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銀錯片》報刊留痕!

編者序:「片紅」與「片藍」都是錯在選題上,二者根本無法改版重印,更不可能有正確「片紅」與「片藍」的重新面世。這正是「片紅」與「片藍」有別於其它「珍郵」的地方。由於「片紅」是文革郵票,不帶編號,取消發行了事。可「片藍」就不那麼容易了!編號為JP22的《中銀錯片》取消發行後,原郵電部領導十分尷尬,為使該編號不空缺,在萬般無奈下不得不補發一枚「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郵資片,形成兩個JP22。錯版重號又兩個選題,這在世界郵政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難怪當時包括《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在內的各大新聞媒體都紛紛報道,轟動了整個集郵界。當時的報道幾乎涵蓋了國內所有報紙和刊物,筆者現在還保留包括民間小報在內的近百種。其中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中國消費者報》、《中國商報》、《生活時報》、《金融時報》、《北京日報 》、《北京晚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南方周末》和有關集郵的所有刊物以及後來的《國際金融報》、《中國證券報》、《中國經營報》………等。報道的題目有:「一字之差成死胎」、「一個編號兩種明信片」、「珍郵家族又添新丁」等等。筆者僅在其中選出幾篇,以饗讀者。——趙復興

郵電部取消JP22「中銀」郵資明信片發行摘自《人民日報》90.8.26 為紀念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落成,郵電部決定於90年5月17日發行編號為JP22的「香港中銀大廈落成紀念」郵資明信片一枚。但,鑒於該片英文拼寫有誤,郵電部決定於5月15日晚向全國郵電部門發出加急電報「全部收回」,這是新中國郵政史上紀念郵資明信片發出後又收回的第一次……。 「片紅」與「片藍」 摘自《解放軍報》95.7.28 看到題目,有些同志會莫名其妙;「片紅」何謂?「片藍」怎講?其中又有什麼故事?且聽我從頭道來。所謂「片紅」,是「祖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簡稱。提起這枚郵票,不僅集郵者如雷貫耳,不集郵的同志恐怕也聽過一些傳聞。翻開郵票目錄,可以看到介紹「片紅」的有關文字:祖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未發行)原定發行日期:1968.11.25,面值8分。這枚不尋常的郵票,誕生在那個「史無前例」的歲月里。1968年11月25日這枚郵票開始發行,當日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一個人買到郵票後,發現了一個別人很少注意到的地圖畫法上的疏漏,當即寫信給郵電部,當時一位中央領導同志也指出了這一點。郵電部立即下令將這枚郵票停止發行並全部收回,因此在事實上,這枚郵票幾乎是在開始出售的同時就被取消發行了,只有個別地方賣出了一點。據估計流傳在外的有近千枚。

收藏界的規律永遠是「物以稀為貴」。由於「片紅」存世極少,就成了集郵者和收藏品投資者收尋的對象,也近而成了郵票拍賣會上的大牌明星。最高價達到8萬多元。物雖美但價太高,惹得人空懷相思而終不可得。買不起「片紅」,一些有心人便把眼光轉向了「片紅」的接班人——「片藍」。所謂「片藍」,是郵資明信片「香港中銀大廈落成紀念」的別稱。由於郵資圖和附圖都呈藍色,集郵者就把這個藍色的明信片呼之為「片藍」。「片藍」是為了紀念香港中銀大廈落成而製作的,由郵票設計師吳建坤設計,原定於1990年5月17日發行。就在發行日期臨近的時候,發現明信片的英文名稱出現了錯誤,COMPLETION(落成)寫成了COMPLITION,並且HONG KONG BANK的含義也不準確,容易產生誤會。鑒於此,香港有關方面明確提出,建議收回;郵電部領導做了決定:全部收回。

集郵者把「片紅」和「片藍」拉到一起,實是因為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設計發生了錯誤,都是郵電部命令取消發行、收回銷毀,都是流到社會上一小部分,都是受到集郵者青睞、被官方承認的集郵品,又都創造了很高的郵市價格。不同的是,「片紅」較之「片藍」存世量更小,因而更珍貴,身價也高得多。可以肯定,「片藍」的價格永遠也趕不上「片紅」,但它的增值前景同樣是非常可觀的。對於一般的集郵者來說,沒有「片紅」不要緊,弄個「片紅」的接班人——「片藍」也就足以自慰了。

【片藍】——新中國珍郵 摘自《光明日報》96.4.24 珍郵,珍罕郵品之謂也。擁有珍郵,是集郵家收藏水平的標誌,也被一些富翁視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由於郵品設計出現問題,郵電部明令停止發行,全部收回,這在新中國的編年史上是不多見的。「蘇聯十月革命」、「天安門放光芒」、「世界學聯大會」、「全國山河一片紅」等等,都遇到了這種情況,並因而成為珍郵。如今這些珍郵的價格動輒就是幾萬、幾十萬,只有極少數有錢人有可能問津,一般人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然而,有一種珍郵卻是一般人都能買得起的,它就是「片藍」。……「片藍」是為了紀念建在香港的中銀大廈落成而製作的,原定於1990年5月17日發行。。就在發行日鄰近的時候,有人發現明信片的英文出現了錯誤,……含義也不準確,容易產生誤會。香港有關方面明確提出,建議收回;郵電部領導決定「全部收回。「文革」以後,因設計問題而停止發行的郵品,僅有「片藍」一例。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這枚原定於1990年5月17日發行的郵資明信片被明令收回,取消發行,但是回收工作不太理想。有些部門目無法紀,肆意而為,致使一些「片藍」流進社會上。究竟流出了多少,其說不一。有說不足一萬枚,有說上萬枚,也有說數萬枚,總之不多就是了。而中國有數百萬集郵者,平均幾百人才可能買到一枚。需要者眾而存世者少,於是「片藍」的身價註定要與日俱增了。少量的「片藍」剛在郵市上露面,有些有見識的集郵者就看中了它的價值,紛紛慷慨解囊。幾年來,這枚郵資面值4分,原定售價18分的「片藍」,從幾元、幾十元一直漲到幾百元。近來隨著郵市的紅火,其價格又迅速的從一個月前的400多元漲到1000元以上。據行家分析「片藍」的價格遠沒有到位,升值的潛力很大。要不了多久,它很可能成倍上升,達到幾千元的價位。

……有時,機遇轉瞬即逝。「片藍」為郵票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機遇,關鍵看你能不能抓住。1000元買一枚珍郵,無疑是值得的。即便我們無法得到別的什麼珍郵,但有一枚「片藍」也就足以引為自豪了。

錯郵=珍郵? 摘自《中國集郵報》 96.5.15 珍郵是名貴而稀少的郵品。集郵的人知道,我國也有不少的珍郵。《集郵》從95年第四期開始,連續三期刊登了介紹新中國十幾種珍郵的資料,筆者讀後,獲益不少。但由此卻產生了一些疑問:郵票發行要不要遵守紀律?

追溯新中國珍郵形成的原因,不外乎有兩種;一是郵品經過正式發行,但由於印量小、存世量少,而成為珍郵的,如紀94「梅蘭芳的舞台藝術」郵票及小型張、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等。二是郵品並未經過正式發行,在上級要求停止發行後,只是有人提前出售,回收不力、上繳不徹底,導致少量停止發行的郵票流入社會而成為珍郵的。如「藍軍郵」、「放光芒」、「全國山河一片紅」、「JP22中銀錯片」等。可以說,這部分珍郵形成的前提是有人沒有遵守郵票發行紀律,違反了規章制度,它們是畸形的「早產兒」。無意中將珍郵與違紀聯繫在一起,從感情上一下子難以接受,然而,這卻是事實,任何人都不能否認。

其實,在郵電部門停發並回收一套郵品時,大多是在預定發行日前兩三天急電通知收回的,有關人員如能認真負責的執行上級指示,及時回收和處理,是不致出現少量錯郵流出的,如停發紀20「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郵票時,郵電部於發行前兩天通電全國;停發紀54「第五屆世界學生代表大會」時提前5天急電全國;停發特15《天安門》「放光芒」時提前三天急電全國;停發「JP22中銀錯片」時提前兩天向全國郵電部門發出加急電報。然而,由於有關人員沒有嚴格郵票發行紀律,從而導致少量本應收回並銷毀的錯郵流入社會而驟然變成珍郵。就連剛剛印好,沒有下發的「藍軍郵」也有少量流入社會,目前的單枚拍賣價在80萬元上下,成為新中國珍郵中價格最昂貴的一枚。

投資導航—投資錯票要謹慎! 摘自《中國集郵報》1998.5.13 當前,在郵市中颳起了一股炒錯票的旋風,而且愈演愈烈,大有蔓延全國之勢。錯票投資者不管是否真有投資價值,只要看到別人在炒,就義無反顧的「跟風」,完全偏離了自己的興趣與初衷。

錯票不都具有收藏價值。只有當錯票發行前後,發行當局發現錯誤決定收回,流入社會的郵票,因數量稀少,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與增值可能。如「蘇聯十月革命」、「世界學聯」、「一片紅」、「中銀錯片」等均屬此例。如果發行當局不承認,將錯就錯,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收藏價值與很高的增值可能。

據行家們分析,這股旋風如果長期刮下去,就會走入誤區,既擾亂了市場秩序,又不能各得其所,只是讓炒手們從中得利。有關權威人士告誡集郵愛好者;要謹慎投資錯票,不要太冒險!

新中國郵票五十年——尕丁 摘自《中國集郵報》2004.1.6 ……郵電部定於1990年5月17日發行《香港中銀大廈落成紀念》郵資明信片,全套一枚。不料5月14日將此片運抵香港後,香港方面發現此明信片英文拼寫有誤,容易產生政治性誤會,建議停止發行收回此片。當天夜裡,郵電部會同中國集郵總公司及香港有關方面召開緊急會議,於次日的5月15日郵電部黨組決定:全部收回已經發出去的錯片,併當即向全國各省、市、區郵電部門發出加急電報。但河北、陝西、山西和新疆等省都分別賣出去幾百片,整個山西省才流出200多片。但山東和四川流失比較嚴重,郵電部把這兩省作為重點,由省市局一把手親自層層把關,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營業員頭上,提前售出一片罰款18元(售價1角8分的100倍)。到後期有的地方賣出一片就罰款1000元。為追回已發出去的錯片,郵電部黨組十分重視,隨著對各流失地、從局長.公司經理到營業員的處罰力度及罰款數額的不斷加大,有的營業員把提前售給熟人的中銀片又都追要了回來。並分多次有步驟收回,力爭把該片的流失縮小到最小程度。在接到電報的當時,有的省貨到後還沒往基層局、所分發,有的省貨到達當地還沒來得及取走,也有集郵總公司還沒給發貨或發了貨還在運輸途中的,這些省、市、區一片也沒有流失,全部返回。有些省市的收回工作比較順利,只有星星點點的流失。河北的唐山、承德,河南的許昌、平頂山等集郵公司貨到後沒有遵守郵品發行紀律,提前擺上櫃檯。但由於當時的郵人對郵資片還不認識,JP片作為公司滯銷的搭售品,因此在接到通知時只售出一小部分。目前「中銀錯片」流失到社會上的約有9780枚左右。

過去國內曾出現的錯版郵票均改版後重印發行。而JP22「中銀錯片」 被取消發行後不再重印,補發了JP22《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紀念郵資片。於是,在集郵領域形成了兩種JP22郵資片,開創了新中國郵品發行的又一項新記錄。「中銀錯片」的市場價格曾高達每片6000元,被郵商稱作郵品中的「藍寶石」。

《中銀錯片》投資價值析 摘自《集郵報》2000.7.2 目前大家認識的郵資明信片JP22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其實JP22本該屬於「中銀錯片」 以下簡稱「片藍」,皆因英文翻譯不準確和概念模糊而改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頂替,造成了JP22有兩種版本。這一改動,使「片藍」的投資價值更加凸顯。

「片藍」流出之初,郵電部發現錯誤後急令全國各地收回,無奈極個別郵局提前出售而使少部分流出。目前它的流出量有國家權威人士稱近一萬枚和民間流傳的七萬多枚之說,筆者認為國家擔心公布發行量小被人惡炒。「片藍」出籠時市價每枚約18元,不到半年升值500元,那時看好它的集郵人和投資者並不多。1995年七月,筆者出差北京,看到月壇郵市每枚為420元,當即購下4枚。後經細心研究,與朋友談起此片的投資價值,但他們認為一枚錯片花420元不值。結果不出兩個月,北京拍賣拍出1600元一枚。1996年3月筆者參加廣州集郵博覽會,筆者現場看到幾位投資者見4000元一枚的「片藍」也毫不猶豫的買,且如此大型的博覽會竟然找不到20片。筆者問參加博覽會的各省、市近30位集郵公司經理:貴公司可有此片?95%的經理答曰:無此片。個別有一、兩枚也只是作研究用,不出售。由此可見,1991年郵電部通令全國收回時,收回率接近99%(當年郵資片的發行量大約80萬左右)。至此,筆者又跟朋友談到「片藍」 又將會有一個較大的漲幅。1997年初,該片郵市最高升到6500元一枚,同年上海拍賣會上,每枚拍到8250元。目前「片藍」 1600元價位是定位在7萬枚左右的流失量,假如某日國家郵政局公布流出量為約一萬枚時,那「片藍」的價格該如何暴漲?雖然它的價格不能與10多萬元一枚的「一片紅」相比,但二者同屬以千元甚至萬元來計算的珍罕郵品。目前郵市清淡,它的價格已經擠掉不少水分,它的價格一直走在1980年的「猴票」前面。從該片前期的幾個升幅走勢看出,「片藍」價格的漲幅並非慢牛行情,每一次升幅都是爆髮式的,漲幅以100—600%的跳躍幅度上沖。為此,筆者認為投資者和集郵人盡可研究「中銀錯片」潛在的投資價值。

「中銀錯片」 人民日報主管《江南收藏》 2001.1.2 JP22《香港中銀大廈落成紀念》郵資明信片,俗稱「中銀錯片」或「片藍」,是新中國發行郵票中為數不多的真正意義上的「珍郵」之一。由於其在1991年郵市行情中的飛升,而被人們重新認識,並在郵界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尋「錯」熱,成為中國郵市史上頗具代表性的一段精彩記錄。

「片藍」 原定於1990年5月17日發行,因英文拼寫有誤,容易令人產生誤解而被取消發行。當時有關方面對已經下發到各局的貨源採取了緊急收回措施,但終因各種原因使得尚有萬餘枚流入社會。在對該片實施了收回措施後,其市場價格一直停留在30—50/枚之間,直到1991年郵市行情爆發,才因閃爍金光而顯示出其內在潛力與價值。這只是反應出其本身一個點的表象,更重要的則是引發出了一個面的連鎖反應——人們對「問題」郵品價值的重視、重新認識與追求。

有了「片藍」的示範效應,人們開始對所發行的各種新郵實行地毯式收索,足版查找可能出現的「錯郵」 ,猶如大海撈針一樣力圖去發現「新大陸」 ,從而達到「淘金」的目的。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與不斷 「努力」,終於「挖掘」出了下列最具代表性的「問題」郵品:J173《中國現代科學家》(二組)第三枚20分「化學工業科學家侯德榜」,主圖設計中化學方程式的錯誤、J174《郵聯三大》M中「第」 字的兩種不同版式、《紅軍郵》不通齒版式左下角第一枚「漏色」、1998—4《中國人民警察》的6個手指等多處設計錯誤、大.小玫瑰片的英文拼寫問題等,可謂「收穫」頗豐。但令人遺憾的是至今也沒有一個品種能夠納入「珍郵」 的範疇。

客觀的說,並不是因某個品種在設計中出現局部失誤就能稱之為「珍郵」的,這種評判標準在相當程度上是由發行方決定的,簡單的說就是必須取得官方的認可。從上述「問題」品種實際情況來看,並非國家發行部門認可的真正意義上的「錯」品,只能夠屬於趣味性或變體性郵品性質。事實上,人們找「錯」的這種行為心態,既說明了「中銀錯片」強大的影響力,也揭示了人們力圖通過捷徑走向致富成功之路的心態。同時,也反映出了目前郵票發行存在的隨意性較強的「問題」。

JP22《中銀錯片》「片藍」收藏價值的論證與研究 《中國集郵》 1999年第4期

自從早產兒JP22《中銀錯片》(片藍)面世以來,我們就一直也沒有停止對它的關注,由起初的三人研究小組發展到了今天的北方研究中心。關心「片藍」的廣大郵迷、專家及當年「片藍」流失地的各集郵公司同行,還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行內權威人士都曾不遺餘力地提供各種信息,有的來函來電,有的當面交流。下面,我們將把多年來調查研究的結果通過甲、乙對話的方式奉獻給廣大集郵愛好者、郵票收藏家以及所有對「片藍」感興趣的人士,以便使對「片藍」的研究更廣泛、更深入地繼續下去。(對話中的甲為筆者,乙是筆者綜合多位專家、權威的內部信息和他們個人的觀點、看法整理的。)

  甲:「中銀錯片「究竟流失多少,您肯定知道了?

  乙:不到1萬片,大約9780片左右吧。

  甲:可有人說流失的錯片是2.7萬片,民間小報《郵橋》也先後刊登過兩個數字,開始是6萬後來又說是7萬多片,並還說有過什麼文件!

  乙:那有可能,原因是《中銀錯片》的回收工作不是一次完成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數字報表並以文件形式通報。如果按《郵橋》所說的「文件」,不就等於公布發行量了嗎?正是由於這些人輕信了小道消息和當初對「片藍」流失量的錯誤判斷,從幾元、十幾元到幾十元一直也沒敢伸手,到幾百元更是怕得要死,現在已幾千元也只能是望「藍」興嘆啦!等國家一旦公布了這個數字很可能已是幾萬元啦。「片藍」屬JP系列,同發行量的JP片與小型張相比二者市場價格不成比例,JP郵資片在郵市中一直受著不公平的待遇,比如:發行量103萬的仕女圖小型張市價已達800多元,而同發行數量的JP片價格才10元左右,因此,JP22《中銀錯片》流失的數量要不是稀少到一定程度,僅幾年時間是決不會從售價1角8分達到幾千元價位的。

  甲:由於流失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其價格,這也是廣大郵迷最感興趣的焦點,您能不能再詳細談談?

  乙:JP22中銀郵資片的正式發行日期是1990年5月17日,當5月14日該片運抵香港後,香港方面發現該片英文拼寫有誤,容易產生「誤會」(政治),建議停止發行,收回此片。當天夜裡,郵電部會同中國集郵總公司、香港商務印書館和新華社駐香港分社召開緊急會議,次日凌晨也就是1990年5月15日郵電部黨組決定全部收回已經發出去的錯片併當即向全國各省、市、區郵電部門發出加急電報。在接到電報的當時,有的省貨到後還沒往基層局、所分發,有的省貨已到達當地火車站行李房還沒來得及取走,也有集郵總公司還沒給發貨或發了貨還在運輸途中的,這些省、市、區一片也沒有流失,全部返回。有些省市的收回工作比較順利,只有星星點點的流失。河北的唐山、承德,河南的許昌、平頂山等集郵公司貨到後沒有遵守郵品發行紀律,提前擺上了櫃檯。但由於當時的郵人對郵資片還不認識,JP片作為公司滯銷的搭售品,因此在接到通知時只售出一小部分。陝西和新疆兩地分別賣出幾百片,整個山西省才流出200多片。流失比較嚴重的是山東、其次是四川。郵電部把這兩省作為重點,由省市局一把手親自層層把關,並分多次有步驟收回、力爭把該片的流失縮小到最小程度,並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營業員頭上,提前售出一片罰款18元(售價1角8分的100倍)。到後期有的地方賣出一片就罰款1000元。為追回已發出去的錯片,郵電部黨組十分重視,隨著對各流失地、從局長.公司經理到營業員的處罰力度及罰款數額的不斷加大,有的營業員把提前售給熟人的中銀片又都追要了回來。為此事還撤職了兩個縣級局長和多名公司經理。。

  一枚郵資明信片,在發行日前兩天各地都接到郵電部要收回的加急電報,在這種情況下還流失掉近萬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沒有的。而在國家處於非常時期的「一片紅」年代,「一片紅」是在公開發行日的當天全國已經銷售了幾小時後才接到停售電令的,此票才流失了3000多枚(現存世大約1500枚)。因此9780這個數字已經相當可觀或者說是不可思議了,已遠遠超越了我們的預想。

  甲:天津《郵橋》還透露說日本郵商水原明窗預定的2萬片中國方面往回追,他拒絕退貨,有此事嗎?

  乙:根本沒有,純屬謠言。郵資票品的印製、發行,國家授權給了郵電部,每發行一種郵資票品都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國家還沒發行的「國家名片」怎麼可能提前賣給一個外國人?(已與總公司國際業務處核實)假如這2萬片「片藍」真的到了日本人手裡,要是做起庄來可就不得了啦!

  甲:現在社會還流傳說:總公司庫里還留了不少「片藍」。

  乙:這純屬烏有!由各地收回來的錯片都必須重新開包清點,統一封存並在決定銷毀當日啟封,押到造紙廠粉碎後倒入鹼池,攪成紙漿重新造紙。(銷毀地點:北京以東的廊坊造紙廠)這些過程,都是在多方有關部門監督下進行的,萬無一失,跟銷毀人*民*幣沒有什麼兩樣。國家決定銷毀前,特批中國郵票博物館存檔100片作為永久性館藏,其餘全部銷毀,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截留一片。當然包括該片設計人吳建坤。老吳為設計此片還專程去了香港,實地考察,傾注了不少心血,現在提起來他還很遺憾。即使是他收藏此片也不得不到郵市去高價收求。這麼說吧,「片藍」在民間交流,市場流通合法,可國家窗口售出一片都非法。

  甲:您對「片藍」的錯誤性質及研究、收藏價值是怎樣評價的?

  乙:至於說到「片藍」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已不言而喻,紀念郵資明信片收回銷毀這在共和國郵政史上還是第一次,其錯誤性質當然非同小可,並根本無法改版重印。你從建國後的幾大珍郵中不難找到答案。比如《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改成了《偉大的十月革命》、《世界學聯》改成《國際學聯》、天安門「放光芒」改成不放光芒,可它們還是原圖案。這些珍郵都是同一選題、同一圖案,由於錯版流失稀少而驟然變成珍郵,改版後重新印刷大量發行。再有,「片紅」是文革郵票,不帶編號,取消發行了事,可「片藍」就不那麼容易了,編號為JP22的《中銀錯片》被取消發行後,郵電部領導在萬般無奈下,不得不補發一種《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郵資片,形成了兩個JP22。錯片重號、兩個選題,這在世界郵政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當然也是萬不得已的。《中銀錯片》已是國際集郵人士追逐的對象,隨著其名聲的日益顯赫,目前已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硬通貨,特別是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美、英等華人居地。就拿日本來說,日本·98中國郵票目錄中的「片藍」由1997年的12000日元上調到1998年的57000日元,漲幅高達375%。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經濟必將再次騰飛。根據「片藍」在郵市幾次大潮中的價格表現,尤其是在國內最高拍賣競技場上的驕人業績,「片藍」的知名度會越來越高,將和「片紅」一樣家喻戶曉。隨著中國1999年世界郵展的舉辦,以及各國郵票收藏家及大郵商的到來,它一定會有不俗的表現。

  甲:「片藍」在1997年郵市高峰期間達到每片6700元,在97·上海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期間舉辦的大型郵品拍賣會上又以每片8250元(含傭金)成交,您不覺得它增值速度快了嗎?

  乙:「片藍」增值的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它的珍罕性所決定的,僧多粥少。如果沒有假貨衝擊,其增值速度比這還要快。據我們掌握,市場上的假「片藍」已不少於七八種版本,上海等南方沿海城市比較多,我們曾考察過上海等南方几個郵市,有的是真假摻雜著賣,有的櫃檯里擺的幾枚「片藍」全是假的。在月壇公園假貨也曾泛濫過一時,10片、8片經常見到,最多見過一封(100片全假)。郵市自從搬遷到福尼特後,由於工商、公安加大了打假力度,情況好多了,但也沒有完全杜絕。在真假摻雜、魚目混珠,加上受東南亞經濟大環境影響,價格又回落很多,有些有心人便在玻璃碴子里把「珍珠」挑出來,當然也有誤把玻璃碴子當成珍珠收藏起來的,因此識別「片藍」的真假就顯得特別重要了。中國有500多個城市、2000多個縣,如果平均分配,也只能是每市10片、每縣2片,當然「片藍」的區域佔有性很強,主要集中在幾個大中城市,海外及港澳台再流走一部分,在市場上流通的「片藍」將越來越少見,決不能用我們目前的經濟能力來衡量JP22的真正價值。在幾千元時大家覺得它很貴,但當它一旦突破了萬元大關,在有錢人眼裡卻又顯得太賤了,其他珍郵都是幾十萬,文革郵票「大藍天」拍賣底價就是150萬,如果「片藍」真到一萬元,再漲就是一千兩千的往上漲。社會上的商家大款、企業家、高級職員及海外華人,只有在它過萬元後才會注意它,也只有有錢人注意它時,才是「片藍」的快速增長期到來之日。因此,可以斷定「片藍」過了1萬就奔2萬走,3萬、5萬不是夢,低價時不多收藏幾枚珍郵必將終身遺憾。

走進「片藍」 —劉格文 摘自《中國集郵》2000年.第9期 編者按:JP22「片藍」是我國郵資片中的珍品。本刊1999年第4期曾發表趙復興的文章《JP22「片藍」收藏價值的論證與研究》。趙文從多方資料判斷「片藍」流出量不到1萬枚。此議引起全國封片愛好者廣泛討論。為了更進一步揭開「片藍」的廬山真面目。本刊特邀請著名郵評家、《解放軍報》評論部主任劉格文就此撰寫了稿件。劉文對JP22產生的背景。為什麼珍貴、流出量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特別是引用了中國集郵總公司原總經理劉殿傑和原國內業務處長楊樹明提供的非常重要的數據。現發表如下。供讀者參考。

郵市在1989年春天走入低潮,其後連續兩年低位徘徊。集郵公司門前排隊搶購郵票的人也明顯減少,各種郵票統統降價,新郵多數打折。筆者手頭有份剪報資料,說是1989年底,「猴票」從70元降到50元;當年發行的3枚無齒無背膠小型張「馬王堆」、「孔子」 、「40年國慶」 ,全部降到面值以下,分別為4.2元、2.8元、2.9元 ;美麗的「西湖」票、張 ,也像「西子蒙不潔」 一樣弄得灰頭土臉,但總算在面值線上維持了一點面子。第一次郵市熱潮以後出現過的種種冷市特徵,這時全都表露無疑。冷市是客觀存在,但也不是沒有一個熱點。「片藍」事件就曾在郵市「吹皺一池春水」 。

許多郵友都知道,「片藍」又叫「中銀錯片」,因其郵資圖和副圖都呈藍色而被稱為「片藍」,是紀念郵資片中惟一一件因設計有誤而取消發行的郵品。誤在何處?過去我在一些文章中是這樣表述的:「在發行日期臨近的時候,發現明信片的英文名稱出現了錯誤,COMPLETION(落成)寫成了COMPLITION,並且HONG KONG BANK的含義也不準確,容易產生誤會。鑒於此,香港有關方面明確提出,建議收回;郵電部領導做了決定:『全部收回』。」其他人講到「片藍」的時候,也大體沿用了我的這種表述。其實,這種說法不夠準確。經從中國郵票博物館查閱資料,正確的答案應當是:「香港中銀大廈落成紀念」明信片有兩處錯誤:1.Complition應為Completion 2.Bank of China Tower後應加『,』,再加Hong Kong。片上為Hong Kong加在Bank之前,不對。要求全部收回。」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這枚原定於1990年5月17日發行的郵資明信片被明令收回,取消發行,但是回收工作不太理想。有些部門目無法紀,肆意而為,致使一些「片藍」流進郵市。究竟流出了多少,其說不一。筆者保存著一張日曆,上面說14個省市共流出76399片,其中最多的山東25510片,四川16220片,其資料來源不詳。我還問過中國集郵總公司的兩位權威人士,一位是原總經理劉殿傑先生,他說是一萬片左右;一位是原處長楊樹明先生,他說是9千多片,不到一萬片。這3種說法在郵市都有擁護者,我在參與撰寫《中國集郵史》時,曾專門到信息產業部文史中心查閱檔案,可惜未果。既然沒有找到可靠的官方文字資料,與其相信非官方印刷品上的道聽途說,不如相信官方權威人士的口頭證實。

在集郵史上,凡是因某種錯誤而取消發行的郵票,都會成為集郵者競相追逐的「珍郵」。「片藍」也不例外,取消發行的消息一傳出,就在當時冷冰冰的郵市上點起了一把火。「片藍」的研究與炒作,自問世至今,始終是郵市上的熱點之一。1991年「郵市瘋潮」中,它被炒到近千元。1997年春「郵市高燒」時,它曾漲到6000多元。是年,在上海國際郵票博覽會期間舉辦的大型拍賣會中,它又創造了8250元價位。日本1998年出版的中國郵票目錄中,把「片藍」的價格由1997年的12000日元上調到57000日元。如今市道極度低迷,「片藍」仍維持了1500元以上的價位。

劉格文的文章有權威性嗎?—上海華先生

權威是相對的,但是這篇文章的權威不小。

首先,寫作者,是中國著名郵史專家,被邀請撰寫中國集郵史,有豐富的史料選擇和鑒別的經驗,又有將軍的身份。從劉文可知,當時他對片藍早有研究,中國郵壇最早關於片藍錯在何處的說法是由他提出和被大家沿用的,同時,他又不是固步自封的人,在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片藍錯在何處的補充解釋。所以,編輯部請他解釋這個問題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名至實歸。現在有人懷疑他的權威性,認為他沒有看過通報原文。難道他看過就一定會象徐國忠那樣解讀文件,刻舟求劍?他捨棄那原先記載自己日曆上的沒把握的流失數值,轉向兩個當事主管者引證,正是一種明智和有經驗,負責任的表現。

其次,提供數據者,是原主持該項工作的最高負責人,原總經理劉殿傑先生和原處長楊樹明先生。在事理邏輯上,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最後的數字,而且是兩個人。他們是無可替代的權威受訪者。掌握第一手最機密最完整,也是最後的材料數字。按片藍通報的規定上報要求,他們必然和必須掌握該項數字。

其三,文章組織者,是中國集郵雜誌編輯部,而不是個人。他們是在有爭議的情況下組織了這篇文章,不同以往的公開了材料提供者的姓名和職務,對調查文章做了按語和肯定。這無可懷疑的是要增加文章的權威性,不同於一般的個人自發投稿。應該認為,劉格文受託寫的這篇文章,不是個人訪談,是一次國家行為,是最高集郵部門的一次有組織的結論性認證。

第四,可信程度最高。迄今為止,並沒有人拿出比劉格文的文章,更可信的數據來。從內容上講,一些人流行已久的七萬論如前所述,是演現代版刻舟求劍,把階段性數值當終極數值,數據缺乏可信性。綜上所述,解讀通報,比較兩種論點,四個版本文章,我認為劉格文的文章可信度最高,權威性最強。


推薦閱讀:

報刊編輯如何拓展和提高策劃能力
金陵晚報數字報刊
方言詞語在地方報刊中的使用
人民日報刊文談「三嚴三實」三周年: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TAG:報刊 |