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海經》之當代揭秘

1、《山海經》是部什麼樣的書?   《山海經》的神秘之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其中很多匪夷所思的怪獸形象。其中的原因更多的是對上古文化的誤讀,以訛傳訛,以致掩蓋了本來的面目。對於《山海經》,以及記錄同時期文化的《禹本紀》,司馬遷都不敢妄下結論。其實向上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戰國時的孔子,將古傳《尚書》進行刪減,其中固然源於儒家的立論需要,另一個原因也是以前的歷史難以考據。夏、商、周三代,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的王室相對還保留了比較多的古籍,同時期諸子百家的爆發,也與此相關。  中華文化史上最後一個集大成者,老子李耳,身份等同於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一定得以通覽周朝所擁有的前朝古籍。其見識成就遠非一般人可比,故而連聖人孔子也要向他請教,而且有「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譽,這個評價對於於上古文化同樣適用。而老子的三千言《道德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走向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老子時期,周朝王室已經勢力漸微。各國間的戰爭無疑也加劇了典籍的散失和文化的流失。  待秦國一統天下,也追求文化的大一統,這對整個中華文明的走向是有利的,但一定程度上也抹殺了文化的多樣性。周朝及各國的古籍集中在秦國手中,焚書去掉了一部分,其後項羽在秦國都城咸陽的大火,基本把這部分典籍毀滅殆盡。因而到漢朝,考據上古乃至三代都成為專業學問。其中的考據,對文化的重新釐定,對漢以後的文化走向無疑影響深遠。但因資料的缺失和誤識,同樣為後來的治學者帶來了更大的困惑。  西漢晚期劉向和劉歆父子相繼擔任校閱圖書的職務,劉歆向哀帝進呈《山海經》的奏章,成了這部書的序文。《山海經》成書的目的,按照劉歆的說法是當初大禹為了治水,因而要考察山川河流,實質就是一個資源調查報告。不光是為了治理洪水,也是未來治理「天下」的需要。恰如每個朝代建立伊始,都要為前朝修史一樣。《山海經》這個資源報告,同樣地起到了歷史記載的作用。《五藏山經》記載的是黃帝到堯、舜、禹時期,以中原為中心的山川河流以及風土人情等。而《海外經》則記錄了少數民族及異域的情況,以道聽途說為多,因而顯得離奇。《海內經》的很多內容,可能來自於《海外經》和《五藏山經》,條目上多有重合甚至衝突之處。就概念而論,「海內」即指中原。  而《大荒經》中的大荒,甚至比海外還遠,但據其中的說法,華夏族的祖先就來自於大荒之處。《山海經》中隱含了一部華夏族浩浩蕩蕩的遷徙和發展史。結合易學的三部傳承的著作,《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其作者分別傳為伏羲、神農或炎帝、周文王。這三部書中的前二部已經失傳,但名稱則流傳下來。其中可以看出華夏文化以前的三種發展階段,即山林、農業、商業文明。歸藏於土,黃帝時期的農業文明開始迅速發展。參考歐洲凱爾特人和其他文的發展,起先都是某個部落集中在極小的地域內,而後因見識和某代出了聰明超絕之士,迅速與周邊部落拉開差距。最終的結果是戰爭與領土的擴大,而該部落也聲名漸起,以國家甚至某種文明的形式在歷史上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黃帝族的部落,以伏羲女媧為最早的開拓者,起先居住在大荒的山林之中,與周邊的部落時有衝突或融合。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山林資源已經不能承受整個部落的生存。相對於其他的犬戎、古巴國等部落,黃帝的目光更為久遠,他需要帶領部落尋找更為廣闊的平原地域,從而發展以土為主的農業文明。黃帝的部落從大荒之野出發,穿越了布滿其他部落的「海外」,到達了黃河流域。在對資源的爭奪過程中,打敗了蚩尤部落,從而奠定了在黃河流域的領導地位,並向長江流域發展。部落的領導權,傳至大禹時期,已經相對穩定,一個新朝代的建立已呼之欲出。《山海經》這份考察報告的出現也適得其時。  《山海經》為人詬病之處,在於無法按常理解釋的怪獸、怪人、怪事。對於《山海經》成書的經過,一般認為先有《山海圖》,再由後人據圖註解,所謂《山海經》。不料《山海圖》後來失傳,留下了《山海經》,後人據經補圖,也就訛傳為今日所見的各種形象。就怪物而言,可能確有其物,也可能是圖騰、祭祀形象、民族服裝,甚至是象形文字本身。《山海經》這份關於「天下」的資源報告,圖文並茂更為可能。黃帝時期有倉頡造字,說明文字已經出現。結合一般的地理圖,在山川河流至上繪有當地代表性的出產,注有簡單的解釋,該是《山海圖》最早的形式。  這種珍貴的圖樣,應該是多頁的,會被小心地珍藏起來,有重要的管理乃至軍事作用。待流傳出來,這些能完全解釋這些圖的著作者已經湮沒於歷史洪流之中。而後來的註解者,只能根據離散的知識,乃至流傳下的神話加以註解,以致成為混亂的研究局面。  現在文字學、神話、歷史、生物學、地理學、水文學等各種工具和資料的完備,又為《山海經》的當代研究奠定了基礎。而其他古代資料的出世,其他民族文化的獲得,也可以為《山海經》之佐證。這對於古人是不可想像的。  歷代注釋《山海經》的大家,都是當時的聰明才絕之士,其研究的功底和毅力不是現代人能比得上的。他們所匱乏的只是資料的欠缺,而不是本身的推理能力。對原有的結論都只能是姑且存疑,不可斷然否認。    2、上古帝皇譜系傳承和所處的年代分析?   《山海經》中記錄的歷史,大概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對於上古的帝皇,有「三皇五帝」的說法。  三皇為「燧人、伏羲、神農」,或「伏羲、神農、軒轅(黃帝)」。    五帝普遍的說法有三種。    一種說法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見《世本》。    第二種說法是太白皋,炎帝,黃帝,少白皋,顓頊。----見《禮記---月令》。    第三種說法是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這些記載出發的源頭是以傳統華夏族的眼光來看的。實際各民族的傳承關係則遠比這個複雜。以下從舊石器時代的祖先開始,結合《山海經》和其他各種資料而成。各位帝皇或部族首領的名稱,與其時代特色密切相關。其中各位帝皇名稱,多不指具體的人物,而是對某部落歷代首領的統稱。  《山海經》中的「生」理解為生育則為不妥,而是指從原有部落分化出來的新部落。從蒙古成吉思汗的子孫繁衍中可以看出,新部落擁有新的名稱、領地,有時候為了生存,必須去開拓新的疆域,以致與源出同族的部落發生戰爭。更早的時代,人口繁衍是最大的問題,因而最早的社會可能是母系社會。《山海經》中各部落的婚姻中,因兩個部落的聯合而產生出新的部落後,這個部落可能隨母姓,可能隨父姓。可能在一段時期後,再回歸復祖姓。其行為類似於今日的上門女婿,以及歸宗返祖等。   (1)最早的祖先應為「有巢氏」,原始巢居的發明者,為防禦野獸侵害,他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後又發明穴居。這位祖先所處的年代為舊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2)其後是燧人氏,這位應該是中華各民族真正的祖先。以名取意,他發明了「擊石取火」,這和以雷擊引火或鑽木取火比,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從此部落可以任意生活,脫離了自然的限制。   燧人氏與弇茲氏生活在一起,有三大分支:一為大鵹,二為少鵹,三為青鳥。弇茲合雄氏以玄鳥為圖騰,其三大族系合稱「三柯氏」,也稱三青鳥氏。    燧人弇茲氏自立姓氏為「風」,這是中國人最早之姓。燧人氏的直系除風姓外,還有允姓和婼姓,為燧人氏最早的三大姓。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幾乎遍布中華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茲氏、婼氏、華氏、胥氏、華胥氏、赫胥氏、讎夷氏、雷澤氏、盤瓠氏等。   (3)其中對於華夏民族最有決定意義的分支,是華氏、胥氏或者兩者分離出來的華胥氏。傳說華胥氏姑娘,到雷澤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受感而孕,取名伏羲。伏羲的後人對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為神農氏。神農氏有後人少典。其中一支定居於姜水,為炎帝,姜姓。而炎帝一支的後人又定居於姬水,為黃帝族,姬姓。兩者經過與蚩尤的戰爭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華夏」、「炎黃」說法的由來。《山海經》中的顓頊、共工是炎黃帝族的後人。傳至大禹後,大禹的兒子啟成了夏國。   (4)燧人氏的其他分支,實際是其他各少數民族的祖先,與華夏族系出同源,但又時而融合,更多的是戰爭。允姓,婼姓,與周代的瓜州之戎、陸渾之戎和陰戎、小戎岡姓,且同一祖系,屬於羌戎族集團。其他燧人氏也應該屬於與華夏族對抗的東夷集團。  而巨人腳印的傳說,在后稷之母姜原身上又發生了一次,也是踏巨人腳印而受孕。其中的含義,應該與伏羲之母遭遇的情況一樣。實質是華夏族祖先與東夷族聯姻的例證,只是不便於明說。其中的「雷澤氏、盤瓠氏」隱含巨人族的信息,比如盤古。而其後華夏族的一支甚至於巨人族聯姻,形成了夸父族,可惜這一族基本不怎麼遭華夏族待見。  至於後來的蚩尤,其實算炎帝族的一支,在聯合三苗挑戰炎黃聯軍失敗後,就和東夷結合在一起了。  《山海經》中帝俊、少昊、中容一支該是夷族的傳人。其敘述比較隱晦,而提及的原因可能只是少昊族曾與黃帝族聯姻,顓頊的母親即為少昊族人。  建立商朝的殷人,為北狄的後代,實際屬於東夷集團。後來推翻殷人的周,為黃帝姬姓。而繼而起之的秦國嬴姓,又為東夷集團。其後漢、唐、宋、元、明、清的建立,簡直就是輪流坐莊的翻版。  華夏民族與各民族在融合的過程中,單純的血統已經不能區分。這個問題,在周代就開始討論。其標準也漸漸改為是否遵從華夏的文化和服飾等了。  (5)《山海經》中最奇怪的是,竟然沒有提及伏羲的名字,但「羲和」則是帝俊的妻子。兩者的性別和身份可能是經過置換的。伏羲與女媧的傳說在少數民族中廣為流傳。關於女媧補天的傳說,記載的該是史前的一次大洪水,該在一萬五千年前,這大概是伏羲女媧所屬的年代。女媧造人、補天的傳說說明了女媧族是個強力的母系社會,而且被夷人視為先祖。但伏羲作為與此聯姻的男性氏族,又是華夏族的先祖,不便明說。當然也可能是由於該傳說在各民族中普遍接受,或者年代太過久遠,而沒有記錄。  (6)大禹所處的年代。根據北宋邵雍的「夏代年表」,夏在公元前2224-2198 年。堯、舜、禹、夏啟如都當成具體人名,則堯舜禹三者活動的時間約在公元2300多年前。現在一般認為黃帝約為生於公元前2700多年,這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說法的由來。但實際的情況,可能要比這個為早。  遠古圖騰伏羲女媧圖騰

  以上為蛇圖騰  赫哲族熊圖騰

  熊圖騰——少典部落(炎帝、黃帝之祖)  龍圖騰——黃帝部落  該圖為紅山出土的玉龍紅山龍圖騰

  炎帝族圖騰——牛首人身牛首

  鳥圖騰——燧人氏夷族後裔主要圖騰三星堆銅鳥

  3、上古部落的圖騰從何而來?各族聯盟圖騰的關係是什麼?  歷史中的帝皇名,應該既是指一個部落,又可代表某個具體的人。這個號可以代代相傳,而又特指某一位特別突出或發生重大事件的那個。  燧人氏首領與弇茲氏首領結合,建立互為婚姻的血緣聯盟,始稱燧人弇茲合雄氏。  燧人氏:當為獸類圖騰。  弇茲氏:蛇和鳥圖騰,山。以鳥為主,代表金烏,實際是太陽崇拜。  《山海經·大荒西經》云:「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   原始社會的分工應比較簡單,男性負責狩獵,獵獲猛獸後,批上毛皮,希望獲得野性的力量,這可能是男性部落以獸類為圖騰的來源。而女性採集漿果、織布,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繁衍後代,甚至承擔起「巫」的角色。蛇類的再生和繁衍能力,成為山林中生育的象徵。而太陽黑子被當成金烏,可謂是日神崇拜的演化。祭祀時,一般以羽毛為裝飾,模仿鳥類的舞蹈,可能是女氏部落以鳥為象徵的來源。  燧人弇茲氏自立姓氏為「風」,這是中國人最早之姓。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風姓、婼姓。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幾乎遍布中華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茲氏、婼氏、華氏、胥氏、華胥氏、赫胥氏、讎夷氏、雷澤氏、盤瓠氏等。  分支圖騰如下:  (1)弇茲氏:鳥、蛇。  (2)婼氏:羊或其他牧族圖騰。  婼地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作「若羌」。「羌」上面是一個「羊」,下面是一個側面「人」,是顯著的「人飾羊首」的圖騰標識。以畜牧為主,也有些地方有了農業。他們部族繁多,或以動物圖騰為名,如:白馬羌、氂牛羌。「羌」與姜姓音同,在起源上可能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3)允姓:犬。  允姓為陰戎之祖。春秋時期戎人相當活躍,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為著名。學者認為允姓之戎即西周的學者多認為姜氏之戎,即殷周漢晉之羌;犬戎即殷周之畎夷,《山海經》又名犬封國。羌與戎原是兩個部族,西周春秋之際,它們確已漸漸混合為一,不加區別了。  (4)華氏:山。「華」字古體  以上為「華」的古體。按:華氏圖騰由風與博山天齊扶木組成,是燧人弇茲氏大山歷的圖騰銘識。「幾」為「風」的初文,象義天穹,是太陽東升西落的運行軌道,上面的齒狀符號「山節」,表示太陽升降的高度;同樣的符號見於中央的天齊峰上,天齊峰兩側是博山;天齊峰頂上是扶木(東夷名扶桑,中州名建木,崆峒名窮桑,西戎羌名若木)。觀天象制歷者觀看日月星辰在扶木東西兩側的升降高度,並刻下符號「」,成為紀時紀節氣的準則,演為「卦」象。  這應該算一種比較原始的自然崇拜,和日神崇拜也關係密切。《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之首為錢來山,太華山應為華山山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山海經》中的山神多半沒有具體的形象,可能就源於此。  今日華山南峰上還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又名白帝祠,供奉的是華山神少昊。這一支和帝俊家族有密切的關係。少昊族源於帝俊,又曾經為顓頊之母,則華氏族人可能起著溝通兩族的橋樑作用。  (5)胥氏:應為獸類圖騰。在華氏與胥氏結合的過程中,華胥氏少典族圖騰為熊,這應該來源於祖先。  (6)華胥氏:山、熊、虎、豹等猛獸,牛、龍。伏羲與女媧族有淵源,但該族應不以蛇為圖騰。否則就會歸於母族,或與母族其衝突。  (7)赫胥氏:應為燧人氏崇拜火神的一支與胥氏祖先的合族。「赫」是火光閃耀之意。  當今赫哲人的傳統信仰是薩滿教,他們認為萬物有靈,相信有天神、山神、水神、火神、虎神、鹿神、熊神、狼神、閃電神、樹神等等,不勝枚舉。  (8)讎夷氏:鳥。讎夷或作「九夷」。  「夷」,有持弓箭的意思,弓箭一般用於射鳥。  《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 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原始人捕鳥為食,以鳥羽為衣,依賴鳥類作為主要生活來源,慢慢地從長弓射鳥的夷人,發展到以鳥為圖騰的崇拜,並以鳥作為民族、部落的標誌名稱,再發展到為姓氏。其中有九支氏族最為強盛,歷史上叫做九夷。  九尾狐是東方九夷族的婚姻神(同時也是圖騰神),其「九尾」乃是王者的標誌和子孫繁盛的象徵,或許還代表東夷部落聯盟由九個部落組成。  《海外南經》曰:「臷國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所謂「操弓射蛇」,可能一邊是「夷」字,一邊為蛇形。這個圖形可能是鳥和蛇圖騰的合體。  (9)雷澤氏:夔、龍、牛。  《山海經·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 《山海經·大荒東經》「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從中可以看出,夔是一種具有龍形特徵的牛。  母系部落華胥與雷澤氏聯姻後,夔也成為了華胥族圖騰,其後夔的形象變為炎帝族的牛圖騰和黃帝族的龍圖騰。雷澤氏有巨人血統,其後的主要部落,應被華胥族吞併。  蚩尤善戰英勇,被視為「戰神」,因為「鴟梟」(貓頭鷹)被湯人視為「斗鳥」,因而其部以鴟梟為圖騰。蚩尤可能是華胥族與夷族聯姻後產生的新部落,領導苗族,先和華胥族聯盟,後決裂。  (10)盤瓠氏:龍犬。  盤瓠氏以「葫蘆」為主要糧食,並最早發現培育葫蘆的族人,就被眾人尊稱為瓠民。專門培育葫蘆的氏族又被稱為瓠氏。盤瓠氏可能是雷澤氏巨人族與允姓犬族聯姻後產生的。  《山海經·海外北經》還記載著一個「博父國」,經前人考證,「夸父」即「博父」,其國中的人都是巨人。「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夸父可能是巨人族與蛇族聯姻產生的新部落。     總的來說,以圖騰而論,華夏族聯盟的圖騰包括了獸類、龍、牛等。而夷族聯盟包括延續母系氏族精神的蛇和鳥、游牧族動物等。華夏族與夷族既然出於同源,處在不斷衝突融合的過程中。其餘各族或有融合交叉,但地位不強。  四海是我國古時所指東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內之地,也泛指全國各地。《爾雅·釋地》 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海內即中國,四海之外更有四荒,四極。  九夷圖騰主要為鳥。九夷中的畎夷,為崇拜盤瓠龍犬圖騰的湘西苗族的一支。  狄字或作「翟」。翟指長尾山雉,這是鳥族圖騰,但對於草原部落不是適用。狄人部落眾多,春秋時以赤狄﹑白狄﹑長狄最著。「赤狄本犬種。從犬亦省聲」。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係。犬戎中也有白犬和白狄。赤狄隗姓,即殷及西周之鬼方。鬼方部落可能好帶猙獰的面具。  中國傳說中「三苗」是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梁啟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系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   蛇和鳥都是苗蠻集團的主體—三苗集團的圖騰。《山海經·海內經》曰:「有人曰苗民(郭璞注曰:三苗民也),有神焉,人首蛇身」這也說明巴人巴蛇部是苗蠻集團的成員之一。  4、《山海經》中的主要神族分類和聯盟關係?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包括各種其他資料所顯示的上古氏族歷史,實際上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男性氏族爭取獨立的鬥爭史。燧人氏離不開弇茲氏。華胥氏由華氏和胥氏結合而來,依然是女性部落。可見華氏是女性部落,而胥氏則是以獸類圖騰為主的男性部落,依附於華氏。「胥」通「媭」,男人才有鬍鬚,這意味著女人群中的男人。而「胥」字的甲骨文之一為:  「胥」字古體

  差不多是一個男性在孵蛋的形狀。而今所說的「女婿」一詞與此意類似。   結合上古各氏族的圖騰可知,男性胥氏在與華氏,結合的過程中,獲得了山神圖騰。華胥氏與雷氏的結合,則獲得了龍和牛的圖騰。而更晚些的伏羲族與女媧族的結合,同樣是男性部落依附於女性部落。但可能蛇族的圖騰太過強大,而未被採用。而伏羲族的後人一支獲得了「姜姓」,這同樣是女性氏族的標記。「姜」與「羌」同源,說明姜氏炎帝來自於伏羲族與游牧族的結合。  只有姜氏稱帝後,男性部落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從這一點來說,以羊為圖騰的畜牧業與以牛為圖騰的伏羲族並不矛盾,但與草原上的犬族甚至狼族的游牧族圖騰是不一樣的。  《山海經》中屢屢提及的「帝俊」家族,應該也是一個強力的母系氏族,其繼承的是「弇茲氏」最正統的血統,即金烏、太陽神崇拜。帝俊與羲和的結合,反過來可能意味著伏羲族早與這個氏族聯姻過。而其後黃帝部落也與此族密切關聯。顓頊之母少昊,也來自於這個尊貴的部族。這是鳥族和華胥族的聯合。  各氏族的融合過程是不斷發生的。華胥族與其他民族聯姻的過程中,就分別與山神族、雷神族、蛇族、游牧族、金烏族接觸過。  整理各氏族的圖騰如下:  (1)金烏族。這是最正統的遠古母系氏族。即帝俊、中容、少昊一族。從該族的名稱上,也可以看出是比較女性化的。  (2)鳥族。來自於母系氏族。夷族之夷字代表「彎弓射鳥」,主要為夷族圖騰。但後也為苗族所有。  (3)蛇族。來自於母系氏族。苗氏,古為「苗蠻」,「蠻」字有蟲,說明蠻族最早是以蛇為圖騰的。但後來也為夷族所有。正所謂「蠻夷」不分。  (4)龍族。來自於雷氏巨人族。其本為「夔」,是龍和牛的複合體。其後為黃帝族圖騰。  (5)牛族。來自於雷氏巨人族,其後為炎帝族圖騰。  (6)獸族。來自於胥氏,其後為炎帝祖先少典族圖騰。  (7)山神族。來自於華氏,後成為華胥族同族。  (8)游牧族。圖騰主要為犬,後也為馬、氂牛等。但羊圖騰一支則與炎帝先族,可能是神農族聯姻過。所謂「戎狄」不分。  另外有其他族圖騰,地位和影響相對較小,在此不論。  以聯盟而論,金烏族比較尊貴,相對獨立,與華胥族關係密切。華胥族包括了華氏、胥氏、雷氏的主體,即基本囊括了巨人族、山神族和獸族的主體,其後以炎帝牛族和黃帝龍族為領導。蛇族的分支也可能與華胥族結成同盟。  鳥族和蛇族關係密切,這是華胥族在山林中的競爭對手,也是合作者。游牧者相互間關係密切,這是華胥族在草原上面臨的對手,有時也是合作者。  鳥、蛇族和游牧族有時候也會衝突和合作。這一般是居住在昆崙山下,靠近草原的部落。比如秦人,就是以鳥為圖騰,但牧馬為生。能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堅持並發展壯大,實屬不易。  5、山海經》中提及的神之形狀及分布統計  (此中的「神」在經中直接冠以神的名號)   兩種圖騰的組合,實際說明了一種聯盟關係,並不是一種不可言語的怪獸。這是一種緊密的聯盟。而獨立的圖騰,則可能相互是鬆散的同盟。  一、五藏山經部分(南西北東山系)  南西北東山系

  二、五藏山經部分(中山山系)  中山山系圖騰

  三、海外  海外部分圖騰

  四、海內及大荒  海內及大荒圖騰和國家

  6、《山海經》中的「四海」指什麼?大禹劃定九州的原因是什麼?   《山海圖》的原貌如何,需要從大禹劃定的九州來說起。能與《山海經》對照的最權威典籍,應該為《禹貢》。這是《尚書》中的一篇。《尚書》是我國現存史書中最古者,繫上古歷史文件和政史論文的彙編,儒家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禹貢》篇者,歷代學者一般設為貢賦之法。其說導源於是書「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這實際和《山海經》的成因極其相似。《山海經》源於《山海圖》,而圖中所記載的五藏山經、海內、海外、大荒等篇,其山川河流具體地理位置的考據,因《山海圖》為分頁作圖,加上融合了神話、圖騰等敘述,愈發使其記載的位置難以考據。《禹貢》中記載的九州位置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山海經》解讀中最典型是關於「四海」的說法,對何謂「四海」,一直爭論不休。「四海」具體來說,本應該指四個具體的海,就抽象的概念而言,自然指「東海、南海、北海、西海」。中國山東附近的海域為東海,廣東、廣東、福建附近的海域為南海,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最麻煩的是北海和西海的位置。中原向西、向北都是游牧民族統治的地域,即使如此這一片也遠遠到不了歐洲和俄國。向北只有貝爾加湖,在蒙古和俄羅斯交界處,據說漢朝蘇武被北方民族囚禁,就在此牧羊,也有「北海」之稱。再北則過俄羅斯到北冰洋。向西的話,有一個大湖泊,即「青海湖」。再向西到歐洲,真正包圍大陸的北邊的海,就是大西洋了。  亞洲地圖

  《山海經》中有帝命亥測算東極到西極的距離,其數值之大,大概是今日赤道線的長度。令人不得不對此產生疑惑。但其實此帝應為金烏族成員,一直觀察日月的運行,以指導生產和祭祀活動。金烏族即後來的少昊帝一支,因為觀日的需要,一直向東遷徙,最終到了大約今日山東日照的地方,最遠可能又去了海中的蓬萊等海島。這就是所謂的古代「扶桑國」。而日本在更東處,金烏族的文化有可能傳播到日本去。但從《山海經》中華胥族與少昊族頻繁的交流而言,《山海經》中的扶桑之國,應該不會有日本那麼遠。從最早的金烏崇拜到少昊一族,其中的歷史可能有兩萬年之久,其積累的天文學經驗,是足夠支持其測試出世界大小的。至於更遠的歐洲、南美洲等,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游牧族或者其他華夏族的文化能傳播過去,也完全有可能。   古代有「天圓地方」說法,這其實是合理的。四方形的大陸漂移在海洋上,一起組成了一個圓形。1912年由德國年輕的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泛大陸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這是大概兩億年前的大陸形狀,基本符合「天圓地方」的觀點。  史前大陸

舉報 回復 樓主:木蘭漁歌 時間:2009-07-19 10:55:14    那麼大禹關於九州的觀點,實際上是世界這個「大九州」在中原的一種投射,即「小九州」。以此「小九州」來找尋真正意義上的「四海」,勢必難以找到。而所謂的「四海之內」就演化成「國土」的概念了,「四海」之內也就指某代帝皇所統轄的疆土。而「四海」成為包圍華胥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的代名詞了。這幾支部族的歷史也非常悠久,以蛇、鳥、游牧族的犬、馬等作為圖騰。游牧族大致在今日甘肅、寧夏、蒙古、新疆等地方。蠻夷族大致在今日貴州、四川、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在湖南、湖北也有分布。   大禹劃定九州的具體地域,對確定《山海經》中的地名有重要的作用。下圖為大禹貢九州的古圖。  禹貢九州圖

  大禹之所以把天下劃分為九大塊,實際和神農到黃帝時期形成的「五行」文化相關,這是易學從《連山易》到《歸藏易》的轉變。即從林業社會發展到了農業社會,以土為主,哲學思想也是如此變化的。至於「五行」文化的演變又是個大問題,在此不做敘述。  九宮圖

  關於「大小九州」的概念,其實戰國時就有一個騶衍明白了這個道理。按照南懷瑾的說法,「騶衍」和「鄒衍」不是同一個人。前者好似不太受歡迎,而後者風光無限。但一般的資料都把這兩者歸為一人。這個騶衍也是位陰陽家,在那個時候,弟子極為眾多,到處都歡迎他去講學。他的見地不同凡響,對於所謂世界的定義,他首倡一種見地,把世界分為九大洲,中國不過是九大洲之一罷了,名為赤縣神州,在那個時候,說出了這樣的話,許多人都罵他胡謅、誕妄。赤縣神州又分九州,這和大禹劃分的「小九州」的概念何其相似。   鄒衍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所序九州是也。……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各)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不能相通。……乃有大瀛海環其(大九州)外,天地之際也」。這便是「大九州之說」。  按此理論來解釋「四海」的概念,乃至大禹所定的疆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其中的解釋有些比較含混,按照中國是世界八十分之一的說法,世界有九大洲,亞洲為九大洲之一,亞洲又分九份,一份為中國。反過來說,中國為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和其他八個小洲構成了大洲,這個大洲又與世界上的其他八個大洲構成了整個世界。  美國學者默茨的山海經研究 海洋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了美國學者亨莉埃特 默茨女士的專著《幾近退色的記錄——關於中國人到美洲探險的兩份古代文獻》。樓上的說的就是這個人。不過我的觀點是《山海經》基本是古代中國範圍內的情況。舉報 回復 樓主:木蘭漁歌 時間:2009-07-22 14:19:40   7、大禹定的九州大致包括哪些地域?   早在治水之時,大禹已把整個地域劃分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個大州,這也是《禹貢》中對於九州的記載。其後對於「九州」的認識有不少變化,但《山海經》既為大禹治水時考察天下的調查報告,則《山海經》中的九州也該以此為準。大禹在大會諸侯後,把九州出產的青銅鑄成九個鼎,並雕鑄上珍禽異獸來代表九州,時至今日,仍以九州來代表中國國土,而鼎也從那時開始成為國家政權象徵。  九州分布大致示意圖

舉報 回復 樓主:木蘭漁歌 時間:2009-07-22 14:24:24   上圖為這是《禹貢》中所說九州與今日省份大致的對應情況,但以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論,大禹所定九州被「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等「四海」包圍。結合《山海經》一些地理點,大致繪出《山海圖》的大致範圍。  其中「海內」表示「海外」與「五藏山經」交界的部分。  就「四海」而言,依據《山海經》中的描述,如果非要找四個具體的海與之對應,則「東海」包括了今日東海和黃海海域的一部分,「北海」包括了近日渤海和黃海以北的一部分,「南海」即今日南海。而「西海」是青海湖的可能性較大。  即使是九州境內,也有華胥族之外的民族,其可能以鬆散的同盟形式共存,與「海外」族氏的競爭更為激烈。夏、商、周乃至後來的歷史,無不說明了這種情形。海內九州的地域範圍,要比想像的小的多。   冀州三面距河,西與南及東南部大致以黃河為界,東北以遼河為界,北以沙漠為界。今河北北境,河南北境,山西省部分大概為古冀州境。這個州土壤的顏色為白色,土質柔軟,不結塊,屬於壤土;既不過於疏軟,也不過於粘韌,土壤的肥力為中中,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五級(中中),其田賦屬於第一級,也雜有第二級。  冀州據說為唐、虞、夏三代帝都所在地。《中國人史綱》中稱禹帝於公元前2205年建立夏王朝,把首都設在安邑(山西夏縣)。但新近的考古發現了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遺址,認為這是昔日的夏朝都城,大約在今日洛陽附近,按照這個說法,夏朝都城就在豫州了。從五行的方位來看,黃帝土德居中,豫州應為中國的中心,夏朝都城在豫州的說法更為合理。  兗州東南至濟河,西北至黃河,北濱海,南接徐、豫兩州。包括山東西北部分,河北東南部分及河南內黃延津以東等地。這州的土壤顏色,主要為黑色,富含有機質,土性疏鬆膨軟,長出草木惟漂惟條,肥力中下,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第六級,田賦屬第九級。兗州位於黃河下游,水流湍急,地平而土疏,受水害尤烈,土廣人稀,生產鮮少,必復耕十有三年,使地力復原,然後徵收田賦。  青州東面據海,西面至泰山,包括山東的北部和遼寧的一部分。青州土壤一般為平地,主要為白色,土質墳起,沿海濱之地,遍地斥鹵可以煮鹽。土壤肥力為上下,評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三級,田賦為中上,屬於第四級。  徐州東靠海,西與兗、豫分界,南至淮河,北至泰山,今江蘇、安徽北部,山東南部,均古徐州地。徐州的土壤為赤色,土質有粘性(植)和油膩狀,而且墳起。草木生長不但茂盛,而且漸趨叢生土壤肥力中上,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四級,田賦屬第五級。  揚州北據淮河,與豫、徐分界,東南至海,西以漢水與荊州為界,今浙江、江西、福建境及江蘇、安徽、河南南部、湖北東部、廣東北部屬於古揚州地。揚州地區在水治之後,盛長竹類,草木繁茂。但地勢低洼,土壤水分很多,土質如「塗泥」一樣(水稻土)。竹與草均生長好,土壤肥力為下下,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九級,田賦屬第七級,也有屬於(雜出)第六級的。  荊州東與揚州分界,南越衡山至五嶺為止,北至荊山。今湖南、湖北東南部、四川南部、貴州東部、廣西北部古荊州境地。荊州土壤大致類似揚州,惟土壤肥力為下中,比揚州高一級,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級,田賦屬第三級。  豫州東接充、徐、揚,西以荊山與雍、梁接界,南以荊山和荊州分界,北至黃河與冀、充分界,今河南、山東西部、湖北北部,皆古豫州的境地。豫州的土壤,一般高地屬於壤土,柔和而不板結,因具有多種不同的顏色。這種土壤的肥力中上,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四級,田賦屬於第二級,也有屬於(雜出)一級的。  梁州東與荊州接界,西與雍州接界,南與長江為界,北與雍州接界。今四川省、湖北西部及陝西、甘肅南部均古梁州境地。梁州的土壤為青黑色,土質細而結構松。土壤肥力為上下,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七級,田賦主要第八級,也有屬於(雜出)第七或第九級的。  雍州東至黃河與冀、豫分界,西至黑水與梁州接界,北至沙漠。今陝西北部及新疆、青海、西藏東部和內蒙古、甘肅南部,屬於古雍州境地。雍州的土壤主要為黃色,而性質柔和,土壤肥力上上,屬黃色壤土,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一級,田賦為第六級。  8、《山海經》中為何有重複條目?   《山海經》中有頗多條目有重合之處,這也是一個令人疑惑之處。但想像《山海圖》本身是單張的話,勢必十分巨大,必定是分頁描繪。而分頁時有個問題,必須設置某些關鍵的地理重合點,並加以標註。這就造成了在《海內經》出現的描述,在《海外經》上也有。在《海外經》上出現的,在《大荒經》上也有。這些關鍵的地理點,正好為對《山海圖》進行拼圖做好了準備。   下面選擇一些《山海經》中重複出現的地理點,結合上面的九州分布粗略圖,進行一些地理點的確定。實在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地理點的名稱是流傳下來的,只是有可能會有多個版本。由於資料的局限,在下面的分析中,只是就大致的地域方位而言,從幾個可能的選擇中,選擇一個最符合《山海圖》的地理點。   在《山海圖》上,對東南西北的概念是比較含混的,有可能西北或東北都稱之為北,其他情況類似。  (1) 昆崙山(其後作詳細考據)  《西山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 人面而虎爪……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河出於東北隅,赤水出於東南隅,洋水和黑水出於西北隅。」  《海內西經》「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  應該是位於我國甘肅和青海交界處的祁連山,在它的西面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它的東北有巴丹吉林沙漠,而在它的東南有騰格里沙漠。  (2)湯谷、少昊之國  《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大荒南經》寫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據專家考證,歷史上的日照地區是新石器時代東夷人生活的地方,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以太陽神和太陽鳥為圖騰,即此種所提及的金烏族。《山海經》所記載的天台山,正是堯王城遺址及其附近的「十日國」、「羲和國」、「扶桑國」祭祀太陽神的地方。  壑指坑谷、深溝,湯谷應該就是所謂的大壑。九州之海外最東邊與東海接壤的地方是日照。日照的天台山主峰面臨大海,環繞在群山之中,也可謂在海外了。羲和之國起源較早,而少昊之國應是羲和之國的後裔。  金烏族的人為了觀測太陽的天文學需要,從昆崙山出發,一直到了東海海邊,從而定居下來。帝俊家族與其他部落經常通婚,這可能也是其令人尊敬之處,畢竟天文學對農業等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按《日照縣誌》,日照天台山位於山東省日照市南部海濱,山上仙蹤神跡無數,奇花異草遍野,山清水秀,自然天成,冬暖夏涼,適宜人居,史稱海上仙山,人間仙境。  天台山又是遠古太陽崇拜文化的發源地。山中有湯谷,湯谷之上有太陽神石、太陽神廟、刻有北斗七星的觀星台和古人確定四季的量天台等遺迹。經專家考證,岩畫上的甲骨文為「王其焚吉」字樣,應該是遠古時一位帝王在祭祀太陽神之後所留。  下面為日照天台山的兩幅和天文有關的甲骨文圖片。儘管已經有專家對此甲骨文作出了解釋,但真正的含義如何,有待更深層次的考據。  天台山甲骨文圖天台山

舉報 回復 樓主:木蘭漁歌 時間:2009-07-23 09:09:05   天台山甲骨文2天台山甲骨文2


推薦閱讀:

【當代詞家】張曉虹近作詩詞雅集專輯(一)
當代詩詞要找尋與時代同步的契合點
自考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備考資料
當代45位博士談佛教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無名氏考略

TAG:山海經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