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無物,心外無意」,心學大師-王陽明(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世稱陽明先生,謚文成,後人稱王文成公。他出身官僚地主家族,從小接受儒家正統教育,"才兼文武",有"奇智大能",28歲中進士,第二年步入仕途。

年輕的時候,他是程朱理學的追隨者。為了實踐朱熹"格物窮理"的理論,他曾"格竹子"七天七夜,試圖從中領悟出永恆不變的真理,最終不但一無所獲,人也因思慮過度累病了。他在極大的失望中,不得不放棄這種嘗試,並對程朱理學產生了懷疑和動搖。

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條件,遊歷高山名川,交遊道士,苦苦思索哲學理論。1506年,他因為上書請求"去奸臣",得罪了專權的劉瑾,被貶道龍場當驛丞。在那裡,他日夜靜坐沉思。一日深夜,他突然悟出"心即理",明白了"真理就在心中,根本就不用向外求"的道理。他在這裡得"道",被後人稱為"龍場悟道"。

從此,王陽明的思想由客觀唯心主義轉變為主觀唯心主義,並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心即理"是王陽明的"立言宗旨",是他哲學思想的核心。他以此否定了朱熹的"即物窮理"的思想,認為心和理是一個東西,是不可分的,天下的真理都包含在人們心中。他還認為,心外不僅無"理"而且無"物",認為客觀事物是人的意志活動的結束,離開人的意志,便沒有客觀事物的存在,是人的意識決定物質,因此,他的哲學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在"知行"問題上,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張,以此否定朱熹的"知先行後"說,認為知行本來就是一體的,知本身就是行動。因此,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必須從修"心"做起,去"破心中賊"。

晚年,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張。認為"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道德和是非觀念。"致良知"就是要通過內心的省查存養功夫,保持良知不喪失,讓天理良心常在,就成為好人了。他想藉助道德教化的力量,加強對人心的控制,以挽救明王朝的社會危機。

王陽明做官的成就沒有做學問的成就大。但是在做官期間,他還是為老百姓說出了一點心裡話。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當時的政治弊病。同時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受到人們的稱讚。劉瑾倒台以後,他的官位一路高升,並成功地解決了南贛的多起叛亂。在平定宸濠之亂後,就稱病住在寺院。以後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講學。1528年他鎮壓了思恩、田周、八寨等少數民族的起義,第二年去世。


推薦閱讀:

陽明心學的核心是什麼,意義何在?
群龍無首,吉——說說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陽明心學 | 如何去心中煩惱?(一段小詩告訴你)
【中華文化】心學的思想脈絡之四:王艮之後
《管心學》--第二章:律人(領袖)

TAG:大師 | 心學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