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墨色中的高古之氣 ——王漢翔的山水畫

王漢翔

黑龍江畫家王漢翔有著紮實的傳統筆墨功力。他的作品多以純水墨完成,皴法大都來自傳統。他的繪畫風格和我所知道的北方山水畫家的風格不同,顯得很特別。從作品散發出的氣息可以看出,他取法高古,南北兼修,對傳統筆墨下過一番苦功。

雲行泉鳴

選擇從傳統入手是學習中國畫的必經之路。但在這個效率至上的時代,真正能夠沉下心來下苦功的人並不多見。而王漢翔是我見到的少數勤奮刻苦的畫家之一。這一方面得益於其家庭環境的熏陶,另一方面在於他對理論修養的注重。實踐之餘,他將大量時間用來研讀畫史、畫論,對中國畫的傳承脈絡有清醒的認識,對中國畫的氣韻、格調、品位等審美要求有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這些學習過程使他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並促使其做出了理性的選擇。在作品《雲行泉鳴》(見上圖)中,畫家用筆的骨力和線條的質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筆墨是中國畫表現形式的核心問題。南齊謝赫在「六法」中特彆強調了「骨法用筆」的重要性。在此作中,畫家用筆毫無做作之態,顯得松活自然、氣勢連貫。山川的線條和脈絡展現出畫家對書寫性的重視。他講求筆墨的法度和韻味,使畫面近觀皆有出處,俱在法門之中;遠觀耐人尋味,給人以高古、雄壯之感。同時,畫家又沒有拘泥於傳統筆墨法式,而是將從前人處獲得的經驗轉化為自家面目,為作品帶來了創新之感。

王漢翔說:「中國山水畫歷經千載,體系完備。中國畫筆墨經過歷代畫家的反覆錘鍊,凝結為先賢們的智慧。前人的作品是後學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他沒有像許多同齡人那樣過早地被創新的口號誘導。他認為,創新不等於另起爐灶,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會有生命力的。因此,他一頭扎進傳統,沉浸在對筆墨的修鍊中。同時他也深知,走出傳統同樣重要。在潛心臨古後,他五上太行山,在現實山川中感受自然的博大與生機,將古人的筆墨與自然相互印證,從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

坐看雲起時

在作品《坐看雲起時》(見上圖)中,他以傳統的筆墨和富有現代審美理念的構圖形式,將自己對自然的感悟融入畫中。此作意境清新,構圖上吸收了現代構成元素,體現出裝飾化和平面化效果。此作筆墨依然保持了傳統法式,強調書寫性和線的韻味。畫家將剛猛和陰柔的用筆相融合,令畫面呈現出南北兼容的特色。他對自然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剪裁和主觀的取捨,並有效掌控畫面開合的節奏。畫家通過巧妙的構圖形式改變了傳統中國畫的樣式,使作品展現出時代特色。

近期,王漢翔開始進一步思考將傳統筆墨向當代進行轉換的問題。他以傳統筆墨造古雅之境,透露出新舊文化衝突中對舊有經典意象的懷戀,反映出在當代都市文明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遙遠圖像的重新解讀。可以說,古雅之境是他的作品的精神歸宿。他筆下的圖式並無舊文人畫的殘山剩水和孤寂悲愁的蒼涼之感,所汲取的物象符號雖出自傳統,但又摻入了新的元素。他將構圖、筆墨、色彩等元素重組,營造出亦古亦今的審美情境,包含了在傳統文化源流積澱中提純、承續的審美法式,彰顯出濃郁的古典氣息。他試圖借古雅的人文情懷觀照浮華喧囂的當下,給人以清靜、簡遠、雅逸和「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深層次精神享受。

王漢翔從傳統入手,以紮實的筆墨功力作為自己持續發展的基礎。他不想過早地結殼,固定在一種畫風上。希望他能在未來不斷開闊視野,在筆墨和學術層面都得到新的提高。

作品欣賞

巍巍太行

小暑

來源:中國書畫報

推薦閱讀:

宋代理學對山水畫自然觀的影響
山水扇面中,傳承海派顏色繪畫
「吞吐大荒」山水畫展走進澳門
江西新余傅抱石山水畫欣賞(一)
山水畫技法程式——勾皴法,太強大了

TAG:山水畫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