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學術背景

一、機械化戰爭思想溯源  就純軍事領域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是在一種新的軍事思想支配下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陸上作戰史,基本上可以說是英國人富勒(J.F.C.Fuller)、利德爾.哈特(Liddell.Hart)和法國人埃蒂安納(C.Estienne)等人,在戰前所倡導的「機械化戰爭」觀念在現實中的兌現。對這一已經影響了人類歷史進程的軍事思想的來龍去脈,似應作一交待。  早在1878 年7月,布拉肯布里(C.B.Brackenbury)上校在《十九世紀評論》雜誌上發表《裝甲的野戰炮兵》了一篇撰稿的文章,他基於普拉弗里會戰的經驗,認為當炮兵處於近距離最大殺傷效力時,其自身也處於步兵火力的射程內。因此布拉肯布里提議用輕薄的裝甲保護炮手,使步兵的輕火力失效,而炮兵則能達到最大殺傷效果且不需為安全擔心。1後來被稱作坦克的現代戰車是防護、火力、運動三位一體的結合,布拉肯布里的建議缺少運動這一的因素,但已將防護和火力合二為一,標誌著現代戰車觀念的最初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塹壕和鐵絲網加上步槍和機槍便可組成難以突破的防線。火炮密集轟擊固然可使防線出現缺口,但向縱深發展突破、擴張最初的戰果幾乎不可能。面對這一戰場僵局,大戰剛開始不久,英國的斯溫頓(F.D.Suinton)上校,法國的埃蒂安納將軍認為:雖然個別的士兵是無法裝甲的,但他可以象水手一樣,用裝甲車輛來運載。這種車輛須作越野行動,所以應使用履帶,而不是車輪(其中最具遠見卓識的,要算對使用履帶的強調,幾十年後,德軍在莫斯科會戰的失敗,根據利德爾·哈特的看法,德國裝甲部隊嚴重缺乏履帶式坦克是個重要原因)。2這種戰車使士兵在動態中得到保護,並能在靜態中戰鬥,實際上是把海軍裝甲戰艦作戰原理移植到了陸地上。由於加入了運動這一重要因素,他們的思考遂成為現代戰車觀念誕生的標誌。  1914年10月20日,斯溫頓上校從法國前線回到倫敦,向帝國防禦委員會的漢基上校彙報了戰場僵持的特點後建議,以美國人霍爾特發明的履帶式拖拉機為參考,製造一種能夠避彈和越過塹壕的戰車,車上裝有能毀滅機槍的小型速射炮。漢基大為欣賞,倆人作了進一步討論之後,分別向英國遠征軍司令部和陸軍部提出這項建議,均被拒絕考慮。但漢基的另一份寫給首相阿斯奎斯的建議,卻碰巧給也在考慮同一難題的丘吉爾看到,丘吉爾的想法同斯溫頓非常近似,他在1915年1月5日寫信給首相,支持並擴大了斯溫頓這一建議。當首相把建議和信轉給陸軍大臣吉青納後,便石沉大海,保守的陸軍部根本不願接受新的東西。丘吉爾便在自己的海軍部設立一個部門,專門撥款進行戰車研製,他被迫去職後仍利用自己的影響來繼續這項實驗。也許是戰場久陷僵持的緣故,英國遠征軍司令部接受了斯溫頓的建議,國內新成立的陸海兩軍聯合委員會對此項試驗也很投入。是年7月,斯溫頓被授權協調戰車試驗工作。1916年2月2日,在英國的哈特費爾德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現代戰車的試驗。      在現代戰車發明問題上,英國人宣稱是他們發明的,但威廉. 夏伊勒在《第三共和國的崩潰》中的另一說法是:法國的埃蒂安納將軍1915年在完全沒有英國人參與的情況下,研製成功了坦克,埃蒂安納曾迫使最高統帥部製造坦克,並在1916年首次在松姆河戰役中指揮坦克作戰。3      1916年9月15日,現代戰車——坦克首次出現在松姆河戰役中,參戰的坦克雖然只有十八輛,但卻取得重大戰術效果。在後來的康布萊戰役和亞眠戰役里,協約國開始大量使用坦克。當時的作戰樣式是把坦克配屬給步兵部隊,由坦克在前開道。步兵在後跟隨,這種步坦協同產生了極大的戰術效果,打破了由塹壕、鐵絲網帶來的戰場僵持。當時,坦克進攻雖然沒有直接形成戰略性突破,但它所造成的德軍心理上的恐懼和絕望產生了戰略性的影響。德軍在亞眠會戰中遭到慘敗,許多德軍士兵起初在對方猛烈炮火和步兵反覆衝擊下仍能頑強抵抗,直到坦克從自己身旁駛向防線後方時,他們一方面感到無能為力,一方面覺得自己已盡了最大努力,便放下了武器,成群成群地投降。一位德軍俘虜曾說:「在多數情況下,官兵們都認為戰車的迫近,即可算是中止戰鬥的良好借口,他們的責任感可以使他們面對著敵人的步兵,挺身而斗,但是一旦戰車出現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已經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投降了」。這種情況正如布拉肯布里所言:任何會戰的目標在本質上是追求精神效果,因為死傷並不能使敵人退卻。這一精闢的論斷在德國魯登道夫的回憶中得到再次驗證:      「8月8日清晨,英國和法國以強大的坦克兵力在阿爾貝和莫勒伊爾之間發動進攻,在那場戰鬥中,一直是英法軍隊佔優勢,他們深深地突破了我們的前線。我們在那裡的一些師被徹底衝垮,敵軍的坦克使這些師的司令部大吃一驚,並被攻克……我們所擁有的最精銳的師中有六、七個師全部被殲。形勢變得極端嚴重……事實證明大量使用坦克的戰術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8月8日這一天結束了我們繼續戰鬥的可能性。」  二、英國人的創新與守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軍界人士紛紛對坦克作戰的問題進行熱烈的討論。當時所形成的普遍看法是:一,坦克是一種戰術性突破兵器,只能在戰術範圍內使用。二,坦克是步兵、騎兵進攻的輔助性工具,而非獨立的兵種;三,坦克使用的原則是分散到各個步、騎兵單位。很顯然,這一結論沒有超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實際使用狀況的範圍,因而後來被稱之為「傳統的坦克觀念」。  但另外極少數具有遠見的軍人,如富勒、利德爾. 哈特,埃蒂安納、馬特爾、戴高樂等人卻發現坦克具有潛在的戰略性價值,將對未來戰爭樣式產生革命性影響。他們指出未來是一個機械化戰爭的時代,其觀點包括三個主要內容:一,坦克是未來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獨立的陸軍兵種。二,坦克應作集中的使用,以它為核心加上摩托化的其它諸兵種組成的機械化部隊,可用於戰略性作戰。三,機械化部隊突擊與戰術空軍的配合是未來主要的陸戰形式。他們的觀點在歐洲各國軍界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在坦克的故鄉英國,英軍第一支坦克部隊創始人、裝甲作戰的理論先驅富勒在仔細研究了亞眠會戰時的幾個重要細節後得出結論:英軍第三、第六戰車營若有摩托化步兵跟進,就可以不費勁地佔領控制著德軍第二、第十八軍團補給鐵路線的里豪斯和巧爾尼斯附近的高地。這樣,面對法軍第一軍團的全部德軍將被迫後撤。因為單憑戰車無法佔領高地,同樣步兵不實行摩托化則不能迅速隨戰車到達縱深。他還注意到另外的兩件事,這對他產生「靈感」、形成後來的「機械化戰爭觀念」有著重要的啟示:一隊裝甲戰車(實際上是裝甲的汽車)脫離了步兵的聯繫,單獨進到了德軍縱深方向,突襲了兩個德軍司令部,攻擊了一支龐大的運輸隊,還破壞了敵戰線內的一段鐵路,致使一列德軍火車被後續的騎兵俘獲,最後攻擊了一支正在就餐的德軍部隊。第二個事件同樣富有戲劇性,一輛與騎兵失去聯繫的英軍戰車,獨自滲透到德軍防區,先從背後摧毀了一個德軍炮兵陣地,繼而協同兩個騎兵巡羅隊消滅了幾個德國運輸隊。4  富勒認為這十二輛裝甲汽車和一輛中型坦克給對方所造成的混亂是十分驚人的。如果8月8日這一天,所有中型坦克不為騎兵所牽制,單獨集中在巧爾尼斯附近,則從亞爾培特到蒙特狄地爾和從蒙狄地爾到羅榮之間,共約五十英里長的正面上,德軍的全部指揮和行政體系都可能會一掃而光。富勒正是通過對這些細節的一連串的思考和想像,引發了他對坦克作集中的戰略性使用的聯想,在他所想像的世界裡,呈現出一幅機械化戰爭的未來戰場圖景。  同樣,另一位英國機械化戰爭思想的倡導者,利德爾.哈特在自己的著作《是巴黎還是戰爭的前途》中,闡述了未來機械化戰爭在地面和空中的前景。然而在1925年,英國最有影響的將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任英國遠征軍總司令的黑格將軍卻認為:「今天,有些人在熱烈談論馬匹可能要過時,並且預言飛機、坦克和汽車在未來戰爭中將取而代之。我相信馬匹的價值極其未來的用處很可能會象以往那樣大……我完全贊同使用坦克和飛機,然而它們不過是人和馬匹的附屬品而已。我十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會象以往那樣發現馬——良種馬——大有用處。」但新思想逐漸取得了勝利,1927年,世界上第一支實驗性的全部機械化部隊在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建立了。由於實驗的成功,英軍總參謀長甚至考慮建立裝甲師了。但到了1928年,由於保守勢力的反對,這支機械化部隊又被解散。一位高級軍官對新聞界宣稱:騎兵是必不可少的,坦克已不再是一種威脅了。陸軍部的首腦們在一次政策聲明中聲稱:在機械化問題上,我們得慢慢來。這樣,英國儘管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坦克旅,但其擴充為坦克師卻整整延誤了三年。5  利德爾.哈特的腦海里也常常浮現出一幅未來機械化戰爭的圖景,他曾從1935年起在《泰晤士報》和其他場合建議在未來英國遠征軍中,應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兩、三個裝甲師,以便在德軍突破時進行反擊。遠征軍不應由全一色的步兵組成。1937年英國內閣接受了這個建議,但到了1939年初又還是按照傳統方式去組建遠征軍。在1940年5月的法蘭西會戰中,英軍在阿拉斯反擊時以兩個坦克營向克萊斯特裝甲兵團進行側擊,隆美爾第七裝甲師陷於被動,德軍統帥部心理上也一時產生動搖。這就愈加證明了利德爾.哈特的先見之明6。  三、法國人的激進與保守  法國也是坦克的搖籃,機械化戰爭的戰術理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已被任聯軍總司令的福煦元帥所接受,即以坦克縱隊在戰線某一點實施突破後,向敵軍後方作深遠貫穿,打擊對方的中樞神經。7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霞飛、貝當、福煦、魏剛等一大批戰功卓著的老將佔據著法軍領導崗位,他們對自己那套曾奪取勝利的戰爭經驗深信不疑,這就影響了許多具有新思想的年輕軍官的晉陞,和法軍在新思想指導下的更新。1920年2月,法國軍事當局得出一個輕鬆的結論:二十世紀戰爭的全部教訓,都在1914年——1918年期間學到手了。  然而被稱為法國坦克之父的埃蒂安納將軍,卻是一位歲數年邁而思想清新的有識之士,他在1921年的布魯塞爾的一次演說中宣稱:「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坦克不僅會動搖戰術的基礎,而且會動搖戰略的基礎,而在這以後,便會動搖一切現代軍隊的組織基礎。」8他提出了一個假想:一支獨立的裝甲部隊,配備10萬人,四千輛坦克和8000輛卡車,一天或著一夜可前進50英里,迅速突破或衝垮敵人。這個假想十分精確地預先描繪了德國在1940年5月勢如破竹般沖入法國和比利時的情景。10年後的1931年,他進一步認為,裝甲部隊必須是一個獨立的兵種,它與其他兵種主要區別在於需要一支加油和供應的後勤部隊,獨立的裝甲部隊與飛機之間配合十分重要,飛機不僅要向前進中的坦克提供空中偵察,還應參加戰鬥和追擊。埃蒂安納的結論是:裝甲部隊將決定軍隊和人民的命運。  夏爾.戴高樂是法軍中一位思想敏捷,眼光犀利的年輕軍官,他受到利德爾.哈特的啟發,在1934年出版了《為建設一支職業化軍隊而努力》這本引人注目的小冊子,他建議法國應該建設一支機械化、職業化的突擊部隊。後來擔任法國總理的雷諾當時也力持這一主張。1927年,利德爾.哈特在其出版的著作《重建現代化的軍隊》中強調指出:法軍的模式和理論均已過時和呆板到了危險的地步,其僵化和浮腫的程度使軍隊在未來的戰爭考驗中,有可能全軍覆沒。  把持法國軍界領導權的年邁的老將軍們,把埃蒂安納、戴高樂等所發表的驚世駭俗的言論看作是嘩眾取寵的天方夜譚。法軍騎兵總監布萊卡特將軍在軍事評論雜誌《後備軍官》上撰文,猛烈抨擊建立輕機械化師和把他的心愛動物軀回牧場的觀點,他呼籲道:我們正在建立危險的烏托邦!我們也鬧不清這種機械化師要發展到什麼地步才能完結!我們必須保護飼養戰馬的工作!魏剛將軍還算開通,建議至少在騎兵師里可以增加一些裝甲車,步兵與坦克部隊總監迪飛約將軍則反對魏剛的建議,他認為:一支機械化的戰鬥分遣絕對不可能單獨用來領導整個作戰過程。至於組建獨立的機械化裝甲兵種,這位總監當然是聽都不願聽了。  法軍對坦克的認識集中反映在1930年制訂的《使用坦克指導手冊》的開頭部分:「作戰坦克是伴隨步兵的機械……坦克部隊是步兵的一個組成部分……坦克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應在步兵的布置下臨時投入戰鬥。他們可以相當有效地加強步兵的作戰行動,但不能代替步兵。步兵應當在坦克進行衝擊的那個時刻抓住時機利用它們的作戰效果,只有步兵的前進和佔領作戰目標才是決定性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九個月,1938年9月的《步兵評論》的雜誌上,拉波特少校的文章體現了法軍最高統帥部的最新想法仍然停留在1918年的水準上,文章認為:「沒即使是最現代化的坦克,也不能獨立地在戰鬥中衝鋒陷陣,並且也不能獨立地存在。它們的任務永遠必須是伴隨大炮的火力和步兵的重武器一起前進,以對進攻起一種掩護和支援作用……在戰場上,步兵在膠著戰中的主要敵人仍然是敵人的步兵。根據我國的命令手冊對我們的指導,只有步兵能佔領、控制並且據守陣地。總之,我們必須將坦克視為步兵的輔助條件之一,」9  1939年初,德高望重的貝當元帥在為《還有入侵的可能嗎!》作序時,對裝甲戰理論作了權威性的評判,他寫到:「斷言一支裝甲部隊能日行125英里,奪取強國的堡壘,並在敵後引起恐慌;把這種裝甲兵力硬說成是一種不可戰勝的武器,這種說法是不審慎的。靠這種兵力所獲得的決定性戰果是沒有前途的……在反坦克炮密集火力下或是在地雷面前,裝甲師便會陷入側翼受到反擊的困境……某些人以為坦克能夠縮短戰爭的時間,其實,在這方面坦克是無能為力的。」10  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製造坦克,法國原本在這方面獲得領先的優勢,但法國軍事領導集團的保守,使他們喪失了坦克製造方面的優勢。埃蒂安納早在1921年便設計製造出當時第一流的B型重型坦克,它的性能幾乎在各方面都超過德國人後來製造的坦克,整整二十年後,在北非戰場上,讓隆美爾感到束手無策的英國丘吉爾式坦克和美國格蘭特式坦克,即為法國B型重型坦克的仿製品。最初設計的幾輛B型坦克試驗很成功,但被最高統帥部壓了四年,討論了四年,直到1935年,在德國已高速發展重型坦克的壓力下,才決定將B型坦克投入批量生產生產,但指標被限制為每月10輛,不過就連這個指標也完不成。1939年初,德國裝甲部隊入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時,B型坦克的產量每月僅為8輛。其實,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久,法國就獲得德國人正以坦克作為他們未來軍隊基礎的情報,由於法國人並不相信坦克巨大的戰略潛能,當然也就不會重視德國人的這一動向。   四、德國人先著一鞭  在1918年8月的亞眠會戰中,法國第1空軍師432架斯帕德型飛機,即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前身,在配合地面大規模坦克突破時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有一位年輕的德軍上尉親眼目睹了法國第1空軍師的飛機與地面坦克群協同,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垮了德軍防線,這一情景使他久久不能忘懷,這位德軍上尉就是後來德國裝甲部隊創始人、被西方譽為「現代裝甲戰之父」的海茵茲.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原是一位通信部隊的下級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調入摩托化部隊,研究戰時的後勤工作。他從富勒、利德爾.哈特、馬特爾、戴高樂的著作中接受了機械化戰爭的觀念,並在1922年接連在德軍的《軍事周刊》上發表文章,倡導機械化軍隊是德軍未來建設的方向。1937年,古德里安出版了《注意!裝甲兵》一書,系統地闡述了裝甲兵種的功能,他也因此成為德國機械化戰爭思想的先軀。11  然而,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生產坦克,於是另找出路。1921年,德國同俄國達成軍事和經濟上的合作,建立了兩個合作機構,「工業投資促進會」、「比索聯合股票公式」,德國幫助俄國恢復工業,提供技術,俄國同意德國在俄國工廠里監製飛機、坦克,並在莫斯科近郊、卡爾夫克建立建立分廠,研究和生產各種被凡爾賽和約所禁止的、包括毒氣在內的武器。同時俄國還向德國提供訓練基地,分別在卡森、卡爾可夫開辦了坦克學校和航空兵學校,以訓練德國的坦克兵和航空兵。  當德國人有了自己的少量坦克後,同樣面臨如何使用的問題。古德里安根據戰史研究、英國人的演習和自己的模擬演習得出結論: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器也都具有同樣的速度和越野能力,否則坦克決不能產生充分的效力,在諸兵種合成的部隊中,坦克兵種應具主要地位,其他兵種皆應配合坦克兵種而具輔助地位。他堅信:把坦克編在步兵師里是絕對的錯誤,應建立一種新的裝甲師的單位,12其中包括一切支援性的其他兵種,使坦克部隊發揮充分的戰鬥效力。他的建議得到參謀總部魯茲將軍等一些軍官的贊成,卻遭到另一些人的反對。運輸兵總監納茲美爾上校很早就對把這一運輸兵種改為戰鬥兵種的想法十分反感,他曾粗魯地對古德里安說:「見鬼!什麼戰鬥部隊,它們只配裝運麵粉!」後任總監斯徒普納格也禁止在理論上使用超過1個團以上的裝甲部隊,他把裝甲師的構想看成是一個純粹的烏邦托幻想,他在退休時對古德里安說:「你是太性急,請相信我的話,在我們這一生當中都不要希望能夠看到德國的坦克會作正式的行動。」13到了1933年,古德里安同軍內保守派的長期拉鋸戰中,終於獲勝,成立了2個裝甲師,但他要求一定要同時成立3個師時,參謀總長貝克將軍(後來他因謀殺希特勒事敗自殺)卻說「不、不、我不想和你們發生任何關係。你們對於我而言,實在是走得太快了。」14  希特勒任德國總理後開始重整軍備,1933年在德國兵工署舉辦的現代兵器表演會上,希特勒對古德里安訓練的一支小型裝甲分隊的表演大為讚賞,連聲說:「這就是我所希望的東西!這就是我所需要的東西!」15到1935年,德國已經成立了3個裝甲師,根據古德里安的一再要求,德國坦克裝備了當時第一流的觀察和通信指揮工具,這一優勢彌補了德國坦克的許多不足,並在後來的戰爭中這種優勢保持了很長時間。1938年,德國軍方在建立傳統騎兵為主、裝甲兵為輔的騎兵軍和建立裝甲兵為主,騎兵為輔的的機械化部隊達到問題上面臨抉擇,希特勒支持古德里安的主張,認為在現代戰爭中,馬匹已無利用價值。於是,德國把大部分騎兵或改編為摩托化部隊,或編入裝甲部隊。至此,古德里安運用大量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配合摩托化的炮兵與空軍,發動閃電戰攻擊的思想最終成為德軍的典型戰法。以後的事實證明;正是由於古德里安的大力倡導和不懈努力,德國裝甲兵的建設走在了各國的前面。  四、俄國人的失誤和折騰  蘇聯人似乎有一種長時間討論問題的嗜好,從十月革命開始,就討論無產階級軍事理論問題,由於偏重政治教條和迂腐的思考方式,結果連「軍事學術」這樣清楚的概念都越討論越糊塗。經過近9年馬拉松式的各抒己見,蘇聯人總算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1926年,特里安達菲洛夫首次對這一理論進行概述。16這一理論的現實根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勃魯西洛夫的縱深突破、以及紅軍在國內戰爭中的經驗。理論根源則無疑來自西歐的軍事理論界,蘇聯早期的紅軍院校常用西方國家的軍事著作當教材。紅軍將領圖哈恰夫斯基對「大縱深作戰」理論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手段,這就是寫進1929年《野戰條列》的進攻原則: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同時使用2個坦克群(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群和遠戰坦克群)摧毀敵人防禦戰術全縱深。  30年代中期,「大縱深作戰」理論從原來的戰術範圍擴大到戰略範圍,在圖哈恰夫斯基元帥直接領導下,蘇軍組建了幾個機械化軍,另建有航空軍和傘兵旅。1936年,蘇軍進行了坦克兵、航空兵、傘兵諸兵種聯合作戰演習。可以說在接受機械化戰爭思想,和組建機械化部隊兩個方面,德國和蘇聯幾乎同時起步。在行動上,蘇聯人起初堪稱大手筆,但是後來一系列因素造成蘇聯這方面優勢的喪失。在騎兵的問題上,由於俄國的歐亞草原有著兩千多年的騎兵傳統,和近代以來享有盛譽的哥薩克騎兵,以及紅軍第1騎兵軍團在國內革命戰爭中的豐功偉績,使某些騎兵出生的蘇軍領導人儘管看到西方國家的騎兵在戰場上地位已逐漸減弱,但對騎兵似有無限的眷戀,對由此給自已帶來榮譽和權威、利益的兵種降為其他兵種的附庸似乎心有不甘,這種心態影響了思維、判斷的準確性,必然表現為軍事上的保守主義。紅軍早期五大元帥之一、紅軍第1騎兵軍團司令布瓊尼在《騎兵兵團的戰術原則》一書中認為:騎兵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輔助兵力變成了決定性的戰鬥和戰役兵力,騎兵和機械化兵具有同等的作用。另一位元帥,原紅軍第一騎兵軍團政治委員伏羅希洛夫在《工農紅軍和海軍二十年》一文中堅持認為:紅色騎兵仍然是所向無敵的殲滅性武裝力量,能夠在所有戰場遂行重大任務。  當斯大林的肅反擴大到軍內時,希特勒巧使反間計,假斯大林之手除掉了主張蘇軍機械化的圖哈恰夫斯基,後者被指控為西方資產階級混進工農紅軍的代表,搞軍隊機械化改革的實質是破壞紅軍建設,成了「祖國的叛徒、賣國賊和帝國主義的間諜」17。意識形態鬥爭嚴重阻礙了紅軍正常的建設。  在1936年的西班牙戰爭中,由於坦克部隊集群的效應發揮受西班牙山地地形的限制,使蘇軍負責機械化建設的汽車裝甲部長巴甫洛夫得出錯誤的結論:坦克集群既然不能達成戰術突破,也就不可能將戰術突破發展成戰役突破;機械化部隊在未來戰爭中不能獨立作戰。18從對西班牙戰爭這一錯誤總結出發,蘇聯總軍事委員會在1939年7月開始討論撤銷原有的坦克軍的問題。1939年11月21日,蘇聯總軍事委員會同意紅軍裝備部長庫利克和裝甲兵負責人巴甫洛夫的建議,解散4個坦克軍,以原有的坦克師的一半坦克數量組成機械化師,編入作為主要打擊兵力的騎兵機械化19集群,保留了少量的獨立坦克旅,其餘坦克或以團的建制編入騎兵師,或以營的建制編入步兵師。不難發現,蘇軍對坦克的認識水平已經倒退到和英、法軍隊同樣的地步,把坦克看成是步兵的輔助性兵種,坦克使用原則是分散使用,當時正是德國大規模使用機械化兵團,取得入侵波蘭勝利後不到兩個月。  到了1940年夏天,德國運用機械化裝甲兵團促使法國迅速崩潰的事實,使蘇聯軍政首腦如夢初醒,斯大林得知法國迅速被打敗的消息後憤憤道:這下德國人要打破我們的頭了。但直到此時,蘇聯的軍事刊物上,還在爭論坦克兵種應作戰術使用還是戰略使用?是步兵的輔助工具亦或獨立行動的兵種?等等早已被波蘭會戰、法蘭西會戰證明的問題。1940年6月,即離撤銷坦克軍不到7個月,蘇軍急忙決定重建9個機械化軍,20每軍坦克數量1000輛到1200輛。1941年2月,又計劃在一年之內組建20個坦克軍,以企亡羊補牢。但是離戰爭只有4個月時間了,倉促拼湊起來的所謂機械化軍,在技術裝備,諸兵種聯合作戰訓練等方面,距離經過波蘭、法國之戰的德國機械化部隊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蘇軍在軍事戰略上奉行「大縱深作戰」理論,這是一種純粹進攻性的觀念,但實踐中卻沒有找到有效的實施手段。在富有經驗的德軍面前,蘇軍以落後的技術裝備、不合理的兵種編製和配置、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糟糕戰術,能否在純粹防禦中擋住德軍進攻已經是很成問題了,更何況不切實際地用「大縱深作戰」的進攻性思想指導作戰,這就埋下了開戰初期戰略戰術雙重慘敗的種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德國的機械化地面部隊與航空兵的協同作戰方式才完全徹底地貫徹了蘇軍「大縱深作戰」思想。  五、美國人後來居上  美國的裝甲兵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大約有5000輛坦克,坦克軍團的官兵有20000名,至1920年,被縮編至700輛和2600名官兵。當時駐馬里蘭州米德堡的2個坦克營在營長喬治.巴頓和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曾舉行數次較為成功的坦克兵演習,但坦克軍團還是被撤銷了。美國國會和參謀部認為,坦克應支援戰場上的決定性兵種——步兵,陸軍首腦人物對機械化戰爭的態度不明朗,加上經費不足、理論上有爭議、技術條件的限制和組織上的政治牽制,一直沒有重視機械化戰爭的研究。  1927年,陸軍部長戴維斯參觀了英軍裝甲部隊的一次演習後,授權參謀部組建一支類似的裝甲部隊。同歐洲軍界的情況類似,美軍中大果樹軍官對軍隊實行機械化的價值不屑一顧。1931年,新任美軍參謀長麥克阿瑟下令全軍所有地面部隊的兵器全部實行機械化。美國的法律不準騎兵部隊擁有坦克,因此在1933年到1937年之間,騎兵的改革者們創立了一支試驗性的機械化旅。這個試驗旅的特點是以坦克為核心,騎兵處於輔助地位,強調騎兵傳統的運動性和突然性,但不強調機動火力,並且忽略了作為整體之部分的機械化步兵部隊和機械化炮兵部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軍對機械化戰爭認識和裝甲部隊訓練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步兵和騎兵的野戰條令都要求:在進行突擊作戰時,應大量使用坦克。美國陸軍部接受了發明家克里斯蒂設計的中型坦克,並將坦克底盤賣給了蘇聯,後者將其改裝成著名的T—34型坦克。  美軍高層領導的「坦克派」與「反坦克派」人士之間的爭論仍然很激烈,儘管這時德國人已在歐洲戰場上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並在波蘭會戰和法蘭西會戰中證明了這種使用的成功,但是美軍中的「反坦克派」態度仍然十分頑固。1940年7月10日,也就是法國投降不到一個月,美國邁出巨大的一步,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批准建立兩個坦克師。21為決定未來美國陸軍發展的方向,美軍在1941年6月到12月里,在田納西、路易斯安那和卡羅來納連續三次舉行大規模坦克作戰與反坦克作戰的演習,以檢驗機械化軍隊的作戰能力。在最後一次由幾十萬人參加的卡羅來納州演習中,美軍第2裝甲師師長巴頓在進攻開始不到1小時,就將「反坦克派」人物、13萬「藍軍」部隊司令德拉姆中將俘虜,並挾持出戰場而不知去向。22巴頓的惡作劇迫使演習不得不中止。美軍裝甲部隊的三次出色表演,終於使「裝甲戰派」佔了上風,堅定了美軍機械化軍隊建設的信心。  六、空戰觀念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後,一些有識之士立即感覺出它潛在的軍事價值。1006年,當歐洲的第一架飛機升空後,英國報界權威諾思克利夫馬上指出:成為新聞的不是人類能飛行,而是英國不再是個島國了。英國作家韋爾斯在《空中戰爭》一書中斷言:各國的空中力量將使戰爭的進行及戰爭的社會結果發生徹底的變革,一種使所有的平民、家庭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機構都不可避免地被捲入進去的戰爭。義大利陸軍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朱利奧.杜黑在1909年就預見到戰爭將在天空開闢第三戰場和空軍軍種的誕生,以及未來戰爭中制空權的重要性。當時也有許多人不以為然,如法國著名軍事思想家,後來的聯軍總司令福煦元帥在1910年看到飛機時說:飛著玩,用於體育運動可以,但軍事上沒有使用價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初期,飛機通常使用於戰場偵察,向地面作戰提供情報。在決定命運的馬恩河會戰前夕,就是法國的一架偵察機發現德軍第1集團軍改變了進軍方向,這一準確的情報使法軍及時捕捉到戰機,發起了全面反擊。戰爭進入陣地僵持後,雙方開始發展轟炸機部隊和殲擊機部隊。到了戰爭末期,已出現空軍與地面部隊協同的作戰樣式,即坦克、炮兵、步兵、航空兵諸兵種聯合作戰的原始雛形。  早在1893年,航空水準尚處於氣球和飛艇時期,英國工程兵少校富勒爾頓在一次學術報告會上就指出:未來戰爭里制空權可能是陸戰和空中戰爭的重要前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真正對制空權作出系統的理論闡述的是朱里奧.杜黑,他的主要思想包括總體戰、獨立空中戰爭、制空權、獨立空軍、軍事航空後備力量等。  杜黑認為:現代戰爭已具有吸納國家全體民眾、全部資源的特點,現代世界大戰必然具有兩個民族之間以其全部能力、全部資源、全部信念進行巨大生死鬥爭的特點。23因此,武裝力量不是唯一的戰爭力量,民眾將是戰爭的主體,一、二次會戰的失敗已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只有瓦解民眾的抵抗意志才能贏得勝利,而有效的空中打擊將摧毀民眾的抵抗意志和信心,從而為勝利奠定基礎。杜黑據此提出應建立的空軍軍種,進行獨立的空中戰爭,打擊對方的維持戰爭的工業生產、加工基地癱瘓其國內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以達到社會正常的生活和生產無法維繫之目的。杜黑預言:飛機給戰爭帶來的不是革新,而是一場革命,獨立空軍的出現不僅將改變陸戰形式,也必將改變海戰的形式;空中戰場是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場,海、陸、空三軍將組成未來戰爭的一把三刃劍。他驚人地預見到:奪得制空權就是勝利,並相信這是一條戰爭公理。他還為制空權首次下了定義:『所謂制空權是一種態勢,即我們自己能在敵人面前飛行而敵人則不能這樣做。」24  美國的空軍之父威廉·米切爾也是一位空戰理論的積極倡導著,他對杜黑的理論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認為空中力量是決定性的力量,一個國家若沒有強大的空軍就不能稱之為強國。他最有價值的觀點之一是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在未來,由戰艦掩護的海面運輸,諸如輸送美國軍隊到歐洲去,在面對敵方優勢空軍的情況下,是不能存在的。在現今的條件下,只有完全掌握制空權,一場渡海入侵的戰爭才能進行下去。」25他從1921年至1925年一直擔任美國陸軍航空勤務隊副司令,期間極力主張航空兵從陸軍中獨立出來,成立獨立統一的空軍,並對美國軍事政策、特別是航空政策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因言詞過激而受到軍法審判。1926年提前退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空中作戰實踐的效果和戰後空戰理論兩方面的作用下,各國不同程度地認識到空中力量的重要性。英國在建立獨立空軍方面起步最早,在其他國家還在對空軍的未來價值進行探討時,英國軍事當局即已正確人士到空軍在本土防衛中的重要價值。1918年4月1日,英國成立了與陸、海軍平行的空軍,英國空軍的奠基人特倫查德成為第一任空軍參謀長。英國人的創舉很快為各國所效仿,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上主要的大國、強國都儘可能地發展自己的戰略空軍和戰術空軍。戰略空軍的任務是以持續的、大規模轟炸,摧毀對方國內重要的能源、生產、交通基地和設施,癱瘓其從事戰爭的基本能力;戰術空軍的任務是直接支援不同規模的戰場作戰,強調與地面部隊的協同。  建立這樣一種決定性的空中打擊力量,並將此種力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勝利,首先取決於一個國家工業和科技水平。顯然,發達國家又佔據了領先地位,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在這方面都居領先地位,工業和科技水準落後的國家其空軍必然也落後,只能通過向先進國家購買飛機來彌補一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它們同先進國家相比處於絕對的弱勢,而先進國家之間的較量則轉入空軍作戰的戰略戰術領域,如機種配備、訓練、情報、後勤、同其它軍種的協同能力等等。特別要指出的是,德國因受凡爾賽條約限制,空軍建設一度出現空白,但一旦掙脫制約,憑藉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工業基礎,在空軍建設方面很快趕了上來。  七、海戰觀念  十九世紀末美國人馬漢出版了《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馬漢在這本對歷史產生極大影響的著作里認為:從歷史上看,一個強國的重要標誌是對海洋的控制,控制了海洋也就控制了世界的資源,控制了他人的生命線,並使自己的力量增加了無數倍。他在《緒論》中通過對布匿戰爭的研究後得出重要結論:歷史上迦太基帝國失敗是因為喪失海權,令人信服地闡明了海洋國家對海權的依賴關係。26馬漢的思想被世界各國的人們所接受,各國政府都爭先恐後地開始發展海軍。當時衡量海軍強弱標誌是噸位的數量,這是傳統的衡量法,大船勝小船,船多的勝船少的,大艦巨炮是各國的追求目標。1922年2月簽訂的《華盛頓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就是以噸位來計算海軍實力的,大炮巨艦的數量決定製海權的歸屬成為人們固定的思維方式。  飛機問世不久,杜黑曾指出:空中打擊力量的出現不僅會改變陸戰形式,還將改變海戰形式。美國的米切爾進一步斷言:航空兵可以擊沉任何水面艦隻,飛機比戰列艦更具優勢。27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米切爾以極大熱情投入用飛機炸沉軍艦的試驗。經過多年努力,終於爭取到美國國會的批准,於1921年6月開始試驗,先後用用飛機炸沉作為戰利品的前德國潛艇、魚雷驅逐艦、巡洋艦各一艘。同年7月,米取爾用7架飛機進行攻擊參加過日德蘭海戰的德國戰列艦東弗里斯蘭號的試驗,共投下4枚2000磅炸彈在其船舷附近爆炸,不到3分鐘,這艘巨大的代表當時海軍主力戰艦的龐然大物便倒扣了過來。米切爾的試驗使世人感到震驚,各國海軍不得不修改傳統的海戰理論。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克服飛機作戰半徑小、攜帶油量有限、海上留空時間短的缺陷?即如何將飛機帶到海上去?於是一種具有飛機場功能的大型水面艦隻——航空母艦被設計出來了。不過,這一切都是試驗的結果,畢竟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所以許多國家都首鼠兩端,一方面繼續建造綻裂艦,另一方面也建造航空母艦。例如日本,即發展航空母艦,又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艘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後來的海戰證明,航空母艦突擊是海戰的主要作戰形式,制海權的前提是海上制空權。航空母艦改變了傳統的海上作戰樣式,海軍航空兵目視距離外的轟炸取代了以往的艦對艦交火。「大炮巨艦」奪取制海權的時代已告結束。  除了航空母艦帶來的變化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行之有效的潛水艇戰略,仍然被保持了下來,並得到進一步發揚廣大,對之青睞的仍是德國。對德國這樣一個基本屬大陸性國家來說,以少量的財力發展潛艇部隊以爭取制海權,達到截斷對手維持生存和戰爭的海上交通線的目的,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後來的事實表明,德國的潛水艇戰略在整個戰爭期間獲得了極大的成效,儘管它最後不免戰敗。  結束語: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戰爭樣式,機械化戰爭的基礎是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鋼鐵冶煉、化學工業、特種金屬冶煉、內燃機、無線電通訊、光學儀錶技術等等。這些帶動了軍事技術的發展,導致新武器裝備的發明,而新武器促使新軍事思想的誕生,帶動軍隊的編製、訓練、戰略和戰術的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的軍事學術狀況反映了人類戰爭史的一般規律:當科學技術飛躍帶來新軍事技術革命的時刻,也是軍事學術思想創新的契機。這些嶄新的軍事觀念必將深深影響下一次戰爭的作戰樣式。今天我們已經站在「後機械化戰爭」時代門口,總結和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的軍事學術爭論的這段經歷,對如何應對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轉型具有極大的啟示。
推薦閱讀:

2017年全球陸軍排名為何日本和德國會超越俄羅斯?
為什麼一些內陸國家會有海軍?
如何解讀《今日關注》最新一期軍事關於國產航母獲突破,殲20將實戰部署的報道?
轉業了,不再錯過你成長的每個瞬間!寫給女兒2周歲
王震上將在解放戰爭中操著大木棒與警衛當眾打架的事情是怎麼回事?

TAG:學術 | 軍事 | 世界 | 世界大戰 | 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