字在它誕生的春秋戰國時代並沒有一個標準的「配置」,因為從金文到簡書,「夏」字的寫法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如果說還有一點「規律」的話,那就是它的組成就像是用人的手腳頭顱等人體組織拼湊成的一個漢字。那麼,「夏」字本義來源究竟是什麼?

二、關於「夏」字的本義來源

華強先生在《甲骨文比較研究》中對「夏」字的本義來源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觀點,值得重視。[16]

華強先生認為,現在所看到的這個「夏」字的初型,來源於夏桀,即是說,夏王朝是因夏桀而得名的。

《說文解字》里的「夏」(),從字型看,很美,但許慎在這裡描述的是小篆的「夏」字,是被修復、篡改得如此完美的。最初的「夏」不是這樣。

甲骨文中沒有「夏」字,今天所能見到的金文中的「夏」字,最早也最為學界接受的是秦景公(?~前537年)時代所鑄造的秦公簋中的那個「夏」(),這個「夏」字不僅恐怖,而且血腥。這個「夏」字反映的是一件殘暴而血腥的歷史事實——商湯誅夏桀。

據考證,系統化的甲骨文字產生於盤庚之後的小辛朝,創造秦公簋里這個「夏」字人一定不會無緣無故地造出這樣血腥的一個字來。這個「夏」字表示的是一個人,這個人的左臂已經不知去向,他的右手撐著已經被砍掉了右腳的腿部,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身邊還丟著兩把刀。按照甲骨文的造字規律,刀上應該滴下幾滴血。金文很少這麼造字。

這個「夏」字就是夏桀被殺死時的慘狀的記錄。造字者使用這樣一個符號作為夏桀的專用名詞,在那個時代是通俗易懂的,人人明白的。所以這個「夏」字很自然地被引申用來稱呼一個已經漸行漸遠的時代——夏王朝。

據《周書·殷祝》記載:湯滅夏桀之時,「桀與其屬五百人南徙千里,止於不齊。不齊士民往奔湯於中野。桀與其屬五百人徙於魯。魯士民復奔湯。……桀與其屬五百人去居南巢。」《淮南子·脩務訓》:「湯整兵鳴條,困夏南巢,譙以其過,放之歴山。」《荀子·解蔽篇》:「桀死於亭山。」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到,在春秋以後,「夏」和「桀」往往是指同一個人:夏桀。而「桀」只是謚號,夏的末代王名叫帝履癸,死後才被叫作「桀」的。

帝履癸死後為什麼叫做「桀」呢?《康熙字典》「桀」條說:「集韻:巨列切。傑,磔也。……古人稱,桀,黠者。其凶暴若桀也。又謚法:賊人多殺曰桀。」

關於夏桀的凶暴很少有歷史文獻可以證明,所以夏桀成為了凶暴的代名詞可能有冤屈之處。夏王朝其實是一個很少對外發動戰爭的王朝。之所以用這個「桀」字作為夏桀的謚號,極有可能就是夏桀的慘死之狀作出的。而秦公簋的這個「夏」字其實就是對這樣一個慘死者的白描。

長期以來,學界在研究「夏」字本義時很少重視到「桀」字在古漢語中有一個重要的義項:《辭源》釋「桀」:「……2、古代分裂犯人肢體的酷刑。通磔。《說文》:『桀,磔也。』」這個義項的來源是什麼?難道不是和秦公簋里的這個金文「夏」字如出一轍嗎?「夏」,正是夏桀臨終時被施以的一種酷刑——左臂已經不知去向。他的右手撐著已經被砍掉了右腳的腿部,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夏桀的死正是「分裂犯人肢體的酷刑」。請重視《說文解字》的這個詞條,它證明「桀」字在東漢時代還僅僅只有一個解釋,其本義就是肢解這一酷刑。「桀」字的這一本義正是來自夏桀之死。不是夏桀太殘暴,而是夏桀被殘暴;不是夏桀肢解人,而是夏桀被肢解。這也許正是金文「夏」字要保留的歷史真相!

由此可以證明,「夏」字作為夏王朝的名稱是在它滅亡以後才被創造。在此前口口相傳的歷史中,它只是簡單地被稱作「夏」或者「桀」。夏王朝是因夏桀而得名的,這一點會給今天的夏文化考古帶來很多的新思路。

華強先生關於「夏」字的本義、來源的探討是很有見地的。但是,這就猶如前述多種關於「夏」字本義來源的假說一樣,用夏朝滅亡以後才被創造的「夏」字去探討夏朝的國名,顯然是有問題的。夏王朝的「夏」字可以認為是因夏桀而有的,但是夏王朝的得名卻決不是因為夏桀,在歷史文獻中,不僅有夏桀,也有夏禹、夏啟啊!

三、「夏」朝得名不在「夏」之本義而在語音

從「夏」字的本義來源探討夏朝國名是此路不通,那麼,從「夏」字的語音方面去探討又如何?

1938年,楊寬先生著《中國上古史導論》,在《說夏》一節中指出:「夏」就是「下」,古代二字通用,所以「夏後」就是「下後」。古代天神也稱為「後」,如《左傳·文公二年》:「皇皇后帝。」杜預註:「皇皇后帝,謂天也。」上古最尊貴的神是「帝」和「後」,就是「皇天」和「后土」。皇天在上,稱為「上帝」;后土在下,稱為「下後」,也可以寫作「夏後」。夏族以大禹為宗祖神,而大禹為「后土」(土地神),所以夏族自認為是「下後」之族。後來在習慣上「下後」寫作「夏後」,這就是「夏」作為族名和朝代名的由來。[17]

在關於「夏」朝得名的眾多研究中,我認為,這種解釋是最有啟發性的,因為它注意到了「夏」、「下」的語音是一致的。而這也反映了夏的傳說與遠古神話有著很密切的聯繫。但是,說「下後」也可以寫作「夏後」,仍然是屬於在用春秋以後的文字去推測啊。

夏朝顯然是存在過的。我們讀《尚書》,有湯伐夏的誓師之辭《湯誓》;在《周書》各篇中,周人曾不止一次地談到要以夏朝的滅亡為戒鑒;《論語》也多次談到了「夏禮」和「夏時」。這說明,夏朝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已經充分證明,在殷商之前,是確有「夏」這個朝代的。

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商朝為「殷」,但是,至今尚未從殷墟出土的卜辭中找到甲骨文「殷」字,只見殷人的自稱「大邑商」。[18]如此看來,「殷」人的自稱應當是「商」,這是因為其先祖契被封於商,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稱為「商」。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今河南安陽),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此建都長達273年,所以,「殷」很可能是周人根據商朝最後的都城所在地而附上的他稱。那麼,「夏」是「夏」人的自稱還是周人根據遠古的流傳以及夏人後裔所居地而附上的他稱呢?司馬遷引用的文獻應當是周人所作。而周人之所以稱其為「夏」,一定是有理由的,最大的可能就是遠古流傳的「夏」人自稱以及夏人後裔對那個早已消失的朝代的稱謂。不過,這裡的「夏」應該是「xia」,即語音正確而字體不正確。

許多學者都認為大禹是出生在四川北川的羌人。眾所周知,羌人是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民族。它們的歷史,除了在其他民族的史籍中有所記載外,更多的就是靠民族自己的口碑相傳,而這樣口碑相傳的歷史往往是上千年甚至數千年。我們知道,語言是由語音、辭彙、語法三大要素組成的。語法是辭彙組成的工具,負載文化的任務主要是由辭彙,特別是實詞辭彙承擔,而語音是超時代的,可以口碑相傳的。夏朝國號的傳承,難道也是這樣的方式?

我們現在能夠掌握、認識的殷商文字中,沒有夏文字。在殷商時代,夏人的自稱已佚,亦不明殷人是否另外附予夏族他稱,在卜辭的記載中可能使用了別稱稱呼夏族。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19]孔子這句話中的意思是商朝繼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變化,周朝又繼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調整。這段話實際上說明了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襲的。制度能夠沿襲,那麼,關於「夏」的歷史和文化,或者在當時還有文獻資料,只是後來佚失了。無論是文獻資料佚失了還是本來就沒有文獻資料,關於「夏」的歷史和文化,更大的可能是口碑相傳到春秋時代的,因此在春秋戰國時代關於夏朝歷史的記載中,才會有那麼多的說法不有的矛盾。

無論是夏人的自稱還是周人的附稱,口碑相傳的是「xia」而不是「夏」,我們現在也只能認為它就是在殷商之前,由大禹所建立的那個被稱為「xia」的朝代了。直到春秋時代,金文產生,口碑相傳的「xia」被鑄造為「」,再演變為「」,最後統一為「夏」,「xia」朝才從此有了語音和字型統一的「夏」。這個「夏」,從語音的角度而言,與「下」也就相通。此後,無論是先秦典籍中的「夏」及「有夏之居」的地名,[20]還是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建立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乃至唐人張守節在引《帝王紀》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21]這其中的「夏」,都是從遠古口碑相傳的語音和從金文開始又不斷修飾過的字型的結合。

所以,「夏」作為國名,是從「有夏之居」的地名演變為「夏後」、「夏伯」的部落名及封號,再成為國號的。古今不變的是其語音;而現在所看到的「夏」字,則是在夏朝滅亡以後才產生的。

圖二:金文中的「夏」字

圖三:殷墟《卜辭》「大邑商」


推薦閱讀:

曾國藩研究三題
全球狗狗智商排名,權威研究排出前十聰明狗狗
跨國研究 癌症新基因現形
中國-東盟研究院汶萊(東帝汶)研究所輿情周報(2014.03.30-04.05)
龍宗智:檢察機關內部機構及功能設置研究

TAG:國號 | 研究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